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1971—2008年柑桔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柑桔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欠气候年景。以2001—2008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柑桔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柑桔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柑桔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建立了柑桔每个生育期的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区间,设计开发了柑桔低温灾害预警分析系统,对柑桔生长各时期低温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造成温州密柑落花、落果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柑桔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陕南柑桔适宜区及冻害研究"是1986年陕西省农村科技进步重点开发项目之一,由陕西省气科所柑桔考察组承担.自1985年4季度至1988年8月,考察组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对陕南35年柑桔气候生态条件的统计分析;对柑桔产区11个县34个桔园进行了实地生产考察;在秦岭南坡及城固、安康等地进行了逆温探测、低温监测及桔园温度廓线观测.根据考察结果,编写了《陕南柑桔气候生态条件分析》、《陕南柑桔种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及对策》、《陕南柑桔防冻栽培技  相似文献   

4.
根据柑桔生物学特性和西峡县的气候条件,论证了发展柑桔生产的可行性,光照和水分条件完全可满足柑桔生长需要,海拔300m以下地区的热量条件能满足柑桔生长的热量指标, 端气温偏低,对柑桔越冬不利,但选择有利地形,利用地形逆温,可免名或减轻柑桔冬季冻害。  相似文献   

5.
兴安县是广西柑桔产地,八五年柑桔面积六万一千多亩,八六年扩种一万二千多亩,现已达七万三千多亩。随着柑桔生产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更显得迫切。兴安局农气组的同志熟悉农业生产情况,采用了月报、资料、服务文章、现场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相结合,开展以柑桔生产为重点的农气服务,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熟悉农业生产是做好农气服务的关键。该组对柑桔已进行了几年的系统观测,因此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区,常年柑桔产量在100—130万担之间,1972年高达141.3万担,居全国第二位。但本省地处我国柑桔栽培的北沿地带,柑桔冻害对柑桔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据文字记载和调查,自清初到解放的三百多年中,曾发生过较大的冻害十余次,解放后至今的三十年中,也发生过大小冻害五次,如1954—1955年和1976—1977年冬季的冻害,给我省柑桔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关于柑桔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国内外曾有过一些报导。如Robert.P.认为,-11℃时柑桔地上部冻死,-9℃时柑桔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柑桔冻害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寿波 《气象》1981,7(3):24-25
柑桔是典型的亚热带多年生作物,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在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的严寒冬季,柑桔常遭受冻害;在中亚热带地区也偶有冻害发生,这对发展柑桔生产影响较大。 我国亚热带区域幅员辽阔,在同一个省内,有北、中亚热带气候交错的就有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在一个省范围内,由于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及水域分布的不同,柑桔的越冬条件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进行省级的柑桔冻害区划,对因地制宜地发展柑桔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省级的柑桔冻害区划,就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找出柑桔基本无冻害或冻害较轻的地区。这一工作,无论对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或是因地制宜地采取防冻措施,都是必要的。 浙江省位于我国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带,柑桔冻害发生比较频繁。据历史记载,自清初至今曾发生过较严重的冻害十余次。建国以来曾发生过较重的冻害两次(1954—1955、1976—1977年),损失都比较严  相似文献   

8.
黄寿波 《气象》1983,9(9):16-18
生产实践证明:在柑桔易冻地区,充分利用有利的小区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防御柑桔冻害最节省、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个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利用有利的地形,水域小气侯条件成功地栽培柑桔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要使陇南柑桔增产,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冻害对柑桔的影响,为此,本文重点剖析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陇南柑桔冻害实例,以揭示其气候特点、环流条件、预报着眼点,从中摄取有益的信息,为进一步开拓气象专业服务提供最佳途径。二、资料采用本台绘制的天气图,并参阅中央气象台出版的历史天气图,选取对陇南柑桔有  相似文献   

