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工合成材料土中拉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试验手段还显得相对单一,如土工合成材料的拉伸性能往往在空气中进行测试,与实际工程中的土中受力条件有较大差别。本文通过研制的多功能土工合成材料土中拉伸试验机,测试了五种不同土工合成材料的土中拉伸性能及其在四种法向荷载下的表现。结果表明:土工合成材料土中拉伸试验与空气中的差别巨大,尤其对于无纺土工织物。由于两侧土体对拉伸材料施加的法向荷载相当于给予了侧限的作用,拉伸试验中的割线模量具有较大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方形组合式钢丝绳隔震器。该种隔震器由4个条形夹具夹持16根普通镀锌钢丝绳组合而成,从结构形式上保证了水平刚度对称。经过多次垂直向循环静力加卸载试验,运用Origin 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出该种隔震器的静力特性曲线,并分别与目前防护工程中采用的条形不锈钢钢丝绳隔震器、鼓形钢丝绳隔震器的静力特性曲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方形组合式钢丝绳隔震器不但具有初始刚度大、软特性明显、阻尼大、加工简便、性价比高等优点,而且克服了条形不锈钢钢丝绳隔震器价格高、水平刚度不相同和鼓形钢丝绳隔震器加工复杂的不足,在今后的防护工程隔震技术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激发的瑞雷波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解决诸多浅层地质问题。将其应用于地震工程勘探中,可以获取工程场地的剪切波速,用来判断场地土类别、场地覆盖层厚度、建筑场地类别等。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勘探费用低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常规砂岩,致密砂岩在岩石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并呈现出很强的非均质性.岩石物理模型能将储层参数与地震特性信息联系起来,因此可以作为致密砂岩储层参数与地震特性信息转换的桥梁.常规的岩石物理模型通常只考虑单一因素(例如非均匀性,单一孔隙,单一尺度等),建立的岩石物理模板并不适用于致密砂岩.本文针对高饱和气、微裂隙发育、非均质性强的致密砂岩储层,利用Voigt-Reuss-Hill模型计算混合矿物的弹性模量,采用微分等效介质(DEM)模型描述含裂隙、孔隙岩石的骨架弹性模量,基于Biot-Rayleigh波动方程构建了岩石物理弹性模板,给出了致密砂岩储层弹性参数与物性的关系.基于测井数据和实验数据对岩石物理弹性模板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岩石物理弹性模板结合叠前地震资料应用于川西地区储层孔隙度与裂隙含量预测.结果显示,反演裂隙含量、孔隙度与储层试气报告、测井孔隙度基本吻合,表明该模板能够较合理地应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及裂隙含量解释中.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3D Printing)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模具加工等众多领域,并正悄然改变着现有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模式,而不断发展的CT技术也已成为临床医学、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的一种重要成像手段。3D打印与CT技术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扫描、数字化和编辑实体对象,创建精确实体副本或者进行二次设计等功能,能够解决诸如快速制造符合个体特点的定制化植入物、假体和手术导板等难题,在临床医学、逆向工程以及装备检测与维修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3D打印技术进行介绍,结合实例分析3D打印与CT技术结合的技术流程,随后详细探讨了技术流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最后在梳理现有典型应用的基础上,对3D打印与CT技术结合中还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随机有限断层法计算海河断裂的地震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横向均匀成层的地震断层模型,利用随机有限断层法,计算了海河断裂发生6.5级地震的地震动分布。计算结果克服了现行综合概率法计算结果不能体现近场效应的缺陷,并反映出断层上盘效应等特点,该结果可作为最大可信地震动应用于抗震设防变形验算,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综合概率法结果不确定性的一个参考,对海河断裂影响带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体软钢棒作为消能限位装置,将一种摩擦性能优良的二硫化钼材料作为隔震支座的滑移材料,提出并制作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框架结构既能隔震又可以消能的新型摩擦滑移隔震装置。探讨了其设计方法和应用方法,并对安装了该新型摩擦滑移隔震装置的一相似比为1:5的5层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框架结构在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规律,分析了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层间剪力反应、隔震层滑移量及隔震层剪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当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时,该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可降低50%左右,层间剪力响应可降低50%左右,减震效果比较明显。另外,只要确定合理的构造方案和实施方案,这种新型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就能满足框架结构的隔震减震要求,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中。  相似文献   

