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庆 《中国地名》2010,(3):63-64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逐溥仪出紫禁城;北京、沈阳两座皇宫已不再是清朝的皇室产业。而归属了民国政府。翌年,沈阳故宫脱离了皇产事宜处的管理,被奉天省政府接收。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奉天省政府,也非常注重对东北人民的“文治”。聚集在其旗下的一些有识之士,诸如莫德惠、冯广民、仇玉埏等,借鉴北京故宫成立博物院的做法,同时又受到张学良被聘为该院临时董事之影响,提出将沈阳故宫辟为博物馆的建议。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东三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东北第一座公立博物馆正式诞生。此前,奉天省政府对这个“前清皇宫”的使用并无长远规划。而主要被军队和一些社团组织所占用。这是清末民国时期在沈阳故宫发生的一段重要史事。本文根据奉天省长公署档案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对沈阳故宫宫殿被占用情况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
沈阳东站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站街1号,该 站原名为奉海站,是以奉天(沈阳)和海龙两地 字头而得名的。1929年改名为沈海站,后更名为 沈阳驿。1945年"九·三"胜利后,由于该站位 于沈阳城东而被命名为沈阳东站至今。 清末民初,在东北地区开始自办铁路时,最 有代表性的自办铁路是奉海铁路。1919年,东北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采纳原奉天省省长王永江自 建奉海铁路的计划,由奉天(沈阳)大北边门外 东端向东经过抚顺、清原县到海龙止,修建一条 全长约250公里的奉海铁路。修建这条铁路的目 的,是与日本"南满"铁路相抗衡,把以海龙为 首的柳河、东丰、西丰、浑南各县农副土特产品 由中国铁路转运。为此,王永江积极筹建奉海铁 路。  相似文献   

3.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政府根据不平等的《东省铁路公司续修南满支路合同》,在奉天(沈阳)修建了火车站(今沈阳站北货场),同时把铁路两侧(东起今徊平大街,西至兴工街东侧,北起北七马路,南至南八马路)约6平方公里土地,划分“铁路用地”,归俄人管理。  相似文献   

4.
“奉天”是沈阳的曾用名,始于清入关后,也是沈阳在历史曾经设置过的几个行政区域名称的专名,有府名、县名、市名和省名。清入关定都北京后,对关外的“龙兴之地”,即今辽宁地区仍然非常重视,实行了与关内不一样的管理方式,不但设置了管理旗人的旗署,还设置了管理民人的民署,两种衙署同存。旗人是编入八旗的人,由盛京将军及各旗署管理旗政,民人是未编入八旗的人。旗人与民人只有入旗和未入旗的区分,而不是由民旗之别划分的。顺治年间及其之后,关内特别是山东、河北及沿海一带的民人或从陆路或从海路不断流入了辽宁和东北各地,使辽宁的民人数量…  相似文献   

5.
任明 《中国地名》2009,(8):142-142
沈阳最初称“侯城”,“承德”“奉天”是别称。一二九六“沈阳路”,一六三一为“盛京”。七千余载太阳鸟,建城二千二百龄。秦开开埠功昭日,清朝两代帝王陵。紫气东来“浑河”水,绕城西游入“辽中”。  相似文献   

6.
在省会沈阳一住三十年,然而越来越觉得要寻找深层的辽海文化最好还是去辽阳。因为在清以前的沈阳确实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历史,辽阳却不然,那里到处都是经典的历史细节,就连州官丁令威养的那只鹤都浑身浸满了文化符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只鹤,演绎着千年不衰的经典故事。  相似文献   

7.
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是无可争议的。挖掘、整理、研究地名文化是本刊的宗旨,也是地名工作者的宗旨。本刊特约辽宁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丁海斌先生撰写的《说也说不清楚的沈阳》,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独特的视角,写出了现代人对古老沈阳的独特理解。另赵阜先生的文章从另一角度阐发了地名文化的另一内涵。本刊诚请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让地名文化挽起历史与现实,空间与时间,成为联结读者、作者、编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赏石文化活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赏石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中国地名杂志社主办,沈阳古玩行业商会、沈阳收藏家协会、沈阳鲁园古玩城协办的首届《中国地名》“庆五一、迎奥运”奇石精品展于2007年5月1日至8日在沈阳举行。  相似文献   

9.
范晓君 《中国地名》2010,(11):31-32
沈阳铁西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区,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物质记忆和文化积淀,也是城市形象和地方感的浓缩。沈阳铁西区是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区,素有“东方鲁尔”之称,工业文化底蕴深厚,跨越了近百年的工业历史时期。本文将通过对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形成过程及文化内涵的梳理,探讨沈阳工业景观遗产化的过程,研究工业遗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苏军烈士陵园于1997年搬迁至西塔附近的市殡仪车辆调度中心东侧。在它的原址旁,至今仍坐落着曾被称作"沙俄阵亡官兵纪念塔的""不可移动文物"。据史料记载,1904年由沙俄和日本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特权,引发了付诸武力的"日俄战争"。在关键性的战役"奉天会战"中,双方激战7昼夜,俄方阵亡9万人,以俄方惨败,"日俄战争"结束。100多年前,这里建起的墓地,正是为了埋葬奉天会战中战死的一部分沙俄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