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风发生数存在着年际变化.章基嘉和Chan研究了台风发生数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这是台风发生数长期预报的物理基础.台风发生数除年际变化外还存在着季节内的变化.台风主要发生在夏季,随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西北太平洋进入台风季节.但台风季节内某一段时期有台风的连续发生和活动,我们称这一段时期为台风活动期;另一段时期无台风发生和活动,我们称它为无台风活动期.因为台风的发生是受环流制约的,故台风活动期与无台风活动期之间应有不同的环流.这种影响季节内台风活动的环流特征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1983年夏季台风活动期的环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并探讨台风中期预报提供一定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台风(即热带气旋)活动的长期变化规律,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三大洋的台风多年活动普遍存在周期振动现象,但周期长度各海(洋)域长短不一。赵宗慈、王绍武分析得出北半球各地区热带气旋数存在较明显的80—100年左右的长周期,还存在2—3年的短周期;而西太平洋编号及登陆台风个数,以14—22年左右的周期为主;孟加拉湾风暴及印度低压个数尚存在40年左右的周期,这在台风和旱涝的长期预报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上,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日本气象厅自1982年6月起,取消了过去对台风以及低气压(指最大风速25米/秒以上的)中心路径预报的表示法,改用点和预报圆新表示法。 为使点和预报园这个新表示法更好地运用于防台救灾,特作如下说明: 一、表示中心位置 新表示法说到底是预报台风和强低气压的中心路径。 实际台风和强低气压,在它的中心附近伴有直径数百公里狂风暴雨圈。新表示法的预报园并不表示该暴风雨圈本身,只示其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4.
根据1965-2008年共77个热带气旋影响的北海站过程最大增水资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后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验预报方法的计算值与左路台风的实测值拟合较好,但是,当实测值≤70 cm时,其计算值大于左路台风的实测值,当实测值>70 cm时,其计算值小于左路台风的实测值;数值预报方法的计算值与左路台风的实测值拟合较好,但是,无论左路台风(实测值> 70 em)或中路台风,数值预报方法的计算值都小于实测值,而其它两路台风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两种预报方法结果检验,得出无论右路台风、中路台风、左路台风(实测值≤70 cm)或左路台风(实测值>70cm)的风暴过程最大增水预报,经验预报方法计算结果均较好,尤其是对左路台风(实测值≤70 cm)的风暴潮预报.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1种动态权重的台风路径与强度集成预报方法,根据前4个时刻(24h,间隔6h)的预报误差来滑动确定接下来预报所用成员及其权重。设计了3种权重形式(最小误差、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并利用2013—2015年6家气象机构的台风预报数据,对台风路径与强度进行了时效为24,48和72h的预报应用检验。结果表明:1)动态权重集成方法在台风路径与强度预报上均有改进,平均预报误差小于单一成员的预报误差。2)路径预报以绝对偏差形式效果最佳,24,48和72h时效的预报误差减小2.4%~40.4%;强度预报以相对偏差形式效果最佳,3个时效的台风最大风速的预报误差减少11.2%~49.9%,而台风中心气压则为11.9%~52.6%。3)相对偏差动态集成预报能有效减小西北太平洋台风在东西方向上的偏差,24和48h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2.5和146.7km。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2016年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我国24 h警戒线内的所有台风资料,在预估偏差台风控制路径预报结果的基础上,统计台风控制路径预报位置与实测位置之间的预报距离误差,得到台风落入概率相对于无量纲预报误差的经验分布公式。进一步的,分偏快、偏慢、偏左、偏右对各偏离方向分别建立偏台风落入概率相对于无量纲预报误差的经验分布公式。使用该方法对2017年全年的台风进行后报,并比较落入概率预报结果与实际落入概率之间的误差,结果证明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南海台风风场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台风内部风场结构相对稳定的特点,利用1969~1987共十九年历史资料按不同天气形势分型,用合成法得到相应类型的台风合成风场。对各类合成风场作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提取主分量。用主分量逼近预报时的初始风场。依据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可作出未来的台风风场预报。用198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台风风场的预报结果,若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正确,则未来24小时台风风场的平均预报误差为4.1m/s。  相似文献   

8.
