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北亚地区晚侏罗—白垩纪构造格架主体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东北地区主体构造特征置于东北亚大地构造背景中进行分析,可将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古近纪的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时段:1)中—晚侏罗世,特提斯洋扩张及古北美大陆板块与古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致使蒙古—鄂霍茨克湾闭合,形成大规模深层次逆冲构造;并在南蒙古和华北地块北缘产生远距离的构造叠加效应。2)晚侏罗—早白垩世,特提斯洋板块、古太平洋构造域(包括古太平洋和伊泽纳奇板块)与古欧亚大陆之间的联合作用,导致亚洲东部大陆地壳向东蠕散、伸展和断块活动,伴随发育小型断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3)早白垩世末(阿尔布晚期)—新近纪(中新世),特提斯洋板块(后期包括印度大陆)、太平洋构造域与欧亚大陆间的联合作用,导致古太平洋(或伊泽纳奇板块)消失及鄂霍茨克海微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在大陆边缘叠加形成火山-深成岩带和坳陷盆地。在100~40Ma期间,太平洋构造域与欧亚大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产生重大影响,在导致大陆岩石圈-地壳减薄、地幔类型转变和强烈深成构造-岩浆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与大陆边缘断块活动有关的浅层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有关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常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有关,而本文的研究表明,中生代时中国东部不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不处于安第斯活动陆缘环境,没有岛弧玄武岩和岛弧花岗岩.许多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向北俯冲的,至早白垩世中期(125 Ma左右)才转向西俯冲,而中国东部大规模岩浆活动主要发生于侏罗纪—早白垩世(约180~130 Ma),因此,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无关.太平洋板块真正向西俯冲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125~110 Ma和43~0 Ma两个时段.在前一时段,中国东部岩浆活动仅限于中国东部沿海;在后一个时段,中国东部岩浆活动几乎绝迹.因此,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有关的命题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中生代洋陆过渡带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邵济安  唐克东 《岩石学报》2015,31(10):3147-3154
从中生代起,亚洲大陆作为一个统一的大陆岩石圈板块,开始了大陆边缘的组建和改造。本文采用构造地层-地体观点,依据生物地层学和碰撞造山带的不同特征,将东北亚洋陆过渡带从西到东分成了7个带:(1)受郯庐断裂系改造的华北克拉通东缘带;(2)以近陆缘物质为主的增生带I;(3)以异源混杂堆积为主的增生带II;(4)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陆缘增生带III;(5)陆缘火山-深成岩带;(6)科里亚克增生带IV;(7)堪察加-萨哈林-东北日本增生带V。其中自早白垩世末至古新世初形成的楚科奇海-东锡霍特阿林的火山-深成岩带作为太平洋板块开始正向俯冲并导致弧岩浆活动的重要标志。此前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末,在转换大陆边缘活动背景下,大量低纬度的外来地体以左旋平移断裂作用向北迁移并斜拼贴在陆缘。时空格局的分带性和阶段性清晰地展示了东北亚大陆边缘洋陆演化的关系。作者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近期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高峰期正值东北亚洋陆过渡带转换大陆边缘活动和地体拼贴增生的阶段。然而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此时我国东部的大规模岩浆活动业已结束。因此难以将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正向俯冲作用相联系。以年轻陆壳组成的大兴安岭为例,作者提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不同深度的两种地质作用同时控制着中国东部岩浆活动的源区特征和侵位的空间:即深部软流圈底辟上涌与中-上部地壳受到的洋陆之间的剪切走滑作用形成的变形。  相似文献   

4.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作为海陆过渡带的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是构造活动最活跃和地貌景象最壮观的地带。在那里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都留下深刻的烙印。它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演化的纽带,也是探索大陆地壳成长和增生的关键地带。因此,八十年代开始的国际全球岩石圈计划,作为当前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1885年休斯(E.Suess)早已指出了活动的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和被动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构造的差异特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板块理论问世以来,又将太平洋(活动)型大陆边缘进一步划分为三种亚类型:科迪勒拉型,安第斯型和岛弧型。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以来,有明显的板块碰撞和B型俯冲潜没作用,并伴随有火山作用,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4种主要成因类型和3个重要成矿期(170~160 Ma、130~110 Ma和110~90 Ma)。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确定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源,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减薄及拆沉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年轻地壳,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减薄拆沉的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接触交代作用更为密切;而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其成矿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 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6.
