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把三福村和东岭子的上更新统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三部分。上部:三福村剖面1—5层(东岭子2—3层),为姜黄色黄土,厚2.95~12.25m。产少量哺乳类及软体类化石,并测得黄土热发光年龄1.9万年,层位相当华北区马兰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中部:三福村剖面6—10层(东岭子4—6层),由三层古土壤夹二层黄土组成,厚6.72~9m。在前者中测得热发光年龄为8.7—10.4万年,后者产北京斑鹿及大量啮齿类化石,其层位与华北区丁村组中上部相当,时代属于晚更新世中期。下部:三福村剖面11—12层(东岭子7—8层),为亚砂土及古土壤层,厚5.81~7m。其底部不整合于中更新统周口店组及东岭子石笋(铀系年龄10—35万年)之上。其层位相当于丁付组下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2.
香港更新世冲积层的坡洪积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权伟 《广东地质》1998,13(1):71-78
香港的的更新统主要为分布于河成阶地的总和层和坡积、洪积层。冲积层上部为晚理新世山下村组,由粉质砂层夹灰黑色有机质淤泥组成;下部为中更新世黄岗山组,由斑纹状红黄色粉质砂层夹砾石组成;光释光年龄距今126100±10000至157500±36300a。坡积、洪积层由斑纹状粘土质粉砂夹全风化至高风化的中细砾石组成,所含少量巨砾的风化外壳厚达30 ̄100mm;光释光测年为距今196100±12600a,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孔剖面研究和热释光、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讨论了长春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序列、岩性特征和形成时代。长春地区自中更新世早期开始接受第四纪沉积。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普遍含有铁锰结核;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粗砂、黏土夹含砾粗砂和细砂。荒山组底界年龄约为(81.5±8.1)×104 a,顶界年龄约为15.0×104 a。中更新统上部东风组为泛滥平原沉积经后期黄土化作用形成的土状堆积,含有铁锰结核,其底界年龄约为13.877×104 a,顶界年龄约为12.955×104 a。上更新统下部的哈尔滨组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上部含有锈黄色泥管,其底界年龄15.0×104 a,顶界年龄约7.0×104 a。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下段岩性主要为含砾粗砂、含砾砂层夹粘土和粉砂,含有锈黄色泥管;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粉砂、粉砂质粘土和粘土,局部含有锈黄色泥管。顾乡屯组底界年龄约为6.224×104 a,顶界年龄约为1.10×104 a。顾乡屯组相当于末次冰期的河流沉积物。全新统温泉河组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土,厚度各地不一。  相似文献   

4.
盘锦地区位于辽河下游,为退海平原,沉积厚度大,上部为第四系地层,下部为第三系地层,第四系地层深度从北部200m向南逐步加深近500m,第四系地层为亚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含砾与细砂互层、砂砾石含细砂。第三系地层为半胶结泥岩与砂岩互  相似文献   

