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X射线能谱元素像分析技术(EDS-Mapping)可直接观察岩石光片中目标元素的分布特征。本文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及配置的X射线能谱仪综合分析技术,对山东归来庄金矿中碲元素和其他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规律进行研究,定性确定含碲矿物、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矿物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中含碲矿物有棱角状碲金银矿、碲化铅等,以浸染状形貌他形镶嵌于主矿物他形石英和片状云母之间,颗粒大小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极不均匀。对典型含碲矿物的微区成分进一步精确测定,得到碲金银矿和碲化铅的化学式为Ag_(0.85)Au_(2.55)Te_6和Pb_(0.52)Te_(0.48),其中碲金银矿成分明显异常。本文研究为稀散分布微细矿物的成分、形态分布及与围岩关系建立了一套先进实用的表征方法,可为含碲金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碲是战略性关键矿产。碲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使碲元素及其同位素有望为多种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综述了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碲矿物学、各储库碲含量、陆地和海洋碲资源以及碲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地壳中碲丰度很低,但碲矿物数量多,主要为自然碲、碲化物、碲硫(硒)化物、碲氧化物和含氧盐。碲在大洋结核和结壳、陆地富碲矿床及富有机质沉积物中含量较高。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造山型金矿、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等热液成因矿床和岩浆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是重要的陆地富碲矿床类型。大洋结核和结壳中的碲达到了碲矿床的富集程度,且蕴含的碲资源量远超过陆地碲资源量。与球粒陨石相比,地球物质也存在显著的碲同位素分馏,碲同位素地球化学在陆地和海洋碲资源研究中已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某些金矿床中金银碲化物矿物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Au-Ag-Te三元系的实验矿物学结果,对我国金驹山 、银坑山、归来庄和驾鹿四 个金矿床中的金银碲化物矿物的共生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了金银碲化物矿物在时空 关系上的共生组合和禁生关系特征。研究表明,金银碲化物是该类型金矿床中最重要的一类 矿物,其产出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成矿体系溶液中Au、Ag、Te元素的浓度及其含量比值;而 成矿体系中碲金银矿、碲银矿等低温同质多像变体的存在,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形成于成矿温 度和压力较低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对含碲金矿中碲化物物相组成和元素赋存特征开展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对此类金矿矿床成因的理解和找矿勘查工作。山东金青顶金矿床伴生的碲化物由于碲化物颗粒较小,不易被发现,以往的研究缺乏对碲化物元素分布的精细刻画。本文通过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波谱分析、能谱分析结合面扫描技术对金青顶金矿床碲化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碲化物的种类、共生关系、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碲金银矿与碲银矿密切共生,常形成连生体,Au、Ag在连生体中不均匀分布,面扫描图局部可见碲金矿亮斑;Te总是优先和Ag结合,生成碲银矿,随着Ag的消耗碲金银矿开始出现,Ag被耗尽后Te与Au生成碲金矿,成矿后期热液中多余的金与碲金银矿或碲银矿反应生成非常规碲化物(如本文发现的Ag2.95Au1.83Te),当Te消耗完后生成自然金;金银矿物的生长顺序是碲银矿—碲金银矿—碲金矿—自然金。本研究为含碲金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归来庄贫硫氧化型低温热液碲金矿床中金及碲化物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金矿、碲金铜矿、碲银矿、碲金银矿、碲铅矿、碲镍矿、碲汞矿及自然碲等。金元素主要来源于泰山群山草峪组的片麻岩及寒武一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碲元素主要是由铜石杂岩体的二长质、正长质等中偏碱性岩浆从地球深部的上地幔、下地壳带入矿区并进入由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等组成的成矿热液中,与金元素形成碲金络合物进行搬迁、富集,因成矿体系的pH、Eh等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6.
