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玉兰 《气象》1978,4(4):10-12
几年来,卫星云图分析实践证明,卫星云图在追踪高原天气系统的移动,确定系统的结构,判别系统的发展等方面都很有用处。本文介绍高原上卫星云图分析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雷用武 《气象》1980,6(2):27-29
一般气象卫星接收站,在没有卫星轨道报和不知道轨道参数的情况下,精确地预报卫星的空间位置或推测卫星轨道的准确参数,是关系到能否进行正常接收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介绍一下适合我们条件的用卫星图片推测卫星轨道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Eb/No值的大小除了与卫星接收器的方位和能见度等相关因子有关外 ,还与卫星接收器外部设备的清洁度有关。每当风沙降雨天气出现后 ,Eb/No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造成资料接收不齐全 ,尤其当冬季降雪后 ,Eb/No值急剧下降 ,严重时将导致无法接收到任何资料 ,长时间运行不正常。所以 ,每当沙尘暴和雨雪天气出现 ,尤其是降雪天气出现后 ,应及时擦洗清扫卫星接收器上的雨斑、尘土和积雪 ,经常保持卫星接收器的清洁 ,以保证 PC VSAT的正常运行单收站Eb/No值降低的外因@韩晓光  相似文献   

4.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自1992年就开展了卫星遥感监测业务,目前对外发布的服务项目有土壤湿度、作物长势、旱涝、农气产量预报、海冰、海雾、森林火险等监测,为地方政府领导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图为科研人员正在接收处理遥感资料。(李昌杰摄)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 (CMACast) 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CMACast是中国气象局基于DVB-S2标准的新一代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使用亚洲卫星4号星一个完整的C波段转发器对中国及亚太地区进行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及流媒体视频的广播。该文详细介绍了CMACast的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并与中国气象局现有的3个广播系统PCVSAT,DVB-S和FENGYUNCast以及EUMETCast,GEONETCastAmericas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CMACast覆盖面广,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是目前世界领先的卫星数字广播系统。预计2012年初CMACast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CMACast系统建成后,将全面整合PCVSAT,DVB-S和FENGYUNCast 3个系统的业务和用户,成为中国气象局唯一的广播系统,并作为GEONETCast的亚洲区域中心,向亚太地区进行GEOSS数据的广播。  相似文献   

6.
(二)苏联的气象卫星苏联从一九六六年三月开始,用宇宙(KOC MOC)卫星进行气象探测实验,至一九六八年九月先后发射9颗,主要对探测仪器、能源、姿控和传输系统进行实验。一九六九年三月开始建立流星(METEO)气象业务卫星系统,在流  相似文献   

7.
方宗义 《气象》1978,4(1):31-32
前面两讲介绍了卫星云图的识别原理和几种天气系统的分析方法,这些都是利用卫星云图作定性分析。除此而外,利用卫星云图也可以作多种气象要素的定量分析。如:用红外云图推算海面温度、云顶温度和云顶高度;估计台风中心的最大风力;改进500毫巴的数值分析;估计降水量等等。本讲着重介绍如何用卫星云图估计降水。 目前用于估计降水的气象卫星资料主要有三种:即电视云图、两通道(0.5—0.7微米和8—12微米)扫描辐射仪云图和电子微波(1.55厘米)扫描辐射仪云图。就估计降水的方法而言,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建立在图象显示云图的基础上,根据卫  相似文献   

8.
绪论空间遥感已从早期少数几个卫星计划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现在,不同卫星计划的划分,主要根据所采用的技术,而不是系统运行的服务目标。将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的星载地球观测系统将同时运行并支持多学科的以及国际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风云三号(03)批是我国第二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的第三个批次,由上午、下午、晨昏和降水测量四颗业务卫星组成。其中,我国首发的降水测量卫星计划装载双频降水测量雷达、微波成像仪、GNSS掩星探测仪和光学成像仪。通过仿真技术,分析风云三号降水测量卫星的功能、性能和设计指标,探讨其降水探测能力。分析表明,风云三号降水测量卫星装载的降水测量雷达从设计层面分析,与美日第二代降水测量卫星GPM搭载的降水雷达DPR性能相当;风云三号降水测量卫星的轨道设计覆盖了南、北纬50°范围内的热带和中纬地区,对影响我国区域的台风系统结构具有三维探测能力;风云三号降水测量卫星上装载的被动微波辐射计相比GPM搭载的微波成像仪增加了50~60和118GHz双氧吸收通道,对陆地弱降水反演等具有应用潜力。总之,风云三号降水测量卫星加上同星配置的其他载荷,整星的降水探测能力优于美日第二代降水测量卫星GPM。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国际上新一代CO2等温室气体的空间观测计划及进展情况,以日本和美国于2009年最新发射的温室气体测卫星呼吸号(GOSAT)、轨道碳观测者(OCO)为例,分析了观测计划的开展情况,对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设置做了分析,对新一代温室气体专用观测卫星与传统卫星上的传感器做了对比,得出了新一代的传感器在设置上的特点:波段设置在近红外太阳辐射以获得边界层的温室气体含量,具有高的光谱分辨率以保证观测精度,多种观测方式结合以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并提出了我国应对温室气体观测资料缺乏的对策,发展专用观测卫星或传感器,以提供我们自己的高精度的全球和区域温室气体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FY-2H,Aqua,CALIPSO (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和GPM(Global Preciptation Measurement)卫星产品,对比同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且路径相似的台风利奇马(1909)和...  相似文献   

