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83年12月12日至15日,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五届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讨论会。这是继79年大连会议,80年上海会议,81年靖江会议,82年烟台会议之后我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界又一次全国性学术活动。来自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石油部、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海洋学会、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的领导下,由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有关的科研、教学、勘察设计、水下施工作业及海军等25个单位的59名专家和科学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宣读和交流了52篇学术论文。会议收到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及其理事长严恺教授、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的贺电。  相似文献   

3.
学会动态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在烟台召开第二届海洋能源利用学术讨论会。会上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就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主编的《1986—2000年海洋能科技发展规划》(轮廓设想)交换意见。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潜水救捞为海洋工程服务学术讨论会》将于一九八三年第四季度在厦门举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于1983年9月4日至7日在烟台召开第二届海洋能源利用学术讨论会。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85个单位135名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主持。这是我国海洋能源利用学术界继1981年广州会议之后又一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一九八二年潜水救捞学术讨论会于十二月二日至四日在山东烟台召开。会议由石中瑗副主任代表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智魁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烟台地、市科协和交通部烟台救捞局负责同志也讲了话。来自交通部、海军、石油部、高等院校、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系统的33个单位5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本届会议于1984年9月5日至8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有20个国家的125名代表参加会议。76篇论文由23个国家提供。论文集分成两册,一册的内容是海洋腐蚀,另一册的内容是海洋污损。我国共有四篇论文编入论文集,派三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在会议上宣读了这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代表是国家海洋局厦门三所及海洋技术所的技术人员。这次会议的论文内容较新,与海洋工程结合紧密。多数题目来自海洋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实验室及现场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25日至29日在江苏江阴召开学术讨论会,这是继大连、上海、靖江、烟台和厦门会议以来,该会组织召开的第六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44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8篇,编印了学术论文摘要汇编。会上交流讨论46篇,反映了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我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科技活动深入开展的生动局面。会议论文目录附表。会议期间召开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议了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着重研究了上级学会关于专业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海洋石油资源开发服务,我学会《第二届离岸工程学术讨论会暨第二次离岸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将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在青岛举行。来自各部门和单位的海洋工程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将在会上宣读有关海洋动力学、海底土工程性质的评价、海洋工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及性能研究、海洋工程结构的静力及动力分析、海洋工程结构的地震计算和抗震分析、海洋工程材料及防腐、  相似文献   

9.
朱瑾 《海洋世界》2014,(8):77-77
<正>7月9—10日,"2014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COES2014)"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迈向深海——海洋工程业面临的全球挑战与本土视角"为主题,从我国海工装备发展的政策环境、当前南海局势、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等方面诠释了海洋油气产业,尤其是深水海工装备发展的广阔商机,为中国海工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深化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平台。据介绍,此次论坛由北京美沙会展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海洋石油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会议计划委员会的安排,“海洋──83”讨论会将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是举世瞩目的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会。这次会议的专题是“有效地利用海洋”,仍由美国海洋界两个著名的学术团体“海洋技术学会(MTS)、大洋工程理事会(IEEE-GOE)联合主持。这是一次国际性的会议,讨论的主要课题是关于有效地利用五大海洋资源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五大海洋资源是:矿物资源、能源、非矿物性资源、海上运输、海洋科学和军事海洋工程。在会议召开的同时还将举办展览会。现在正在征集论文,征文的范围包括:大洋工程,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与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在南京联合召开了第四届海洋能源利用学术讨论会。13个省市44名从事于海洋能源利用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严恺教授、江苏省科委副主任王永胜、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科院院长窦国仁到会讲了话。会上交流了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潮流能及盐  相似文献   

12.
《海洋工程》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编委和编辑部成员共27人,海洋出版社孙少伯社长等3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编委会副主任杨槱教授主持。学会理事长、编委会主任严恺教授作了重要讲话。编辑部负责人员向编委会汇报了《海洋工程》杂志创刊三年来,编辑部所做的工作,主要内容为《海洋工程》杂志的筹建回顾;三年来编辑部经常性业务;印刷出版发行工作;经费开支事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意见等五方面。会议重申了《海洋工程》杂志编辑方针,由于目前海洋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信息,因此对编辑方针作了修改补充,对编委会和编委委员的职责等文件作了修订。此外,会议还议论了学会提出的拟创办《海洋工程》英文  相似文献   

13.
海洋工程咨询是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智力服务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全国海洋工程咨询行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在推动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保障海洋工程质量,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益,减轻海洋不良环境影响,优化工程布局,调整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增长方式,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4.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海洋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文章在肯定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着重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促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海洋工程高等教育讨论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科学司主办,于1982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其目的是为适应世界各国对海洋开发日益增长的需要,拟订海洋工程某些急需发展的专业的课程样本,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开展海洋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科技部登记核准而设立的全国第一个海洋工程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填补了我国海洋领域的科技奖励空白。设立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海洋科技人才成长、海洋科技创新和进步、海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协会建立了由600多名海洋工程各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库,并组织成立了以一批院士为主导的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一九八二年波能发电研讨会”。与会共31个单位43人。会议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主持。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派代表到会,并对我国波能开发提出方向性的意见,特别殷切期待近期能研制出适用于边远海岛的波能发电装置,以满足军民生活、生产和战备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树立典范、鼓励先进、推崇创新,推动海洋工程咨询业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决定在海洋工程咨询行业开展“十佳单位”和“十佳标兵”评优活动(简称“双十佳”),以表彰和奖励海洋工程基础研究、技术咨询、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领军人物,“双十佳”评优活动树立和推崇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海洋工程咨询行业精神。这既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序言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随着海洋石油、天然气水合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填海造陆、港口建设、海底管线等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海洋地质灾害频发。为了保护海洋地质环境与工程活动安全,迫切需要对海洋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全方位勘察与评价。海洋工程地质,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海洋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海底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海底地形与地貌特征、海洋动力地质作用、海洋地质灾害过程机理与预测防控、现场与实验室的勘测技术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海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伴随海洋经济发展而日益加剧,实施海洋工程生态补偿有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实践海洋工程生态补偿具有政策可行性及实践可行性,然而海洋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亦面临着法律制度、补偿内容、资金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