四川石棉碲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埃平  钟子川 《地球化学》1996,25(4):365-371
研究了世界首例碲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微量分散元素碲富集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此矿床属Te-Bi-Au-Ag组合型中温热液矿床,矿体为碳酸盐脉和磁黄铁矿脉,矿石平均品位:Te5.98%、Bi8.02%、Au9.73×10-6、Ag37.45×10-6。成矿元素Te、Au、Ag主要来源于深部富含CO2、S的热流体。此热流体沿深大断裂上升至地壳浅部时,从围岩中浸取了大量的成矿元素Bi、Fe等。热液中的硫优先与铁结合生成磁黄铁矿析出,降低了热液中的硫浓度,从而促使分散元素碲与其沉淀剂Bi、Ag、Au相结合呈碲铋矿物、碲银矿和碲金矿等独立矿物形式沉淀,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甘肃党河南山某金矿碲化物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首次在甘肃党河南山某金矿中发现了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金矿、碲铅矿、碲铋矿等碲化物。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图像观察,发现研究区碲化物均较为细小,赋存状态多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无连生、交生现象,但空间上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多被黄铁矿包裹或产于黄铁矿、石英粒间和黄铁矿裂隙。根据不同碲化物与黄铁矿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推测其形成顺序为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银矿。依据碲化物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温度,对其形成时fTe2与fS2进行了限定,lgfTe2范围为-15.2~-11.2,lgfS2范围为-16.7~-14.4。并认为金矿中Au、Te来源与加里东期埃达克质斜长花岗岩体有较大联系,可能为俯冲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与地幔楔相互作用,将成矿元素富集后带入近地表形成含碲化物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独狼沟金矿是位于丹巴成矿带中穹窿边缘的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本文以独狼沟金矿中碲铋矿物及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床中碲铋矿物和自然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金的富集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碲铋矿物与自然金主要在成矿Ⅱ、Ⅲ阶段产出,矿石中自然金主要为含银自然金,成色整体偏高,平均为881,碲铋矿物主要有楚碲铋矿、叶碲铋矿、赫碲铋矿、硫碲铋矿B、未命名碲铋矿物(Bi2Te、Bi8Te3、Bi3Te)以及自然铋,碲铋矿物与自然金具密切的时空关系。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认为成矿Ⅱ阶段到Ⅲ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温度以及体系中碲逸度的降低是矿床中多种碲铋矿物相形成的关键,独狼沟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碲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特征均指示成矿过程中金-铋-碲熔体对热液中金的抽取是导致自然金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德平  刘鹏瑞 《山东地质》2001,17(3):102-106
山东平邑卓家庄金矿富含碲矿物和少量硒矿物,通过一系列测试方法手段对其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该高品位金矿的形成与富碲低温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多金属矿床辉碲铋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以碲为主的矿床。在该矿床中,辉碲铋矿作为一种最主要成矿矿物而大量堆积。化学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表明其为标准的辉碲铋矿,晶胞参数a=4.1408-4.5225,c=29.5008-29.6170.铋含量为57.65%-58.68%,碲35.20%-36.4%和硫4.5%-5.36%.另外,辉碲铋矿含有较多的杂质元素铁、铅、硒、锑、金和银,其中硒、金和银含量分别达1600-2600g/t,1.4-10.7g/t和2300-3400g/t.辉碲铋矿的δ34S的变化范围示意出硫来源于地幔。其矿床成因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目前提供了全球几乎所有的硒、碲及部分铊产量,其中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可共伴生碲、硒、铊等稀散金属。文章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矿床类型、岩浆作用、赋存状态、稀散金属与铜金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中有关碲、硒、铊富集机制的研究进展。碲、硒具有亲铁和亲硫的特征,而铊具有亲硫和亲石的双重特征,三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岩浆热液型矿床伴生有碲、硒、铊矿化。基性岩浆的注入和岩浆硫化物熔离可能是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碲、硒、铊富集的主要岩浆作用。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中铜和金含量通常呈正相关性,发育有丰富的含碲/硒/铊矿物,但碲、硒、铊与铜、金的关系还不清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育多个氧化性矽卡岩金矿、矽卡岩铜金矿,伴生大规模的碲、硒、铊矿化,且已被综合回收利用,该带是探讨氧化性富金矽卡岩矿床中碲、硒、铊富集机制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12.
