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海近代气候变化的化学记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能动对程海沉积物化学组分及其比值变化剖面的精细剖析,辨识了程海沉积物碳酸盐含量、Cao/(MgO.Al2O3) (CaO+K2O+Na2O)/Al2O3比值的环境指示意义,初步探讨了程海区域的气候短尺度波动。研究结果表明,程海区域主要表现为暖干与冷湿相交替的气候演替类型,且存在约50a时间尺度的气候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的硅铝率在2.80~3.37之间,说明该层已经发生了较强的土壤化作用,可以确定为古土壤。古土壤层土体样品与胶体样品的化学全量分析结果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只能用胶体样品来研究古土壤特征。在古土壤中,SiO2、Al2O3、MgO、TiO2、K2O相对积聚,而Fe2O3、CaO、MnO、Na2O、P2O5相对淋溶。在剖面上,SiO2/(MgO+CaO)的分子比值变化规律表明气候逐渐湿润  相似文献   

3.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1992年6月冲绳海槽进行了热水活动和底质调查。从所采岩芯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岩芯6个,对样品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Th、^230Th、^232Th、U、^234U、^238U的测定。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全新世期间沉积物沉积速率比晚更新世期间低,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为2.10-8.50cm/ka,晚更新世平均沉积速度为7.40-20.10cm/ak。这揭示了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期间大量的陆 火山碎屑冲绳海槽,而全  相似文献   

4.
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的行为与人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1998,17(3):269-274
于1995年3、5月在九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Cl2可提取磷(MgCl2-P)含量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并与叶绿素a以及悬浮物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NaOH/NaCl可提取磷(NaOH/NaCl-P)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南沙群岛海域 湖及其礁外沉积物间隙水中的Fe2+,Mn2+,Mn/Fe值及礁外/ 湖值、沉积物—海水界面扩散通量、沉积类型及其氧化还原环境。结果表明,间隙水中Fe2+,Mn2+浓度 写湖高于礁外,锰高于铁,礁外/渴湖值Fe2+为0.28,Mn2+为0.66,Mn/Fe值 湖内为1.47,礁外为3.52,界面扩散Fe2+,Mn2+均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海水扩散,扩散量的Mn/Fe值 湖为1.38,礁外为3.84,Fe2+,Mn2+浓度及其扩散特征的不同是由其氧化还原速率、扩散速度、控制体系及其氧化还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湖沉积物以粗粉砂为主,为还原特征;礁外沉积物以粉砂质粘土软泥为主,为弱还原特征,从间隙水中Fe2+,Mn2+浓度,Mn/Fe值及其礁外/ 湖值,Fe2+,Mn2+界面扩散及其Mn/Fe值,沉积物氧化还原度(ROD)的研究得到一致的结论,南沙群岛海区湖沉积物的还原性比礁外沉积物强。  相似文献   

