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当前,我国海洋灾害频繁发生需要开展应急监测、海洋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浒苔灾害卫星遥感应急监视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夏季黄海、东海突发的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直接危及青岛近海环境和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帆船比赛的举办,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按应急与业务运行兼容需求,在"HY-1"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国家MODIS数据共享平台、海上溢油卫星遥感系统等基础上及时构建了浒苔灾害卫星遥感应急监视监测系统,利用国内外有限的17颗遥感卫星数据,实现了对此次浒苔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频次、多角度动态监测,及时得到了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为国家海洋局应对浒苔自然灾害前线指挥部应急响应、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有序、有效的技术支持。主要描述应急监视监测系统的构建、运行和应用,为今后海洋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提供参考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国家海洋局推荐的"近海复杂水体环境的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国家海洋局自2007年至今获得的国家科技奖最高奖项。该项目由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预报与安全保障等方面所构建的典型应用示范系统,以及开展的典型业务化监测应用。最后,文章对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5.
金希 《海洋世界》2012,(7):12-13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1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了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与风险防范。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000个站位  相似文献   

6.
《海洋技术学报》2000,(Z1):107-108
该系统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完成,1996年通过鉴定.系统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科学考察数据的采集处理.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遥感系统由于具有响应迅速、起降方便、可低空作业、分辨率高等优点,在自然灾害调查及应急救援中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在台风"苏力"登陆后,利用无人机遥感系统及时获取台风登陆点附近25km~2范围的高分辨遥感影像,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研究区域典型风暴潮承灾体的灾害损失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为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对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在风暴潮灾害调查及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作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在风暴潮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取得一定成果,但受制约的方面也较多,今后还需结合风暴潮灾害特点作进一步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不断拓展,与遥感卫星、有人机系统形成优势互补。在海洋监测方面,无人机系统成为"数字海洋"建设的必备信息获取平台,具有任务出动灵活快速、成本费用低等优点,可多种载荷更换和协同搭配,遥感数据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在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测绘、海洋环境参数反演、海事监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将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管理规范、数据链带宽、任务载荷、智能性方面也将随着海洋需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球海洋遥感协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ED)承办的"第九届全球海洋遥感大会(PORSEC2008)"于12月2-6日在穗隆重召开.原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丹玲博士和全球海洋遥感协会主席Kristina Katsaros博士担任大会主席,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巡视员)邵立勤、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广州市科协副主席黄敏、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任小波处长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副所长(主持工作)等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海洋技术》是由国家海洋局主管、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海洋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在海洋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及与海洋技术有关的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重点包括: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仪器装备、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国防建设等,以及海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杜荣华 《海洋与湖沼》1986,17(5):458-458
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隶属的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4月11—14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科委、国家气象局、中国水产科学院、航天工业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等从事海洋遥感研究的3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4篇,宣读和交流了学术论文54篇。国家海洋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吴克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陆志刚、航天工业部501所姜林山和山东海洋学院关福民先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海洋遥感技术现状”、“气球遥感”、“卫星海洋遥感方案的设想”和“海洋遥感十年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项目针对国家和区域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构建的紧迫需求,攻克了海上溢油遥感识别与监测技术,成功解决了海上溢油识别与监测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和快速反应三大关键难题。开展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  相似文献   

13.
在溢油运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确立遥感数据服务于应急所需的时间分辨率,并进一步分析遥感数据处理时间构成,讨论应急反应下的溢油轨迹预测、遥感监测技术的协同,提出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在2010-07-16发生的大连新港溢油事件发挥了关键作用,结果表明溢油应急遥感应用时效具有实践可行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国家海洋局于2000年9月4日对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基本任务作了批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仝国海洋环境监测的业务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海域使用管理技术支持。 (1)拟订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和生态监测规划、计划及监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实施业务指导与协调。 (2)负责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承担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办公室的工作:负责海洋环境质最评价和预  相似文献   

15.
水质浮标监测作为一种在线监测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和探讨了浮标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建设,介绍了水质浮标在"863"项目"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和青岛奥帆赛场的实际应用情况,水质浮标在赤潮快速监测预警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我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工作、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减少海洋灾害损失、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 ,共建、共用、共管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的指示精神 ,经市编委批准同意将天津市海洋预报台更名为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津编事字 [2 0 0 2 ]2 3号 ) ,该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负责天津市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的监测及变化趋势预测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及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造成了陆源、气源、海源三类源头污染,导致海洋环境质量下降。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大、快速、准确的监测能力,是全球海洋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重要手段。从三种海洋环境污染源出发,辨析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同种类污染及其监测指标,梳理国内外卫星遥感监测相关海洋环境污染研究,检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在这些海洋环境污染上的应用,发现(1)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是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海洋大气污染沉降污染三种类型。(2)水质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有效针对水质环境恶化、灾害的大面积沿海水质环境等常规现场监测方法无法满足的情况,而海洋垃圾与微塑料污染监测方法已经从遥感反演到机器学习,海洋大气污染沉降的遥感监测应用中需要更多大气污染参数以达到精确监测。(3)海洋环境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仍然受到影像数据的分辨率限制,同时受海洋的立体性和流动性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立体化的海洋遥感探测技术,同时利用卫星、航空、船舶、岸基等多源、多时空的监测数据,将光学物理传感器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构建海洋多源监测数据库,为政府及相关商业部门提供即时海洋管理依据,辅助完善海洋文明与海洋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8.
国家海洋高新技术项目《卫星遥感海冰监测技术研究》课题于2000年12月8日通过验收。在多源海冰遥感信息获取、复合分析研究、海冰数值模式与遥感资料结合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果,建立完善了实时接收NOAA/GMS微机接收处理及海冰参数分析、雷达卫星/SeaWiFs数据显示处理分析、海冰数值预报软件包及海冰数据与图像库。该课题是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刘建强研究员主持下完成的。卫星遥感海冰监测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刘纪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航空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详述了我国赤潮航空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的发展现状,对所发展的赤潮发现检测、生物优势种类识别、生物量分布特征提取技术及所建立的赤潮光谱数据库进行了详细介绍。概述了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溢油发生检测及面积信息提取、海冰发生检测及密集度信息反演、海岸带典型要素光谱波段敏感性等的研究进展。从遥感平台、成像光谱仪的角度对我国的海洋航空高光谱遥感发展进行了展望,简要介绍了建设中的国内首套适用于海洋环境与灾害快速监测的海洋航空遥感多传感器集成与应用系统。指出发展我国海洋航空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1)大量获取海洋及海岸带要素的高光谱数据;(2)开展海洋及海岸带要素现场光谱数据的同步测量研究;(3)大力建设海洋及海岸带要素的地物光谱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观测和研究海洋,以海洋及海岸事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回顾了海洋遥感发展的4个阶段,介绍了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动态监测以及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精确化和定量化研究、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海洋小卫星遥感的应用是未来海洋遥感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