郯庐断裂带是滨太平洋构造的典型代表。构造、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发生在早白垩世,并且伴生了强烈的岩浆活动。中国东部在早白垩世同样出现了一系列NE-NNE向左行平移断裂活动及大规模的中酸性、钙碱性为主的岩浆活动,全面显示了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格局。晚侏罗世以前,中国东部大陆仍处于EW向的古特提斯、古亚洲构造作用区。晚侏罗世时,处于这两大构造消亡后的平静期。中-晚侏罗世西太平洋的低速俯冲,其动力作用并没有明显波及到中国东部大陆内部。早白垩世伊泽纳崎板块突然的高速、斜向俯冲,才使中国东部大陆全面进入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呈现为左旋转换挤压下的安第斯型岩浆弧环境,从而使中国东部大陆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陆弥散而宽广的陆内变形说明洋盆闭合两侧板块的碰撞并未终止板内构造作用。古亚洲大陆形成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广泛发育的板内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克拉通内盆地的形成都和古亚洲大陆南、北,印度洋和北冰洋洋脊的持续扩张、西太平洋和菲律宾洋壳的俯冲相关。本文拟厘清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大事件、构造性质、形成背景及其时空展布:(1)晚海西—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关闭陆块拼合碰撞古亚洲大陆雏形形成;(2)晚侏罗—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陆-陆碰撞古亚洲大陆形成,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在陆内变形中形成高潮,西太平洋伊佐奈岐洋壳板块的斜俯冲叠加了自东而西的影响;(3)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加厚地壳-岩石圈减薄、转型,陆内伸展变形达到高潮,大陆克拉通泛盆地、准平原化;(4)始新世晚期—早中新世(40~23 Ma)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对东亚大陆NWW向的挤压和印度洋脊扩张印—澳板块对古亚洲南部陆-陆碰撞挤压的叠加,形成中国东部新生的构造地貌;(5)中-上新世—早更新世受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系和印度洋中脊扩张的叠加影响,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隆升、地壳减薄,陆缘、陆内伸展变形相继形成边缘海、岛弧、裂谷型盆地和剥蚀高原地貌;(6)早更新世晚期(0.9~0.8 Ma)—晚更新世末(0.01 Ma)中国东部大陆构造地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8.
刘俊来  季雷  倪金龙  陈小宇 《地质学报》2022,96(10):3360-3380
早白垩世时期华北克拉通的演化为探索大陆再造提供了典型案例,强烈地壳伸展、岩石圈减薄及克拉通破坏的机理及动力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形成了包括辽南和五莲变质核杂岩在内的地壳伸展构造组合,同时伴随着巨量壳- 幔岩浆活动性,这些构造- 岩浆活动是克拉通岩石圈壳- 幔耦合拆离与解耦拆离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克拉通岩石圈壳- 幔拆离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解释。与此同时,具有相似特点(时间、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构造- 岩浆活动遍布包含东北亚、中国华北和华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在内的整个欧亚大陆东部地区,反映在统一构造环境中发展和演化的本质,而华北克拉通成为早白垩世欧亚大陆东部地区岩石圈伸展的典型案例。广布的早白垩世伸展构造东侧紧邻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陆缘增生杂岩带,构成独特的古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这种大陆边缘保留和记录了与现今西太平洋型和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全然不一致的构造特点,包含增生杂岩(海沟增生楔处)与面状伸展构造域两个构造要素,但缺乏典型的大规模岩浆弧的存在。地幔分层对流对于古太平洋- 欧亚大陆间洋陆相互作用、大陆岩石圈伸展、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破坏提供了重要动力来源,而板块边缘力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十几年来,在佳木斯地块内部相继发现了一套二叠纪花岗岩,其中的锆石年龄介于254~270 Ma之间(吴福元等,2001),同时确定了地块东缘广泛发育二叠纪火山岩,锆石年龄介于263~293 Ma(孟恩等,2008)。这套岩浆岩组合普遍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成因的地球化学特点(于介江等,2013),表明佳木斯地块作为东北晚古生代大陆板块的东部大陆边缘,在二叠纪期间经历了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为进一步揭示二  相似文献   

11.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引起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与美洲大陆向西漂移,产生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的加厚并深插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而上涌,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上涌,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和太平洋东部边缘产出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系列.初步提出太平洋东部边缘成矿作用明显超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引起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与美洲大陆向西漂移,产生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的加厚并深插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而上涌,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上涌,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和太平洋东部边缘产出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系列.初步提出太平洋东部边缘成矿作用明显超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在华南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和迁移以及地质构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认为单一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不可能形成如此多方向和如此宽的(1000km)构造变形和岩浆岩;评述了目前被广泛引用在华夏地块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模式,确定了其主要贡献以及有待完善的要点。提出华南在中侏罗世(约175±5Ma),古太平洋板块进入大致由南往北斜向俯冲为主的构造体系,晚侏罗世早期(约120Ma)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发生了急剧变化,为古太平洋板块向西正向俯冲的构造体系,在白垩世中期(85±5Ma)由于华南大陆已成为被动陆缘。此时,大致同时代的东南沿海和台湾东部处于完全不同的构造背景,前者为伸展型的板内环境,后者为挤压型的弧陆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4.
