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新规范中修改的内容 1.1 同一类天气现象的转记规定新规范取消了同一类天气现象可以转记的规定.例如:原规范中记录为".1130(11时30分)-*1505-1806",新规范中记为".1130-1505*1505-1806",即两种现象应分开记录.  相似文献   

2.
新《规范》规定,气压、最小相对湿度日极值、三次观测站夜间2点压、温、湿记录,配有自记仪器的,用自记记录经订正后作正式记录。我省是属于上述情况的。如何进行自记订正,规范ζ6.4作了规定,尤其是34页图6—6气压自记记录日  相似文献   

3.
中央气象局制定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下称新规范),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了。新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我们观测员应认真学习掌握规范规定,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执行新规范,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资料,为实现四化作出贡献。我是一九七六年底才参加工作的新观测员,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几年来,在老同志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规范,熟悉各种技术规定,在值班中做到正确执行,细心校对,业务质量达到自治区、地区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九七八年错情率为0.2%,一九七九年错情率为0.3%。新规范下发后,从台领导到组里对学习新规范都抓得较紧,自己积极参加学习,地区台组织考试时,我的成绩为九十点九分,自治区统一进行测验成绩为九十三点四分。我  相似文献   

4.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中总则、气象要素观测、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并认为新旧规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学习中应从其编制原则出发,从新旧规范的差异和修改理由入手,重点放在新增加及有变更的内容上。  相似文献   

5.
新规范”第十八章,不正常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台站普遍反映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我们感到学习这一章时,头脑要冷静,注意规范叙述的条理和理解其规定的原因,学习后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整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现将我们的学习笔记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规范”第十八章给了我们不完整记录的处理方法和两种统计方法,这对保持资料序列的完整是十分重要的。§18.1“处理”方法比较容易理解,§18.2的两种统计方法,学习中有的同志提出:新“规范”的这些规定可使气象资料中的括号“( )”比原来减少1/2,是否降低了资料的质量,要气象员用估计、代替的方  相似文献   

7.
云是天气的征兆,作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者,每天定时与不定时监视着它的演变进行观测记载,特别是新规范中十九章的三种云(系统云、指示云、地方性云)无论是观测的深度或记录的细致,远远超过已往规范的要求,并通过实践的检验,对提高天气预报质量收到了效果。群众测天,多数看天老农把系统云、指示云、地方性云的变化作为测天的依据。从观测到使用来说,三种云的价值非小,可是无论是五十年代的《地面气象观测暂行规范》或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都没有成为条文纳入。这不足为奇,刚好说明群众的智慧通过实践的检验在新规范中闪耀金光,在科学春天的阳光普照下,科学的东西终归被人们所揭示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降水自记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莹华 《山东气象》2005,25(3):56-56
总结和分析了虹吸式雨量计降水自记异常的原因,并根据新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提出异常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层气象台站的观测员在对虹吸式雨量计所测得的降水自记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除了要充分理解《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认真细致对待任何可疑记录之外 ,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灵活应用《规范》 ,才能确保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准确无误。在此 ,笔者结合本站对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预审情况 ,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了简单介绍。1 时间差的订正在报表预审中偶尔发现 ,降水日前后两天无降水时雨量计自记钟记时有误差 ,而有降水的当天自记钟确无误差。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 ,主要是观测员在统计雨量自记记…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