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书介绍     
太古代绿岩带(Archean Greenstone Belts),该书由K.C.Condie编著,是近年来较全面论述太古代绿岩带问题的一本书。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区,主要论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区的总特征,太古代高级区的特征,太古代克拉通盆地组合、基底问题,地球物理特征,太古代花岗岩—绿岩省等。第二章绿岩带地层,本章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旋回特征,绿岩带之间的关系以及总的地层特征。第三章火山岩和浅成岩,主要介绍超镁铁和镁铁火成岩,安山岩,长英质火山岩和浅成岩。第四章沉积岩,主要介绍碎屑岩和非碎屑沉积岩,论述了太古代海洋和大气圈问  相似文献   

2.
本书以成都地铁1号为工程案例,系统研究砂卵石地层地质力学特性、盾构选型、掘进参数及其掘进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当前隧道掘进机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结合现场实验及室内实验分析了该类地层的力学不稳定性,特别探讨了导致盾构掘进性能低下原因。同时,介绍了专为该类地层开发的数据模型生成系统,进行了卵石空间形态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深入探讨。并推导该类地层力学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本书既介绍了隧道掘进机分类、盾构选型依据、盾构选型方法及盾构掘进参数优化过程,又阐述了卵石地层的力学特性。第1章成都地铁1号线概况;第2章成都地铁盾构掘进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章卵石土性能试验研究;第4章混合材料数值模型生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5章卵石空间、几何特性对混合体变形性能的影响;第6章卵石土混合材料变形性能理论预测模型推导;第7章理论强度预测模型在盾构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
全球始新统 -渐新统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GSSP)被确定在意大利安科纳 (Ancona)的马西格纳诺 (Massignano)剖面。这一工作始于 IGC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第 1 74项 (1 980— 1 985 )对始新统 -渐新统界线所做的全球性协调研究 ,及项目组末次会议的出版物 (Pomerol & Premoli Silva,1 986 )。之后 ,古近纪地层分会继续努力物色合适的界线层型剖面 ,包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通讯调查 ,成立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国际工作组 ,并与 IGCP第 1 96项项目组和地质年代学分会紧密合作。为考虑始新统 -渐新统界线 ,国际地层委员会古近纪地层分会于 1 98…  相似文献   

4.
第 1期 (总第 81期 )云南高原大地构造与地震机制 (英文 )俞遵典 ,欧作畿 ,陆正亚 ( 1 )………滇西北独龙江花岗岩及岩浆作用特征严城民 ,夏贵光 ,邓仁宏 ( 2 1 )………云南巴打湾沉积型重晶石矿床控矿条件研究………………………………郭文平 ,胡受权 ,徐旃章 ,张寿庭 ( 34)姚安金矿床成因机制研究钱祥贵 ,李志伟 ,柏坚 ( 4 2 )…………楚雄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曹德斌 ,张志斌 ( 50 )…………………滇中晚新生代陆相小型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宋懿红 ,单卫国 ( 6 0 )……………云南麻栗坡新寨锡矿物化探异常特征李文尧 ( 72 )……………  相似文献   

5.
获中国科学院1991年度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的《理论气候学概论》专著,是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汤懋苍研究员的科研成果,于1989年12月出版。 该专著共11章、21万多字,是从大气热力学体系阐述气候形成与气候变化理论的第一本专著。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1—4章为基础知识,包括气候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大气热力学的基本方程;第5—7章分别介绍大气热力学模式,它们是能量平衡模式,熵模式和随机模式;最后4章论述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周期性外源强迫,气候系统内部的自持振荡,非周期外因及微量气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于 2 0 0 1年 4月 17日— 19日在北京十三陵召开。会议议题是 :( 1)审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中各申报二级课题的任务设计书 ;( 2 )审议全国地层委员会委托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起草的“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 3 )听取并评议《中国地层典》电子版课题组所作的程序设计思路及其功能的介绍。出席会议的有 :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寿嘉华 ;副主任 (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泽九、叶天竺、赵逊、殷鸿福、穆西南 ,科学顾问王鸿祯、杨遵仪 ,副秘书长黄宗理 ,以及各分委员…  相似文献   

