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套完全使用国内技术与原材料的包括水下动力源的水下作业系统,已由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人员研制成功。今年二月份由石油部天然气石油总公司主持于上海通过部级技术鉴定。这套工具系统完成推广应用过程之后,在我国海洋资源开  相似文献   

2.
美国水下无人系统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跟踪和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介绍了美国若干个水下无人系统的发展规划内容,描述了美军典型的水下无人系统的主要使命任务和技术性能,分析了美军水下无人系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后,台湾军方加强了战备和训练。然而,也许由于过于紧张,近期台湾军方事故频生。A、台海军“海虎”号潜艇训练出意外10月11日,台湾军方官员透露,海军潜艇794(“海虎”)号,此前在左营海域操演时,由于操作判断稍有疏失,在水下150公尺处转向时擦碰“沙坝”,导致舰艏声纳受损。这是外界迄今为止所知  相似文献   

4.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日前成功引进一套4000m级深海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这是目前我国引进的最大深度的高技术海底运载作业设备,将大幅提高我国4000m级深海科学勘察能力。据介绍,这套深海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现已命名为“海狮”号,整套系统由甲板控制台、甲板供电单元、  相似文献   

5.
水下无人系统在降低平台全寿命费用、减少高危作业风险与人员伤亡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使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领域。深入分析了美国水下无人系统的发展战略和现状,研究了我国水下无人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我国水下无人系统的发展概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深海开发服务公司与美国威斯汀豪斯水下激光系统公司签订了一份长期租用其第一套水下激光线性扫描系统的合同。 深海开发服务公司将把这种先进的传感器及其过程处理器结合成一体,然后放入一个特殊设计的能被拖动的潜器中,这样它就能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水下激光图象勘测和检测  相似文献   

7.
2004-07-09,利用水下微型多波段剖面光谱系统(加拿大Satlantic公司)和SeaBird 911型CTD系统(美国),在菲律宾海WEqPac航次中现场观测了部分站位的水下光场剖面.并对西菲律宾海的水下光场特征作了分析,研究了其与生物地球化学核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菲律宾海水下辐照度Ed按照指数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8.
王琪 《海洋测绘》2001,(1):46-49
引言 受海洋石油总公司设计分公司委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为其研制开发了高精度海底管线水下敷设定位系统。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系统能够为敷管作业船提供全天候的高精度定位,实时显示设计管线路径,记录实际管线水下敷设位置,在作业船敷管的动态过程中实时显示设计管线路径与实际管线水下敷设位置两者之间的偏差,为敷管作业船实时提供平面姿态控制。针对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在系  相似文献   

9.
一、调查概况 海口湾与洋浦湾是海南省北部两个主要的港湾,是首批确定的经济大特区中的开发地带,为了弥补遥感技术对水下探测方面的不足,特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描声纳对上述两海湾的海底地形和浅层沉积进行局部范围的测定。 1.调查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描声纳是美国KLEIN公司生产的K-MAPS-Ⅳ海底拼图系统,可借此同步获得一幅与海底相关的三维声学记录图谱,并同时用磁带机进行记录。工  相似文献   

