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区域重力资料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础资料。利用我国区域重力调查系统工程所的成果资料,计算了全国的1:500万剩余重力异常,分析了剩余异常的意义和特征,研究了剩余异常与我国大地构造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剩余异常更好地反映了我国的大地构造特征,与已知构造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比常用的布格异常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反映更清晰、更细致。  相似文献   

2.
区域重力资料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础资料。利用我国区域重力调查系统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资料,计算了全国的1∶500 万剩余重力异常,分析了剩余异常的意义和特征,研究了剩余异常与我国大地构造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剩余异常更好地反映了我国的大地构造特征,与已知构造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比常用的布格异常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反映更清晰、更细致。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重力异常解释时,根据测区重力地壳模型分析结果,为了分离出由不同深度的地质因素引起的重力异常,根据测区重力地壳模型分析结果,主要采用七种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窗口平均法进行了重力场的划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边长的窗口平均法可以将布格重力异常分解为由深部场源引起的一级区域异常、中深部场源引起的二级区域异常及浅部场源引起的二级剩余异常等三部分,达到了分离布格重力异常的目的。在深部资料很少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重力异常推断解释时,本文所示划分重力异常方法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区域重力资料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础资料.利用我国区域重力调查系统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资料,计算了全国的1∶500万剩余重力异常,分析了剩余异常的意义和特征,研究了剩余异常与我国大地构造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剩余异常更好地反映了我国的大地构造特征,与已知构造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比常用的布格异常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反映更清晰、更细致.  相似文献   

5.
有限元插值法利用区域边界上的少量数据可计算区域重力异常。由于只有区域数据参与插值计算,其结果更准确。通过教学模型实验得出结论:在区域场近似二次或三次曲面的条件下,有限元插值法比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区域场更接近真实值。在某盆地的重力资料处理中,用有限元插值法分离出该区的局部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对相关分析法区分重力异常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着手,对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与相应的地形高程作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区域性小比例主均衡补偿基本完善的条件下,重力值与高程有极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当计算窗口较大时,地下的局部不均匀体,不足以破坏重力值与高程的相头发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相关分析处理重力资料的叠加场,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匹配滤波法在磁测资料的数据处理中已广泛采用,并收到了较好的分离异常效果。但是,重力测量资料的匹配滤波处理还很少有人研究和使用。本文从理论上及实践步骤上做了详细推导与论证,为了验证从实际重力资料中分离出区域场和局部场的实用价值,文中总结了一些模型试验结果和一些实例的试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重力异常频率域分离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物探与化探》1998,22(6):446-451,445
用Nettleton等人的方法,将区域场与局部异常振幅进行了滤波分离。针对常规多边形滤波器判别速度慢的特点,制定了一种快速判别的计算方案,并进行理论模型验证,最终用于实测重力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卫星重力异常与油气资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周国藩 《地球科学》1997,22(6):643-647
利用中国地区360阶局部重力场模型IGG93E,计算出不同阶窗的卫星重力异常,然后利用Molodensky单层密度积分方程将卫星重力转化为分层面密度异常,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并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与卫星重力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分布与101-180阶卫星分同密度异常图中负密度异常带关系密切。而181-360阶卫重分层面异常图则对盆地内生油、储油的坳陷、隆起等构造有较9  相似文献   

10.
从1:50万重力异常探讨贵州省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祥发 《贵州地质》1999,16(3):195-198
经综合研究,总结了1:50万贵州省布格重力异常轴向方位角的数量统计规律,从而认识了区内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方向,通过分析区域重力异常,结合地质,物化探等资料,对全省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划分,构成了由F1-F16组合的基本构造格架,为进一步研究本省的区域地质构造提供新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从1∶50万重力异常探讨贵州省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综合研究 ,总结了 1∶50万贵州省布格重力异常轴向方位角的数量统计规律 ,从而认识了区内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方向 ,通过分析区域重力异常 ,结合地质、物化探等资料 ,对全省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划分 ,构成了由F1 ~F1 6组合的基本构造格架 ,为进一步研究本省的区域地质构造提供新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层样化探异常与物探重力、航磁和遥感解译关系的研究,认为深层样元素异常是由隐伏构造指示元素Au、Hg,与重力异常有关的酸性岩元素Sn、Be、F、Y,与舷磁正异常有关的基性岩元素Fe、Co、Ni、V、Cr和与地层有关的元素Cd、C、Tl四部分组成。解释了深层样元素异常的原因,开拓出区域化探与区域物探、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匹配滤波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处理了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基于重力异常一阶垂直导数的径向平均对数能谱曲线,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场可分为三层异常场。其中龙木错—双湖构造带在中部重力异常场和深部重力异常场图中都有显现;革吉—改则—错勤—申扎隐伏断裂在浅部和中部重力异常场中都存在。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藏北都显示有巨大且平缓的低重力异常圈闭,这与藏北Pn波速较低和Sn波缺失的特征吻合;在藏南存在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的重力异常断块。  相似文献   

