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广东省肇庆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河北地矿局实验室和广东地矿局719地质队具体筹办的。这次学术会议收到包括利用重砂找矿、进行地层环境对比、矿物鉴定方法及矿物分离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矿源 《岩矿测试》1983,(4):271-271
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广东省肇庆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河北地矿局实验室和广东地矿局719地质队具体筹办的。 这次学术会议收到包括利用重砂找矿、进行地层环境对比、矿物鉴定方法及矿物分离方法等方面的论文160余篇。与会代表来自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他们代表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地质矿产、治金、石油、煤炭、核工业、建材、化工等产业部门和出版新闻单位,共250余人,生产  相似文献   

3.
第一届第二次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17日至22日在安徽省屯溪市332地质队队部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重砂学组委员会主持召开的。  相似文献   

4.
<正> 全国第二届重砂矿物学术交流及找矿矿物学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科技司的主持下,于1991年10月9日~1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全国地质、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部、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等各部门的重砂矿物工作者共98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70余篇。会上,上届学组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宋天锐研究员在“第一届全国重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科技司的支持下,在江西省地质矿产局、地矿部江西省中心实验室的全力帮助下,全国第二届重砂矿物学术交流及找矿矿物学研讨会于1991年10月9日至14日在江西南昌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部、国家海洋局、大专院校及中国科学院等各个系统的重砂矿物工作者98人参加了大会,提交论文70余篇。  相似文献   

6.
曹正民 《地质论评》1984,30(1):90-90
第一届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会议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广东省肇庆市隆重召开。矿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蕴慧致开幕词,并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的下属专业学术组织——重砂矿物学组,由主任:宋天锐;副主任:周延兴、周正、朱明哲,陈康玉;委员(按姓氏笔划):于凤惠、王先兰、王贵安、邓楚均,朱明哲,朱荆富、宋天锐、苏清心、李永春、李福堂、陈康玉、陈高祥、张振儒、周正、周延兴、易爽庭、曹正民、董志民等18人组成。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自然重砂矿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玉波 《地质与资源》2011,20(3):188-193
辽宁省区域自然重砂矿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受控于地质矿产因素、自然地理景观、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内自然重砂在空间上多具有分带性,主要受较大规模的构造、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带等条件控制.不同的重砂矿物,具有各自明显的区带分布特征.本文对金、铜、铅、电气石等8种重砂矿物的分布特征、区带划分、重砂矿物组合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董国臣  李景朝  文辉  冯济舟  王季顺  张雄 《地质通报》2014,33(12):1861-1868
通过全国资源潜力评价,结合各省自然重砂资料和全国重砂资料汇总成果,对85个常见自然重砂矿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自然重砂矿物复杂多样,重砂矿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造山带中自然重砂矿物产出数量相对较多且密度较大,而稳定地区重砂矿物相对较少。不同的自然重砂矿物及其组合具有明显的找矿信息,单矿物自然重砂可能来源于相对单一的矿石或岩石,其异常范围表明与其相关的矿产可能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矿物组合常显示出有关矿床的成因信息。自然重砂矿物与源区岩石或矿石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对指导矿产勘查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矿物物理化学特征解释了沉积岩中常见的稳定重砂矿物石榴石、锆石、金红石、磷灰石、电气石和榍石的碎屑形态和稳定性;借助扫描电镜下呈现出来的形貌特征,如溶蚀、裂开、圆化程度等,分析了控制稳定重砂矿物蚀变作用的物理化学因素;认为稳定重砂矿物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受沉积环境和成岩条件的控制.在同生和成岩过程中,有机酸参与的流体可以改变部分稳定重砂矿物(如磷灰石、石榴石、电气石)的稳定性,并导致其分解,因此稳定重砂矿物的蚀变特征一方面可以辅助解释重砂矿物组合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还可以揭示沉积过程中的气候条件、植被发育程度,从而指示沉积相,并约束成岩过程中流体的化学性质;此外,导致稳定重砂矿物溶蚀的流体对于其他造岩矿物的影响以及对次生孔隙的贡献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水系重砂测量是区调工作中常用找矿手段之一。对于重砂矿物含量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为: (一)普遍认为水系重砂矿物含量高,异常区级别就高,找矿意义就大。反之则低则小。因而,普遍以水系重砂矿物含量级别与异常区级别相吻合或相当为特征。 (二)水系重砂矿物含量级别划分不统一。同种重砂矿物的含量,划成三、四、五个级别的均有。 (三)大多数单位用统计法求重砂矿物含量背景值,划分含量级别。少数单位用数据处理方法整理和解释区域水系重砂矿物含量资料。并谓为“它所带来的优越性与我们比较熟  相似文献   