7.
合肥盆地白垩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洪三  张勇  任凤楼 《沉积学报》2008,26(6):982-993
合肥盆地的白垩系是叠置在侏罗纪前陆盆地上的断陷构造层,其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研究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综合应用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剖面、测井、岩芯、露头及其它分析化验资料,对合肥盆地白垩纪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划分,建立了该期地层格架。共划分出一级层序:构造层序界面(构造层序)界面2个:SBK1(TK1)、SBE(TE);二级层序(层序组)界面1个:SBK2(TK2);三级层序(层序)界面4个:SBK11(TK11)、SBK12(TK12)、SBK13(TK13)、SBK21(TK2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肥盆地白垩纪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层序组(包括朱巷组和响导铺组层序组):为西缓超东陡深的不对称箕状断陷格局,西南部和北西部各发育一个大型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带,西南部冲积扇—冲积平原大部分已经被剥蚀殆尽;东部和东北部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构成扇三角洲平原(裙),两者之间为滨浅湖—半深湖—深湖。晚白垩世层序组(张桥组层序组):北断南超的格局占主导,早白垩世时期的大型三角洲体系域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北部发育较大规模的扇三角洲平原;而南部或西南部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带已经大为缩小到信阳—舒城断裂北缘。  相似文献   

8.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良好,露头连续,是华北克拉通元古宙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重要年代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使华北克拉通南缘年代学格架和不同地层小区(卢氏—栾川、渑池—确山和嵩山—箕山地层小区)的地层对比关系逐渐清晰.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学的新进展,并与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地层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重新厘定了新的地层格架,主要包括:(1)将卢氏—栾川地层小区原归属蓟县系的高山河群、官道口群及青白口系白术沟组分别重新划定为长城系、蓟县系和待建系;(2)将渑池—确山地层小区的黄连垛组和董家组划分为蓟县系下部和青白口系;(3)将嵩山—箕山地层小区五佛山群进行解体,马鞍山组下拉至长城系,将五佛山群其他地层暂置于青白口系.以上述新进展和现有资料为依据,本文重新梳理了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的沉积演化过程,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简图.  相似文献   

9.
海平面升降、台地沉降和沉积物的聚集是确定千米级(沉积层序级)和米级(沉积旋回级)地层组合的主要因素。本项研究中特别注意了具有不同频率(定为级)和不同振幅并相互叠加的海平面波动及其在联系旋回地层和层序地层时所起的作用。借助计算机模拟,对阿尔卑斯三叠纪台地碳酸盐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即对低频的第三级(1—10Ma)沉积旋回和组成其中的高频第四级(0.1—1Ma)和第五级(0.01—0.1Ma)旋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发现存在着一个由复合海平面升降所驱动的地层力等级,它导致形成有序的叠加型式。这一型式由典型的高频第四级、第五级浅水碳酸盐旋回组成并受低频的第三级海平面相对变化的影响。层序叠加型式在垂向上的规则变化是由于第三级海平面相对升降阶段可容空间的规律性变化造成的,而且这些规律性变化的存在不受产生高频旋回机制的控制。这一方法对于联系米级旋回地层和地震级层序地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阿尔卑斯山区三叠纪沉积建造的两个实例,即拉丁期Latemar建造和诺利期的Dolomia Principale单元。它们的规律性的高频旋回叠加存在于第三级层序之中,反映了与地层力驱动等级一致的短期高频海平面升降和长期低频海平面升降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结论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充分证实。此外还介绍了另一个阿尔卑斯三叠纪实例,即诺利期Lofer旋回层,尽管它存在有复合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但是既没有发现高频旋回叠加型式的规则层序,也没有发现具有复合韵律的地层记录。从上述实例中,笔者认为(1)局部的构造力可以使台地沉积出现短期偏差;(2)不同级次的高频海平面振荡在振幅上的巨大差异是复合韵律缺失的主要原因;(3)对复合海平面相对变化以及地层驱动力等级潜在意义的理解将旋回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老挝万象地区含盐系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挝万象地区的含盐地层称为塔贡组(E1tg)。该组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每个岩性段均由下部膏盐层、上部陆源碎屑岩组成,均属湖泊沉积。该套地层的介形虫属Sinocypris—Cypris(Cristocypris)—Parailyocypris组合、轮藻属Peckichara—Obtusochara组合,属古新统。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上,该组与我国滇西地区的勐野井组(Em)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正> 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层划分分会(ISSC)、国际地科联、国际地磁和大气物理协会(IAGA)的磁极性时间表分会(SMPTS),最近(《Geology》7(12)578—583,1979)联名公布了国际地层指南的补充章节——磁性地层极性单位的最后修订本。这是继国际地层指南之后,由H.D.赫德伯格执笔起草的又一份有关国际地层划分的重要文献。这篇文件最终将要纳入《国际地层指南》未来的修订版构成独立的一章。 磁性地层极性单位的正式公开发表,标志着以岩层磁的极性为基础的地层学研究已经纳入了规范化。这对于地层学和磁的极性研究两方面,无疑均将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磁性地层极性单位由A—Q共十五节约一万字组成。A节是绪言,简介该文件从讨论起草到最后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内中-新元古界的标准剖面,燕辽裂陷槽蓟县剖面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历史悠久,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蓟县剖面第一个准确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来自于陆松年和李惠民(1991)获得的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 625±6 Ma,TIMS),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地层年代研究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直到2007年,随着可作为关键测年对象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中凝灰岩(斑脱岩)夹层被逐渐识别出来,才开始迎来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及相关古生物、古环境、古地理研究的新热潮,主要进展包括:(1)常州沟组作为长城群的第一个组,其底界年龄~1 650 Ma,比以往认识的1 800 Ma要年轻150 Ma;(2)精确标定蓟县群(自下而上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的时限1 600~1 400 Ma,与国际地层表的盖层系相对应;(3)下马岭组时限为1 400~1 320 Ma,而不是原来划归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 000~900 Ma)。与此同时,仍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系"(1 800~1 600 Ma)年代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标准剖面的建立,包括"长城系""、长城群"术语的取舍问题,因为存在年代地层术语"长城系"和岩石地层术语"长城群"重名的问题;(2)中元古代中晚期(1 400~1 000 Ma)"待建系"地层的确定,其纪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立和标准剖面的建立;(3)青白口系地层的厘定和标准剖面的建立,迄今为止华北克拉通仍未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龄约束青白口纪(1 000~800 Ma)地层。  相似文献   

