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文灿 《地图》1992,(4):3-8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计算全息制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地说明了该技术在数字制图中的应用,从理论上描述了计算全息,制图的整个过程,三维图像生民、记录和再现,充分说明了“计算全息制图”技术在数字制图中有巨大的潜力和前途。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制图的历史发展,指出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就有城市制图的记载。在对古今城市地图作了简要分析后,认为随着城市在经济建设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提出了城市专题系列制图的重要性及其内容与用途,以及关于城市地图的两种数学基础。结语中指出了我国城市制图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GIS环境下空间要素的制图综合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盛业华  郭达志 《测绘通报》1995,(3):26-30,34
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图综合在GIS空间数据输出中的作用,并从讨论制图的基本方法入手,探讨了在GIS矢量型和栅格型数据结构下制图综合中选取、简化、概括和移位的实现方法,尤其是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栅格数据要素的综合方法,最后讨论了在GIS中实现制图综合的合理工作流程制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机载扫描式激光测距—多光谱成像制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一种新型机载激光影像制图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结构,数据处理及发展前景。机载激光影像制图系统是视距测量原理在机载遥感技术系统中的实现,“高效率”和“定位”、“定性”能力增强是其主要特点,并将成为高动态资源环境监测的新型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5.
地图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谈计算机地图制图制印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存宏 《地图》1998,(1):5-7
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在国际上已有十几年的应用历史,但大都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内容简单的地图制作。我国地图制图部门至今还有不少单位仍然是沿用传统的制图工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90年代初,一些大的测绘单位开始用计算机制图,但大部分是地形图的数字化,输出的只是纸图。正像排字工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的新时代一样,计算机制图制印技术也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手工制图、制版工艺。计算机地图制图制印一体化工艺不仅能输出彩色纸图,而且还可以输出供印刷用的四色胶片。一、计算机制图制印一体化工艺及其优势从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 ,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 ,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 ,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图传输是制图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认知制图的角度,探讨了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心象地图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人的认知制图能力的客观存在是制图传输得以进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图传输的扩展模式,增加了从读图者到次读图者之间的传输过程,并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以期完善制图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8.
实现制图综合不是单纯运用一般的数学建模方法,而是运用地图的属性信息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这种综合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只针对图形特征的图—图的综合模式。介绍了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制图综合前的预处理工作,探讨了 GIS 环境下制图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制图综合在土地详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海宁市土地详查图的计算机制图综合应用,说明了计算机制图综合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处理要点,结合实际着重探索和分析了“矢量─栅格─矢量”、“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及“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数学形态学自动快速寻找地图注记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数学形态并行算子-侵蚀和扩张来实现寻找地图注记位置。在获取了描述地图要素的栅格数据以后,按照制图要求构造“结构元素”。这种方法可以处理任何不规则多边形以及注记内容相互压盖现象,中还提出多边形区域的“近似形心点”概念,用以确定注记位置。  相似文献   

11.
潘黎明 《现代测绘》2003,26(5):20-22
本文介绍了日本国应用GPS、GIS和制图技术为防灾,城市建设、交通、教育等领域服务的应用动向,分析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岳瑛 《现代测绘》2003,26(6):43-44
地图更新是地图制作过程中常见的,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编辑和制图综合得到新的地图是一种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作业方法。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数据和新地图之间不能套准的问题。MicroStation具备了其它绘图软件所不具备的对矢量图形进行纠正的功能,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文骞 《测绘工程》1996,5(3):15-20
模式识别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是实现地图制图自动化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模式识别,地图制衅,以及地图模式识别的发展回顾和现状分析,阐述了开展地图模式识别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其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电子地图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龙毅  蒋成环  张亮  周卫 《现代测绘》2005,28(3):7-11
电子地图作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一个新地图产品形式,其意义不仅仅在产品本身,而是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变革。本文从电子地图的概念、内容出发,探讨电子地图与传统地图、数字地图和GIS的关系,以及支持电子地图建立、表达与应用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ulti-scale representations from the same spatial data source has been the research focus in map generalization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the Fourier technique,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tinuous, multi-scale representation model for progressive transformation of cartographic curves on the Internet. In our method, all the curves, whether closed or open, are depicted as periodical functions which are further expressed as Fourier series. The convergence degrees of the Fourier series are explor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curves, and truncating frequencies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reconstructed curves. Using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he Radical Law in cartogra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p scales and Fourier frequencie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ulti-scale model, we als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rogressive transmission method. Our method is evaluated using the contours from a topographic m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model is a valid approach to multi-scale representation of cartographic curves.  相似文献   

16.
地图注记是地图制图领域的重要内容,能够增强地图内容的易理解性。不论是普通地图还是专用地图,注记都起着联系制图者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本文结合实际项目"河南省航道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研究了利用Visual Basic和MapObjects扩展地图注记功能的有关原理、算法和步骤。文字注记主要由MapObjects的注记对象LabelPlacer Object来实现。在地物符号的开发过程中,用Font Creator字体工具设计点符号来实现点状符号的绘制和建库过程,平行线和铁路符号的开发则通过创建类模块分别采用角平分线法和平行线法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高俊 《测绘学报》2004,33(1):6-11
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图汉字注记的自动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记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记位置、方向选择恰当与否,与地图的易读性和使用价值有密切关系,注记速度也影响着地图的成图周期。可是注记效果不理想,注记速度慢却是计算机制图中的常见现象,即使是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自动注记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最近的研究表明,找到具有最佳效果的注记从时间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因而自动注记算法都是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尽可能好的注记效果。自动注记的主要难点在于自动定位。本文针对不同的地图要素,提出了基于回溯的自动定位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Due to rec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aps have become more popular than ever befor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young people, who interact with these technologies on a daily basi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se potential map users possess suffici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process the content of cartographic products. A user study was conducted during which pupils (aged 11–18 years) and geography students (>18 years) had to solve a number of cartography questions using topographic map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aking into account a number of potentially influencing factors (use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articipants’ results: age, gender, youth club membership, knowledge about the area, among others. The results show a rising trend in the pupils’ scores with increasing age,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education in cartography at school. Geography students perform much better, but no influence of any other user characteristics was detected. For pupils, knowledge about the area and gender might be considered as influencing factors. However, the detected influence of gender depends on the scor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朱蕊  孙群  肖强  安晓亚 《测绘工程》2011,20(4):39-41
地图整饰是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要求,能帮助地图使用者迅速、准确地判读地理信息。以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为例,阐述建立地形图数学基础的基本原理,介绍地图整饰中辅助要素的实现方法,总结实现地图整饰的技术思路。通过利用MicroStation软件所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提高地图整饰模块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