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继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农村发展模式之后,地质工作紧紧围绕"地质+"开拓创新,加快地质调查结构调整、拓展地质服务领域,积极促进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融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首创"地质文化村"概念,经过通源乡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实践,我们将地质文化村定义为:"在深度挖掘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地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资源,通过自组织形式保  相似文献   

2.
《山东地质》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地勘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 (双月刊 ) ,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山东及相邻地区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主要任务 ,主要刊登各类地学论文、专论及综述。报道内容涉及基础地质 ,矿产地质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防治 ,矿产开发利用与保护 ,农业地质 ,遥感地质 ,计算机应用 ,地质实验 ,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 ,探矿工程与岩土工程等地学领域各分支学科。另辟有“地矿工作论坛”、“地矿经济管理”、“地矿信息”、“会议消息”、“成果报道”、“研…  相似文献   

3.
<正>地质是山水的身躯,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地质和文化是山水的形象与气质,是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体吸引物。地质公园的发展愿景是:"地质遗迹、景观得到游客高度关注;具有地学背景的特色文化得到彰显;科学解说将地质、生态、文化融为一体;地学旅游得到有序开展;公众能够自发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中小学生在这里能够学到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4.
为期两天的“国际地球年”开年仪式2月13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落幕。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及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举办,参加活动的代表们通过了“巴黎宣言”,建议各国决策者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更多了解地学专家掌握的知识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呼吁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努力,向公众传播地学知识、促进地学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2005年11月22日,联合国第60届大会通过决议,将2008年定为联合国“国际地球年”,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地学为主导的国际年活动。中国是上述联大决议的提案国之一。“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已于2007年成立。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大数据时代该如何发展,是当下这一领域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从现代三维地学建模的重要方法——隐式建模的角度,对三维地学建模方法与地质大数据系统的有机集成、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地学建模的效率和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一套基于地质科学大数据的三维地学建模方法和流程,包括:地质大数据的搜集、主题大数据系统的搭建、地质特征要素的深度挖掘和三维地学模型的动态构建。同时,也指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质效三维地学建模的关键在于:研究实现充分顾及地质对象和地质科学大数据特点的地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及空间推断方法。通过一个典型矿体建模的应用实例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在“论学会”一文中写道:“西人之为学也,有一学即有一会……会中有书,以便翻阅,有器以便试验,有报以便布新知,有师友以便讲求疑义,故学无不成,术无不成,新法日出,以为民用”。1909年,张相文等创立“地学会”,并出版了《地学杂志》。1922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发起并创建了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学会之一,见证了中国地质事业8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为团结和带领我国地质工作者为我国经济建设而努力工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团体,成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262/P,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8714)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以宣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国土资源人的风采以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期刊。文稿要求1.本刊每期以特定专题为主,通过"科普""文化""学史"及"山野新风"等版块呈现。  相似文献   

8.
“土以岩为根”。国土资源领域的两大学科门类地质学与土地学,其实二者存在着扯不开的联系。二者相交叉地研究,对于土地学的发展和拓宽地质学的服务领域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基础地学数据库建设是国家“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地学数据库是实现地质调查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已有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地质工作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以全国性基础与专业地学空间为基础,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和多源一体化信息整合技术,按照不同的应用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知识图谱具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和语义推理能力,已成为地学大数据和地学人工智能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然而,目前的地学知识图谱研究主要面向实验场景,缺乏面向实际应用的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共享应用框架研究,导致尚未真正在地学领域现实应用中得到使用。为此,本文面向地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对地学知识图谱的迫切需求,首先研究了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的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覆盖地学知识图谱构建、共享和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总体框架。然后,以“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例,开展了面向实际应用的知识图谱平台研发实践。最后,利用该平台,构建了DDE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开展了知识图谱开放共享,有效实现了知识图谱应用,证明本框架可有效支撑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共享应用。本文对于地学知识图谱现实应用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 ,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其办刊宗旨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促进我校和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 ,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 ,繁荣地质找矿和地质工程建设事业 ,推出一大批中青年地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 :基础地质(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构造 )、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  相似文献   

12.
《山东国土资源》2008,24(1):F0003-F0003
地学科研结硕果,科学发展谱新曲。2007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提高对国土资源事业的支撑能力为工作重心,按照“巩固优势、拓展领域、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开拓地学科研工作的新局面。2007年共完成国土资源部及省直属项目16项,社会项目任务41项。  相似文献   

1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 ,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其办刊宗旨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促进我校和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 ,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 ,繁荣地质找矿和地质工程建设事业 ,推出一大批中青年地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 :基础地质(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构造 )、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 ,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其办刊宗旨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促进我校和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 ,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 ,繁荣地质找矿和地质工程建设事业 ,推出一大批中青年地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 :基础地质(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构造 )、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  相似文献   

15.
长清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完好,接触关系清楚,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现象丰富,古生物化石富集,保存完整,研究历史悠久,是进行层序地层学,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的理想地区,是进行地质科学教育的良好基地,是不可多得的“地学实验室”。这里早己被确定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并己列入我国地学教科书。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对该地质遗迹实施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 ,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其办刊宗旨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促进我校和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 ,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 ,繁荣地质找矿和地质工程建设事业 ,推出一大批中青年地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 :基础地质(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构造 )、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地质出版社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几代地质出版社人齐聚一堂,共话60年出版史。60年间,地质出版社共出版1.4万余种地学理论、地质成果、地质工程技术、地学科普、地学教育、基础教育、专题地图,以及地学文化图书,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推广地质科技成果和地质找矿经验,促进国内外地质学术交流,积累地质科学资料和普及地学知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60年来,共有140余种图书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自然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遥感、物探、地质等多地学数据的综合应用技术和方法。作者从多源遥感数据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了铀矿地质的特色信息--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航放)信息,进行了信息融合,开发多光谱遥感、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航放四种信息融合的MR、MSR、HSR融合图像。在此基础上,将融合图像的解译成果与重力、磁力、地化、地质等其他地学信息进行复合分析,从而建立了具核工业特色的光-能谱集成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在植被覆盖的花岗岩、火山岩和沉积盆地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和铀矿找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正《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745/P,ISSN 2096-9791)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自然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