10.
海底底质声学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底底质声学参数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海底沉积物的声速和声衰减参数,它由水上主控子系统和水下测量子系统构成.水上主控子系统由工控机、数据传输接口和GPS定位模块组成,实现实时控制、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水下测量子系统由声系、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组成,完成水下声波信号数字化及数据上传.水上设备与水下装置间通过电缆建立低速的下行命令信道和高速的上行数据信道,数据通讯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调制方式.水上计算机通过下传命令实时改变数据采集模块的控制参数,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获得最佳测量效果.实验证明,仪器测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Simrad EM多波束声纳系统回波强度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Simrad EM多渡束声纳系统回渡强度数据获取时系统进行的增益处理,分别探讨了深度数据包和海底图像数据包中回波强度数据的表征内容及意义,研究了不同数据包中回波强度数据的记录方式、特点及应用范围,为多波束水下目标识别和海底底质分类研究提供准确、表述清晰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路水下电视的双路视频干扰排除、双路视频数字记录、双路音视频录制、双路摄像机控制及数据采集实现、双路音视频双绞线远距离传输等技术,为同类产品的研发和海洋工程中的水下作业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水下湿式焊接是最经济的水下修理方法。如果仔细选用设计焊条及焊接工艺,可以提高湿式焊缝质量而扩大其应用范围.鉴于1983年公布的水下焊接标准 AWS D3.6(美国)已为国外近海工业界采纳,作为水下焊接质量要求及焊接工艺合格考核的依据,建议我国近期在水下焊接方面的试验研究和水下焊工的培训,参照这个标准.水下焊条是湿式焊接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最近国外开发研究的水下焊条情况。最后列举了国外近海设施采用湿式修理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测量结构水下光纤应变获取冰力的方法首次应用于渤海JZ20-2NW加锥导管架平台,该方法方便进行零点标定,可获取结构总冰力的绝对信息(包括均值和波动值)。首先介绍了JZ20-2NW平台的现场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结构水下应变响应记录冰力信息,甲板上部视频记录同步冰情(冰厚、冰速和来冰方向)信息和拾振器记录结构冰振响应;重点分析了由测点应变向结构总冰力的转化方法,并对总冰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将无量纲化实测冰力与5种典型冰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锥体宽度与海冰厚度比值(简称"宽厚比")对冰力大小及变化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领域发展迅速。该技术主要通过对多波束水深测量系统、激光扫描系统、定位定姿系统等设备的集成,实现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以舟山册子岛区域为例,利用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成功实现了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并完成了水深及地形成果整合,阐明该技术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探讨了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在海岸带地质调查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水下实时观测潜标系统及其技术进展.以潜标技术为基础,通过水下绞车、自升降通信浮标、水下滑翔机及波浪滑翔器等技术途径,设计了水下实时观测系统方案,探讨了水下数据实时传输关键技术,开展了水下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功能验证试验,初步实现了观测数据实时/准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根据声音在热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冷水中快的原理,研究出了用声波测量海洋温度的方法,并称之为声学测温法,可望作为一种测量大面积海水温度的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项目的研究小组,在美国旧金山西南100千米水下939米的先锋海底山上,放置了一台发射器。该装置能发出195分贝的巨响。由布置在太平洋四周的海军声波接收器网络和夏威夷附近的圣诞岛及新西兰的水下传声器负责监听。这一系统测量穿过5000千米的太  相似文献   

18.
1998年4月,美国的海洋资源研究者R Dziak和C Fox在太平洋海水中收集到发自某处的低频率声波信号。在以后的3.3年问,地震网站又记录到了这些声波(其中中断过6个月)。这引起了美国科学家的关注,并通过建在阿留申群岛、美国西部、近赤道夏威夷、日本诸海岛、波利尼西亚的水下地震和声波站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9.
水下井口的疲劳完整性是海洋油气田长期安全开采的前提。工业界往往采用贴应变片直接测量水下井口应变来计算弯矩和疲劳损伤,但水下井口应变片粘贴困难且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采用对水下井口监测方法,基于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考虑防喷器组惯性力矩建立系统耦合动力学方程,最终形成基于监测数据的水下井口循环弯矩计算方法。以南海某深水水下井口为例,建立隔水管—防喷器组—水下井口系统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态分析,提取隔水管底部张力、转角、防喷器组加速度及转角等参数,代入所建立的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水下井口弯矩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只需通过在线监测获得所需的输入数据,无需监测水下井口应变即可获取水下井口循环弯矩。建立的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为水下井口疲劳完整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TI公司的第五代DSP器件TMS320C50组成的水下视频图像数字化系统,利用独特的软件采集方法灵活地实现3种不同点阵数的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同时采用“内存页扩展”的方式实现了可以达4Gb(bytes)容量的外部数据存贮的扩展,系统还设计了C50芯片与高速A/D及存取时间为70ns的静态RAM两种一同速度外设的接口电路,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水下视频图像模拟信号在规定时间内的数字化以及相应的数据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