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接风向风速计发生故障或停电、电压偏低、感应部分冻结、安装维护不当等,使自记迹线不正常或缺测,记录如何处理?谈一点体会。一、风速:正常情况下,计算正点前十分钟内的风速,是按迹线通过自记纸上水平分格线的格数来计算。若因风速记录机构失  相似文献   

2.
规范规定:当自记风的风向或(和)风速有缺测时,在无其它自记风记录可代替的情况下,应从正点前20分钟到正点后10分钟内,取接近正点的1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代替。但在理解“接近正点”时,有些观测员可能陷入误区,从而在处理有缺测的自记风时有失偏颇。误区可归纳为:误区一:正点前有部分自记风速线缺测时,要么完全用从正点前20分钟到正点前10分钟这10分钟的自记记录代替,要么完全用正点后10分钟的自记记录代替。误区二:自记风向有缺测时,可代替时段内的风向在标线排序时,要么都从左到右,要么都自右向左,一成不变。误区三:…  相似文献   

3.
整理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速自记记录的目的,是测定各时风速。规范规定,各时风速是取各正点前十分钟内风速作记录的。那  相似文献   

4.
目前台站使用的 EL 型电接风速计,根据其构造原理,性能达到了原设计要求,能够反映风速的平均状况。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EL 型风速自记的原理是按空气行程达到200m时电接1次。风速自记笔尖相应跳动1次来记录的。如10min 内笔尖跳动1次,风速便是0.3m/s。在实际观测中,计算正点前10min 内的风速,是按迹线通过自记纸上水平分格线的格数来计算,笔尖跳动1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凡雨量计 2 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 ,自记纸需作时间差订正。以下操作方法具有时差标识明确、时差线插入准确的特点 ,可以方便地进行时差分配。根据有降水自记迹线自记纸的换上、换下记号和时间 ,求算 2 4小时自记钟快慢分钟数 (总时差 ) ,并写在自记纸换下时间左侧 ,然后用内插法求出每小时的时间差 (自记钟快的 ,时间差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 ,并将每小时的时间差连同符号 (正号可省略 )写在相应的正点线上。根据每小时的时间差内插时差线 ,时间差为正时 ,时差线就做在正点线的右侧 ;时间差为负时 …  相似文献   

6.
1 把好复算校对关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 ,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 (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 ) ,风速尾数是否是 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2 与 4次定时风向风速进行比较一般自记纸上整理出来的 1 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与相应的2分钟风向风速差别不会太大。在仪器无故障和自记钟走时正常的情况下 ,1 0分钟内最多风向和定时风向差别应在± 45°以内 ,一般正点前 1 0分钟内的 5个风向中应至少有 1个与 2分钟的风向相对应。如超过 4…  相似文献   

7.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自记仪器发生故障对记录造成影响时,只能待换下自记纸后,根据所划迹线经过细心认真判断分析,并结合《规范》、《技术汇编》有关规定,对其做出合理的处理。现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种降水、风自记记录缺测的处理方法叙述如下。1国家一般站,当夜间有降水天气,且降水发生在雨量自记钟停走以后,自记笔尖只做上下(虹吸)滑动,所划降水迹线为一重叠的线段,降水终止时间在夜间(08:00以前);或降水持续至08:00以后,自记钟停走又于叶:00前修复,07:00~08:00一小时内记录正常,但降水是微量,迹线为平线…  相似文献   

8.
1.利用日照自记述线判别日照仅安装是否正确我们知道,若日照计安装正确,自记纸换纸位置正确,在春分或秋分日的日照自记迹线应是垂直干时间线的直线。因此,可以通过对春分或秋分的日照自记迹线分析,判断日照计安装是否正确,方法如下:春(秋)分或前后五~2天,在记录有日照迹线的自记纸上,用铅笔以12时迹线为起点,上下午各画一条垂直于时间线的直线,再对日照迹线和铅笔线的位置分析。(l)当上下午两条日照迹线均与铅笔线基本重合,且上午(下午)的日照迹线均在12时结束(开始),表示日照计安装正确。(2)当上午的日照迹线在12…  相似文献   

9.
谢小康 《贵州气象》2003,27(5):43-43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 33页“日最高、最低值的挑选和订正”方法 ,从自记迹线中找出一日 ( 2 0~ 2 0时 )中最高 (最低 )处 ,标一箭头 ,读出自记数值并进行订正。订正方法 :根据自记迹线最高 (最低 )点两边相邻的定时观测记录所计算的仪器差 ,用内插法求出各正点的器差值 ,然后取该最高 (最低 )点靠近的那个正点的器差值进行订正 ,即得该日最大 (最低 )值。按上述订正后的最高 (最低 )值如果比同日定时观测实测值还低 (高 )时 ,则直接挑选该定时实测值作为最高 (低 )值。在实际工作中 ,当 1 4时换仪器或换纸后 ,有时自记记录跳跃比较…  相似文献   

10.
谢华生 《气象》1980,6(4):23-23
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向自记部分,是每隔二分半钟跳一次的。如果,在整理风向风速自记记录时,不管时差大小,都进行时间差订正,则在挑取十分钟最多风向时,势必增加许多麻烦。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规范》§8。1、二、(三)、1条规定:“当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20分钟时,不必进行时间差订正”。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要想在挑取十分钟最多风向时不进行时间差订正,则必须使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控制在20分钟之内。  相似文献   

