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精度航磁勘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2000—2001年在西藏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拉萨河、年楚河)地区开展了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勘查,发现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异常、一组北西向断裂及其他构造形迹,为基础地质研究、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2.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精度航磁勘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2000—2001年在西藏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拉萨河、年楚河)地区开展了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勘查,发现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异常、一组北西向断裂及其他构造形迹,为基础地质研究、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长毅  李应桂 《地质通报》2003,22(10):803-807
系统研究了紫木凼金矿床不同比例尺勘查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床的区域(1:20万)、矿田(1:5万)和矿床(1:1万)3种尺度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对1:20万区域化探异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简称吉林省地矿局)成立于1958年5月。它的发展主脉起源于原东北地质调查所、地质部东北地质局、地质部沈阳地质局在吉林省从事地质勘查的队伍。是吉林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以及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勘察治理等最大的专业队伍。现辖地质勘查、科研单位27个,分布于长春、吉林、四平、延边、通化等地区。职工120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29人,中级职称人员98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员57人。50年来,吉林省地矿局通过区调、物化探、钻探、岩矿测试等方法,完成了全省22.7万平方公里的1:20万、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施机械岩心钻探进尺346万多米,提交各类地质勘查报告1675份,发现提交特、大、中、小型矿产地1136处,其中7个特大型矿床,23个大型矿床,57个中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刘福田  王学求 《地质论评》2019,65(Z1):37-38
正中国多类型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其提供的全方位信息亦在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Wang Xueqiu et al.,2007)。近年来,学者们尝试利用区域性化探数据进行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汤金来等,2016)。三江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区域化探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阶段性完成了1:50万、1:25万和1:20万多尺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皖东南地区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系统总结了该地区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利用新采样方法技术开展的1∶25万区域化探数据更新成果与以往1∶20万化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采用1∶25万截取粒级(-10~+80目)获取的区域化探数据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异常分布规律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划分出6个找矿远景区,并对各区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为皖东南地区下一步矿产资源勘查选区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回兰-城隍磷矿勘查中,运用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的综合物化探方法.根据矿区地质特征,结合元素共生组合和异常分布特征以及岩(矿)石磁性特征,圈定了一处综合异常.通过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说明综合物化探方法勘查在该区寻找磷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是一个逐步缩小工作范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加密的取样工程.地质勘查是分阶段、有层次进行的,按工作面积由大到小分为5个层次.文章探讨了每个工作层次的工作平台、主要工作内容、野外工作量和预期目标.根据投资经验统计,一个中小型矿床的勘查从选区申请立项到详查结束,用于纯地质勘查上的费用大体需要1330万元(选区-预查阶段130万,普查-详查阶段1200万元).认为项目建设与找矿前景评价应抓住3个关键:建立专家群体(快速选区)、建立和完善研判准则和流程(快速研判)、建立精干队伍野外调研(快速评价).建议组建3人快速勘查组半年完成野外预查:2个月完成地质、化探调查,2个月完成靶区验证.  相似文献   

9.
《化工矿产地质》2014,(4):240-240
<正>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我国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进展明显,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持续提高,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获得一批重要找矿发现。2014年,我国完成1∶5万区调22万平方千米,全国累计完成305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2%。与此同时,1∶25万区调、1∶5万航磁调查、1∶25万区域重力调查、1∶25万区域化探等工作都进展迅速,不断填补空白。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体系中,已包含小比例尺图470 3292 5320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1:100万金地球化学图, 发现内蒙古已知大型金矿与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以内蒙古四个典型大型金矿为例, 建立了1:100万尺度大型金矿地球化学预测指标: (1)异常具有3层套合结构, 即局部异常被区域异常所包裹, 区域异常被地球化学省所包裹; (2)异常面积通常大于1 000 km2; (3)地球化学块体的异常衬度大于2.2; (4)常伴生有Ag、As、Sb、Bi等元素的异常; (5)异常区或周边常具有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等构造; (6)异常区或周边一般发育有火成岩。根据建立的大型金矿预测指标, 圈定了大型金矿集区14个, 为下一步在内蒙古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大型金矿勘查提供了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文中论述了新疆库普幅及新疆景观类型划分及勘查方法技术、干旱荒漠区勘查方法试验研究、库普幅 1∶2 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开发性试验成果 (贝勒库都克锡砷矿床的预测、发现评价、东准噶尔锡成矿带的圈定 )  相似文献   

