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柔应急水源地是北京第一个建成的特大型应急备用水源地,经过数年的开采后,应急水源地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PSInSAR技术在监测地面沉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利用PSInSAR技术和2003年—2009年间28幅Enviast卫星的ASAR影像监测怀柔应急水源地地区地面沉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平均沉降量为8mm/a。通过该地区地面沉降状况和地下水漏斗发展趋势之间的对比,发现地面沉降范围和地下水漏斗有较大的空间一致性,平面分布趋势整体上由南西—北东向北西—南东转变。  相似文献   

2.
针对贵州省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难以开展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价分析工作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均衡法和GRACE卫星重力法等两种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及流程;然后,基于此从系统架构、功能体系等方面对贵州省地下水数据管理与评价分析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开发出了应用系统;最后,以贵州省区域内地下水基础数据、33个站观测资料和多种遥感数据等作为实验数据,实现贵州省地下水数据资源的集成管理以及基于GRACE卫星重力法与水均衡法等两种方法的水资源量计算,并得到GRACE卫星重力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更高拟合度。实验表明:该系统中的GRACE重力卫星法能监测省级中等尺度岩溶地下水资源变化且较水均衡法有更好的可行性、适用性。此外,该系统不仅有利于贵州省地下水数据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同时对于贵州省地下水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服务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道路、河流、水体、乡镇边界的矢量数据,Aster GDEM和乡镇人口数据为基础;以水库型水源地的汇流区为基本评价单元,计算了水源地汇流区弯道危险指数、水源地汇流区道路特征指数、水源地汇流区道路等级指数、水源地汇流区人口密度4个指标;评价了云南省15 731 km的国道、省道对全省837个水域面积大于0.2 km2的水源地和84个饮用水水源地的潜在威胁。结果表明,837个水源地中高度危险的35个,极其危险的10个;84个饮用水水源地中高度危险的4个,极其危险的2个。G320国道、S214省道对沿线水源地潜在威胁较大。国道、省道对昆明、大理、曲靖、红河、玉溪、楚雄等水源地的潜在威胁较高。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资源总量每年2.8万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量约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加之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9234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地下水在全国总供水量中所占的比重在20%左右,在北方地区占52%,在华北、  相似文献   

