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14,69(12):1904-1904
2014年10月24-26日,中国地理学会2014学术年会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400个单位的17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开幕式由年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主持,国务院参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致开幕词,四川师范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中国科学院批准,其下属的成都地理研究所改名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 改名目的在于,适应改革需要,突出研究特色,更好地为山区经济建设服务。山地所以山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防治,山地环境和山地合理开发利用等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制定山区开发宏观决策、山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山地环境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31至11月2日,首届西部青年地学论坛暨2014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丝路文明与寒旱区科学"学术论坛在兰州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西部研究所的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共同发起,来自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兰州  相似文献   

4.
《山地学报》2005,23(5):570-570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和《山地学报》编辑部共同编制的《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科普挂图,最近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山地学报》2005,23(5):549-549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和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和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等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7月26日~8月3日同时在云南东川召开。会议论文征集工作已经开始,论文摘要截止时间:2005年12月31日,全文截止时间2006年3月31日。会议秘书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6.
编后语     
本期主要刊登了山地土壤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侧重选编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以下简称山地所土壤室),近年在紫色土退化、紫色土分类研究,以及山地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文章。 四川紫色土面积911.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8.4%,不含紫色水稻土,下同)。紫色土耕地面积406.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5%),其中严重退化的占37.1%,轻至  相似文献   

7.
由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台湾大学地理系、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山地环境与保育研讨会”于1999年1月30日至2月9日在昆明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两岸代表共计94人,其中台湾学者35名,大陆方面来自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和云南省的学者59名。代表们围绕着山地环境系统与建设、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资源与利用、山地环境演变与持续发展、山地环境演变监测与保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56篇,其中参加大会发言33篇。会…  相似文献   

8.
此次时论会受中国地理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后文简称成都山地所)主持,于1991年3月25—29日在成都举行。会议收到文稿摘要60余篇。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地理研究所和一些高等院校相关学科部门的4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林祥棣教投在贺词小说,这样的会议对于青年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青年人才的尽快成长,对于解决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迫切关注的“人才断层”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大会有14位代表作了发言,主要就我国人地关系现状和对策、今后地理学的发展及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次声警报器DFW—ⅠⅢ型是基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专利(专利号:ZL01256480,X.)而开发的第三代产品,目前处于推广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纪念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学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本刊特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稿及书面稿,内容涉及丁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贡献、地理教育、人格魅力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山编 《地理研究》1988,7(4):112-113
1963年10月,根据当时三线建设的需要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全国地理研究机构合理布局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成都设立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初,中国科学院地理工作会议决定西南地理研究室扩建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当时竺可桢教授曾指出,西南分所应以西南山地高原的调查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1966年4月,西南分所正式成立.随后即进入“动乱”年代.1971年4月西南分所体制下放至省,更名为四川省地理研究所.1978年1月,四川省地理研究所复归中国科学院,称成都地理研究所.它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研究,以及山地地理环境形成、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崔鹏 《山地学报》2004,22(3):F003-F003
我怀着十分喜乐的心情,为您介绍这份新的英文学术季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简称JMS,中文译名《山地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殷切期望得到您的关注、支持和宝贵的反馈。  相似文献   

13.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以下简称万州站)隶属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教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担建设,是中科院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唯一野外监测台站,也是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知识创新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基地.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钟敦伦等编制的《长江上游泥石流综合危险度区划》,最近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其为专题地图形式的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总结,由《长江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学者山地科学与中国中西部开发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24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资助,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的海内外华人青年地理学者共计70余位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7篇,论文内涉及山地环境演化、山地环境的人地关系、山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山地综合整治及其相关技术、山地灾害及其减灾技术等21世纪山地科学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涉及的山地生态类型多、区域面广,展示了青年学者们关于山地科学与中国中西部大开发研究的最后成果。 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向岩教授、大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四川省科协刘宝#院士、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关晓岗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随后,大会进行了特邀学术报告和分组学术报告。 四川省西部开发办杨世佐处长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中国西部开发的有关议题;来自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国立成功大学的李锦育教授、蔡元芳博士等就台湾921震后灾区泥石流及其防治、水资源的环境等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海外的华人学者带回了国外地理信息科学及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等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到会青年学者一致认为如何协调好人类对山地资源的需求山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目前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中国中西部开发,也正是我国从事山区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们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会议期间,代表参观了成都府南河工程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和泥石流模拟实验厅。  相似文献   

16.
《山地学报》2001,19(3):236-236
由中国科学院一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出版特别基金资助出版的论著《山地灾害与山地环境》(作者:吕儒仁、李德基、谭万沛等)一书2001年4月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48万字,含论文33篇(分为4篇,即环境泥石流、冰川水文与环境、山地灾害与山地环境),长篇报告(1981年、1982年横断山区泥石流考察报告)2篇作:勾附录收入书中。  相似文献   

17.
《山地学报》2007,25(6):F0003-F0004
2007-07-08-14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年会在意大利佩鲁甲市召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在会上当选为国际大陆侵蚀委员会(ICCE)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合作研究项目"柯西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启动会于2018年4月23号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顺利召开。来自ICIMOD、尼泊尔地理学会(Nepal Geographical Society)、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印度德里大学(University of Delhi)的项目管理与研究骨干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交流科技进山与加快山区建设的经验,支持贫困山区建设和繁荣我国山地科学研究,并根据1986年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的建议,现决定: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山地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写的《如何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科普宣传读物,已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该读物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专项资助出版。读物图文并茂、简明易懂,重点介绍了与地震有关的山地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以求服务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