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本程序根据地震折射准旅行时解释法原理,它是日本人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浅层折射解释方法,按PC-1500机的要求,采用BASIC语言编制,对于多道地震仪所获得的野外原始记录,可自动一次绘制相遇时距曲线,准旅行时曲线,基岩界面波速起伏线,并求出各个检波器所对应的基岩埋深以及不同波速的风化层厚度。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Hilbert-Huang变换原理,着重讨论了EMD分解应满足的条件及具体分解过程.以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进厂交通隧洞实测GPR剖面为例,应用EMD分解去除部分噪声,再利用Hilbert变换求取GPR剖面复信号,提取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3个参数,绘制出相互独立的瞬时参数剖面图,根据不同地质状况进行多参数综合解释.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时距剖面分析所造成的解释偏差,能够更好地对异常信息做出反映,提高了GPR数据的解析精度.  相似文献   

3.
刘伟  甘伏平  周启友  张伟 《中国岩溶》2018,37(4):602-607
基于点电源电场微分方程以及电场满足的边界条件出发,结合目前高密度电法找水时常用的点线布设方式,对岩溶区常见的隐伏断层破碎带和溶洞两类低阻富水构造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进行了二维正演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联合剖面曲线对地下隐伏低阻体反应灵敏,曲线存在良好的分异性。对溶洞低阻富水构造来说,溶洞富水构造埋深约为1/2~2/3倍极距时,正交点异常最明显,随着联合剖面极距继续增大,同步低趋势逐渐显现;地下低阻溶洞空间范围越大,联合剖面曲线分异性越好,正交点异常越明显。对断层破碎带低阻富水构造来说,随着联合剖面极距的增大,正交点向断裂破碎带倾斜方向略为移动,但并不明显,正交点位置主要受浅部低阻的影响,随着极距的逐渐增大,同步低趋势逐渐显现,正交点左侧在断层倾斜方向上越来越多的测点呈现同步低异常,但曲线较平缓,而正交点右侧的曲线较陡,视电阻率在断层顶板的正上方处出现极小值。当联合剖面曲线正交点异常较明显时,随极距的增大正交点处视电阻率值逐渐降低,当联合剖面曲线异常形态以同步低为主时,随极距的增大正交点处视电阻率值趋于稳定。联合剖面曲线左右两支形态对于水平对称模型是对称的,对于倾斜模型是非对称的,倾斜低阻构造的倾向与联合剖面曲线正交点附近较陡一侧的曲线倾向一致。模拟结果可应用到岩溶地区高密度电法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资料解释中。   相似文献   

4.
依据以往航电异常解释的工作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思路,基于MAPGIS(SDK)6.7二次开发平台,利用VB编程语言,开发研制出利用点属性数据绘制航电剖面曲线的即时显示功能,即在子窗口中能同时显示航电各个频率实虚分量的剖面曲线及飞行高度曲线。  相似文献   

5.
地震剖面线条化的一种简单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剖面线条化是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自动追踪剖面中的同相轴, 并自动绘制线条图.首先探测地震道中的周波, 并描述周波属性, 然后根据相邻三道周波相关的目标函数最小原则追踪同相轴, 描述同相轴属性, 并记录同相轴属性表.根据同相轴属性表, 可对地震剖面进行基于同相轴属性的统计分析和滤波以及定量解释.本文对现有的地震剖面线条化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 实现地震剖面同相轴快速自动追踪和自动绘制线条图.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试验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6.
浅层折射波法反演解释,有t_0差数时距曲线法、表层剥去法、哈利斯法、共轭点法、时间场法等等,它们各自有应用的条件和优缺点,其中以时间场法适应性最强,精度最高。但由于该方法在绘制圆弧及其包络线时工作量大,工效低,因此在资料  相似文献   