11.
在更换自记纸时,因钟简本身毛病或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自记纸底边未靠钟筒底沿,整理自记纸时记录如何处理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无影响。理由是虽然自记纸未靠钟筒底沿使自记迹线位置发生了改变,但计算出的仪器差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订正出的极值不会受到影响;也有人认为有影响,主要考虑自记纸未靠钟筒底沿的距离是不均匀的,使自记迹线的高低位置缺乏比较性,甚至会造成高低位置颠倒。现就气压自记纸未靠钟筒底沿如何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能说明问题,于1994年8月10日~9月10日利用一个月时间进行了对比观测。用一台备份气压计…  相似文献   

12.
1 虹吸提前记录笔尖不到 10mm迹线就开始虹吸 ,其原因是虹吸管的出口端存有积水 ,加上虹吸管的进口端也开始增水加压 ,两端封闭 ,空气不能充分补充进来 ,于是虹吸管内的水面高于浮子室内的水面 ,因而笔尖不到 10mm自计纸线就提前虹吸。遇到这种情况 ,可将虹吸管下部的胶皮管口剪成斜口状 ,以免存水 ,故障即可排除。这种现象一般不影响记录的连续性 ,可正常整理。2 自记迹线上下限不稳定在整理雨量自记纸的过程中 ,经常发现自记迹线上限有时在 10mm以上 ,有时在其下 ,虹吸后的迹线下限有时落在 0线以上 ,有时在 0线以下。遇到这种情…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第3期《湖北气象》刊登了阳德树同志的题为“关于08时气压自记跳跃式变化处理”一文,本人对文中的观点表示赞同。本站也曾有类似情况出现,并就此类问题的处理请示过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其答复:第一,自记纸在08时定时观测随即更换,由此产生的两张自记纸上的迹线“跳跃”,不作跳跃式订正处理;第二,自记纸在08时定时观测之后更换,该时定时读数记号前后的跳跃,应作跳跃式变化处理。由此精神出发,为了统一观测程序,本站自此以后一律在08时定时观测正点之后更换自记纸。从而“避开”了这个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过去本站是用EL电接风向风速仪观测和记录风向风速的,近两年改成了EN风数据仪以后,不少测站都发现容易漏记飑线现象.经分析发现,EN风数据仪记录风向风速是每一个定时正点和非定时正点打印一次风向风速,同EL电接风向风速仪比较,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它缺乏风向风速的连续记录,不能把风向风速随时间的变化完整地记录下来.当有飑线过境时,就很容易遗漏掉.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飑线漏记现象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张建强 《气象》2005,31(4):34-34
当温、湿度自记纸因故互换错而未及时发现纠正时,过去一般采取如下补救办法:用透明纸描绘自记曲线,移到另一张自记纸上,或将两张自记纸重迭,用大头针刺出各记录迹线相应位置加以描绘。这样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将自记迹线移至相应自记纸上,但因自记迹线长,曲折起伏。导致描绘难度大、可操作性差,描绘出来的迹线过于肥粗,自记记录极值准确度不高,针刺更是破坏自记纸而影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1 自记迹线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呈锯齿形、弧形、划平线或迹线无顶 (底 )点这一般是虹吸管与浮子室连接处漏气、虹吸管内壁不清洁 (特别是弯曲处 )、虹吸管弯曲处曲率不合要求等造成的 ,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1.1 两定时间只有一段迹线不正常不正常迹线在两正点之间时 ,用定时观测降水量减其间正常自记迹线的累计量代替该时降水量 ;不正常迹线跨越某一个或几个正点时 ,则用定时观测降水量减其间正常自记迹线的累计量代替整个不正常时段内的累计量 ,填在该时段最后一个小时栏内 ,该时段其它各时栏共用“←”符号表示。1.2 两定时间有 2段…  相似文献   

17.
《规范》规定:给自记仪器上纸时,要求自记纸卷紧在钟筒上,两端的刻度线要对齐,底边紧靠钟筒突出的下缘。在预审记录中曾发现:自记仪器某定时的器差值比前后几天相应时次的器差值明显偏大;无降水日里雨量自记迹线有上升或下降情况出现。通过对比,确认读数无误,又经仔细观察发现,是因安装自记纸时自记纸底边未紧靠钟筒突出的下端(整张或某一端)所造成。自记纸底边要紧靠钟筒突出的下缘@王明学$河南省长葛市气象局!461500  相似文献   

18.
我站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记录器经常出现这样的故障:换纸后,自记钟在摆动,而钟筒不转动,风向风速迹线在原处长时间连跳,大约20分钟后钟筒才开始走动。经检查分析,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保持气象自记记录迹线的清晰,是正确整理和使用自记记录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为碰到记录模糊或间断而伤脑筋,尤其是达因风向风速自记记录,在秋冬干燥季节往往出现记录间断,而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又易产生墨水滴到自记纸上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常由于加注墨水不当,墨水浓缩或因笔尖渗水不良引起的。除了采用通常处理这类故障的办法外,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一节直径3毫米;长18至20毫米的塑料管,前端剪成45°左右斜角,中段剪一个10毫米长的凹口,套在笔尖上。前端距笔尖端约1.7毫米。这样就  相似文献   

20.
正点巡视仪器时,如果发现自记仪器出现钟表停摆或钟筒被卡故障,及时排除也将造成部分时段(甚至近1个小时)内的记录中断缺测。如果仪器感应部分正常工作,自记笔尖能作记录划线,则该故障是钟筒不转动而使自记笔受感应变化在原处上下划线作记录,形成一条直线,直线记录上限点与下限点应该是缺测时段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在整理记录挑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要把上述极值与自记记录正常时段内的极值作比较,进行合理判断,不能因为记录出现缺测而轻易将日极值按缺测处理。这种现象处理适用于气压、温度和湿度自记仪器,不能用于EL型电接风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