滨临太平洋两岸的活动大陆边缘,广泛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它们与不同时代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分布在活动大陆边缘的花岗岩主要有两种类型:板块内部改造型(相当于S型)和板块边缘岛弧型(相当于I型)。研究表明,同一时代的改造型和岛弧型花岗岩在空间上往往成对出现,成带分布,即同一地质时代的两类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板块形成以来的中国东部构造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动力学研究是分析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岩浆活动及矿产分布的重要前提,前人研究证实自太平洋板块形成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动力学背景发生了多次转变,但对于具体的转换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首先基于对近年来发表的同位素年龄和古地磁数据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对太平洋板块形成以来围限中国东部的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等的形成年代、漂移轨迹和速率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梳理.然后依据这3大板块及其周缘板块的运动学规律,结合区域上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太平洋板块形成以来的中国东部构造动力学背景划分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175 ~ 170) ~ (145±5),(145±5) ~ 125和125~95 Ma BP)、晚白垩世—古近纪(95 ~ 80,80 ~ 43和43 ~ 23 Ma BP)和新近纪—第四纪(23 ~ 10 Ma BP和10 Ma BP至今)等多个阶段.指出中国东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压扭性背景,晚白垩世—古近纪则转为伸展拉张背景,到了新近纪—第四纪又转变为挤压背景,并对这3大阶段不同时期构造动力学背景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类演化-以福州复式岩体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南部处于扬子地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中间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的最南段,是中生代以来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非常活跃的区域.本文通过对产在活动大陆边缘的福州复式岩体的花岗岩类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定年,得到早期的涧田花岗闪长岩、中期的丹阳二长花岗岩一福州钾长花岗岩和晚期的魁歧晶洞碱性...  相似文献   

17.