13.
第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8月在甘肃省敦煌市青海油田召开。会期 5天 (含会间地质考察 1天 )。会后有地质考察。会议内容包括 :(1 )新世纪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展望 ;(2 )沉积环境、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学 ;(3 )古生态及生物古地理学 ;(4 )古构造及构造古地理学 ;(5)地层、层序地层及地层古地理学 ;(6)自然地理古地理学 ;(7)第四纪古地理学以及人类文明与古今地理环境的关系 ;(8)古气候、古土壤、古水文、古岩溶、古大陆、古湖泊、古海洋 ;(9)盆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0 )油气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1 )中国西部沉…  相似文献   

14.
<正>著译者:庄海洋于旭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6-03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装帧:平膜标准书号:978-7-112-19056-0【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完成的专著。隔震技术是结构抗震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作者通过本书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在此领域的研究高度和深度。本书共包括10章:第1章绪论,第2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五台纪地层的新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1903—1904年,维理斯(Baily Willis)及布拉克威尔德(Blackwelder)调查中国地质时,对于寒武纪前地层作过一些工作,尤其是(包括五台山的一部分),他们的说法一直成为数十年来地层分类的重要根据。维氏把泰山杂岩称“泰山纪”,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译自《东特提斯二叠—三叠纪(P/T)事件》(英文本)第一章,包括六方面内容:(1)生物地层学,利用腕足类、菊石类、牙形石和植物,建立P/T界线间隔的生物地层表;(2)地球化学研究,讨论目前可用资料,绘出P/T界线间隔的δ~(13)C和δ~(16)O剖面;(3)古地磁研究,借以决定同一界线间隔的划分;(4)火山作用,大多数作者用火山成因解释P/T界线间隔;(5)生物更替原因,包括主要的海侵,广泛的火山作用和火流星的溅射;(6)多方面证据说明P/T界线最好划在Changxingensis带和Isarcica带之间。  相似文献   

17.
消息报道     
<正> 第12届国际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及地质大会(XⅡ ICC-P)于1991年9月22日至27日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召开,会期6天。会议涉及的学科有:地层学(区域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古脊椎动物、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孢粉、遗迹化石)、古地理学(包括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雷西南地洼盆地地层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自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沉降达1223m.构造沉降过程可划分为7个时期.其中渐新世和中新世为快速构造沉降时期.该地洼盆地的演化经历了幼—少年期(E_1—E_2).青年期(E_3—N_1~1)。壮年期(N_1~2—N_2)和中—老年期(Q_1—Q_4)等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以构造沉降为主,第四阶段则转变为构造抬升为主.第二和第三阶段均存在一个Mckenzic旋回.青年期阶段是该地洼盆地演化的最主要阶段,壮年期则是其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19.
华中区晚奥陶世古地理图及其说明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华中区为华中—西南区的简称,又称扬子区,北面包括东秦岭南坡,南面包括滇东南地区。本文的上奥陶统,是指Climacograptus spiniferus带(Ha~2)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L_1)之间的地层,下部为石口“期”,上部为五峰“期”。在华中区是指中奥陶统顶部Richardsonoceras带与G.persculptus带之间的地层。华中区石口期的地层为临湘组(灰  相似文献   

20.
安康重晶石矿储量巨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该矿主要分布于石泉—安康—白河一线以南,大巴山弧形断裂以东及以北地区(图1)。按地层分区,以月河—铜钱关断裂和红椿坝—曾家坝断裂为界。本区由北而南分属宁陕—白河、紫阳—平利及高滩—兵房街地层小区(分别简称北、中、南地层小区)。区内已知重晶石矿床7处,矿点多处。它们分别集中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