11.
潘彦宁  董国臣  刘铭初  张虹 《地质通报》2014,33(12):1933-1940
在丰富的自然重砂数据资料基础上,对全国各省37个典型重晶石矿床中的自然重砂矿物报出结果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2种成因类型的重晶石矿床具有特定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沉积型重晶石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为重晶石+黄铁矿+褐铁矿,热液型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为重晶石+铅族矿物+黄铜矿+萤石+黄铁矿+闪锌矿+辉锑矿+孔雀石。同时,对此特征性自然重砂矿物组合进行了相关分析,为重晶石的找矿矿物学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亮琼  隋真龙  董国臣  潘彦宁  何勇 《地质通报》2014,33(12):1941-1948
为探究不同类型的萤石矿所反映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携带的对各类型萤石矿的指示特征,统计了浙江、湖南、湖北、青海、广西、福建、安徽、新疆、甘肃、河北共计10个地区23个典型萤石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报出情况,计算各重砂矿物报出率,分析得出热液型矿、后期热液型及热液充填型3种类型萤石矿床各自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和标型矿物组合。结果显示,各类型矿床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示各自的特点。因此,按照矿床类型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变化,对于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60年10月,涂光炽教授提出要建立地质与选矿相结合的边缘学科。23年来,单矿物分选从无到有,初具规模,现已形成独立的体系。1981年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单矿物分选学术会议,1983年8月又在肇庆举行了全国重砂矿物会议,成立了专业委员会,把重砂矿物及单矿物分选工作正式纳入学科范畴。单矿物分选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正在得到迅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世纪60年代全国范围内展开的自然重砂测量工作所累积的自然重砂数据资料,统计了全国各省72个典型银矿床的自然重砂情况,通过计算和分析各自然重砂矿物在所对应的类型的矿床中的报出频率,得出火山沉积型、沉积型、变质型、侵入岩型4种类型的银矿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展现这4种类型矿床的重砂矿物组合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按照这种方式建立的不同矿床类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对于建立自然重砂找矿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类型锡矿床所反映出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特征,统计了云南、福建、江西、浙江、湖南、青海和广西7省共35个典型锡矿床的自然重砂情况,通过计算和分析各自然重砂矿物在所对应类型矿床中的报出频率,得出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斑岩型3种锡矿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反映出的重砂矿物组合既有相似之处,如均出现锡石+白钨矿(或黑钨矿)的矿物组合,亦反映出不相同的地方,如矽卡岩型锡矿石榴子石报出率高,斑岩型锡矿锆石报出率高等。因此,按照矿床类型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对于建立自然重砂找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翔  董国臣  薄海军  韦少港  王鹏  张虹 《地质通报》2014,33(12):1918-1928
统计浙江、湖南、江西、湖北、新疆、青海、云南、广西、福建、河南、贵州、安徽、广东共计13个省(自治区)61个典型钨矿床(矿区)的自然重砂矿物报出情况,计算各重砂矿物的报出频率,分析得出矽卡岩型、热液型和斑岩型3种类型钨矿床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标型矿物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矿物组合既有相似处也有各自的代表标型。如此按照矿床类型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变化,对建立自然重砂找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布受物源区、构造抬升与剥蚀作用、古地貌以及沉积古气候、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沉积重砂矿物的研究可应用于物源区、沉积环境的分析,阐明构造旋回与沉积作用的响应关系。本文通过对塔中地区中1井等6口探井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和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中重砂矿物分析,提出了塔中东河砂岩重砂矿物主要来自稳定的基底再沉积及花岗岩来源,但受近源的基性火山岩及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影响较大;志留系下砂岩重砂矿物主要来自下覆碳酸盐岩、花岗岩和搬运再沉积物,总体形成于稳定的、多物源的构造-沉积环境,物源方向可能是东南至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第一次“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交流及找矿矿物学研讨会”于1991年10月9日至10月17日在南昌举行。大会在开幕式之后,接着就举行了重砂找矿矿物学报告会。会上,重砂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天锐研究员致了开幕词,并作了“1:5万区测填图中重砂工作的若干建议”的报告。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王贵安、河南省岩矿测试中心田培学、以及曹正民、戴菊英、李福堂、钟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在海南岛西南部海域调查的最新资料,对2014年该区域采集的44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砂矿物研究,计算了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磁铁矿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分析了海南岛西南部海底有用重砂矿物品位异常值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磁铁矿品位状况及其形成条件。结果表明,钛铁矿品位异常值主要富集在沿岸带及研究区中南部,分布范围较广,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其他3种有用重砂矿物主要富集在研究区中东部;认为重砂矿物的分布与海南岛母岩、水动力、沉积物底质类型密切相关,最终在海南岛西南部海域划分了3个潜在的有用重砂矿资源成矿远景区,都在可采水深范围之内,具有找矿意义,为将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隋真龙  董国臣  董亮琼  何勇  王曼丽 《地质通报》2014,33(12):1929-1932
为探究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床所体现的重砂矿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在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北和陕西7个省(自治区)共选择14个典型铬铁矿床(点),对所响应的自然重砂矿物进行统计。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中所响应的矿物主要为铬铁矿及铬尖晶石,计算出所涉及重砂矿物的报出频数及报出率,并通过图解直观地表现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