12.
在重要的成矿区(带)开展1:5万区调工作中,如何配合开展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本文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甘肃地质》2017,26(1):92-93
<正>2016年,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矿业经济发展进入低谷期,国内矿产勘查市场遇冷。甘肃矿业形势低迷,地质找矿工作面临(1)勘查投入持续下降;(2)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勘查、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高度。在这样的形势下,甘肃地质找矿工作紧紧围绕地质勘查工作以找矿为主,旨在解决资源保障的总目标下,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6年全局共承担地质勘查项目170个,总经费5.34亿元,与2015年相比,项目数和经费略有下降。其中,中央财政项目19个,经费2 920万元;省级财政62个,经费28 244万元,局(院)勘查资金投入达5 661万元;合作委托项目72个,经费14 179万元;省外招  相似文献   

14.
《地质与资源》2011,(2):148-148
<正>"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开展了铁、煤、金、铜、钼等12个重点矿种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航磁、1∶20万区域地质化探、1∶5万矿产资源调查等工作,夯实了地质勘查基础,为"十一五"地质勘查找矿提供了有效靶区.重点成矿区带"攻深找盲"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铁矿石资源量68.8×108 t,煤炭资源量20.7×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油气资源矿种需求评价及优先勘查序列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勘查矿种优先序列评价对新时期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科学部署、提高勘查效果、有效缓解资源压力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本文在合理研判未来20年我国主要非油气矿产资源需求趋势的基础上,厘定了矿产的优先勘查序列。首先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特征从134种矿产中初步筛选出48种作为评价样本;然后建立了包括资源安全程度、经济意义、国防和战略意义以及资源勘查前景等4项二级指标和未来需求趋势等11项三级指标的重点勘查矿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结合共伴生等影响因素,对优先勘查矿种进行了合理归并,确立了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的4级优先序列:1)重点勘查矿种:铜(钴、碲)、铀等;2)优先勘查矿种:锡(铋、钪)、石墨、萤石等;3)次优先勘查矿种:银、钼(铼、硒)等;4)一般勘查矿种:金刚石、叶蜡石等。  相似文献   

16.
在1999年—2003年5年中,西南地区部署了下列水工环地质太调查工作:(1)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西南红层找水勘查示范;(3)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干旱县地下水资源调查;(4)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调查;(5)长江上游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6)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7)云南省、四川省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17.
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甘肃阿尔金成矿带成矿特征,认为在已知安南坝苦水泉锰矿外围具有寻找沉积型锰矿的地质条件,建议在该带安排锰矿勘查项目,提出"以1:5万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入手,加强含锰层位对比研究,及时开展化探异常查证,追索矿化线索"的指导方针。经项目实施,发现了阿克塞县安南坝青砂沟、赛马沟锰矿床(点),其中青砂沟锰矿已达大型规模,实现了锰矿勘查新突破,成为甘肃西部阿尔金成矿带找矿突破的成功案例。该矿床主要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查证发现的。本文从区域成矿背景、化探异常特征、含锰层位追索、勘查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文章反映了该矿床选矿试验结果,确认该锰矿是具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大型低品位锰矿床,对阿尔金成矿带锰铁矿勘查评价和方法技术组合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物化探院是从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的专业队伍,现有职工468人,其中物化探技术人员281人.“七五”期间,全院在区域勘查方面,完成了1/50万和1/20万区域重力测量6万多平方公里,1/20万区域化探测量2.35万平方公里和1/5万区调物化探面积约0.4万平方公里;提交各类物化探生产、科研报告及编图说明书45份.发现物探(甲、乙、丙三类)异常59处,其中乙类异常46处,化探金异常231处,异常192处,综合异常266处.发现矿产地3处,矿点5处.另外,在水文、工程勘查、地下物探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勘查根据在不同的地质—找矿阶段中的目的、面积和工作的详细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三类:(1)区域化探(或称战略踏勘性化探):主要工作目的是发现由成矿远景区(带),大、中型矿田和矿床以及某些地层、构造、火成岩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所引起的省的、区域的和局部的地球化学异常.工作面积常常为数千平方公里或更大,常用工作比例尺为1:10万、1:20万或1:50万,采样密度(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为2点/kM~2、0.25~1点/km~2或0.04~0.08点/km~2.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沟系次生晕找矿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非正规网度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1/5万分散流一沟次生晕测量的基础上,放大到1/1.25万沟系生晕测量,通过对已知矿床的验证评价,证明该方法在地质找矿勘查中具有明显的找矿效果,为在沟里地区进一步开展化探异常检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