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向测绘界朋友特别是广大中青年测绘工作者和测绘院校学生介绍我国有成就的测绘专家学者,宣传在测绘生产、科研和教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以鼓舞广大测绘工作者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推动我国测绘科学技术和测绘事业的发展,本刊开辟《测绘人物谱》专栏。从第二期开始,首先介绍测绘界的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各位委员,本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永龄教授。为办好这个专栏,宣传测绘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先进人  相似文献   

2.
测绘格罗夫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钧  丁士俊 《地图》2003,(1):40-45
地形图测绘是一项最基本的测绘工作,但在万年冰封、气候严寒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测绘,其情形或许你想像不到。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山川秀丽,地灵人杰。古代四川称巴蜀,巴蜀大地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即使使在测绘方面,也是有不少可以大书特书的名人逸事。今天摆一摆四川的"龙门阵",专谈古代四川与测绘和地图有关的人物。测绘治水起家的大禹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在今天四川的汶川县石纽山刳儿坪,一个羌族家庭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就是禹。禹姓姒,名文命。他的父亲就是因用筑坝堵水,反而造成更大洪水淹  相似文献   

4.
<正>朋友,你可曾来过江西,那浩翰的鄱阳湖,积淀着绚丽的文化瑰宝;朋友,你可曾登上井冈,那巍峨的五指峰,见证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赣鄱大地,是庐山的秀美,是赣、抚、信、饶、修"五河"的旖旎;赣鄱大地,更是江西测绘一组组信息数据的精彩描绘。测绘,多么神圣的事业:测绘卫星遨游太空、地理国情保障民生;测绘,多么重要的事业:天地图连接你我他、智慧城市服务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5.
王润山 《地理空间信息》2011,(4):I0009-I0010
一、方兴 方兴,字绳修。生于1888年,卒于1914年,湖北长阳人。少时读书,后投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当兵。1910年入湖北陆军测绘学堂,常与田智亮、黄天骥等聚谈国事。1911年春加入共进会,任共进会湖北测绘学堂代表,工程营及测绘学堂两处参加共进会者多由其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测绘学会活动,帮助广大测绘工作者了解测绘仪器发展新动态,普及测绘新技术,了解测绘仪器新产品,经江西省测绘学会组织,由南昌昌大测绘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张澄  马静 《测绘技术装备》2014,(2):75-76,24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也逐步升级优化成为信息化测绘技术,这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学科的进步,而是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工作流程。测绘学科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改变模式,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实现了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学科的跨越。本文主要分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联,探讨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起到参考与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5,他引:19  
宁津生  杨凯 《测绘科学》2007,32(2):5-11
测绘学科已完成由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转变过程,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测绘新阶段转化与跨越。本文综述了测绘学科及其下的五个子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工程测量学和海洋测绘学)在向信息化测绘跨越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测绘营销的各种表现不尽如人意,测绘单位面向市场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必然要求加强测绘营销.须采取的措施包括:优化测绘营销环境,调节测绘生产经营机制、增强测绘学科与营销学科的渗透、加强教育界、学术界与测绘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在营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国家测绘局部署抗震救灾测绘保障工作。2008年5月13日,国家测绘局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抗震救灾测绘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积极主动做好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1.
我的测绘路     
<正>第一次接触"测绘"这个词是在2008年,那年,我刚高中毕业。在选择测绘作为大学主修专业后,我就不止一次地向往,将来毕业后从事的到底是怎样一份工作?辅导员曾经跟我们谈起测绘,他说:"测绘就是一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的工作。在工程上,项目还没有施工之前你就来了,在所有人准备为这个工程的竣工而庆祝的时候你却走了。"那时年少轻狂的我听后,似乎感觉有些不屑一顾。当第一次亲身接触到外业测量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在野外作业的我们,一个个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1月中旬,在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哈尔滨测绘职工中专校召开了全国测绘教育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解放军测绘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和测绘单位的测绘专家、学者及测绘教育管理人员近四十人。 这次测绘教育改革研讨会是在我国“八五”计划胜利完成,“九五”计划刚刚起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以强劲趋势顺利发展的时刻召开的。“八五”计划期间,我国测绘事业和测绘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前测绘事业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测绘产品和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要求提供数字化测绘产品,以及多样化深加工的测绘信息和高新技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在认清当前测绘事业发展形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测绘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测绘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测绘教育必须加速改革,测绘学科要加快发展,这是摆在测绘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测绘,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支撑;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测绘也必然向着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未来的测绘地理信息一定与新技术全面融合,"机器代人"、大数据决策、物联感知这些智慧化应用一定是未来科技角逐的主战场,也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走向更具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重要的科技社团,中国测绘学会也在求新求变,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搭建不同的学术交流平台,与测绘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一道,谋划测绘科技创新、谋划测绘发展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来听一听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阐述我国测绘科技发展,分享测绘科技赋能经济社会、便利百姓生活的创新应用,以及介绍测绘学会携手政产学研用各界,共创智慧化测绘,共谋测绘科技高质量发展之举。  相似文献   

14.
“测绘兵的职责就是为打赢战争测好图,倒在高原测绘的路上,是我最好的归宿。”牺牲在测绘一线的革命烈士、成都军区某测绘大队原副大队长杜仕荣的临终遗言,一直铭刻在大队官兵的心里。高原测绘56个春秋,大队24名官兵长眠在雪域高原.79名官兵因公致残。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面临了新形势、新机遇,也见证了新成就、新发展,几代测绘人的测绘梦逐渐变为现实。回眸这5年,作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始终面向国家需求,坚持以科技为本,以科技创新推进测绘事业发展,按照"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  相似文献   

16.
浅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从概念和形式上解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异同,从测绘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产品形式和存储方式,以及测绘产品服务保障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试图从测绘生产、测绘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描述信息化测绘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加深对信息化测绘的认识,明确信息化测绘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条件,了解信息化测绘在实时化服务方面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祖国国民经济的各项任务中,勘测工作是基本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测绘资料极为贫乏,质量与数量均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各方面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测绘工作是繁重而艰巨的。几年以来,全国的测绘工作,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支持与测绘工作者的努力下,完成了并且正在完成保证国家建设需要的测绘资料的供应工作,使得各种国民经济基本建设能有规划设计的依据。因而测绘事业也随着蓬勃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测绘文摘》是由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主办的我国唯一的测绘科技信息检索期刊。它的前身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测绘》(1979~1994)和《国外科技资料目录—测绘学)(1978~1994)。1995年起合刊,更名为《测绘文摘》。《测绘文摘》为季刊,它主要以文摘的形式对国内、外百余种知名测绘期刊;国内、外重大测绘会议以及报告、专利等不同来源的测绘文献进行跟踪报导,年报导量约2,400条。报导内容包括:测绘管理、测绘教育、测绘标准、普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述测绘、管理、地理信息、测绘运筹学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介绍了测绘运筹学的主要分支,分析了测绘运筹学的研究特点,并针对实际应用制定了测绘运筹学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首次提出"新型基础测绘"这一概念,并明确新型基础测绘的基本特征是"全球覆盖、海陆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如何理解其中"新型"的含义,如何在工作和实践层面推动新型基础测绘工作,当前还普遍面临着较多困惑。本文力图从基础测绘的技术和管理属性出发,分析基础测绘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明确新型基础测绘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的总体框架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