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铅锌矿床类型划分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铅锌矿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以成矿温度结合深度和典型矿物组合为基础、以围岩或含矿岩系为基础、以成因为基础、以综合矿床因素为基础、以含矿岩系结合矿床成因为基础的若干划分方案,各具特色,又有不完善之处。从反映客观地质规律和体现矿床内在差异和外在可把握的标志的原则出发,尝试将铅锌矿按成矿系统划分为岩浆、热液(水)、沉积、叠加改造4大类,再据成矿环境,围岩类型及蚀变,成矿时代,流体包裹体,铅、硫同位素,成矿条件等特征进一步划分出9个亚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金矿床成因分类历史的简单回顾和对国内外流行的主要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的简要介绍认为:(1)不同历史阶段的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集中反映人们对金矿床成因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有一个的历史发度过程;(2)由于分类的原则与依据不同导致分类的不统一;(3)变质岩区热液金矿床的成因归属问题是当前金矿床成因分类争议的焦点之一;(4)金矿床成因分类既体现成矿理论研究成果,又是勘查评价的依据,每一成因类型实质上是指导勘查评价的一个模型;(5)我国金矿床类型齐全,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和找矿远景,在加强地质类比的同时要重视起类型的预测评价;(6)要重视我国学者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矿床分类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金矿而言,许多矿床地质工作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金矿床分类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案,无疑,这些工作对金矿床进行深化研究都是有益的。一个成功的矿床分类,不仅能够正确反映成矿的客观规律,揭示各类金矿床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矿床的普查、勘探及合理的评价。为此,我们在我国金属矿床传统分类的启发下,开展了金矿床普查分类的研究。这种分类是从含金岩系所反映的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结合控矿构造样式和矿体形态特征,从已有的工业金矿床着眼,按我国矿床传统命名习惯,冠以××式金矿的名称。共分为六大类十六式,各类型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当糜棱岩中金元素的含量足以满足工业利用,即在糜棱岩中可圈出独立的金矿体时,这种金矿床便可称为糜棱岩型金矿床.糜棱岩型金矿床是"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此类金矿床多分布在古老地块周边长期活动的构造带之中.介绍了糜棱岩型金矿床的赋矿岩系、控矿构造、矿床、矿体、矿石以及含金矿物等地质特征.同时,对金成矿地质环境及矿床成因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源 《西北地质》1991,12(2):57-59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金矿床的分类可看出,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系统中,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归类问题尚有一定分歧。有的学者将其划归为岩浆型矿床,如W·艾孟斯(1937)的分类中岩浆分凝型金矿床;胡伦积(1982)的岩浆分异型金矿床;有的成因类型划分中则无岩浆型矿床,如朱奉三(1983)等。事实上,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其富集机理类似斑岩铜矿中的伴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红土型金矿床的勘查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土型金矿床为一种难识别的金矿床类型目前多注重红土化剖面的空间结构及成矿条件,对红土型金矿床的成因分类及定义尚存歧义,矿床地质勘查及评价的总体水平不高。应找矿准则,评价标志及经济有铲的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从成矿动力学的角度探讨红土型矿金矿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金矿床成因分类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金矿床成因分类研究的现状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述.其中较有影响的成因分类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以成矿作用为基础的成因分类;(2)以成矿物质为基础的分类方案;(3)以赋矿岩石组合为基础的分类方案;(4)以金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单元为基础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香炉碗子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金矿床地质概况、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重点介绍了金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特别是烟囱桥子-龙头脆-韧性剪切带既控岩又控矿的情况以及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  相似文献   

9.
