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GPS高程转换方法和正常高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PS测量所提供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GPS大地高,而我国使用的是正常高。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要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先求出高程异常,进而获得正常高。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董鸿闻 《测绘标准化》1995,11(2):13-22,30
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旧高程基准、黄海高程基准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情况,并以充分的资料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程测量的3种基本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GPS高程,其中三角高程方法灵活,施测快速,且对于地形起伏适应性强,目前数字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大多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观音机场GPS定位测量数据并结合水准测量数据,探讨GPS点的水准高程计算方法,采用曲面拟合法和强制符合法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由已知的公共点的水准高程推求其余GPS点的水准高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局部平坦地区,高程异常变化有规律时,采用曲面拟合能够满意的结果。如果采用强制符合法,必须把已知公共点的水准高程加上高程异常值,否则直接已知公共点的水准高程进行强制符合平差,会使结果产生较大误差,一般,由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程系统的定义出发,系统地分析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中的高程归算问题,给出了一此拟合模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董鸿闻 《测绘学报》1994,23(4):247-251
平均海面存在趋势性变化,对于四维大地测量定位而言,必须赋予高程基准以时间特征,本文认为最好是确定高程基准历元。文章提出了高程基准历元的定义,给出了计算公式,求得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历元为1966.0。文章还讨论了平均海面趋势性变化的数学问题,及提出了高程基准归化至统一状态的概念,研究了由于海水密度不同引起的平均海面高度变化,计算得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于通常海水状态的修正值为-0.012m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竖基线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结合实例将此法与水准测量和常规三角高程测量法进行了比较,并将其用于亚布力滑雪场高程控制测量中。  相似文献   

8.
陈全喜  崔玉柱 《三晋测绘》2003,10(1):33-34,40
通过对GPS高程拟合原理及误差源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山区GPS高程起算点的合理布设方案,可以使GPS高程精度达到三角高程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GPS技术在航空摄影测量高程中的应用实例,总结采用GPS实现城市航空摄影测量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一些经验,并通过GPS高程测量精度分析,提出GPS水准拟合高程代替几何水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模糊神经网络在GPS高程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T-S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确定GPS高程转换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能够对小区域GPS高程做出比较准确定的拟合,从而能够为GPS高程转换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1.
尹雪英 《测绘科学》2012,37(5):43-45
高程基准是高程测定的依据,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目前定义的高程基准只具有局部性特征,而不是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本文针对目前高程基准不统一的现状,分析了现有高程基准统一的几种方法,对其原理进行系统阐述,同时进行了详细评价,指出几种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建成  褚永海  徐新禹 《测绘学报》2017,46(10):1262-1273
全球高程基准统一是继全球大地测量坐标系及其参考基准统一之后,大地测量学科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本文针对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间基准差异确定的理论、方法及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利用物理大地测量高程系统的经典理论方法,给出了高程基准差异的定义,并推导了计算基准差异的严密公式,该公式可将高程基准差异确定的现有3种方法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顾及了不同椭球参数对于计算基准差异的影响及量级,同时,高程异常差法还需考虑全球高程基准重力位与模型计算大地水准面位值不一致引起的零阶项改正。利用青岛原点附近152个GPS水准点数据,分别选择GRS80、WGS-84、CGCS2000参考椭球以及EGM2008、EIGEN-6C4、SGG-UGM-1模型,采用位差法和高程异常差法,确定了我国1985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差异。其中,EIGEN-6C4模型计算的我国高程基准与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异约为-23.1cm。也就是说,我国高程基准低于采用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当选取基于平均海面确定的Gauss-Listing大地水准面作为全球高程基准时,我国1985高程基准高于全球基准约21.0cm。从计算结果还可看出,当前重力场模型在青岛周边不同GPS/水准点的精度差别依然较大,这会导致选择不同数据对确定我国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基准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大,因此,若要实现厘米级精度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统一,全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章传银  蒋涛  柯宝贵  王伟 《测绘学报》2017,46(8):945-951
从高程系统定义出发,探讨高程基准面的重力等位性质,测试分析不同类型高程系统地面点高程之间的差异,考察GNSS代替水准与实际水准测量成果的一致性,进而提出新的GNSS代替水准算法。主要结论包括:(1)当精度要求达到厘米级水平时,正常高的基准面也应是大地水准面。中国国家1985高程基准采用正常高系统,其高程基准面是过青岛零点的大地水准面。(2)近地空间中等解析正高面与大地水准面平行,GNSS代替水准能直接测定地面点的解析正高,但正常高系统更有利于描述地势和地形起伏。(3)本文给出的GNSS代替水准测定近地点正常高算法,大地高误差对正常高结果的影响比大地水准面误差大,前者影响约为后者的1.5倍。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高程基准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球或区域性高程基准面的统一始终是大地测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构建“数字区域”和“数字地球”及研究全球或区域性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 96和WDM94及GPS水准数据 ,确定了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与我国 1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的重力位差。计算结果表明 ,这两个基准面的重力位差为 (8 36 6± 0 76 5 )m2 s-2 ,表明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平均低于我国 1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 (0 85 5± 0 0 78)m2 s-2 。本文的计算结果有助于本地区高程基准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世界各国高程基准差异的问题,提出联合卫星重力场模型、地面重力数据、GNSS大地高、局部高程基准的正高或正常高,按大地边值问题法确定局部高程基准重力位差的方法。首先推导了利用传统地面"有偏"重力异常确定高程基准重力位差的方法;接着利用改化Stokes核函数削弱"有偏"重力异常的影响,并联合卫星重力场模型和地面"有偏"重力数据,得到独立于任何局部高程基准的重力水准面,以此来确定局部高程基准重力位差;最后利用GNSS+水准数据和重力大地水准面确定了美国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W0的重力位差为-4.82±0.05 m2s-2。  相似文献   

16.
似大地水准面的定义及在空中测量中涉及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平 《测绘科学》2006,31(6):24-25
本文讨论了高程异常和似大地水准面的定义以及高程异常随空间位置的变化,提出了将似大地水准面称为正常高系统的高程基准面的不恰当性,给出了由地面测量至空中点几何高差确定空中点正常高的改正方法。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当前已经扩展到了空中的测量,引导正确地认识正常高系统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内改进与更新原有的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建设道路及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18.
高原  张恒璟  赵春江 《测绘科学》2011,36(3):179-181
CPS测量的高程系统是GPS大地高系统,它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而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二者不是处处平行,所以需要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求出已知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拟合出未知点的高程异常,本文主要阐述了多项式高程拟合模型中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和三次多项式拟合.通过对这两种常用的多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在特大桥隧工程建设中远距离高程基准传递的难题,介绍带高程基准参数的GPS水准拟合方法,给出拟合函数、计算公式及精度估算公式.通过3个大跨度桥梁高程控制的计算实例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证明方法能同时获得局部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和高程基准参数,解算高程基准参数的精度优于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程中桥梁高程控制测量的限差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大地水准面(数字高程基准)为国家高程基准的建立与维持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然而,受限于地形、重力数据等原因,高原地区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模型的建立一直是大地测量领域的难题。本文以格尔木地区为例,探讨了高原地区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模型的建立方法。首先,基于重力和地形数据,由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计算了格尔木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在计算中,考虑到高原地形对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影响,采用了7.5″×7.5″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来恢复大地水准面短波部分的方法,以提高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然后,利用球冠谐调和分析方法将GNSS水准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联合,建立了格尔木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模型。与实测的67个高精度GNSS水准资料比较,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外符合精度为3.0 cm,数字高程基准模型的内符合精度为2.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