5.
泥河湾盆地东部郝家台地区的台儿沟东剖面主要出露地层为更新统和上新统,剖面顶部为厚9.4 m的马兰黄土和古土壤,剖面中部由更新统郝家台组和泥河湾组构成,剖面下部为上新统蔚县组。郝家台组和泥河湾组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少量前三角洲亚相沉积组合,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支河道、分支间湾、天然堤、沼泽和淡水湖泊5个微相,由发育大型板状斜层理和底冲刷面构造的粗砂夹砾石透镜体,含钙质结核的透镜状黄褐色中 细砂以及富含炭屑的深色粘土等共同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则由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和末端砂坝构成,以发育底冲刷面构造并夹有细砾石透镜体的细中粒砂、小型板状斜层理细砂以及分选好且质纯的细砂等组合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相对不发育,主要由浅灰色粘土以及灰绿色、灰黑色粘土夹钙质结核构成。蔚县组主要由滨湖亚相和浅湖亚相构成,其中前者为多种颜色的并发育泥裂和滑塌构造的粘土、粉砂组合,局部夹有透镜状砂砾层,底冲刷面发育;后者主要由粉砂、粘土组合构成,局部可见由砂泥交互构成的透镜状层理。古水流分析结果表明,上新统蔚县组沉积物源区位于泥河湾盆地NE侧,更新统泥河湾组和郝家台组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于NE和NW方向,而泥河湾组底部约15 m厚沉积物除了来自NE方向外,还有部分沉积物来自SSW方向物源区。表明自上新世以来,泥河湾盆地周边具有北高南低古地理格局,从而为盆地提供丰富的碎屑沉积物。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其宗河段发育60~120m的河床深厚覆盖层。深厚覆盖层纵向上可分为三大层:河床底部为卵(块)砾(碎)石层夹中细砂或粉质粘土,为冲积及冰水堆积成因(al+fglQ3),厚11.1~33m;中部为细砂、粉细砂、粉质粘土层及卵(块)砾(碎)石层,该层为加积层,由冲积、泥石流堆积、洪积、崩坡积、堰塞多成因堆积组合而成(al+pl+sefQ3),厚10.04~35m;中上部为漂(块)卵(碎)砾石夹砂层透镜体,冲积堆积形成(alQ3-4),厚9.5~59m。河床覆盖层中的砂层透镜体分布范围广泛,埋藏深,最大埋深达83.1m,最大厚度达到29.4m,最小厚度仅0.5m,一般厚度在5m以内。研究表明砂层不具有湖相堆积的特征,而是相对静水环境条件下及正常河流漫滩相等堆积形成。通过原位及室内取样试验表明,其宗河段河床覆盖层中粗粒土(漂(卵)碎块石等)强度相对较高,中下部细粒土工程性质具有超固结性,不具液化性,上部细砂层强度较低,地震工况下可能液化。该河段深厚覆盖层的工程效应主要有坝基地质条件差,仅适合堆石坝、坝基开挖方量大、砂层处理深度大、防渗处理难度较高等。  相似文献   

7.
洞庭盆地澧县凹陷第四纪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澧县凹陷内第四系厚度达200m左右,由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沉积和全新统组成。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沉积除顶部为粘土外,主体为砾石层,在凹陷中央夹粉砂、细砂和少量粘土。全新统分布于凹陷南部,为湖冲积粘土。早更新世澧县凹陷区断陷沉降,于河道和冲积扇环境下接受沉积;中更新世凹陷逐渐扩张,沉积范围扩展至凹陷外缘,凹陷主体部位自边缘向中央依次为冲积扇和扇前浅湖环境。中更新世中后期因盆地扩张,自凹陷中央至边缘地带均为静水湖泊环境。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凹陷及周缘因构造抬升而遭受剥蚀而缺失沉积。全新世凹陷南部受澧水及区域湖面上升影响而发育湖冲积沉积。  相似文献   

8.
河北平原发育巨厚的冲积、冲洪积沉积物,其岩性、岩相变化明显,仅仅依靠钻孔岩芯的岩性组合、沉积相分析难以建立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地层层序,测试手段的发展和研究精度的提高,为建立河北平原区广大冲积平原的标准地层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对第四系标准孔G01孔(钻孔深度415.5 m)的岩芯观察,按照沉积物颜色、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和沉积构造等特点,将G01孔揭示的松散沉积物分为9大岩性段:第1岩性段主要为灰黑色粘土及灰黑色中砂,代表了河漫滩沉积和河道沉积;第2~5岩性段主要为灰黄-灰绿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粉砂,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局部发育波状层理,代表了河漫滩沉积;第6~9岩性段主要为灰黄-棕红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夹灰黄色粉砂、细砂及砂砾层,代表了边滩、河道沉积和河床滞留沉积。通过对古地磁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0~105.5 m为布容正极性时,105.5~183.7 m为松山反极性时,183.7~415.5 m为高斯正极性时。以磁性地层为主导、岩性地层特征和14C测年数据为辅,对固安G01孔第四纪岩性地层(183.7 m内)进行初步划分,其第四纪地层的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的对应深度分别为183.7~105.5 m、105.5~59.2 m、59.20~21.45 m和21.45~0 m。  相似文献   

