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外天文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红外辐射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用红外技术探索浩渺遥远的宇宙,并取得一系列卓越的成果。回顾了红外天文发展的历程,综合介绍了美国、欧空局成员国、日本等国典型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及其重要成果,以及不久即将发射的红外天文空间望远镜。最后总结了红外天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且对我国红外天文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红外天文学的发展史,论述了天体红外探测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较详细地介绍了包括红外天文卫星(IRAS)在内的现代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新进展,对我国红外天文研究的现状也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天文用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过程,然后依次叙述它们的分类、主要特点,以及天文应用时的主要参数。目前天文上常用的红外探测器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亦将作简单介绍,最后将介绍一些与红外探测器用于天文观测有关的内容以及国内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红外阵列探测器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分类特征及其利弊。专门介绍了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InSb-CID阵列的原理及设计构造,还扼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红外阵列探测技术在天文上的应用动态,最后阐述了今后红外CCD可做的天文课题。  相似文献   

5.
鉴于红外天文研究的重要性和富有成果的前景,1981年,冯克嘉、王绶琯和刘彩品等同志提出了建造一个专用红外望远镜的倡议,经科学院数理学部审定,“1.2米红外望远镜及其测光系统”作为院重点课题列入了计划,望远镜由南京天文仪器厂负责建造;红外测光系统则由北京天文台研制。经过三年多的共同努力,1.29米红外望远镜已于85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为调研报告,试图综述红外天文学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的意义;简要讨论红外天文学的观测方法,并对在地面光学望远镜上进行红外光度测量所用技术和仪器作详尽评述;并论述红外光度计的信号处理,最后扼要介绍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1983年1月26日发射的红外天文卫星,现工作良好。预期其使用期限达十一个月,约百分之六十的时间将用于整个红外天空的巡天。 红外天文卫星工作组计划在它飞行任务结束后发表一份完整的红外巡天表。在此以前将每两三个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深入蓝色礁湖星云 作为对银河系为期5年研究的一部分,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和红外天文巡天望远镜拍摄了礁湖星云(M8)新的红外图像。  相似文献   

9.
宇宙信息     
最大红外深度巡天图像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及红外天文巡天望远镜在红外波段绘制出了迄今最大的深度r巡天图像,揭示出了超过20万个星系。这一新的图像只是其大规模巡天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赤纬负10°以北的所有11颗硅酸盐碳星进行了近红外JHK观测.结合可见波段及红外天文卫星的观测结果,讨论了它们的红外双色图及能谱分布,并将其与正常碳星的结果相比较,进而讨论了它们的演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简要综述了目前及未来 1 0年内世界上主要的地面和空间红外天文观测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区天文夜晴空概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1997年静止气象卫星(GMS)红外通道的数据,采用综合了时间判断法、空间判断法和红外阈值法等特征的一种综合判断有云无云的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国地区较高空间分辨率(优于20km)和时间分辨率(优于1h)的晴空概率和天文夜晴空概率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天文夜晴空概率的极值出现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冬半年的最大天文夜晴空概率值大于夏半年.其中西藏地区12月的天文夜晴空概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13.
安装在夏威夷联合王国红外望远镜(UKIRT)上的新的天文照相机(WFCAM)最近已开始工作。由联合王国天文技术中心研制的广角照相机是世界上最强力的红外巡天照相机,天文学家将用它测量大部分空间区域,预期既能发现太阳系里最近的天体也能发现宇宙中最远的天体。 WFCAM的视场是目前红外照相机中最大的,一次曝光就能拍  相似文献   

14.
上一期我们讲了红外天文卫星(IRAS)和它巨大的科学成就。这一期我们将要介绍的是IRAS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红外空间项目——欧洲空间局(ESA)的红外空间天文台(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简称ISO).  相似文献   

15.
对S140中的红外源用北京天文台1.26米红外望远镜进行了近红外测光,获得了J.H.K三个波段的流量值,并利用红外天文卫星及地面红外和亚毫米波观测资料作了光谱综合分析,得出光谱斜率、红外光度和红外源的壳层结构。 本文还结合CO及NH_3等观测结果分析了红外源成协气体的供热,除了通过尘埃的作用,中心源还可能通过激波对气体输入能量;我们还讨论了外部热源及光电过程和宇宙线的加热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天文界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以2.16米和1.56米光学望远镜、1.26米红外望远镜、太阳磁场和多通道望远镜、13.7米毫米波和米波综合孔径以及甚长基线干涉射电望远镜为代表的天文学实测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天文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我国天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天文用近红外焦平面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天文用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发展历程,阐述了IRFPA的结构,重点介绍了InSb、HgCdTe和Ptsi三种近红外探测器阵列,结合目前正在筹建的红外太阳塔计划,对其各项性能指标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红外天文卫星(IRAS)点源表(PSC)及低分辨率光谱表(LRS)的资料,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各种恒星脉泽源在中远红外颜色及光谱的特征,并结合其空间分布,物理性质和演化状态探讨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具有硅酸盐尘埃特征碳星的新的候选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培生  高衡 《天文学报》1994,35(4):443-447
本文根据红外天文卫星的宽波段测光及低分辨率光谱资料,给出了两颗新的可能具有硅酸尘埃特征的碳星及4颗可能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研制的IRA-935型红外水汽测量仪对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候选点及昆明凤凰山对比点上空垂直大气水汽积分含量W0的观测结果,给出了两地W0的日变化曲线及分布图,并对全年测量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