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了永梅坳陷带锰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布、规模、元素组合及浓度和组分分带等特征,探讨了水系沉积物测量寻找锰矿的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在大面积普查地热时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的效果,并作了对比研究.指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为最优,岩石地球化学的效果也可以,指示元素为Hg、As、Sb.本文从勘查地球化学角度讨论了热海热田的远景,指出热田规模大、温度高,远景可观,为该热田的开发利用指出了前景.  相似文献   

3.
不活动元素的稳定性使得风化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风化产物能够保留新鲜母岩的元素特征,它们之间的含量变化趋势有可能从母岩传递到其风化产物中,这类似于生物学中基因遗传。仿照生物学中基因的特性提出了地球化学基因的概念及其构建方法,为了比较地球化学基因的相似程度进而提出基因相似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风化过程中11种不活动元素为例,基于中国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的元素丰度数据构建了表征岩石及其风化产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其元素序列为:Al2O3→SiO2→P→Ti→La→Fe2O3→Th→Zr→Nb→Y→U。利用豫西熊耳山地区安山岩风化剖面、残坡积—沟系土剖面、化探详查水系沉积物和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4种比例尺尺度的样品对构建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在风化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遗传性(从岩石到风化产物)和继承性(从土壤到其源岩),利用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可以对土壤样品进行物源示踪。源自同一母岩的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之间在岩性地球化学基因方面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同源风化产物之间)。基于中国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调查数据,可以构建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库来对岩石及其风化产物样品进行溯源分析,在地质、环境、法庭等科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舍勒铜矿区及外围表生地球化学分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阿舍勒铜矿区及外围区域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风化作用体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①Ca是研究区最活跃的元素,在土壤40-200cm深度上形成碱性碳酸盐地球化学障──钙积层.②不同地质背景对元素表生活动有制约作用,背景区和异常区元素的表现有明显差异.③从风化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Cu、Zn的存在形式发生明显变化,从以硫化物相为主变成以有机相为主.④大多数铜矿化指示元素都富集在<0.5mm的水系沉积物中,并可沿水系迁移到矿区下游7km以外.  相似文献   

5.
森林沼泽景观元素次生分散富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得尔布干森林沼泽区的景观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降雨集中,中低山沟谷长而平缓,植被发育,土壤A层和水系沉积物中富泥炭,土壤呈弱酸性、弱还原环境.铅锌矿床形成的异常从岩石、土壤C层、土壤A层到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降低,呈逐步分散.水系沉积物中Pb、Zn元素含量随粒度变细而降低,Ag、有机碳含量增高.水系中泥炭沉积物可吸附活动态金属元素,在背景地段可形成次生富集和"假异常".有机质影响水系沉积物异常,为干扰因素,应消除有机质影响.水系沉积物中碎屑沉积物能较好反映矿化异常.确定合理采样介质、密度,采样到位,可提高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6.
元素地球化学在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建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石谱系单位概念和划分方案,论述了通过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建立岩石谱系单位的可行性和步骤,并进行了野外验证。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部加来地区地质特征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探讨铷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铷元素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基本吻合;本区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但不同时期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不一,中三叠世红岭花岗岩体中铷元素背景值最高;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是Rb2O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9.
岩石化学元素丰度在地球化学块体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迟清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6):428-430,444
以Au、Ag、Cu、Pb、Zn、Sb、Hg、W、Sn、Mo、U、Cr、Ni、Co等14种成矿元素为例,利用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出露地壳和不同类型岩石的元素丰度阐明其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划分与研究中的意义.利用岩石元素丰度对地球化学块体进行研究,既可查明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的成因,又可为地球化学块体的研究对比提供条件.因此,应建立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或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的岩石元素丰度并加强其与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对应关系的研究,这将会对地球化学块体的划分与推断解释提供重要的更加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海沟金矿床区域水系沉积物、矿区水系沉积物及矿体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依据该模式对区域47个异常进行了研究对比,预测出一处寻找海沟式金矿床的有望异常。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南召县银洞岭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洞岭银矿床位于豫西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选择找矿靶区,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植物地球化学、壤中气汞量测量等方法,确定矿化有利地段并实施钻探验证,最终发现隐伏银矿床.银洞岭银矿床的发现,是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In the Hunan-Guizhou-Guangxi area there have developed very thick bedded siliceous rocks of the late Sinian. The rocks have a fairly pure composition, with an average content of siliceous minerals exceeding 95%. They are relatively rich in Fe and Mn, and poor in Al, Ti and Mg. The Fe/Ti, (Fe+Mn)/Ti, Al/(Al+Fe+Mn) and U/Th ratios and the Al-Fe-Mn and Fe-Mn-(Ni+Co+Cu)×10 triangle diagrams all show that they ar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siliceous rocks. In the rocks the total amount of REEs is low, the δCe shows an obvious negative anomaly and the 8Eu a weak anomaly, and LREE>HREE, all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products of hydrothermal processes. The δ30Si and δ18O value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rocks all clearly show that the silica forming the rocks comes from hot water. Besides, analyses o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rocks using the MnO/TiO2 ratio and the δCe and δ30Si values yield the same conclusion that they are formed in environments from continental marginal slope  相似文献   