8.
王金华 《华南地震》2019,39(2):136-141
鉴于格宾石笼护岸、护坡等优质特性,对其应用至地震减灾工程进行研究。经分析可知,格宾石笼主要利用双绞合六边形金属网片组合为箱笼,再装填石料堆筑构成防护整体;格宾石笼具有高强度耐久性、透水性、整体性与柔韧性和施工过程简单便利等特征。依据格宾石笼构造与特性分析,分别将地震减灾工程下格宾石笼拦挡坝施工划分为格宾石笼护基与格宾石笼护坡两部分进行研究。利用测量放线、挖掘基础、规整地基、铺垫反滤层、格宾放置与连接、支顶加固、石料装填封盖等步骤实现格宾石笼护基施工。通过削坡、铺设土工布、砂砾垫层、安装网箱、装填石料和封盖等步骤实现格宾石笼护坡施工。分别在冲击力、位移和能量三方面验证格宾石笼拦挡坝支护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冲击力和坝体自身材料性质有关联,格宾拦挡坝材料属于柔性材料,冲击力由此减小,耗费冲击力能量效果十分明显;坝体可以利用整个结构全部能量承担很大负载;格宾石笼拦挡坝体耗能效果显然优于浆砌石坝。  相似文献   

9.
日本熊谷组建筑公司与日本成型混凝土公司(总公司在东京,社长江崎,拥有资金12亿日元)共同开发研制出把减震装置放入用于楼房间壁的预制混凝土构件(PC)内部的“减震墙”。这种减震墙可使地震和台风时的楼房晃动减少一半。因为是与预制混凝土构件一起制造的,所以,可以大量生产,安装费用也不超过总工程费用的1%。今后这种减震墙将应用于熊谷组公司承接的楼房建设中。这种减震装置为板状,其安装方式是把装在墙壁上方的铁板夹起来。由于铁板是用螺栓与墙壁和钢筋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建筑物各部  相似文献   

10.
从首次在地壳内明确识别出被认为是地震各向异性某种形式特征的横波分裂以来已有10年了。从一开始,就论证过这种分裂可能与地壳内存在由应力导致方向排列的(Stress-aligned)裂隙(或包体)有关,以及它为监测原地裂隙的几何形状和在各种不同情况、不同应用条件下的应力状况提供了机会。这一早期的展望并未立即实现,因为头十年主要致力于对不同情形下现象的观测方面。但是,对各向异性来说,1990年似乎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第4次国际地震各向异性研讨会和其它各处发表的论文都宣布在认识、解释、特别在处理横波分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还将横波分裂直接应用于碳氢化合物的生产,以及还可能(但有争论)应用于监测地震前的应力变化。但是对这种现象,我们现在仍然还有许多不解之处,而且我们显然只是刚刚开始赏识横波波列丰富的信息内涵和它应用于地壳内部科学研究和工程的潜力。本文主要评述过去10年的情况和推测我们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个新打开的窗口来探索地壳的内部构造,特别是研究何种原因造成横波的分裂?我们如何来利用这种现象?以及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舌板黏滞阻尼器,通过对该黏滞阻尼器进行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和抗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并验证了该阻尼器的耗能性能、抗低周疲劳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合适参数的舌板式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性能与抗低周疲劳性能良好。Maxwell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该阻尼器力学行为,反映阻尼器在各种试验工况下的出力情况。该阻尼器设计与加工简单,对工程结构的耗能减震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对低屈服点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促进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低屈服点钢材料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单调拉伸性能、循环加载性能以及低屈服点钢材料的应用。并将文献中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统计,采用K-S检验法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低屈服点钢具有良好的延性与滞回性能,力学性能参数基本满足规范要求;3种钢材的伸长率均随厚度增大而增大;低屈服点钢屈服强度符合正态分布,抗拉强度则不符合正态分布;实际工程中对低屈服点钢耗能构件的应用仍相对较少,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13.
振动台实验方法是目前抗震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在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效果的试验研究中,利用从美国MTS公司引进的电液伺服加载试验系统,建成了一个简易单向专用振动台。主要介绍在振动台设计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途径。主要包括振动台基础、台面和作动器连接部件、台面支撑系统和侧面导向系统材料的正确选择、设计和制作等。文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对试验成功起到了保障作用,研制出的振动台试验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岩土地震问题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前兆异常出现的时间特征能够体现地震孕育的过程,通过分析前兆信息可以对地震进行短临预测,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计算方法和处理分析模式已经很难快速地从海量观测数据中自动定位异常,识别的精度和适用性也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井生产数据出发,结合STL时间序列分解、趋势拟合、扩容理论和油气运移等,对汶川地震川西气井压力前兆异常现象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将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模型应用于前兆异常识别中.结果表明,川西地区多口井的气井压力数据在汶川地震前同时出现了异常降低现象,很好地反映出地震前的短临异常.相比于循环换神经网络(RNN),GRU模型充分考虑了井生产数据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历史关联程度,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气井压力的前兆异常现象,模型结果也具有较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可以作为一种新思路应用于地震前兆异常识别当中.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浅海海域锆钛砂矿勘查中采用孔底锤击绳索取芯钻探工艺的原理、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工程实例。经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可以推广到工程钻探中。  相似文献   