14.
划分重磁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的一种方法泛克立格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磁)资料的分析处理中,经常需要划分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本文对用于矿床品位预测的方法—泛克立格法加以改进、完善,使其适合于求重(磁)资料的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根据某点周围若干个信息点上的重(磁)观测数据估计出该点处的区域异常值,而且这种估计是在满足线性、无偏、最小估计方差条件下求得的。从重(磁)观测数据中减去区域异常就可得到局部异常,这就是泛克立格法。它比经常用来划分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的方法—趋势分析方法有许多优点。趋势分析方法只是泛克立格法的一个特例。在本文中,作者还提出在小范围内,重力区域异常适合于用一次多项式拟合;而磁法区域异常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孙中任  赵雪娟 《西北地质》2011,44(2):170-176
从理论上说,地球化学场与磁异常场的恒定关系是不存在的。但一个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磁异常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不是固定的。通过实际工作数据分析,证明了磁异常与地球化学异常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使用分频的磁异常研究与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会得到更合理的解释。分析的地球化学元素不同,与不同的频率磁异常会有不同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范祥发  王亮 《贵州地质》1998,15(3):229-233
本文以布格重力异常中分离出来的区域重力异常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黔中-黔东南地区的地质,物化探资料,提出了区内可能存在四条大断裂;首次揭示了“黔中地块”之下,有一个低密度体,可能酸性侵入岩体,又据他人建立的地壳3层重力理论模型,拟合该区区域重力场的变化,进一步证实这一地区地壳属于大陆型地壳的范畴等。  相似文献   

17.
在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重磁场中,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小波都适合于位场分离。这里采用对称性、紧支撑性较好的Daubechies小波对重力场多尺度分解,依照重力背景场的地质意义提取重力异常背景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重力异常异常场。最后通过模型试算和实例分析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重磁场中,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小波都适合于位场分离.这里采用对称性、紧支撑性较好的Daubechies小波对重力场多尺度分解,依照重力背景场的地质意义提取重力异常背景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重力异常异常场.最后通过模型试算和实例分析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84-186
重力异常解释主要依据1:25万区域重力调查资料,结合航磁以及区域地质、区域化探等资料,以剩余布格重力异常为基础,划分出82个局部重力异常,包含重力高40个,重力低42个。其中火山岩和沉积岩引起的异常59个;酸性侵入岩和中性侵入岩引起的异常22个;基性岩引起的异常1个。并通过定量计算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局部重力异常的产状参数。以重力场反映的构造—岩浆条件和局部异常找矿程度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环境、化探背景,总结了已知矿点与重力异常的关系,即多金属矿产多分布在石炭系永珠组地层和花岗岩接触带上,对应剩余重力高值异常以及零值线附近和剩余重力异常梯级带上;金矿应选择在推覆构造带内或石炭系地层分布地段,且剩余重力异常表现为高值区。通过以上分析,将该区划分成矿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84-193
重力异常解释主要依据1:25万区域重力调查资料,结合航磁以及区域地质、区域化探等资料,以剩余布格重力异常为基础,划分出82个局部重力异常,包含重力高40个,重力低42个。其中火山岩和沉积岩引起的异常59个;酸性侵入岩和中性侵入岩引起的异常22个;基性岩引起的异常1个。并通过定量计算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局部重力异常的产状参数。以重力场反映的构造—岩浆条件和局部异常找矿程度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环境、化探背景,总结了已知矿点与重力异常的关系,即多金属矿产多分布在石炭系永珠组地层和花岗岩接触带上,对应剩余重力高值异常以及零值线附近和剩余重力异常梯级带上;金矿应选择在推覆构造带内或石炭系地层分布地段,且剩余重力异常表现为高值区。通过以上分析,将该区划分成矿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