12.
《气象》1993,19(6):18-20
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以下简称HNS),是休斯飞机公司(Hughes Aircraft Company)下属的一个子公司。休斯飞机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制造商。而HNS则在卫星及数字通信技术方面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占有将近70%的国内及国际的Ku波段及C波段的专用卫星网络产品市场。今天,HNS可为全球的企业和政府部门设计制造和安装先进的及多规程的网络。  相似文献   

13.
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系统(9210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系统概述中国气象局正在建设的气象卫星综合利用业务系统(921O工程)是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通信卫星把遍布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联接成一个大型网络互联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面广,不受地理限制,可进行广播,通信容量大,质量高,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该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卫星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该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建成卫星数据网,实现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信息的高速广搐和交换,同时以邮电部门分组数据交换网(CHINAPAC)作为降级备份;建成卫星话音网,实现全国地(市)以…  相似文献   

14.
张青山  宋庆春 《气象》1983,9(9):33-34
为了更好地接收和处理气象卫星资料,最近,我国从美国引进了卫星资料接收和处理设备,并加上部分国产设备,组成了静止气象卫星GMS和极轨卫星TIROS-N高分辨图像发送(HRPT)的地面接收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安装调试后,经过数月运行,证明功能较好。预计该系统投入业务后,将为预报部门提供重要的卫星气象资料。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该系统的特点和主要功能,本文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陈洪松 《气象》1979,5(3):39-40
我国一般气象台用现有的APT接收设备收到的泰罗斯—N卫星发送的APT图片幅面较小,加之红外、可见光两通道信号电平相差较大,118型传真收片机图片层次补偿曲线往往不易同时兼顾,因此影响了图片的质量。 泰罗斯—N卫星APT系统是以120行/分的速率按时间分割制多路传输方式向地面站依次发送红外和可见光模拟量资料的。本着少改动或不改动机器,又尽量节省元器件的原则,只要对现有APT设备略加  相似文献   

16.
张青山  刘诚 《气象》1983,9(10):32-34
从美国引进的TIROS-N卫星HRPT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目前能完成的主要功能是:(1) 实时接收TIROS-N卫星的HRPT资料和日本GMS静止卫星的广播云图。(2) 对HRPT资料进行预处理和存贮。(3) 对TIROS-N和GMS云图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主要组成部分有:缓冲器(Hp-1000I,计算机的入口外设备),主机(Hp-1000F计算机),图像处理机(M-70型),数字磁带机,磁盘,激光传真机,打印机,扫描变换器等,方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电话:(0351)4220966—6710  (一)NOAAOFFICESATELLITEDATAPROCESSINGANDDISTUBUTION(OSDPD)。NOAA气象卫星资料产品合分发办公室。  这是NOAA为各类用户提供气象卫星资料产品的网站。OSDPD通过三个主要部门提供服务,一是卫星服务部门,主要进行资料的交互处理和信息分析;二是情报信息部门,主要进行产品生成、计算机运行和卫星运行档案;三是直接服务部门,主要进行云图判读、资料存储等。  网址:http://www.psbsgil.nesdis.noaa.gov:8080/osdpd/osdpd2.html  (二)NATIONALWEATHERSERVICE…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4年全年北京市1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逐小时PM_(2.5)地面观测资料,以及Terra卫星和Aqua卫星的MODIS 3 km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分析了地面PM_(2.5)和两颗卫星A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时空匹配的基础上,建立了AOD与PM_(2.5)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PM_(2.5)浓度在城区高、郊区低,最低值位于定陵站,城区站和郊区站的逐时PM_(2.5)浓度的日变化分别呈"双峰型"和"单峰型";两颗卫星AOD数值也均是城区高、郊区低,沿山区的边界有明显的AOD梯度,且城区上午Terra卫星的AOD高于下午Aqua卫星的AOD,而郊区上、下午的AOD基本相同;Aqua卫星AOD与PM_(2.5)的确定系数(R2)较Terra卫星AOD与PM_(2.5)的确定系数平均高0.11,且城区站点两颗卫星AOD与PM_(2.5)相关性均较郊区站点AOD与PM_(2.5)相关性偏高;综合来看,Aqua卫星的AOD与城区的PM_(2.5)相关系数最高,即Aqua卫星的AOD更适于监测和反演城区地面的PM_(2.5)。  相似文献   

19.
1995年6月25日黔东南州出现了7站暴雨,其中镇远为大暴雨。为此,本文作了6个方面的中尺度分析。1 卫星云图分析 从卫星云图可以看出,造成这次暴雨—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是由两个云团合并后发展而成。两个对流单体合并后,云团迅速发展,约经2~3个小时中~β尺度对  相似文献   

20.
介绍利用新FY-3A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已有的FY-1(02批)的运控系统和文件服务器系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自行研制的卫星云图进机系统,构建一套FY-1(02批)备份卫星资料接收系统,能大大减轻由于原接收系统设备老化造成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广州站轨道接收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