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这是今年《天文爱好者》专为初学天文的读者开辟的一个栏目,名字叫“从零开始”。有许多小朋友,当然也有不少大朋友,特别是那些教小朋友的老师们,说不定还有许多年纪大的老人家,很想了解一些关于星星和星座、昼夜和四季的天文知识,想听听关于星星的神话传说。本栏目就是要满足这些读者的要求,给大家介绍怎样在密密麻麻的繁星中将一个个星座、一颗颗行星辨认出来,给大家讲讲星星的天文知识、星座的神话传说。不同季节天上的星座和亮星。怎样看星星辨方向。特别还要介绍几种看星测时的方法。“从零开始”还要教给大家几种天文爱好者特别感兴趣的技法,譬如在短短的30秒钟内通过心算,告诉人们天上有什么星座:用不着计算就可以预报大行星在黄道星座之间的位置和运行动态。当然,要进行这项工作,首先得亲手制作一件预报行星动态的天文仪器纸上小制作,本栏目以后会刊登它的制作图纸的。像这样的小天文仪器还有南北星斗仪等多件。此外,还有演示天体运动,如地球运动、月亮圆缺的小仪器和节气日晷等。这里要说明的是,该栏目更注重用肉眼目视观测星空。因为人眼视野辽阔,望远镜视场再大。也容不下最小的星座所包含的那一片星空。  相似文献   

2.
追着太阳跑     
自从上小学后,我一直喜欢历史、考古、古生物及地理,而2009年寒假去北京天文馆的一次参观又勾起了我对天文奥秘的兴趣。爸爸为了鼓励我,不仅买了许多诸如《星空》、《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恒星与行星》、《日全食》等书籍,指导我在网上查询天文知识,还带着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望远镜。镜头是买的,镜筒使用塑料水管做成。整个望远镜可以随意组装拆卸。这使我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全家还多次到十三陵神路观星,让我认识了许多星座。  相似文献   

3.
天文普及年历的使用方法(四)张元东6、行星的可见情况天文普及年历中刊有五大行星的动态,以及“每月天象”。后者在《天文爱好者》月刊中有类似的记载。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广大的读者,能够依据书刊资料去找到五大行星,并进行观测与研究。行星的观测,自然是天文爱好...  相似文献   

4.
在业余天文观测中,行星摄影是观测行星比较常用的方法。我们经常能看到天文爱好者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行星摄影作品。同时,还有-些国际上的天文组织定期发布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行星影像(例如日本的“月惑星研究会”),这些行星影像不仅为天文科普提供精美的素材,而且还能为专业的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支持。然而,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影像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即便是天文观测的初学者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下面就来谈谈这些精美的行星影像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创刊五十周年,也恰好是我订阅《天文爱好者》二十周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正上小学的我偶然在同学家看到一本书,从这本书上知道了第一个星座——天兔座。从那时起就想认识天上其他的星座。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可能找到任何有关天文方面的书籍,只好等着机会的来临。1984年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从其中的《天文》分册上学到了一点天文知识。1985年偶然在一位朋友家里的小学课本《自然》上看到四季星图。从此以后就是凭着这简易的四季星图开始了认星之路,也真正开始了天文之路。  相似文献   

6.
喜见我国第一本活动立体星图《星座花园》问世在我国天文爱好者的星图园地里,也如同这次海尔─波普彗星来临一样,出现了一颗“新星”:她,就是闵乃世先生设计、绘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活动立体书《星座花园》。星空是广无垠的舞台,许许多多神话里的人和物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从零开始     
火星在黄道星座的星空背景上的位移是所有行星中最明显的,因此火星在黄道星座中的动态是了解行星动态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首选观测对象。有一种用图解来预测火星动态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预测出今后任一日期火星将运行到哪一个黄道星座里。这个方法只要用两块三角板在一张火星动态预测图上推两次平行线就可以预测出火星今后某一天在黄道星座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60多年来我亲自经历过中国三份天文科普期刊——《宇宙》、《大众天文》、《天文爱好者》,——的阅读和参与过程,对于这些期刊我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因为《天文爱好者》已经全彩色化了,她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著名天文科普期刊之林!  相似文献   

9.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1996年《天文普及年历》做为天文爱好者的老朋友,1996年《天文普及年历》已编排完毕,新年之前就要和大家见面了。在199s年《天文普及年历》里,除了固定的内容—一当年的太阳系各天体动态,大行星、小行星星历图表,周期营星图表,日月食及双星、变...  相似文献   

