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新书架     
《气象》2012,(2):249
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技术原理及其业务系统陈正洪等编著该书重点介绍了我国气象部门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分类与发展、世界及中国光伏发展前景、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的技术原理与方法、预报系统的结构、预报制作流程、误差分析以及系统安装和  相似文献   

2.
雷电是云和云、云和地之间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雷电形成的强大电流、炽热高温、剧变的电磁场和频谱很宽的电磁波,会危害人畜生命、毁坏建筑物、引起森林火灾、破坏供配电系统和通信系统、造成飞行事故、影响火箭发射等,给人类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雷电现象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心理。但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应该注意到的是,雷电对人类也有许多用处的,雷电是可以为人类造福的。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雷电对人员和建筑物能够造成极大危害,对其进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本文以鸡西市中医医院门诊医技楼雷电灾害的预防为例,探讨对雷电灾害的预防,文中的公式和部分计算数据以现场精确计算为主,可运用在雷电预防的措施上。2雷电危害因素分析2.1形成雷电危害的要素雷电的产生、雷电与建筑或物体某部位接触或通过雷电感应,预防设施不完善或验收不合格等因素。2.2雷电危害识别因素  相似文献   

4.
锦茅公路(S206公路)各收费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南方,公路二侧属山区、丘陵地带,收费站周围较为空旷,附近没有任何高层建筑物。多年来,收费站的闭路视频监控系统一直承受着雷电的袭击,每年就此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万元以上。应公路收费站主管部门的委托,我们对公路沿线四个收费站和一个隧道入口的闭路视频监控系统采取了雷电防护措施。在分析闭路视频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闭路视频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认为闭路视频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应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要强调全面防护、综合治理。在具体的防护技术上,应采用"回避—分流—均压—屏蔽—接地"方案,以防止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有效地解决雷电磁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楠  闫景东  汪鲁刚 《气象科技》2008,36(3):360-363
针对雷击可能造成的雷击电磁脉冲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情况,对雷电的分类、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雷电入侵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了雷电浪涌保护器(SPD)的类型、组成元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SPD的选用原则和选型计算,通过对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大放电电流的详细计算,提出参照连接器类型,按照工作电压、工作频率的要求选择正确合理SPD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勇成  陈华晖 《气象科技》2009,37(6):763-766
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发电系统,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光伏发电系统防雷设计规范。依据国际标准IEC62305-2对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雷击风险评估。采用计算雷击公众服务风险(R2)和经济损失风险(R4)的方法,通过分析R2的分险分量组成,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通过分析R4说明上述防护措施的经济性。雷击风险评估可使防雷设计做到科学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7.
一次强雷电天气过程造成中国人寿保险陕西分公司档案库安防系统瘫痪,大量电子设备损坏。经现场调查分析,灾害的直接原因是由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通过对安防系统周边环境和致灾原因调查、鉴定,进一步对电子设备保护装置的选择、使用以及屏蔽、等电位连接、防雷接地和综合布线等防雷保护技术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屏蔽、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和防雷接地四大系统组成的内部雷电感应综合防护措施。整改后,经过2a时间的检验,在多次强雷电天气下安防系统均正常运行,证明取得很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光伏发电潜力评价一方面需要精确的量化,另一方面需要与电力应用场景结合,这样的成果无论对政府政策制定,还是企业投资决策都非常有价值。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围绕光伏发电年等效利用小时数、理论装机量、土地利用率、理论发电量几个关键指标,利用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考虑地理条件约束,建立了一套光伏发电潜力评价方案。结果表明: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地区光伏发电条件较好,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优于或约等于山西省近年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全省光伏发电土地利用率一般,在3%~9%,电站宏观选址需要在丘陵地区"精挑细选";北部地区光伏发电潜力很大,如进行充分开发,其光伏年总发电量可达到全省2017年总用电量的1.2倍。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为大型复杂的船体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文章介绍雷电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分析总结船舶遭受雷电危害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船舶直接接闪雷电流;另一方面是雷电没有直接击中船舶,而是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对船舶造成的间接影响。最后文章从船舶本身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安装接闪器、引下线和泄流装置的方法防止雷电对船舶造成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和安装浪涌保护器的方法减少船舶遭受雷电的间接影响。只有合理地采用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船舶遭受雷电干扰。  相似文献   