内蒙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找矿矿物学特征及综合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石英、碳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及锰氧化物矿物的成分、特性、结晶特点及有关矿物的红外光谱特征等,提出了上述矿物的找矿矿物学特征。对本矿床的地质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找矿矿物不标志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它们的综合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多金属矿物样品,在6 mol/L盐酸介质中,以Fe3+盐为减缓剂,直接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上同时测定多金属矿中硒和碲。该方法用同一混合酸一次分解样品,不经分离富集,同时测定硒和碲,过程简单快捷,适合于批量样品的检测。将样品与标准曲线同时分解至冒高氯酸白烟,从而准确地测定多金属矿物样品中硒和碲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硒0.032μg/g,碲0.023μg/g;方法精密度(RSD,n=8)为硒<4.0%,碲<7.0%。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283、GBW 07233、GBW 07234验证,硒和碲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4.
硒矿物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散元素硒的矿物种类进行了初步总结,列出了自然界发现的已被IMACNMMN承认的90种硒矿物,并对硒矿物的元素组成、产出条件以及中国的硒矿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硒矿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白云鄂博矿区在旷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研究方面的进展。在矿物学研究方面,除以往研究过的一百多种矿物外,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又相继发现并研究了含铌锐钛矿、含铌钙钛矿、锶铁钛石、水磷钙钍石、白云鄂博矿、未命名氟碳酸盐新种矿物、珀硅钛铈铁矿、硅钡镁石、带云母等矿物;发现了矿物间的共生和交代关系。在岩石学研究方面,找到了霓长岩,发现了霓长岩化作用,确定了火成碳酸岩岩石的存在。在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方面,提出了稀土稀有金属矿化与火成碳酸岩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简要总结了碲的丰度、矿物学及其分布,重点论述了“碱质类”金矿床中碲的赋存状态、载金作用、迁移形式及其来源等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对研究元素超常富集的启示,并对超大型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地质与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是我国发现的世界首例独立磅矿床,并具Te、Bi、Se、Au、Ag多元素矿化。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学与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研究后,指出该矿床受韧性-脆性剪切带构造岩片和隐伏花岗岩底辟热穹隆的双重控制,以中下三叠统动热变质大理岩-绿片岩-千枚岩组合地层为赋矿围岩,热液蚀变发育碳酸盐化、硅化等。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流体属低氧逸度、高二氧化碳逸度,深成中温热液成矿作用,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后期受大气降水影响。K-Ar法测年与铅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一致,成矿时代属燕山早期(144.2-150Ma),与区域分布的花岗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金矿田中的两种罕见矿物—碲铅铋矿和自然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碲铅铋矿和自然碲产于河南省小秦岭含金石英脉矿床中。碲铅铋矿化学成分平均值(%)为:Te44.06,Bi40.24,Pb14.23,并含有微量的Ag、Au、Hg、Fe、Ni、Cu等元素。理论化学式为(Bi,Pb)_3Te_4,其中Bi>Pb。共生矿物有自然金、碲金矿、破银矿、碲铅矿、碲金银矿、碲铋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自然碲反射色为纯白微带乳色,非均质性清楚,偏光色为蓝灰-棕灰色。显微硬度为H_v=85.1kg/mm~2(25g)。共生矿物有碲金银矿、碲银矿、黄铜矿等。化学成分中碲含量达98.44%,并含Ag、Cu、W、Fe、Pt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9.
对世界上已经发现报道的56个铊矿物种类、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铊矿物产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总结。将铊矿物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含氧盐等六大类,其中铊硫化物矿物占绝大多数。在低温还原环境下,铊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可以与As、Sb、Pb、Hg、Cu和Au等元素结合形成两种形式的铊硫化物矿物:①TlwBySz(铊作为唯一的金属元素),②TlwAxBySz(除了铊以外还有其他的金属元素)。低温成矿域中贱金属矿床是铊矿物的主要产出场所。对目前铊矿物学研究的现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