10.
从本期开始《天文爱好者》特别邀请PK执笔PK'S FREE TALK专栏,定期为《天文爱好者》的读者们介绍天文摄影与器材知识、国外专业与业余天文台、天文迷的最新动态等内容,敬请各位读者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杂志已经发行300期了。她是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主办的刊物。中国天文学会在成立时,中国天文学会在成立时就宣称有普及天文知识的任务,早期办有《宇宙》和《大众天文》普及性杂志。解放后,中国天文学会恢复,事业相继,风气相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位单枪匹马的小天文爱好者 ,今年 1 8岁。以前 ,重要天象来临总使我十分兴奋但又不知所措 ,因为我没有好的观天指导 ,1 994年彗木相撞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1 998年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宝坻一中之后我认识了《天文爱好者》 ,在图书馆老师的热心帮助下 ,我借阅了 1 997年合订本 ,从此眼界大开 ,对天文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了 ,一幅幅精采的天文照片吸引着了我。我更爱天文观测了。于是每到睛夜我便拿好星图找星星 ,认星座。现在 ,我可毫不费力的认出 30几个星座 ,找出几十颗亮星。对天文的爱好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 ,我还在学生会也担当…  相似文献   

13.
天爱     
从1958年4月《天文爱好者》创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0年的时间。时代的变迁在她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在这50年中,《天文爱好者》经历了两次停刊,三次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最初20页的黑白页到现在100页的全彩印刷,始终不变的是:《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广大读者和我们一起了解天文、学习天文、喜爱天文最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从1958年4月创刊起,到2006年4月,48年间总共发行了300期。作为《天文爱好者》的忠实读者,我衷心和热烈地祝贺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主办的这个享誉全球华人天文爱好者的刊物300期华诞。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该刊物一直忠实地和热情地普及天文知识,在培育天文爱好者的阵地作出独特贡献,已成为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贴心朋友和老师。我预祝它前程远大、越办越好。同时,我还作为《天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情缘     
我与《天文爱好者》相知有近30年的历史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名建筑工人,当时家里订了三种杂志,《无线电》、《科学普及》和《地理知识》,其中第一种我是从来不看的,另两种会翻翻,闲来无事时,会把看来的天上地下的故事讲给师傅们听。记得那时不少工人师傅都喜欢听我神侃。恢复高考第一年,我考上了大学,选的就是地理专业,但没想到的是,从此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大学里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基础天文,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识《天文爱好者》。大学毕业后,我在学校里教书,课余时间,带着一些爱好天文的学生做观测活动,自然就订起了《天文爱好者》,而且这本杂志成了我最完整的"收藏"。20多年来,几次搬家,调动工作,家中的藏书一再精简,但《天文爱好者》一本也没舍得扔。 20多年来,《天文爱好名》已经不仅是我与人神侃的材料,她还带我步入了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探宝梅西叶     
引子 天文爱好者在认完星座,看完行星之后,总是自然而然地将目标转向那些隐藏在夜空中的星云、星团和星系。这些天体往往习惯性地被称为“深空天体”,在爱好者眼中,这些天体神秘而又绚烂,是进行观测及摄影的极佳对象;而在专业天文学家眼中,这些天体往往蕴含了大量基本物理过程,是揭示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也因此,这些天体很早就是各类天文人的关注目标,而为了使对这些天体的研究更为方便,天文学家编撰了许多记录它们的星表。  相似文献   

17.
看到彩版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使我非常的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自1982年我离开《天文爱好者》编辑部,20多年后看到它新的靓丽容貌与当年那份记忆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欣喜的是进入2006年的《天文爱好者》,它已经有了300期的"月龄"可庆可贺。惊讶和欣喜的感觉让我回忆让我感慨。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了7个年头,因此它在我工作的生命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业,这是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其后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起点。刚到北京天文馆不久,我就被分配到《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当时几位天文科普的老前辈都在那里,李元、卞德培、伊世同老师都手把手地教过我。我的工作主要是由师从伊世同先生学画星图开始的,后来也跟着卞德培、李元老师学习写科普文章、做编务工作。作为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天文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一、《天文爱好者》杂志是由中国天文学会与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的天文学科普杂志。双月刊,逢单月的20日出版。 二、《天文爱好者》现开辟有“天文大事”、“小行星动态”、“太阳篇”、“太空美术”、“动手做”、“宇宙信息”、“备战奥赛”、“爱好者之页”、“星空有约”和“天象观测”等栏目,欢迎天文界的专家学者与广大爱好者投稿。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天文爱好者》诞生48周年,从农历来说,狗年是《天文爱好者》的本命年,又恰逢在自己的本命年中喜迎出刊300期。从今年起,改为全彩色印刷,喜上加喜,非常值得纪念与祝贺。作为《天文爱好者》的老读者、作者和宣传者,我亲眼目睹了她成长的全过程。1958年4月,北京天文馆刚刚落成半年,就在这个天文科普乐园中创办了《天文爱好者》。在中华大地上,这是几代天文工作者和广大天文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第4期《天文爱好者》杂志、北京天文馆网站近期均刊登了"国际路边天文夜"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在这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北京天文学会再次向全国天文爱好者发出倡议:只要您挚爱星空,只要您热衷公益活动,那么,请带上您的望远镜,加入"路边天文"吧!让我们共同将天文的乐趣告诉每一个人!对部分参与此次活动的爱好者,上述单位将择优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