10.
系统分析了近40多年来金衢盆地、湘南及赣南地区柑桔冻害气候特征、越冬期低温变化规律及发展柑桔生产的气候对策。应用谱分析方法,得出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周期为2—3年,负积温主要周期为9—11年,提出柑桔冻害出现频率以金衢盆地、赣东南地区最大,湘南大部地区、赣南及闽北柑桔冻害频率最小。预测本区柑桔冻害在本世纪末金华地区有中度冻害,吉安、衡阳两地区在2000年前柑桔基本上不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冻害周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治国  张养才 《气象》1989,15(12):13-16
本文选择≤-90℃的负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度≤-8℃,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越冬期间冻害指标,利用功率谱、方差分析、谐波分析三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冻害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功率谱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相吻合,方差分析可反映冻害周期趋势,谐波分析不宜单独进行柑桔冻害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冻害存在准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12.
张隐农 《四川气象》1995,15(1):47-50
从收集大量资料中,论证了我国北缘地带柑桔区,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不宜大面积发展柑桔生产,更不能作为省级柑桔参数发展。从历史柑桔生产中可看出,低温冻害严重威胁着柑桔生产,科学地调整北缘柑桔布局,坚定不移地压缩北缘地区柑桔生产,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柑桔冻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素有色、香、味“三绝”之说,深受人们喜爱。1979—1980年度全世界生产柑桔5,640万吨,平均每人有柑桔27斤。同期,我国生产柑桔仅80万吨左右(除台湾省以外),占世界柑桔总产量不到2%,人均柑桔量只有1.6斤左右。柑桔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热带也可生长),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温度过低,易遭冻害,我国北、中亚热带区域,是我国主要柑桔产区之一,冬季  相似文献   

14.
甘肃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海拔800-1000m以下的河谷地带,是我国柑桔种植区的西北边缘,在中国柑桔生态区划中为次适宜和可能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柑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里种植柑桔的越冬气象条件虽然优于东部北亚热带桔区,但是低温冻害仍然是制约柑桔种植区域生产发展以及柑桔产量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之一,柑桔产量常因低温冻害而波动不稳。因此,在陇南发展柑桔生产首先必须考虑防御柑桔低温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过柑桔生产实践证明:因气温低柑桔易受冻害的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预防柑桔冻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这里介绍南郑县一个利用有利地形小气候条件,成功的栽培和发展柑桔生产的实例,说明在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便可发展经济效益潜力很大的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盛夏高温干旱发生机率升高,因此而造成的柑桔减产问题愈来愈被人们重视.汪铎、黎勃等在柑桔产量模式研究中,逐步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柑桔产量形成的影响.金衢地区,由于地面地形的盆地性作用,盛夏期间温度高、蒸发强,周围群山连绵,明显阻碍了台风影响,缺水量(自然供水——作物需水量)最多,是我省的多旱区.然而,柑桔性喜温暖而畏低温和干旱,夏季期间,20~25℃气温较适宜,呆实增长最快,气温超过35℃果实趋于停止生长.雨水充沛,土壤水分相对充足,促进果实快速膨大,反之抑制果实膨大,并持续影响整个果实膨大的发展进程,最终减产.如1978年受盛夏高温干旱影响,衢州市石梁乡西头塘村,柑单果重竟不到20克,常山柑桔园的衢粘60多个才一公斤,单果重平均只有常年的40%,并且品质低劣.针对高温干旱常影响金衢地区柑桔产量稳定和发展柑桔生产的实际问题,结合我县历年气象资料和柑桔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盛夏高温干旱对柑桔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危害指标,为防御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凯  章文才 《气象科学》1991,11(4):431-436
本文分析了1988年相1989年气象条件对柑桔树主要物候期、早春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减轻异常气象条件的影响,争取柑桔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途径。 八十年代,我国柑桔产区受异常气象条件影响,发生三次大面积的异常生理落果,当年减产50~80%,导致大小年结果,引起普遍关注[1—4]。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有发生,对其解释众说纷纭[5—8],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1998年(小年结果)和1989年(大年结果)主要气象条件差异及其对柑桔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决策、减轻异常气象条件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柑桔物候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雁山1981-2015年地面气象资料与1995-2015年柑桔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气候倾向率、SPSS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柑桔物候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雁山柑桔物候期的变化总体上随时间推移春芽开放、开花始期呈提前的趋势,可采成熟始期呈延长的趋势。温度是影响柑桔各物候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负积温(日最低气温<0℃)≤–90 ℃和极端最低气温≤–8 ℃作为柑桔严重冻害指标。计算了不同寒潮路径、强度和极端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柑桔冻害关系。运用谱分析方法,提出引起长江流域柑桔严重冻害的负积累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周期的地区差异大;同时,预测到本世纪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冻害,平原地区更为严重。因此,柑桔栽培应充分利用山体、水域效应,选择暖区、暖带地段建立桔园,不要强求连片种植,更不宜强调建立柑桔种植带。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丽水地区在1980年以前,柑桔面积仅1万亩,自1980年被列为全国柑桔生产基地之一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6.5万亩,但投产面积的平均亩产还不足500公斤。如何充分利用本地有利气候条件,采取科学管理措施,获得大面积高产、稳产是本地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我们于1985—87年开展了对柑桔果实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