9.
近三年来,我公司186队在西安地区施工了三口热水井,其深度在1300~1700m,有两口井自流,另一口井采用注水压裂引流新工艺,日产水量及水温均满足了用户的要求,现对此作如下介绍。 1 地层概况 0~70m为第四系亚粘土,夹中粗砂和砂砾石层。 71~650m为第四系三门组,上部有350mm砾石层,下部为中粗砂,含砾,夹粘土。 651~1200m为第三系霸河组,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薄泥灰岩。 1200~1500m为第三系寇家村组,以泥岩为主,泥岩砂岩、粗砂岩不等厚互层。 1501~2500m为下第三系白鹿塬组,上部为含砾粗砂岩、泥岩互层,下部以泥岩为主。  相似文献   

10.
石屏-宝秀盆地是滇南的一个断陷盆地。盆地内的异龙湖和赤瑞湖是云南省五大淡水湖之一。盆地中堆积了第三、第四纪沉积物,发育有全新统、更新统和上第三系的上—中新统,厚度大于560m。上部有泥炭堆积,下部有褐煤赋存。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组(第四系)的修订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鄱阳湖地区 Zk0 1钻孔柱状剖面的研究 ,对鄱阳湖组的定义进行修订、补充 ,认为鄱阳湖组为一套以青灰色淤泥质粘土、黄褐色粘土、粉质粉土为主夹少量粉砂或细砂的湖泊—河口三角洲相沉积。年代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底界年龄约 6 2 10± 12 5 a B.P.,开阔湖泊沉积始于 32 4 0± 180 a B.P.,且由北向南时代渐新 ,具有明显的穿时性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阳原台儿沟剖面泥河湾河湖相层岩石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儿沟剖面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化销营郝家台南侧,主要出露晚新生代泥河湾河湖相层——阳原群,总厚129.25m。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将剖面地层划分为122层。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第四纪河湖相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组,即泥河湾组、钱家沙洼组和郝家台组。剖面下部河流相含砾中粗砂层至中部河流相砂砾层之间的湖相灰绿、灰黄色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层称泥河湾组;剖面中部厚层河流相砂砾、粉细砂夹粘土质粉砂层称钱家沙洼组;剖面中部河流相地层之上的滨浅湖相灰黑、浅灰绿、灰黄、浅红色粘土质粉砂层称郝家台组。第四纪时期古湖经历了河流相→滨浅湖相→河流相→滨浅湖相至湖泊消失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矿床位于伯舒拉岭-高黎贡山褶皱带之沪水-陇川褶皱束,东南距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区约50km。l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主要出露无古界高黎贡山群及少量上第三系、第四系。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部为灰、深灰色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眼球状含石榴石黑云钾长片岩;上部为灰、灰白色微晶片岩、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变粒岩。片麻岩系紫鸦乌及部份红蓝宝石的源岩。厚toSO0m。上第三系:灰、灰白色砂砾岩、粘土岩,局部夹褐煤。厚10~100m。第四系:残坡积层:灰、灰黄色、砖红色含岩屑砂质粘土、亚粘土,正长岩与片岩、片麻岩接触带顶部残坡积层含刚…  相似文献   