10.
船舶雷电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为大型复杂的船体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文章依据雷电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分析总结船舶遭受雷电危害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船舶直接接闪雷电流;另一方面是雷电没有直接击中船舶,而是雷击电磁脉冲对船舶造成的间接影响。最后文章从船舶本身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安装接闪器、引下线和泄流装置的方法防止雷电对船舶造成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和安装电涌保护器的方法减少船舶遭受雷电的间接影响,并考虑船舶所处工作大环境提出防护建议。只有合理地采用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船舶遭受雷电干扰。  相似文献   

11.
<正>1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最为壮观的气象现象之一,是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造成损害最大的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根据气象部门和劳动部门估算,我国年均雷击伤亡人数超过1万,其中死亡3 000多人,财产损失50-100亿元。由于人类无法阻止和控制雷电的危害,为了尽量避免雷电所造成的危害,近20 a来我国加强了对雷电的探测和雷电灾害的防护。目前,对雷电的探测主要是采用目测来获得雷电发  相似文献   

12.
周军 《山东气象》2006,26(4):32-33
阐述了机房雷电感应电磁脉冲的产生及防护的措施,重点说明了在建立完善的外部防雷系统的情况下,如何采取相应的屏蔽技术、等电位连接、多级过电压防护等措施来抑制雷电电磁脉冲对机房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利用"雷电防护区"对气象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来对气象信息系统的雷电电磁脉冲进行系统的防护,从而达到减少雷电对气象信息系统的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发电设施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气象》2021,40(3):690-701
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少雨、入射辐射强的特点,是发展大规模光伏产业的理想区域,但光伏设施的建造运营会改变辐射、降雨等环境要素的空间分配,将对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从局地微气候、生态水文过程、区域生态格局和节能减排等角度评述了光伏发电设施的潜在生态水文效应,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光伏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干旱、半干旱区大型光伏设施改善了光伏阵列间局地微气候与土壤温湿度,使得局地植被盖度和固碳潜力有所增加,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捕食策略和食物可获得性等。认为未来需加强对大型光伏系统影响下的生态水文过程的观测,识别生态水文变化机制,建立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探索"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提高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中.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耐过电压过电流能力极低.而广西南宁地处雷电活动频繁、雷暴天气多的环境中,属于雷害多发区,建筑物及电子设备极易遭雷电损害.为了避免减少雷电的危害,保障良好的信息畅通,建筑物系统机房在防雷方...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中强电和弱电系统的防雷问题往往被忽视,接地的要求也不统一。高速公路尤其是机电系统的防雷薄弱环节相对较多,因此易遭雷击,特别是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本文分析了雷电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危害途径,阐述了高速公路雷电防御技术应包括直击雷、雷击磁脉冲(雷电感应)的立体化的综合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该对防雷保护系统因雷电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系统的雷电防护级别,划分防雷保护区,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安全、合理、经济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系统,将雷电能量限制到信息系统所容许的安全范围之内,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遭受雷击损害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认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要强调全面防护、综合治理。在具体的防护技术上,应采用“躲-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系统,以防止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并有效地解决雷电磁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在设备电源线路上安装的低压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简称SPD)的基本要求及电源保护系统是最常见的元件及浪涌保护器主要的技术参数。为微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减少雷电浪涌的危害找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7—2011年内蒙古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内蒙古2007—2011年的雷电灾害数据统计资料,对内蒙古自治区雷电灾害的主要形式、雷电灾害类别及地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雷电感应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牧区,这与这些地区防雷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