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中国金属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国金属学会地质学会及其理事会.理事会由35名理事组成,他们是: 关广岳姚培慧杨敏之王继伦周传新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于1988年3月19日在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正式成立。冶金地质学会理事长关广岳,副理事长杨敏之、姚培慧、王继伦,秘书长马文念,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院长侯宗林、党委书记曾玖吾到会并讲了话。《冶金报》科技部和华北站负责人、《天津青年报》记者到会采访。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是冶金地质学会的组成部分,是团结和组织冶金系统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的工作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①组织本系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活动,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成效等;②加强与兄弟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加强信息交流,争取掌握国内外地质科学发展新趋势,促进本系统地质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3.
1989年6月将在我国沈阳召开的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讨论会的筹备工作,正在积极而顺利地进行中。1988年3月15~17日,在长春召开了ISGGE学术委员会首次会议。长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评国内论文、野外地质考察录象,检查会前其他学术准备工作。学术委员会主任关广岳,副主任杨敏之、王继伦、王可南,59名委员中的43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关广岳主持,秘书长朱奉三报告了学术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于1990年8月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涂光炽理事长主持,常务理事王先兰、冯建良、冯增昭、关广岳、池际尚、朱自尊、刘若新、江绍英、李兆鼐、李兆麟、杨敏之、杜乐天、於崇文、欧阳自远、  相似文献   

5.
1986年10月16日至20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与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锰矿学术讨论会。冶金部徐大铨副部长到会作了指示,四川省冶金厅刘杰厅长也讲了话,鼓励冶金地质职工为国家多找富锰,多找优质锰矿。冶金部地质局姚培慧总工程师、冶金地质学会理事长关广岳教授和冶金地质学会的秘书长、理事们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联合召开的物化探经验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5月25~29日在保定冶金部物探公司举行,由两个学会联合组织经验交流讨论会,是冶金和有色系统广大物化探人员的共同愿望,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赞扬。会议由有色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组长程方道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主任康永孚同志讲了话,冶金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马文念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继伦致欢迎词,欧阳宗圻高级工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冶金地质学会第二届矿床专业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于6月10日在鞍山市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委员有周世泰、王可南、王永基、黄佳展、封焕然、杜劲光、白洪生、林镇泰、陈荣顺、韩建范、梁厚锋、黄永磋、李同聚(陈奎山代)、谢坤-(王西华代).冶金地质学会理事长关广岳教授和秘书长马文念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在鞍的冶金地质学会理事刘立民和鞍山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郑宝鼎应邀参加了会议.东北地勘局党委书记张晓光、副局长侯传东到会表示祝贺. 会议以不记名投票选举了周世泰、王永基、黄佳展三名同志为正、副主任,聘任王可南为顾问,封焕然为秘书.周世泰主任提出了本届委员会今后四年的工作方针和每年的学术活动安排意见;要继承  相似文献   

8.
、上”。“干11月24日理事会选举产生) (依胜氏笔划为序)叶连俊冯增昭杨敏之杜乐夭黄瘟慧(女)程裕淇刘若新欧阳自远董申保李正瑞徐克勤韩德馨陈光远涂光炽黎彤本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名单~~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期间,我会于5月7日召开了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理事长涂光炽,副理事长刘英俊、杨敏之,常务理事王先兰、王奎仁、冯建良、冯增昭、关广岳、朱自尊、刘若新、江绍英、李加田、李兆鼐、杜乐天、曹亚伯、彭明生、韩德馨到会,参加学术年会的本届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对口省级学会理事长、秘书长参加了这次扩大会议,副秘书长于洁、倪集众也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负责人谢鸿森、王先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胡瑞忠、陈衍景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由涂光炽理事长主持。李加田秘书长首先汇报了1990年8月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以来两年的学会工作。他指出,两年来,我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行我会的宗旨,坚持把学术活动作为学会的中心任务来抓,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  相似文献   

10.
1981年9月6~11日,中国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和冶金部物探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冶金电法勘探经验交流和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代表共65人.会议收到电法找矿经验、科研论文共27篇,其中在会议上宣读的有13篇. 物探公司副经理、物探学组组长王继伦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冶金部地质局地质处处长姚培慧同志,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北京冶金地质研究所副所长马力同志等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有关电法勘探的问题做了报告. 在分组讨论时,与会代表回顾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应用电法直接和间接找矿,在云南、吉林等省都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后来有一个时期,受“以钢为纲”的影响,过份地强调了磁法寻找富铁矿,加上人员调走、设备不齐等某些其他原因,致使电法工作量大减,甚至中断.尽管如此,在黑龙江的吴努克头山,在辽宁的望宝山和肖家营子,以及陕西、广西等省(区)用电法找到了有色金  相似文献   