5.
5月24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援助四川省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排查避险和调查评估工作的安排意见的紧急通知》,明确了三项重点任务,即充分利用已有地质灾害普查成果,结合遥感、航测资料开展应急排查;在应急排查的基础上,对震后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评估;开展应急地下水水源地评价工作,为解决灾区群众的饮水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柳江盆地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地,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在隐伏岩溶发育区将引起地表塌陷。笔者通过对多波段、多时相的卫星图像、计算机数学处理图像及不同比例尺的黑白、彩色航空像片的解译研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及钻探、物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分布及其含水性、地表岩溶及隐伏岩溶区的分布作了研究分析,并分析了引起地表塌陷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而预测了几个开采地下水后将可能引起地表塌陷的危险区,为制定预防塌陷灾害的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利用遥感资料进行流域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评价的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分析了流域下垫面结构,建立了适于遥感资料的下垫面分类系统,提出了以流域景观特征值为参数的流域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式。根据遥感资料和该模式,分别计算了验证流域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其相对误差分别为4.3%和5.1%;年径流计算相对误差8.8%,并获得了该流域水资源分布图。为利用遥感资料推求水资源,特别是浅层地下水资源及其在时、空上的分布,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作为无资料地区水资源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大连市城市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工作情况,提出了基于建成的大连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大连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构建水源地管理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历年水源地调查结果信息的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将水源地管理中的业务数据借助于地理信息平台展现,为大连市水源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管理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GRACE和GLDAS数据计算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地区、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储量变化.长江中下游平原与西南地区地下水储量最低值在冬季、最高值在9月,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最低值在6月、最高值在12月,结合3个区域降水与农业耕作模式对地下水储量变化进行分析.西南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最显著的为云南省,可能与云南省的气温和喀斯特地貌有关.冬季华北平原冬小麦存在越冬期,灌溉需水量减少,地下水储量上升;春末处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轮作期,农业灌溉需水量增加地下水储量减少,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10.
两湖平原地下水微动态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下水微动态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建立的研究较缺乏这一问题,该文以两湖平原地区的3个地下水监测站数据为基础,结合该地区气象站点2009—2013年的气压、降水量数据,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内插地下水站点的气压与降水量数据,分别建立地下水与气压等效水高、降水量的皮尔逊相关模型,计算了地下水与气压等效水高、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析该地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压、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湖平原地区地下水对气压的响应呈负相关性,不同区域的相关性不同;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比较复杂,直接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大同盆地是汾渭盆地北端一个地面沉降较严重的区域,地下水开采是该区域地面沉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地下水活动与地面沉降在空间和时间的相关性却鲜有研究。为了掌握该地区地下水活动与地面沉降的内在联系,该文基于Envisat ASAR数据,利用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In SAR技术对大同盆地地面沉降形变特征进行监测;同时利用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研究地面沉降中心与地下水位漏斗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定量分析2处地下水位波动与地表形变的关系。研究表明,地下水开采是大同盆地水源地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的地下水位漏斗都存在地面沉降。该研究成果对指导该地区地下水开采及控制地面沉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黑河流域水储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志才  李琼  钟波 《测绘学报》2012,41(5):676-681
黑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2年8月至2011年6月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时变重力场模型GRGS-EIGEN-GL04,采用去相关滤波P3M6与300km高斯滤波相结合的滤波方法反演了黑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扣除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水文模型计算的土壤水和冰雪变化,给出了黑河流域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并利用张掖地区23口地下水测井数据对地下水反演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与该流域气候变化和CPC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减少速率为2.3cm/a等效水高;(2)黑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呈现长期减少趋势,其减少速率为2.5cm/a等效水高,上、中游区域地下水储量减少速率相当,下游区域地下水储量减少速率明显小于中上游区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表沉降与地下水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助力资源开发与灾害防治之间突出矛盾的解决。该文利用GRACE/GRACE-FO卫星观测数据反演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变化情况,利用Sentinel-1卫星观测结果,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计算该区域的地面沉降速率,在地下水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地下水变化与降雨的相关关系,并进而得到地表沉降与地下水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03—2020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储量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达到-11.4 mm/a,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对地下水储量亏损存在影响;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市地表形变相较于地下水变化滞后时间约为3个月,地下水变化与地表形变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758。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的浅层地下水信息,基于.net框架、利用Super Map Objects二次开发组件,将GIS空间信息统计分析手段应用于浅层地下水的监测,设计开发浅层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重点讨论该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软件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软件实现时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对策。该系统智能灵活,功能齐全,实际应用表明在浅层地下水的数据计算与管理、直观显示、制图输出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我国水污染严重,水环境堪忧,饮用水水质不断下降.此外,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陈旧,未严格按照国家、省级最新有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科学、适宜地进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管理不规范,保护区域管护设施不完善,都是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完善并核准各级保护区边界的矢量数据,还可进行地勘定界,为完善保护区管护设施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Umap图库一体化系统,定制地形图快速制图方案,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GEF海河项目于2011年完工,该项目在华北地区16个县市实施,惠及2 000多万人。本文从ET、地下水超采量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地表水水资源量与利用量以及出入境水质水量5个方面对GEF海河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流域ET值减少了68.4 mm,COD和NH3-N入河总量分别减少了36.8%和8.5%、入海总量分别减少了46.1%和36.4%,地表水资源量增加了8.94%,总用水量减少了1.99×108m3,生态环境用水量增加了7.77×108m3,河湖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储量”和“资源量”在不同国家的分类中有不同的意义.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固体矿产资源按照阶段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程序条例》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与预测资源量分类》地质行业指令性规范方法文件需要更新.中亚岩金矿项目受到投资者的关注,金的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标准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储量”概念属性真正变为动态化.对预测资源量重新评价的现实性也更加尖锐.重新定义预测资源量并赋予明确的地质-经济内涵.由于P1级预测资源量作为储量增加的主要来源,对于岩金矿项目估值分析时应将统计可靠性高级别的P1级预测资源量评价成符合可期望的C2级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ET数据的水平衡模型构建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水平衡分析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对CPSP模型计算原理进行介绍基础上,选择该模型为北京市大兴区的区域水平衡分析工具。利用《北京市大兴区水资源综合规划》(2004)中径流量的计算成果、遥感ET及地下水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表明,模型径流计算结果与规划成果基本一致,模型能较好模拟腾发及地下水储量动态变化过程。现状分析表明:2004年缺水0.72亿m3,2005年缺水1.80亿m3。  相似文献   

19.
水是人类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要资源,一旦开发利用不当,不仅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和地面沉降等现象.而运用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模型可以有效计算出陆地总水储量变化,同时结合相应水文模型还可以反演出地下水储量的变化,其相对于传统监测地下水方法具有简便、可以大范围进行监测以及预防由水储量变化引起的灾害等优势.针对水储量变化问题,采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进行反演监测,将处理后的GRACE数据与GLDAS水文模型相结合,以反演中国地区的地下水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地下水储量变化与陆地总水储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中国一半地区的地下水储量处于下降趋势,其中下降严重的有河北南部、新疆北部和云南北部等地区,最大变化速率分别达到了-1.72 cm/a、-2.44 cm/a和-3.01 cm/a.最后以陕西省与四川省的实测地下水数据来检验反演地下水变化的准确性,并分析降水与地下水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7月18日,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公布了云南东川博卡金矿项目的初步评估结果。该评估由Hatch有限公司完成。估算时仅使用了67(实际已经完成114)个钻孔的资料,并排除了30g/t以上的特高品位。资源量评估结果如下:推定资源量推测资源量矿床矿石量(万吨)品位(g/t)金属量(t)(矿万石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