6.
在体外O·-2损伤CAT的过程中,对CAT辅基Fe(Ⅲ)的ESR波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辅基Fe(Ⅲ)的ESR谱线特征有显著改变,如:g因子、ΔHpp及线型等均有显著变化。说明:辅基Fe(Ⅲ)的微观环境发生了变化,提示:这些变化可能是O·-2造成CAT活性改变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道用沉积物捕捉器(ST)研究南沙群岛珊瑚礁湖沉降颗粒物中主要元素垂直通量、垂直转移形态、再循环过程及垂直通量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作为生物化学沉积标志的Ca、Mg具有最高的垂直通量,达1.4和0.1g/(m2·d)以上,作为生物富集标志的Br、Ⅰ也有较高的垂直转移量;垂直转移形态的研究表明Na、K、Ca、Mg、Sr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向海底转移,其中Ca、Mg、Sr占99%以上,Fe、I、Ba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海底输送,在垂直沉降颗粒物到达海底后,有相当部分的主要元素可再循环进入水体中,Br、I、K、Al的绝大部分进入再循环,Mg、Na、Cl有一半左右进入再循环,Ca、Sr、Ba、Fe大部分被埋葬;Na等9种元素的垂直转移量随SST呈指数降低响应,对SST的敏感性Fe>Br>Sr>Ca>Na>Cl>Mg>I>Al,这再一次验证了CaCO3随温度升高,其溶解度降低、化学沉积量增加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表明在珊瑚礁海水的垂直沉降颗粒物中主要元素是作为珊瑚的重要成分与CaCO3一同被沉积下来的,CaCO3起到稀释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砷形态的存在及迁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As(T),As(V),MMA,DMA含量与Fe,Al,K,Ca,Mg及有机碳含量,研究了南亚热带近河口区沉积物中As形态的存在特征,并计算As形态间及与其它元素间的相关性,从而说明As形态河口区的存在及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9.
根据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As(T),As(Ⅲ),As(Ⅴ),MMA,DMA含量与Fe,Al,K,Ca,Mg及有机碳含量,研究了南亚热带近河口区沉积物中As形态的存在特征,并计算AS形态间及与其它元素间的相关性,从而说明AS形态在河口区的存在及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10.
马里亚纳海槽区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7个岩芯粘土矿物的研究,马里亚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是蒙皂石,其次是少量FeMg绿泥石和伊利石,蒙皂石和FeMg绿泥石主要是海底基性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自生矿物,伊利石主要是来自海槽北面和西北面陆上岩石的风化产物,蒙皂石由海槽北部向南部呈增加趋势,而伊利石则呈减少趋势,此外,在距今大约45-10kg形成的地层中蒙皂石呈减少趋势,伊利石则呈增加趋势,上述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主要与物  相似文献   

11.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痕量硒及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HGAFS) 测定海水痕量硒,并利用KBH4 对Se( Ⅳ) 和Se( Ⅵ) 的还原能力不同,以6mol/dm3HCl 将海水中Se( Ⅵ) 还原为Se( Ⅳ) 再经氢化反应而测定其形态浓度。以正交设计法对HGAFS法测定硒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在佳化条件下本方法测定溶解态硒的检出限为0 .072μg/dm3 ,对1 .00μg/dm3Se 浓度的样品变异系数为±2.3 % 。标准曲线表明,在0~25μg/dm3Se 浓度范围内有理想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溶解态总硒、Se( Ⅳ) 及Se( Ⅵ) ,回收率为99 ±2 % 。  相似文献   

12.
根据7个岩芯粘土矿物的研究,马里亚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是蒙皂石,其次是少量FeMg绿泥石和伊利石.蒙皂石和FeMg绿泥石主要是海底基性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自生矿物,伊利石主要是来自海槽北面和西北面陆上岩石的风化产物.蒙皂石由海槽北部向南部呈增加趋势,而伊利石则呈减少趋势.此外,在距今大约45ka~10ka形成的地层中蒙皂石呈减少趋势,伊利石则呈增加趋势.上述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主要与物质来源、火山活动、海底浊流以及古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一个中型水库(黄同水库)中几种主要微量营养元素(Fe、Mn、Zn、Cu、Mo)的存在形态、分布及其季节变动。主要结果为:(1)水库中Fe、Mn、Zn和Cu的平均总浓度分别为364.3、112.1、96.01和3.24μg/L;Mo的溶解态平均浓度为3.26μg/L。Fe和Mn以颗粒态为其主要存在形式,而Zn和Cu则以溶解态为主。(2)该水库5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分布呈均匀化特征,但其浓度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垂直分布互有差异,Fe、Mn、Zn随水层深度增加而递减,而Cu和Mo的垂直变化甚小。(3)微量元素存在形态与水化学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PFe、PZn、PCu与DO间具有良好负相关,而DZn、DCu、DMo和PZn、PFe与叶绿素间均呈紧密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EDITORIALCOMMITTEE¥//AdvisersChen ̄n(ChenK ̄chenreM¥)TaDShipon(N#g)fbiAnbons(t¥#)wang ̄o(wangTe-ciaE¥B)LinBidden(LinPing-nam#*W)...  相似文献   