中新生代期间,中国东部可以划分西部沉降带(包括东北、华北和中下扬子盆地群)和东部沉降带(包括东海和南海盆地群)。各盆地内部反转构造表现为东强西弱、自东向西迁移的规律,反映了构造反转的动力来自东部,证实了反转构造是古太平洋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效应。但反转构造总体又具有自西部沉降带向东部沉降带迁移的特征:西部沉降带以中生代末期的挤压反转为主,而东部沉降带以渐新世末和中新世末的新生代反转最为典型。可见,虽然在同一俯冲板块作用下,仰冲板块的反转时间和迁移规律却存在差异性,这可能与反转构造所隶属的仰冲板内背景或俯冲板块自身行为在不同地区存在时空差异有关。为确定哪一种反转机制,本文搜集了古地磁条带和最新的板块重建方案、太平洋海山K-Ar年龄等数据,初步厘定出中新生代期间太平洋板块运动学行为;也对中新生代期间中国东部的东北、华北和华南的地质特征等开展对比研究。本文认为,伊泽奈崎板块早期为平板式俯冲,160Ma左右板块拆沉并折返及岩石圈减薄,是西部沉降带的成盆机制;80 Ma左右伊泽奈崎板块向西的运动速度达到极值,对中国东部造成统一向西的挤压应力,是西部沉降带中生代的反转机制;大洋板块上发育的NW向破碎带的俯冲,可能加剧了这一期反转强度。60Ma左右伊泽奈崎板块俯冲潜没于欧亚大陆之下及太平洋板块俯冲启动并后撤,这是东部沉降带的成盆机制;中新世中晚期,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导致了中国东部大陆左旋压扭的应力场,这是东部沉降带新生代构造的反转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胡受奚  叶瑛等 《岩石学报》2001,17(3):425-435
海西期末形成的初始欧亚板块,从三叠纪(250Ma)开始,便与古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发生强烈的挤压碰撞作用和俯冲作用,及由此引起的远距离效应使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从中生代开始成为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作用及构造环境的演化是控制胶东地体等大多数中生代榴0辉岩等变质岩类,花岗岩类,火山岩类,煌斑岩类以及金等矿床形成和使它们出露地表的重要因素,胶东地体中富钾的钙-碱性煌斑岩类的特征与其它活动大陆边缘和造山带中金矿有关的煌斑岩很相似,例如呈脉状产出,晚期侵位,强烈的自变质,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挥发分,高的金含量,高的LREE/HREE和^87Sr/^86Sr比值,低的^143Nd/^144Nd比值,与花岗岩类,橄榄安粗岩,酸性脉岩以及热液金矿床的密切共生及它们这间与富集地幔楔的成因联系等,这些都表明它们与板块或板片俯冲过程中的去气,去碱,去ILE作用或壳-幔物质交换作用及由此形成的富集地幔楔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斑岩型独立金矿床。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分析区内的构造演化特征,裂变径迹长度处于11.9±1.8μm和13.2±1.6μm之间,表明样品在后期受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样品长时间处于退火带温度,长度直方图总体呈现单峰特征,受隆升冷却作用控制明显。通过对同组年龄(x2检验值>5%)和混合年龄(x2检验值<5%)进行分析,所测年龄位于123Ma和19Ma之间,可以将年龄分为5组:123.0Ma,107Ma,86Ma,52Ma,19Ma。裂变径迹热历史可以分为4个时期:缓慢冷却期,从150~90Ma;快速冷却期,从90Ma至65~58Ma;缓慢冷却期,从65~58Ma至18~12Ma;快速降温期,从18~12Ma至今。自中侏罗世以来,江南隆起带受控于太平洋板块构造,太平洋板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活动,其运移方向和活动强度直接控制着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研究地区所测裂变径迹年龄划分时代与太平洋形成后不同产状洋岛链出现的时代吻合,热历史模拟结果和太平洋板块不同期次活动相关。通过热历史模拟和构造分析,可推测热历史不同阶段的形成是不同时期太平洋板块运动的结果,样品混合年龄亦证明了构造活动的多期次性。可以推断贵池地区自白垩纪以来的构造运动与太平洋构造带活动密切相关,其多期构造演化是对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东亚及其大陆边缘新生代构造迁移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构造迁移是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十分普遍的地质现象,但西太平洋地区相关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基于近10年来对中国东部海域渤海湾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南海盆地等所开展的大量研究工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西太平洋地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的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进行了系统讨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度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占据了全球板块汇聚中心的独特位置,并同时受到印度板块的挤入、太平洋板块的后退式俯冲、台湾造山带的楔入的联合作用,自新生代以来,形成了宽阔的自西向东后退式的沟弧盆体系.中国东部及邻区作为西太平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大地构造背景下,新生代的构造特征总体也表现出自西向东的迁移规律,具体表现在盆地的断裂活动性、沉积作用、断陷的萎缩与消亡等自西向东变新逐步演化,新生代的生、储、盖、圈、运、保六大油气成藏要素也表现出西早东晚、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这种成藏规律的识别对于中国东部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从板缘、板内和板下过程和机制,探讨了盆内和盆间的新生代构造迁移机制,这种构造-岩浆-成盆-成藏等的向洋变新迁移和跃迁是晚中生代以来挤出构造和新生代北西向壳内伸展、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诱发的软流圈向东流动的远程效应及太平洋俯冲带的跃迁式东撤的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