13.
严新泺 《地质与勘探》2021,57(6):1366-1373
广西凤山县顶头金矿勘查区具有较好的探寻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潜力,该类型金矿主要受断层控制。为了查明勘查区内断层构造的深部展布情况,进而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依据,在工作区36、56、128线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测深工作;测得数据采用二维反演,生成电阻率反演剖面图,并结合工作区地质特征等对3条剖面进行地质解译;解译结果为推断F1、F2控矿断层深部总体仍向南西倾斜,且产状逐渐变陡,施工钻孔时应布置斜孔,方位南东。在36线、56线布置钻孔验证,均见到金矿(化)体,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见矿位置均与AMT断面对应的中-低阻带相吻合。总体结果表明,AMT法在本区识别断层构造是有效的,值得在滇黔桂地区勘查金矿时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桂东南荔枝生长营养元素农业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荣  李蔚萍 《地学前缘》2006,13(1):119-127
桂东南是中国重要的荔枝产区,以梧州地区为例,重点对沙头和古凤两处荔枝种植园进行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采集了荔枝园施肥圈内、外土壤,出露的代表性基岩,以及荔枝叶、青果和熟果样品,实测了大量和微量矿质元素、稀土元素,以及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的含量。通过计算荔枝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率及荔枝生长与结果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查明本区荔枝生长的特征营养元素为Ca、K、Mg、Mn、P、Zn、Cu、B、Fe和REE。荔枝结果期的特需营养元素为P、Mg、Mo、Cu、Zn、Ko荔枝结果早和晚期特需元素分别为Ca、Si、B和Cu、Fe、K。在岩石-土壤-荔枝株生态循环系统中,本区营养元素在土壤中保持一定的积累,提供荔枝生长的需求,因此为荔枝宜种区;但全区土壤B缺乏,Zn、Mo局部不足。Ca、K、Zn在两区岩石土壤中分布不同,可能是造成沙头荔枝比古凤荔枝迟熟的主要农业地球化学因素。研究区有害元素Pb、Cd在土壤中积累是值得关注的土壤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美 《地质与勘探》2016,52(5):854-864
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属于卡林型金矿。本文在对那矿金矿区进行1∶1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基本上查明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结合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选取Au、As、Sb三种元素为成矿指示元素。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矿区内指示元素异常的特征、分布与地质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异常解释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那矿金矿区中三叠统百逢组中上部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是赋矿层位;坡表谷背斜与坡表谷断裂的复合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矿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等蚀变为金的矿化标志;圈定的Ⅰ号异常带是矿致异常,其Au元素异常规模大、品位高,是该区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东北黑土地1:2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讷河市土壤中微量元素B、Cu、Mo、Fe、Mn、Zn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土壤表层Mn元素含量丰富,Fe、Mo元素含量较丰富,B、Cu、Zn元素含量较缺乏;②土壤表层微量元素Cu、Fe、Mn、Zn有效态含量丰富,B有效态含量中等,Mo有效态含量缺乏;③黑土剖面中微量元素淋溶淀积程度明显,表现为以淋溶层较低,表层和淀积层较高,而草甸土淋溶淀积不明显.依据土壤中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布特点,应选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东北黑土地1:2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讷河市土壤中微量元素B、Cu、Mo、Fe、Mn、Zn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土壤表层Mn元素含量丰富,Fe、Mo元素含量较丰富,B、Cu、Zn元素含量较缺乏;②土壤表层微量元素Cu、Fe、Mn、Zn有效态含量丰富,B有效态含量中等,Mo有效态含量缺乏;③黑土剖面中微量元素淋溶淀积程度明显,表现为以淋溶层较低,表层和淀积层较高,而草甸土淋溶淀积不明显.依据土壤中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布特点,应选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锰矿床受地层层位、沉积-构造环境、表生成矿作用等因素控制,利用GIS技术对不同尺度致矿地质异常信息进行组合、层层叠加和筛选,圈定10处找矿有利地段、30多处潜在资源地段,实现了对潜在锰矿资源地段的逐步接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含锰岩系出发,全面论述了广西氧化锰矿类型,在总体各类氧化锰矿成矿机理和主要特征基础上,综合归并三类七型氧化锰矿划分对比图,其中特别指出岩溶洼地锰矿是地方特色的新类型锰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意义,在分析广西氧化锰矿的原岩,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氧化锰矿成矿模式图,最后指出了广西氧化锰矿还有很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at Hetao plain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geochemical survey of the groundwater and a core sediment. Arsenic concentration in groundwater samples varies from 76 to 1093 μg/L. The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mostly appears to be weakly alkal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3 and SO42− are relatively low, whi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DOC, NH4+, dissolved Fe and sulfide are relatively great. Analysis of arsenic speciation in 21 samples shows that arsenic is present in the solution predominantly as As(III), while particulate arsenic constitutes about 10% of the total arsenic. Methane is detected in five samples with the greatest content being 5107 μg/L. The shallow aquifer in Hangjinhouqi of western Hetao plain is of strongly reducing condition. The arsenic content in 23 core sediment samples varies from 7.7 to 34.6 mg/kg, with great value in clay and mild clay layer. The obvious positive relationship in content between Fe2O3, Mn, Sb, B, V and As indicate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in the sediments may be related to Fe and Mn oxides,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Sb, B and V may be affected by similar geochemical processes as that of 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