7.
陈滋康 《物探与化探》1986,10(5):350-355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共轭点法解释折射时距曲线的方法和优点,并在微机上实现了构制折射剖面自动化。作者采用优选法求取共轭点的计算方法,既提高了计算速度,又保证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AHP层次分析法在山东油气区沉积环境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决策科学中的AHP层次分析法引入沉积环境的研究中,通过建立生物相信息库和岩相信息库,将多年来在山东油气区沉积环境研究中积累起来的专家经验定量化,并开发了相应的AHP环境分析软件。运用该软件不仅可以快速地计算出单井剖面各样品的环境参数,而且能够自动绘制单井剖面的沉积环境变化曲线,从而较精确、直观地反映了沉积环境的纵、横向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然或人文扰动,近地表第四系覆盖层在横、纵向上存在局部低速带,地震映像剖面上有效初至波旅行时增加,当利用钻孔取芯所获得的波速v解释时,会使异常深度增加,从而使剖面失去了利用v提取异常相对深度的背景,容易在资料解释过程中产生误判。文中首先利用射线追踪法模拟出不同偏移距、不同目的层深度、不同地表低速带的地震映像剖面时间场,然后利用直达波初至进行静校正,结果表明:偏移距越大,静校正后目的反射层同相轴的拉伸畸变越严重;在偏移距不变的情况下,目的层深度对静校正时间量几乎无影响;当偏移距与目的层深度不变时,低速体与下覆介质速度差异越大,过剩的静校正量越大。利用互相关法对地震映像剖面进行静校正,校正后的剖面异常与钻探结果相吻合,二者相互印证,证实了利用直达波旅行时差静态校正地震映像剖面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折射地震勘探数据自动解释与成象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在应用折射地震勘探技术时,对所获地震数据的解释,都是通过人工对比、人工读取数据解释成图。这种方法效率低、解释周期长、数据读取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释员的经验水平。而基于传统相遇时距曲线法原理的微机折射地震数据自动解释及成象系统,系用C语言设计而成,成象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易于掌握,特别适于现场实时处理。在神府煤田石圪台等煤矿采区勘探中应用,均获令人鼓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建南 《物探与化探》2006,30(4):319-321,326
论述了用数字方法设计出地层弹性波速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地震射线追踪法的算法并用其对数字模型的反射、折射波时距曲线做了计算,通过实例分析了复杂速度结构与地震剖面的对应关系,可指导解释人员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任意设计地层模型进行计算,很快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水平地层电阻率测深中出现的似非而是现象,用线性数字滤波法的计算结果肯定了它的存在,明确了该现象只在具有低阻导电基底的断面上才能产生,并对其物理实质作了定性解释。文中重点研究了临界极距及视电阻率的最在离差与表层电阻率和厚度的定量关系,并对具有低阻导电基底的三层断面,当第一层局部加厚时,用边界元数值方法计算了大于临界极距的对称四极视电阻率剖面曲线,所得结果有力地说明了似非而是现象在资料解释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K剖面法微机解释系统的数学模型、软件的设计以及应用情况。在电测深曲线等间距圆滑采样、利用单支曲线划分地层、K剖面图和ρ_z剖面图的自动绘制等方面采用了新颖、合理、快速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一程序功能本文包括两个独立的程序:“DZ1”,“DZ2”“DZ1”:能对地震折射波曲线用改进To法和时间场法进行解释,改进To法与一般To法的区别在于前者考虑了界面的倾角。“DZ2”:能对地震折射波曲线进行剥皮To法的解释。剥皮To法和表层剥去法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但把检波点而且把炮点也换算到界面上来,这样真正地剥去了表层。剥皮To法和改进To法一样也考虑了界面的倾角,而且把法线深度换算成垂直深度。因此这二种方法都可以把应用条件扩大到界面倾角>15°的情况。两个程序都能自动绘出时距曲线、界面速度曲线、表层剥去线及经过解释的地层剖面图、还可打印各点的界面标高和界面速度。该程序允许表层速度分段变化或渐变;也可在一次计算后,再次改变平均速度或对时距曲线进行园滑处理,然后再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资料解释阶段,可根据解释结果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并通过模型正演方式了解地下波场的细微变化,提高解释精度。依据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沙章图矿区DF2逆断层的赋存形态,建立的地质模型,并围绕其逆断层的断点位置、埋深、地层速度等,对各种接收排列进行射线追踪实验。通过改变开动的道数、道距及偏移距,观察各种参数下射线追踪的分布情况及模拟时间剖面的面貌。正演结果表明利用射线模型追踪的模拟地震反射剖面与实际时间剖面完全吻合,其确定的逆断层断点位置及断面倾角合理。  相似文献   

16.
地质剖面图的计算机绘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地质剖面的计算机绘制技术-整体平移法,分层平移法,解决了剖面图形处理中两个关键问题,剖面上变倾角,变落差及任意切割交错关系的断层处理和地层曲线间的形态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金来 《地质论评》1966,24(2):112-121
一、表示方法简介在水化学找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水化学直角坐标曲线的方法。完整的水化学直角座标曲线包括三个部分(图1)。第一部分水文地质剖面(下部),是根据进行水化学工作时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有关的其它地质资料绘制而成。在该剖面上应标出水源类型(如泉、井、钻孔等)。  相似文献   

18.
对凤凰─茶陵地学断面重力异常,根据爆炸地震测深资料,确定密度分层,用变密度水平梯形体构制剖面密度模型,计算理论重力异常和实测布格重力异常吻合较好。根据剖面密度模型,可以合理地解释布格重力异常。并将地壳划分为沉积盖层、变质岩层、麻粒岩层三层结构,分别计算三层的重力效应曲线及上地幔低密度体重力效应曲线。还计算了莫霍面起伏引起的重力异常曲线,分析了引起地壳重力异常的各种因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含煤岩系在富含丰富矿产资源的同时,还是地质历史时期高分辨率古环境、古气候恢复、地层旋回性及其全球成因动力学研究的有利载体。沉积环境分析是了解和认识煤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为了促进煤系沉积环境分析程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以祁连山石炭纪等煤系为例进行了露头剖面沉积环境分析方法的探讨与研究。结合野外实践和前人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在野外工作时对沉积环境分析步骤、程序和方法。归纳总结出一套模式化的煤系露头剖面沉积环境分析方法,并将其概括为地质分层与描述-岩相归纳与环境解释-信手岩相剖面图绘制-沉积模式建立-剖面环境演化史总结等5个环节,明确了各环节分析内容和方法,指出地质分层与描述为沉积环境分析基础、岩相归纳和环境解释为核心、信手岩相剖面图绘制是主线、沉积模式建立和剖面沉积演化史总结是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三维可视化(VoxelGeo软件)能够采取线、道、二维、三维、等时切片5种方法辅以自动、手动2种状态以及从不同方位浏览扫描各类数据体(时间域、深度域均可)。三维可视化解释断裂是平面与剖面相结合,平面显示断裂走向及延伸长度,剖面显示断裂性质、倾向及断开层位(形成期),解释时能清楚地确定每一条断裂及断裂要素。 1 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 VoxelGeo软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256个色块表示数据体的振幅差异,通过调节色块,颜色浓度调节,压制某些振幅或振幅段,突出振幅异常,从而将隐含的或局部的异常体直观地、立体地显示出来。 三维可视化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