15.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段的6个沉积岩心进行了CaCO3含量、粒度和铀系同位素分析,结合氧同位素数据和海槽其他钻孔的相应结果,探讨了冲绳海槽北部晚第四纪以来CaCO3含量的垂向与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段沉积总体上表现为全新世CaCO3含量高、晚更新世CaCO3含量低的“大西洋型”碳酸盐演化特征,但冲绳海槽北段和中部的碳酸盐演化特征并不一致,海槽内西坡、槽底和东坡的不同部位其演化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特征密切相关,晚第四纪冲绳海槽碳酸盐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海区沉积物柱样中碳酸盐组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1989年5月在黄河口海区采集4个沉积物柱状样,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其碳酸盐组分中Ca,Mg,Fe,Na,M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含量分布基本遵循“元素粒度控制律”,即沉积物粒度细时,元素含量超于富集。结果还证明,受黄河水影响越大,沉积物碳酸盐Mn/Fe比值越高,可以以此判断沉积物受黄河水影响的程度;CaCO3含量亦存在类似现象。相关分析表明,碳酸盐组分中Mn含量与CaCO3含量相关较好,而Fe与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对中老年保健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曹吉祥 《海洋科学》1994,18(6):32-34
本文就螺旋藻在中老年医疗保健、防病治病等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1平衡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螺旋藻的化学组成[8,19,20]具有以下特点:(1)蛋白质含量比高蛋白代表食品──牛肉、鸡蛋分别高2.3和3.6倍[12];含有18种氨基酸及人体全部必需氨基酸,其组成基本达到FAO/WHO确立的理想标准[20]。(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最丰富[22]。(3)矿质成分由多种常量元素(较丰富的有Fe,K,Mg等)和微量元素组成。(4)维生素种类多(十几种),含量丰富;含有植物中少见的B…  相似文献   

18.
空间因子分析与沉积地球化学旋回元素组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5月,引用地矿部“七五”东北太平洋CCA121柱状沉积物的8个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利用空间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两种周期度(D1=65cm,D2=105cm)内的沉积地球化学旋回元素组合,并据此探讨多金属结核成矿与物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与小尺度周期(D1=65cm)对应的元素组合:Ud1(Mn,Co,Cu,Al2O3,SiO2和Ud2(Fe,Ca,Co,Cu)与大尺度周期对应的元素组合为  相似文献   

19.
洪阿实  陈承惠 《台湾海峡》1994,13(4):331-334
本文报道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MD756岩心晚更新世沉积物内有孔虫Neogloboqudrina.dutertrei(d'Orbigny)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整个岩心的同位素变化幅度,对氧约为1.1%,对碳约为1.3%。同位素古温度最高27.5℃,氧同位素期为第1阶,相当于冰后期;最低22.2℃,氧同位素期为第2阶,相当于晚武木冰期。全新世前期平均温度为26.1℃,比晚更新世晚期平均温度(24.2℃)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内蒙古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地质特征与陨石撞击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内蒙古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由于其独特的矿床地质与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而明显有别于世界上其它绝大多数的Fe、Nb、REE矿床。本文提出该矿床是约1500Ma前一块富含REE、Nb的铁陨石撞击在华北地台北缘碳酸盐沉积陆架上形成的。现在矿床矿体中心的块状铁矿石更多地代表了陨石的成分,矿体外侧富含REE、Nb的环状白云岩是陨石撞击浅海碳酸盐沉积陆架释放的巨大能量使海水(含Mg)迅速受热溶解陨石中的REE、Nb等形成的含金属热液蚀变沉积成因方解石质碳酸盐沉积物的结果。块状铁矿石和环状白云岩之间矿物成分异常复杂、结晶颗粒十分细小的条带状、侵染状Fe-Nb-REE矿石组成的矿体则是撞击瞬间导致的由陨石(Fe、Nb、REE)、海水(Mg、Na、K等)和碳酸盐(含少量硅质夹层)(Ca、Si、Al等)组成的超高温、多组分、富水体系在快速冷却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撞击释放的巨大热能,在撞击体(陨石)下部相对不易释放,导致部分碳酸盐沉积物在富含REE、Nb、Mg等的热液参与下融熔,然后侵入到周围岩石裂隙形成矿区内众多的富含REE、Nb的白云岩脉。撞击的瞬间导致大量岩石、矿物碎屑、海水、蒸汽弥漫天空,同时引发巨大的海啸,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