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通过煤田水文地质学实习基地实习内容的深化建设,提出了新河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途径,对类似条件下的煤矿水害防治及矿区生态地质环境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薄弱;现有水害防治技术手段推广应用不够;防治水技术与相关工作投人不足;矿井防治水专门人才缺乏;超层越界开采、超强度开采煤炭资源等一系列问题,都威胁着矿井的安全开采。因此,详细研究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可为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进行奥灰带压开采分析是对矿井进行水害防治、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山西西山镇城底矿在开采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受各含水层水害的影响,而主要威胁来自奥灰岩溶水。底板以下奥灰富水性是影响突水大小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各水文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对影响煤层开采的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各钻孔的突水系数,将井田带压区分为T0.06 MPa/m和T≥0.06 MPa/m两个区,为矿井开展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滨湖煤矿16煤开采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涌(突)水现象,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全面分析16煤开采的充水条件,才能排查出水患威胁的各种原因,从而制订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对保障滨湖煤矿16煤层的安全顺利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对滕县煤田其他煤矿16煤的开采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辽河曙光油田蒸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蒸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注入储层的高温水蒸气与储层岩石发生了强烈的水岩作用,使注入水的化学成分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结合水岩作用室内模拟实验的研究成果,在确定水岩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元素质量守衡计算方法对辽河曙光油田的水岩作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注入水在储层运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的石英和高岭石,同时沉淀出大量的钠蒙脱石,该结果很好地吻合了室内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6.
煤层开采对所在矿区地下水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单煤层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较多,而对多煤层的影响研究甚少,特别对于我国西部缺水矿区。以南梁煤矿为例,运用地下水系统演化理论和岩石力学模拟等,对该矿井水文地质结构、矿井涌水变化规律、矿井地下水流场演变、矿井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重构了多煤层开采条件下南梁矿井地下水系统流动模型,初步揭示了矿井水化学成分的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2煤单煤层开采时,顶板导裂带的最大发育高度为42.1 m,而2-2和3-1煤层重复开采时则增大为83.1 m,相应地应力、位移、塑性区范围后者也比前者增大许多。这揭示出多煤层重复采动明显增大了顶板导裂带的发育高度,加剧了矿井水文地质结构变异,进一步地,导水裂隙带改变了天然地下水渗流路径,沟通了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增强了地下水流动速度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整体扩大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规模,从降雨入渗→导裂带渗流→各煤层涌水→井底水仓排水构成了一个自然-人工复合地下水流动模式。研究成果可以为南梁煤矿的矿井水害防治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类似矿区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京鲁煤业开采6-15号煤层,近年来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开采深度的加深,水害威胁日益呈现。矿井的水害威胁主要为地面水库,该矿以及周边煤矿的采(古)空区积水。由于本矿煤层开采不带压,因此陷落柱突水威胁可以排除。矿井主要导水通道为断层和采动裂隙。因此对于本矿井而言,调查采空区水体位置,探放积水和留设煤柱为主要的防治水手段。  相似文献   

8.
煤矿地质勘探工作与矿井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紧密相连,是煤矿生产技术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假如对开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足,在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及生产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能会损失一定的煤炭储量。只有科学准确地评价井下开采的地质条件,为综采工作面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才能使综采发挥更大的效益。因此,如何实现对矿井地质准确、可靠地勘探,对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淡水下渗是钾盐开采中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老挝东泰钾盐矿区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各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认为主要充水水源为第四系淡水和上泥岩裂隙水,充水通道为泥岩裂隙。提出开采前超前探水,提前掌握矿井水文特征;井巷工程周围帷幕预注浆堵水,堵塞充水通道;开挖截水沟截水,截流上部淡水;井壁后注浆形成水泥闭环封水,封闭出水点;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将矿井涌水导出等防治水措施,保障矿井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冷水江利民煤矿停止矿井排水,造成矿坑地下水位回升自流,引发水污染突发事件。在充分认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下,正确识别矿区涌水量与降水量之间关系,采取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手段结合GIS技术,对煤矿区停排水前后地下水影响范围、水资源影响破坏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快速锁定了矿井污水排泄范围,为矿区水污染应急决策和高效处置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类似矿区的水污染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