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以江西水利厅近水花园监测为例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以及观测流程,为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可供实际工程变形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焦广彦  王涛 《北京测绘》2015,(5):102-105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工作重点是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观测,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要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为了保证建筑物在沉降过程中变形观测成果的正确性、连续性、可比性,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平均间隙法及F分布整体检验法对沉降监测基准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一些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金武正  何军 《北京测绘》2020,(2):282-284
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内容,而要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就要保证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本文则基于国内某隧道变形监测实例,结合平均间隙法与分块间隙法,通过多期基准点观测数据,提取其中不稳定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分析出不稳定的基准点,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今后的隧道变形监测工程实例提供一种可靠的基准点稳定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铁盾构收敛监测是对隧道衬砌管片直径进行观测的方法,可以有效观测出施工过程中衬砌的相对变化趋势。地铁垂直位移监测则着眼于隧道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的刚性绝对位置沉降的变形。结合某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实际监测工程实例,研究了这两种监测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并针对某一具体案例综合分析了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为类似工程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变形监测目的是监测风力发电塔的沉降和倾斜变形,可根据其变形量及变形速率来判断风力发电塔在施工期或运营期是否安全。常规的观测方法是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风机倾斜观测,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不高,精度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此提出了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方法,并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进行应用,极大提高了观测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主要讲述小波变换技术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随着小波理论及变形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为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由于在对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中对应不同的情况采取的不同观测方法所采集的数据存在误差,因此利用小波变换对变形监测结果中包含的误差即噪声进行去噪及分析变形规律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变形观测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变形在自然界和工程中广泛存在,因此变形观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探索了一个变形观测处理系统(WX变形观测处理软件?WXDAS)的构架与实现,以及支撑其功能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两个实验分析了新系统的相关性能,对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沛县张双楼煤矿会议中心改扩建工程,以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实测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的技术依据、监测内容、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的布设、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成果资料的分析、整理与提交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森林武警总队大楼变形监测工作研究,介绍了变形监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准确的观测成果,有利于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栋大楼的安全,可以为类似工程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株洲市机场大道一期工程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山体滑坡为例,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结合灵活有效的观测方法对滑坡进行变形监测。运用数学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能较好地获取滑坡的变形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朱睿  张俊中  龙洋  王忠纬 《东北测绘》2012,(2):213-216,220
简要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数据识别、建模和预报及其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结合华景新城二区六期20号楼的一个监测点(J101)连续20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准确监测和预报建筑的变形,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隧道建设工程的日益增加,为隧道变形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大径高隧道变形监测的高新要求,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利用铟钢丝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新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特点、实施过程和要求,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13.
GPS在雅砻江卡拉电站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PS技术在变形测量领域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在适当条件下,它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观测,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但是,对于视场狭窄卫星信号遮挡严重的峡谷地区,如何利用GPS进行高精度变形测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讨。文中结合雅砻江卡拉电站滑坡变形监测的过程,探讨该项目中GPS变形测量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结果表明监测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丹丹 《东北测绘》2014,(2):203-205
在变形监测过程中,获取监测资料以后,通过对高层建筑物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掌握地基随时间的沉降规律,预测其下一步的变形趋势,并为可能发生的变形做好必要的准备,减少因非预计沉降带来的损失。灰色模型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及预测分析方法,本文在简单介绍了灰色模型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灰色模型分析法预测了变形监测数据,并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沪宁城际铁路重点沉降观测地段监测工作为例,研究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监测工作的方法与实施,通过对多个地段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重点监测地段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各重点监测地段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斗Ⅱ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在高填方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和静态相对定位,构建了完整的北斗Ⅱ高填方变形监测软硬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贯序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信号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利用基于卫星历元数的分层置信滤波算法对静态相对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自制的精度测试装置,以百分表和钢尺测量的位移变化量为相对真值,完成了上述变形监测系统的精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RTK高程测量精度优于2 cm,静态高程测量精度优于2 mm,静态水平位移测量精度优于1.5 mm,可有效抑制卫星信号周跳和卫星历元数量较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俊 《北京测绘》2013,(2):78-81
对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变形观测网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叙述了该观测网工程的观测过程,并对变形观测成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GPS在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本文首先对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特殊变形测量手段、摄影测量技术和GPS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总结,然后对目前GPS用于变形监测的模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和分析,最后探讨GPS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