16.
X射线工业CT是航空航天零部件失效分析的重要工具,CT可以获得被检材料高分辨率的空间分布图像,应用于非破坏观察零部件内部几何尺寸和材料状况。应用于失效分析的例子证明CT对于相应的分析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文章中采用的应用实例包括机电组件和材料的失效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简化防屈曲支撑的加工工艺,提高防屈曲支撑的初始刚度和在小变形下的耗能能力,基于现有防屈曲支撑在截面形式与构造方式上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钢铅组合防屈曲支撑并进行了构造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钢铅组合防屈曲支撑的耗能特性与效果,建立了恢复力简化模型,并根据理想弹塑性材料本构关系推导出滞回规则。通过对不同设计参数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了钢铅屈服力比、铅剪切面长宽比、核心段宽厚比和耗能段长度等参数对防屈曲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铅组合防屈曲支撑能够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耗能效果良好,加工工艺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0,(2):22-23
地球上每年生产6亿多吨稻谷。在稻谷加工成稻米后,不少地方的农民把稻壳当作垃圾扔掉了,一些地方的农民把稻壳和稻草一起烧掉。这种处理方法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会引发呼吸道疾病。最近,美国一家化工公司的研究人员打算利用这些稻壳米制造水泥。  相似文献   

19.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视股份”是一家源于清华大学.专门从事辐射应用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关口岸.工业制造.国家安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目前主营产品是“同方威视”系列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公司以清华大学为依托,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制造出采用直线加速器,代表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的高性能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航空集装箱/车辆安全检查系统.邮件电子束灭菌安全系统.工业无损检测系统等等。公司拥有全部核心技术的专业化设计与制造能力,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广域电磁法勘探数据预处理过程操作繁复、集成化与可视化程度低、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重新设计了原始数据采集的存储格式,开发数据可视化的预处理软件以解决上述问题.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以MVC模式设计和构建,广泛采用STL标准模板库技术,集成和实现了广域勘探数据预处理过程的所有功能.软件以广域电磁勘探采集的原始数据文件为输入,通过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数据坐标系中直观而便捷地对勘探数据进行交互式分析、粗大误差剔除等处理,最终可输出计算视电阻率的数据文件.软件以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操作为基础,具有数据形态直观、分析指标丰富、操作处理简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目前本软件已应用于实际勘探生产中,对大量生产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预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时预处理后的数据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