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义市矿产资源丰富,前期矿山开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历史遗留的露天开采矿山地质问题频频引发各种地质灾害,治理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存在多种不稳定因素。以夹津口镇丁沟村治理Ⅱ区为例,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出发,探讨矿山恢复治理设计原则、思路、方法和效果,明确不同矿山环境治理模式下治理方法的配套设计方案,最终通过设计工程的实施,达到预期治理效果,不仅有效消除各种地质灾害隐患,而且产生多层次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喀左县道虎沟山坡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崩塌落石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喀左县道虎沟村崩塌地质灾害为典型的上部陡崖危岩崩落下部斜坡落石滚动崩塌地质灾害。辽西地区常用的崩塌地质灾害防护结构多为圬工结构,圬工结构存在很多缺点,综合考虑道虎沟村崩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特征,通过多种治理方案比选,确定采用SNS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联合使用的治理方案,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型号。本文为类似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方案选择及SNS防护系统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吉林省抚松县碱场沟废弃石灰岩矿的自然环境概况,阐明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灾害特征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治理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陕西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对矿产资的开发力度增强,对地质环境的改变愈随之增强,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陕西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业开发引发地质灾害、矿区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矿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矿区环境污染,且危害较严重。陕南、关中、陕北及不同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各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影响形成的结果。提出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应采取从源头上预防、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长效机制、提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治理科技水平等防治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51-54
勘查区位于大渡河右岸近河床斜坡地带,属构造剥蚀及河流侵蚀低山地貌。通过对沙坪镇羊竹坝崩塌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同时对该区危石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区内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为危石崩塌。危石区(单体)在持续降雨或地震的情况下多处于欠稳定状态,产生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因此对工作区进行治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为例,在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形式及地质灾害类型, 预测生产活动可能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进一步危害,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重点描述了防洪堤坝从方案设计到具体施工的全过程,以及露天采场的恢复与治理、排土场治理、尾矿库治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勘查区位于大渡河右岸近河床斜坡地带,属构造剥蚀及河流侵蚀低山地貌。通过对沙坪镇羊竹坝崩塌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同时对该区危石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区内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为危石崩塌。危石区(单体)在持续降雨或地震的情况下多处于欠稳定状态,产生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因此对工作区进行治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赖荣福 《福建地质》2007,26(1):47-51
通过尤溪县梅仙铅锌矿山开采造成矿山周围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可能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资源特点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规划的沟域经济发展区往往也发育各类地质灾害。本文论述了北京市先期规划的7条沟域经济发展区的概况、地质环境背景及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论述了沟域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是矿业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辽宁省主要矿业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危害,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虽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造远远超过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是地质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地质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治区闭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也对开采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闭坑矿区采坑散布、弃渣随意堆放,造成的土地资源占压和破坏、草地破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等环境问题.目前,闭坑矿山已开展了部分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现状和治理成效,提出了今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甲学沟泥石流属暴雨一沟谷型稀性泥石流,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和公路造成危害。在对甲学沟实地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将泥石流沟划分为形成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三个分区。研究该泥石流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发育特征,查明泥石流的成因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对类似地质灾害的评价及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河南由于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资源毁损、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对近年来开展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油天然气管道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势必对地质环境带来破坏,同时也影响到管道自身的安全。根据某管道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空间分布的调查,总结认为管道沿线地质环境主要受管道沿线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的方式、河流水系、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控制;地形高陡狭窄、高切坡、路基填方、傍河傍沟、松散第四系堆积层厚度大、单斜构造等管段地质灾害发育。分析总结的经验,可为今后管道、道路等线状工程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74-180
本文以道孚县少乌砂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和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特征调查,重点分析和评价矿山活动对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土地资源、地下水环境等造成的影响、破坏,和加剧、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问题。针对道孚县少乌砂金矿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特征以及气候条件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总结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仅是单纯的地质问题,同时涉及到大气、水、生物圈等,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展矿山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管道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势必对地质环境带来破坏,同时也影响到管道自身的安全。根据某管道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空间分布的调查,总结认为管道沿线地质环境主要受管道沿线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的方式、河流水系、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控制;地形高陡狭窄、高切坡、路基填方、傍河傍沟、松散第四系堆积层厚度大、单斜构造等管段地质灾害发育。分析总结的经验,可为今后管道、道路等线状工程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道沟泥石流沟流域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崎峰茶村,是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高发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泥石流地质灾害。本文通过使用高密度电法对三道沟泥石流沟中的物源层进行勘测,查明了三道沟泥石流主沟及I支沟地下地质体中松散物源层的厚度,并通过槽探验证,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为今后该泥石流沟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道孚县少乌砂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和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特征调查,重点分析和评价矿山活动对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土地资源、地下水环境等造成的影响、破坏,和加剧、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问题。针对道孚县少乌砂金矿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特征以及气候条件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总结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仅是单纯的地质问题,同时涉及到大气、水、生物圈等,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展矿山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由于影响因素较多,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度量,至今仍未形成一套标准的评价方法。文章选取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地质遗迹的破坏、对水资源的破坏、占用破坏土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评价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和隶属度矩阵,将江苏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及差4个等级,评价结果为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采活动直接导致地质环境的破坏,而地质环境的改变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只有对地质灾害体类型、规模、影响范围、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准确评估后,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本文以某矿山旅游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了矿山因开采诱发的崩塌,不稳定边坡和泥石流灾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定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为矿山编制旅游改造控制性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在类似矿山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