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采用"大井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确定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79 m3/h,预算结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农乃庙井田水文地质概况,井田的充水因素分析,包括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及断层导水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际情况利用矿井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对第一水平先期开采地段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此次仅适用于矿井开采初期,后期应根据实际矿井涌水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修改。下一步应探测研究上部间接含水层对矿井开采及坑道系统充水作用的影响,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通过东古城煤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掌握了含水层、隔水层的厚度分布,含水层水位、水质、富水性,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同时进行了抽水试验,确定了水位标高、降深、单位涌水量等参数,通过对矿井充水条件的分析,明确了矿井充水水源,结合当地的地质构造确定了矿井充水通道。最后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确定为极复杂型。同时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下一步防治水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蒋庄煤矿的主采煤层将由开采3煤层逐渐变为16煤层。为了合理设置和调整矿井排水系统,更好地开展16煤层矿井防治水工作,尽可能准确地预计矿井涌水量。矿井16煤层已开采了多年,其矿井涌水规律需要根据近几年的资料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涌水量进行预计。简要分析了蒋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井实际,对16煤层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开采16煤层主要充水水源为十下灰含水层。在此基础上对16煤层涌水量进行了预计,并对预计结果进行了评价。该文分别采用大井法、比拟法和趋势线预测法等3种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计,其中对传统的大井法进行了改进,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趋势线预测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可靠程度进行了评价,对各种方法预计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预计的矿井涌水量,从而使得预计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为下一步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苍山县土山地区赋存沉积变质型铁矿,是以裂隙岩溶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充水矿床。该文详细论述了土山铁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了矿床主要含水岩组,对其充水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水文地质单元边界条件模型,采用水平坑道涌水量计算公式对坑道各水平涌水量预测。为铁矿设计和开采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崔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矿井属于以静储量为主,以孔隙含水层充水特征的简单类型.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250m水平为131.95m3/h,-400m水平为162.02m3/h;最大涌水量为324m3/h.  相似文献   

7.
依据栖霞香夼地区地质勘查及矿区开采成果资料,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阐述了地下水对灰岩层开采的影响,分析了矿坑充水因素,并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认为随着深度增加,水动力条件会发生变化,对矿井开采及防治水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分析亚辰矿的充水水源、充水通道,指出矿井的主要水害为地表水、采空积水、奥灰水,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会宝岭铁矿床为鲁西南地区大型沉积变质岩型铁矿床,矿井深部涌水量大、排水成本高、对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依托会宝岭铁矿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及放水试验等水文地质资料,对各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水化学特征、出水点水压特征进行分析,查明了矿井充水类型、充水水源和导水通道等充水机理。矿床充水类型为坑道揭露断层破碎带及其次生的张性裂隙带充水和封闭不良钻孔充水;充水水源主要来源于盖层水;导水通道为封闭不良钻孔与F3等断层破碎带。针对断层破碎带及张性裂隙提出了工作面超前探水、工作面预注浆、壁后注浆以及补给源疏干排水相结合的防治水措施;针对封闭不良钻孔提出了孔底点注浆、分段泄压注浆、截水墙注浆等注浆止水措施。各措施已应用于本矿山并取得了较好的治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朱昌元  李文东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3/2-2007/6/7
通过对崔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矿井属于以静储量为主,以孔隙含水层充水特征的简单类型。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250m水平为131.95m^3/h,一400m水平为162.02m^3/h;最大涌水量为324m^3/h。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该矿12煤老空积水的疏放试验,选取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太原组12煤老空积水区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充水系数;为滕北矿区类似条件下的老空积水疏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试验提出了利用集水廊道原理,扩大钻孔涌水量,节约工程费用,提高疏放效率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滨湖煤矿16煤开采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涌(突)水现象,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全面分析16煤开采的充水条件,才能排查出水患威胁的各种原因,从而制订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对保障滨湖煤矿16煤层的安全顺利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对滕县煤田其他煤矿16煤的开采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害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不仅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还会给煤矿的经济造成重要的损失。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影响因素较大,使得水害的类型繁多,特别是对隐伏型导水构造的精细探查预测能力不足,使其成为了矿井水害的重要导水通道。霄云煤矿1313工作面发生突水灾害,虽然该区域位于三维地震范围内,但受地震技术手段的限制,3煤层之下岩煤层分辨率很低,三维地震精细报告及井下瞬变电磁成果均未解释此区域内有陷落柱发育。通过对矿井内的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水文地质概况等资料的研究以及对突水后的水质、邻近奥灰长观孔水文观测、水温的分析,认为突水水源为奥陶纪灰岩含水层,通过后期的注浆钻孔漏失深度及注浆情况,能够确定该处存在一个半径约为9.00m的陷落柱,发育高度约为116m。据此综合判断该次矿井突水的通道为隐伏在3煤层底板之下的陷落柱构造。  相似文献   

14.
厚煤层水淹区残余煤量的回收一直是衰老矿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残余煤复采安全技术研究对资源枯竭的老矿井有着再生的作用并能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文对水淹区残余煤量的复采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根据老空水的贮存及残余煤量的赋存状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合理疏放老空水、优化巷道布置和开采工艺设计,对原已搁弃的呆滞煤量进行了充分的回收,为类似条件下残余煤的回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归来庄金矿床为鲁西南地区唯一特大型金矿床,矿山已经转为地下开采,目前矿山正常涌水量为98491m~3/d,矿坑共发生中大型突水56次,其中最大突水点水量高达2000m~3/h,矿山涌水量大,突水频繁,矿坑涌(突)水对矿山深部开采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该文通过收集以往矿床勘查、核实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连同试验成果、矿山水文地质监测资料并经现场调查,认为该矿山充水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大气降水,地表水(浚河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其中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对矿床直接充水,大气降水和浚河水通过碳酸盐岩含水岩组的导水通道间接补给矿坑。矿山水害治理重点在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的岩溶、构造导水通道,提出了对浚河河床漏水点进行注浆封堵和地下水帷幕注浆截流治水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黄河北煤田是山东省仅存的没有全面开采的煤田。该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太原组,主采13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距离徐灰和奥灰较近,开采时受底鼓水威胁。该文通过收集大量的各勘查区不同勘查阶段的地质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了黄河北煤田具有"东多西少"、"上薄下厚"的赋煤规律和徐灰、奥灰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具有较高的静水压力等特点。通过充水因素分析结合其他煤田的开采经验,对开采11、13煤层,提出了注浆改造奥灰顶部30 m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济宁何岗煤矿16上、17煤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补充勘探。研究认为济宁何岗煤矿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纪砂砾层,山西组3上、3下煤层顶底板砂岩、太原组三灰、十下灰、十三灰及奥陶纪灰岩。16上、17煤的主要水害是太原组下部灰岩水和奥灰水,16上、17煤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局部复杂类型,开采时的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16m3/h。断层和裂隙是诱发突水的主要因素,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