11.
冶金地质学会召开三届三次理事长扩大工作会议1995年9月26日冶金地质学会召开了三届三次理事长扩大工作会议。会议由刘益康理事长和侯宗林常务副理事长主持,蒋志(贾国志代)、侯景儒、李色篆副理事长,马文念秘书长,金成洙、李维明(郭瑞栋代)副秘书长,以及参...  相似文献   

12.
本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廿八和廿九日的上午在贵阳召开。到会的常务理事有涂光炽、李正瑞、黎彤、曾允孚、黄蕴慧、魏菊英,刘若新、应凤祥、杜乐天、欧阳自远和正在贵阳参加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会议的本会理事曹添、刘英俊、杨敏之同志。常务理事徐克勤、程浴淇、叶连俊、康永孚、袁耀庭、陈光远、穆克敏同志因事请假。理事长涂光炽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由冶金工业部地质勘查总局主持的"冶金地质找矿工作会议",于1989年5月16~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有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部份地质队的技术负责及冶金地质系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负责等,共计70余人.会上各单位广泛地交流了近几年来地质找矿的经验和成果.地质勘查总局的总工程师姚培慧同志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实现地质找矿工作的新突破"的重要讲话.他指出: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冶金部地勘总局(1991)061号文的指示,1991年5月着手开展和部署《中国铁矿产志》的编志工作。《中国铁矿产志》将是一部真实反映我国铁矿地质勘查成果和史实、铁矿资源特点、铁矿勘查和开发现状的大型地质文献。《中国铁矿产志》编委会由总局局长田万杰任主任,宋振范、姚培慧和刘益康任副主任,各地勘局  相似文献   

15.
第1期(总第81期)·矿床地质·分散元素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综合利用方向………………………………………………杨敏之(1)安徽青阳峙门口层状硫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徐兆文,方长泉,蒋少涌,等(10)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特征浅析———以山西堡子湾、河南祁雨沟金矿床为例………………………谭文娟,魏俊浩,张可清,等(15)裂谷演化对铅锌矿成矿作用的影响———以辽吉裂谷为例……………董耀松,杨言辰(19)兰坪盆地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年龄探讨………………………李志明,廖宗廷,刘家军,等(23)玲珑金矿田10号断…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建筑桩基础,根据剪切位移法求桩受力时桩间土各点的变形,用文克尔模型求桩间土对基础的反力,对杨敏的高层建筑桩箱(筏)基础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7.
受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委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于1990年6月5日至8日在北戴河召开了冶金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总局下属各冶金地质勘查局(院)的总工程师和部分总经济师,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工学院、冶金部科技情报研究总所、武警黄金指挥部等单位的专家和教授共38人,其中冶金地质学会理事和名誉理事20人.中国金属学会的代表及中国矿产地质经济研究院的同志莅临会议.总局姚培慧总工程师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8.
第 1期 (总第 69期 )基 础 地 质西藏定结地区变质核杂岩研究刘德民 ( 1)…………………矿 产 地 质甘肃北山富铁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杨敏之 ( 6)………………………………………………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及找矿思路李惠纯 ,刘和生 ,陈洋罗 ,等 ( 13 )………………………辽东地区前寒武纪地体金矿化特征张鹏程 ,刘如琦 ,郭万超 ( 2 1)……………………………烃类物质微渗漏机制及垂向运移的数值模拟肖 伟 ,鲍征宇 ,黎 华 ,等 ( 2 9)………………………安徽铜陵冬瓜山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  相似文献   

19.
書報述評     
一地質地文及構造地質學之基本觀念及其與中国地層學之關係 葛利普著中國地質學會誌第十六卷(丁氏紀念卷)第127—175頁,民國二十六年。又北京大學地質系研究錄第十三號。Fundmental concepts in Geology and their Bearing on Chinese stratigraphy, by A.W.Grabau, Bull.  相似文献   

20.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991年12月为首届博士生刘小于(导师:陈肇博研究员),王驹(导师:杜乐天研究员)举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特邀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学部委员涂光炽研究员、宋叔和研究员和金景福教授、杨敏之教授、赵仑山教授、刘兴忠研究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并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了博士学位。博士生刘小于在《大陆中、酸性火山岩的成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论文中,按大地构造不同把我国大陆中、酸性火山岩划分为4类,提出了铀矿产出的有利中、酸性火山岩是极缘内带和板内深断裂带的重熔型火山岩;探讨了火山岩岩浆库物化条件、分带特征和演化;得出了“铀向晚期汽液转移,并随挥发份一道聚集在“岩浆库顶部”的结论;首次提出了火山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