梁忠 《海洋技术学报》2008,27(1):125-128
台风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在台风预报中,台风路径预报居于首位,文中利用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语言对就2000年到2005年的台风资料进行了可视化编程、显示,并对若干个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实际台风预报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49—1986年南海秋、冬季台风活动的规律,对38年的台风序列按给定的Fα值,用周期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秋、冬季台风的气候振动为19年、4年、11年、17年4个周期迭加,并作出未来5个年份预报。在此基础上、对秋冬季台风异常多年和异常少年形成的长期天气过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异常年份的特征值与埃尔-尼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日本和美国关岛的1986年台风路径业务预报和国内各种客观预报方法的平均距离误差、技巧水平以及对三个台风关键时刻的预报精度,分析了预报误差增大的原因后指出:提高台风实时定位精度是改进路径预报的重要途径;目前除了对那些移向移速突变和路径异常的台风缺乏预报能力外,对那些移向变化稍大的转折点预报同样存在一定难度。在业务预报中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厄尔尼诺与南海台风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厄尔尼诺(EL-Nino)与台风活动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曾分析过1982—1983年厄尔尼诺出现期间南海台风活动的特点。这里试就近百年来厄尔尼诺与南海台风活动关系作一初步分析,希望能得到对南海台风长期预报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74~1996年从西太平洋进入南海的台风,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预报方程,从拟合和试报情况看,该模式对这类台风,特别是西行北折的台风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
西行台风进入南海后的路径预报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琳  蔡德培  张彤 《海洋预报》2000,17(3):63-70
本文对1974~1996年从西太平洋进入南海的台风,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预报方程,从拟合和试报情况看,该模式对这类台风,特别是西行北折的台风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的主要特点、路径预报难点问题和路径预报误差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显示:(1)“梅花”登陆次数多、登陆强度强,是首个4次登陆不同省(市)的台风,也是2022年最强登陆台风,造成华东与东北地区长时间、大范围的风雨影响。(2)台风生成初期的中长期时效路径预报是路径预报难点之一,模式对台风主要影响系统的长时效预报存在明显偏差,针对模式的及时检验和订正对预报调整非常重要。(3)双台风或多涡旋情景下,集合预报发散度大,“梅花”陆上路径预报偏西偏慢,其东侧“南玛都”的强度和位置差异对其路径有明显影响。(4)台风变性过程中的移速误差是路径预报极大误差的来源,关注台风是否处于变性过程可作为调整台风移速预报的参考。未来开展多模式交叉实时检验,基于集合预报研发针对转向变性台风路径预报订正技术可为主观预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台风路径集合预报逐12 h以及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 3 km、CMA-MESO 10 km)、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CMA-SH9)和浙江省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ZJWARMS)逐6 h预报资料,以2021年台风“烟花”“灿都”影响下浙江区域6 h暴雨(R≥25 mm)为研究对象,对台风降水多模式定量降水预报(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QPF)融合技术在浙江台风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针对两次台风降水过程,4家区域模式对浙江暴雨预报过高估计,而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浙江暴雨预报的公平技巧评分(equitable threat score,ETS)、降低暴雨空报率。(2)与台风“烟花”暴雨预报效果最佳的CMA-MESO 3 km相比,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对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命中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分别提高18.80%和23.41%,ETS分别提高24.37%和25.76%;与台风“灿都”暴雨预报效果最佳的ZJWARMS相比,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对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ETS分别提高23.08%和3.23%;且两次过程中该方法的暴雨预报POD和ETS均高于同期浙江业务应用的客观预报。(3)在各家区域模式的台风路径预报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台风降水多模式QPF融合技术能显著提高台风暴雨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覆盖中国沿海地区的精细化台风风暴潮模型的研究及适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细化风暴潮预报是目前风暴潮预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首次建立起了一个覆盖整个中国沿海地区的精细化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型,克服了以往分区域数值模型的不足,该模型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分辨率达到300m左右。模型采用了并行计算,并对2012年和2013年灾害性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数值检验,计算精度和计算所用时间都能够满足业务化运行的要求。本文同时还根据中国气象局、美国国家气象局等5家主要台风预报机构给出的24h台风预报,对2013年度灾害性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24h数值预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根据中国气象局台风登陆前24h预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风暴潮预报结果,其预报结果优于其他各家预报结果。该结论可以为今后的台风风暴潮预报中台风路径的选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49—1984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资料,分析了近赤道的西北太平洋台风与E1Nino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利用西北太平洋近赤道台风预报E1Nino的方法,预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2014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北上,对山东造成较大的影响。此文对业务上常用的各种数值模式对于"麦德姆"台风的预报情况进行了对比检验,重点检验了山东WRF集合预报系统对此次台风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山东WRF集合预报系统对于此次台风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WRF确定性预报台风路径预报类似EC细网格预报,在23日20时以前预报较好,23日20时后预报最好的为T639。WRF集合预报对于台风路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WRF确定性预报02时、14时更新预报效果好于其前面6h起报结果,体现了HYBRID-3DVAR集合混合同化对于改进预报效果的作用。通过中尺度模式与其外层全球背景场模式预报对比发现,由于中尺度模式具有自身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和同化系统,其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可以显著优于其全球背景场模式。WRF确定性预报对于"麦德姆"台风降水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对于台风大风预报,WRF集合预报最大值最好。  相似文献   

19.
蔡琳  蔡德培 《海洋预报》2001,18(1):27-33
本文对1988-1998年西北太平洋进入南海的台风,引入欧洲数值预报产品,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统计动力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比统计预报方法的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对西行北折的台风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东海台风路径预报的CLIPER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东海台风24-72小时路径CLIPER全样本预报模式和CLIPER分类预报模式,特别是设计了一套根据运动台风不断变化的区及其前期运动趋势而彩和不同的预报模式和预报方程的方法,五年28例台风的试报表明,24,48,72小时预报误差分别为109,215,329少里,精度明显高于国内外类似模式,而且该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于海洋预报台和气象台站作台风路径的客观预报,特别是可作为配有IBM微机的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