14.
孙巧银  李成柱  方磊 《中国地质》2019,46(S1):32-38
本数据集是作者2017年在银川盆地平罗站幅施工的14个工程地质钻孔岩心中采集的234个岩土样品,经过测试分析后所得的共2 602组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体现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颗粒成分等。图幅内第四系分布广泛,厚度大,为区内主要的工程地质岩组,且成因多样,从西到东主要包括:上更新统洪积层,岩性主要为砾石、砂砾石;全新统灵武组细砂土;全新统湖沼积层,岩性主要为淤泥、砂质粘土及粉砂;全新统风积层,岩性主要为土黄色中-细砂、粉砂。其中,全新统灵武组占据了图幅大部分区域,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砂、砂质粘土等。钻孔揭示,银川平原区地层纵向上以河湖相细砂、粉砂为主,夹粉质粘土,局部钻孔含卵砾石层。样品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图幅区内碎石土、冲积砂土、粘性土具较高的抗剪强度,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而图幅西北部砂岩、泥岩由于中等到强风化程度,且有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湖沼积成因的淤泥、砂质粘土及粉砂工程地质性质亦较差。本次图幅区内的工程地质钻探工作施工规范,测试分析均由具备国家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得到的数据质量可靠,真实反映了该区域内地层信息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钻探证实,镇江市谏壁镇长江北岸高桥镇北部埋藏硬粘土层,之上为冰后期松散沉积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泥互层,中部局部夹含细砾中细砂,顶部见淤泥质粘土;夹数十层植物炭屑层;以水平纹理为主,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表明冰后期以来该地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河湖环境,为多期湖沼相沉积夹汊道河流相沉积,局部有海相沉积物加入。根据碳化植物碎屑14C年龄,推测冰后期底界年龄约13 000 aBP,海侵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9 000aBP,海侵最高位时间约为6 500 aBP。冰后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4.9 m/ka,湖沼相3.4~6 m/ka,河流相10~15 m/ka。对全新统的底界年龄和海相层的埋藏深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广东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有铭 《广东地质》1995,10(1):77-83
广东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雷州半岛及沿海地区以火山岩较发育为特征,珠江及韩江三角洲地区,下部以黄白至灰白色原砾石,砂砾,中粗砂和粉砂质淤泥层为主夹粉砂层,上部为灰色至灰黑色含腐植质和蚝壳的淤泥,粉砂和细砂层,内陆地区的第四系以云浮的大台组,三水的白坭组及封开金装地区的冰川沉积为代表,自1932年以来,全省使用过46个地层名称,现推荐使用19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17.
蒋金明  马逸麟 《安徽地质》2003,13(4):281-284,293
江西省圩堤大多数建立在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河湖平原之上。堤基为第四纪全新世地层,是一套河湖冲淤积相的松散岩类,以河流冲积为主要特征。堤基均具有良好的二元结构:上部不透水层由粉质粘土和粉土组成,下部透水层由粉细砂及砂砾卵石组成。后者结构疏松,孔隙发育,透水性好,有利于地下水贮存和运动。汛期中江河、湖水位高时,下部透水层具有承压性质,使堤防工程经常发生渗透变形。渗透变形是导致堤基出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西新余龙潭组官山段发现早二叠世(竹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皇化矿区位于江西新余县城北19公里,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剖面与丰城、乐平一带相似,即龙潭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及王潘里段,厚458米。官山段上部以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下部以粉砂岩为主,偶见石灰岩夹层。老山下亚段以粉砂岩为主夹煤三层,上部为泥灰岩,产Edriosteges等腕足类,中亚段为灰黑色泥岩,产Anderssonceras等菊石,上亚段为粉砂岩夹细砂岩,产Konglingites等。狮子山段以细砂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托克托台地湖相地层及其初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河套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套晚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前人将其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托克托台地位于河套盆地最东部,晋陕峡谷上峡口,地貌上构成二级台地.台地前缘湖相地层出露良好.本文主要研究了郝家窑剖面湖相地层的时代与沉积环境.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约47m:上部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层,风成黄土,厚约3m;下部为青灰、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龙里高山草原泥炭进行加速器(AMS)14C测年和有机碳的测定,获得泥炭层底部0.90 m和0.55 m处年龄分别为(7 933±33)a B.P.和(7 733±28)a B.P.,计算出泥炭层堆积速率为1.75 mm/a。获得泥炭层δ13C为-28.9‰~-26.6‰,平均为-27.8‰,说明植被以C3植物为主,与现在坪台沼泽上苔藓繁盛相似。结合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推断,研究区泥炭发育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全新世大暖期的第一个暖湿期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