栖霞早期是贵州铁、硫、铝矿的产出时期之一,含矿岩系及铁、硫、铝矿广泛分布于黔东、黔北地区,并已探明一些中、小型矿床提供开采利用。本文简述了含矿岩系及其矿产特征和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论证了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形成机制。栖霞早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和物源对这些矿产的形成与分布起着控制作用,均控制在黔北碎屑坪区,以潮坪及泥坪沼泽相为主,尤其以湘黔桂古陆西侧海湾地带、“黔中水下隆起”北侧及太白群岛周围等静水局限环境成矿最为有利。据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铁、硫、铝矿可划分为:(I)含菱铁矿—铁绿泥石—铝土矿;(Ⅱ)含菱铁矿—铁绿泥石;(Ⅲ)含绿泥石—菱铁矿—铝土矿;(IV)黄铁矿;(V)合绿泥石—黄铁矿—赤、菱铁矿等五个矿相区。按沉积学和沉积演化历史,将菱铁矿、铁绿泥石、黄铁矿和鲕、豆状赤铁矿、铝土矿的成因,分别归属于成岩层状及同生层状类型,为进一步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流行的岩金矿床分类方案是依据地表已遭受一定剥蚀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理论而建立的 ,为了有效地开展隐伏岩金矿体定位预测工作 ,必需重新认识和划分矿床类型 ,弄清哪些特征真正具有可比性。文中分析了现有分类方案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金矿的“特殊性” ,提出应简化矿床类型、将成矿区带作为分类的目标 ,将成矿系统作为分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地质专业组,在总结和概括世界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金矿地质实际,提出了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方案(第三次讨论稿)。该方案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1、岩浆-热液金矿床:系指与重熔的中酸性侵入体或与混合岩化花岗岩在成因上及时、空分布上有关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健中 《甘肃地质》1999,(Z1):44-50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床类型。根据金矿床岩系的类型、特征矿石矿物的组合性质,对其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大类型。碳—硅泥岩型金矿床,细碎屑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初步认为碎屑岩型金矿床是一类由构造热液形成的,由碎屑岩容矿的,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东准噶尔铜金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仁义 《矿床地质》1995,14(3):228-234
依据含矿围岩性质,把东准噶尔不同铜金矿床划分为5个主要类型,在较详细地剖析了各主要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带和成矿远景区,讨论了区域地质演化与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宝林  蔡新平 《地学前缘》2000,7(B08):231-237
目前流行的岩金矿床分类方案是依据地表已遭受一家剥蚀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理论而建立的,为了有效地开展隐伏岩金矿体定位预测工作,必须重新认识和划分矿床类型,弄清哪些特征真正具有可比性,文中分析了现有分类方案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金矿的“特殖性”,提出应简化矿床类型、将成矿区带作为分类的目标,将成矿系统作为分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选择山东矿业大省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矿产资源潜力和危机形势,通过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了解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成矿的“捐赠作用”,指出了地层含矿、构造控矿、岩浆致矿的作用,并紧紧地将地壳运动演化与矿产形成联系起来。分析了矿床成因,详细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山东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正>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国内首例独立大型钴(金)矿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对其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时代归属、含矿岩性、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构造环境、钴富集成矿机制、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关于该矿床含矿地层时代归属、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关于该矿床的成因存在"层控-改造成因、海底喷气沉积成因、多成因、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因和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等多种观点。导致对该矿床的成因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锑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典型锑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对比中国典型锑矿床控矿因素,从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岩系、控矿构造等方面对该地区锑矿的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锑矿的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火山热液型两种类型;各矿床中含矿岩系多为晚古生代泥盆系至二叠系之间,具有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特征;矿(化)体主要受控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带,成矿作用可能与板块碰撞过程中的俯冲增生造山作用有关;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的还原条件中形成的暗色细碎屑岩系是赋矿的有利层位;锑矿热液的形成可能与深部偏幔源-幔源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金矿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优势矿种之一。由于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金矿的评价。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金主要以共生、伴生的形式存在。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4类,其成矿时代集中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主控因素,可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归纳为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可进一步划分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省已知锰矿床(点)进行了统计,按集中区、产出时代和已知典型矿床,将锰矿类型划分为虎牙式、轿顶山式、石坎式、高燕式、大白岩式,按成因分类归为海相沉积型、(火山)沉积变质型,从锰矿分布的时间、空间、含矿地层及岩相古地理、构造及成锰盆地等总结了5个矿床式的成矿规律。根据成矿条件、地质背景等,计算典型矿床含矿系数,以地质体积法预测各个矿床式的资源远景,探讨全省锰矿资源前景,对省内锰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床类型。根据金矿床岩系的类型、特征矿石矿物的组合性质,对其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大类型。碳—硅泥岩型金矿床,细碎屑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初步认为碎屑岩型金矿床是一类由构造热液形成的,由碎屑岩容矿的,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