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莫托萨拉铁锰矿硅质岩呈层状产于铁矿中,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2O3,Au,Ag,Cu,pb,Zn,As,Sb,Hg质量分数高,Cr,Ni,Co,FeO,Al2O3质量分数低,e(Al)/w(Al+Mn+Fe)比值低,这些元素组合指示出其热水 成因,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硅质岩主要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的稀土元素和O,Si同位且成表明硅质岩是  相似文献   

2.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平均含量95%以上。岩石富Fe、Mn,相对贫Al、Ti、Mg,富含Ba、As、Sb、Ag、U等微量元素。Fe/Ti、(Fe+Mn)/Ti、Al/(Al+Fe+Mn)、U/Th比值及AlFeMn、FeMn(Ni+Co+Cu)三角图均表明岩石为热水来源沉积岩。稀土元素总量低,Ce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显示主要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δ30Si、δ18O值及岩石的形成温度清楚地表明组成岩石的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岩石的MnO/TiO2、δCe及δ30Si值分析表明硅质岩沉积于大陆边缘斜坡半深海至大洋盆地深海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西裘地区晚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1,富集As、Sb、Bi、Ga,稀土元素总量低,铈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1-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MnO/TiO2、δCe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形成温度较高,约为82-165℃。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茂名地区二叠系地层中存在地导整合产生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0003~0.0007,。δ^18O值变化范围为0.0148~0.0223,均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Ni+Co+Cu)三角图上,本区硅质岩均属于典型的热水积硅质岩,硅质  相似文献   

5.
热水沉积铁白云石微斜长石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白云石微斜长石岩作为一种特殊岩石类型,在辽东元古宙裂谷块状硫化物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岩石呈韵律层状,富含K、B、Si,在Al2O3—SiO2—(CaO+MgO)和Fe—Mn—(Cu+Ni+Co)三角图上均落入热水沉积岩区。稀土元素具有铈负异常、轻稀土元素富集等特征。硅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该岩石为热水沉积成因。此类岩石做为一种热水沉积岩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依据这一标志在老矿山外围已经找到了硫化物矿体。  相似文献   

6.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化学成分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康  李博昀 《河南地质》1996,14(4):249-255
本矿床是我国金红石矿床重要的成因及工业类型,为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岩石在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查明了化学成分和成矿的关系,高Al2O3,MgO,Fe2O3+FeO,K2O,P2O5,H2O^+,MnO,低SiO2,CaO,Na2O,CO2,S等,利于钛富集;高TiO2,MgO,P2O5,S,低SiO2,CaO,K2O,Al2O3,Fe2O3/FeO,利于金红石形成,高Sf,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了硅质岩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套硅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氧同位素化学成分及组成.研究表明,该套硅质岩富集了与热水成因有关的Ag、As、Cr、Pb、Zn、Cu、B、Sb等微量元素和CaO、FeO、Fe2O3等氧化物中常量元素,贫化了TiO2、Al2O3、MnO等氧化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同位素组成及利用氧同位素估算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均反映了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应汉龙  蔡新平 《地球化学》1999,28(4):307-317
中石炭统金厂组(C2j)下部含金硅质岩是云南墨江金矿庆的主要围岩之一,具有沉积结构构造,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O、Fe2O3、Au和Ag含量高;Cr、Ni和Co含量高、变化大;MnO/TiO2和TFe/TiO2比值较大;Au含量与NiCr含量相关性低,Au可能不是后期热液作用带入的。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一系列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含金硅质岩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山寒武─奥陶纪硅质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祁连地区寒武-奥陶纪硅质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揭示硅质岩在成分上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其生成构造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一般形成于大洋中脊的硅质岩在岩石化学成分上富于Fe_2O_3和MnO,而Al_2O_3含量最低。形成于近弧环境的硅质岩在成分上相对富含FeO+MgO+CaO,而Al_2O_3较洋脊的稍高.但不及形成于深海盆地的硅质岩。富含Al_2O_3而贫Fe_2O_3、MnO、FeO、MgO和CaO的硅质岩形成于近陆的深海或半深海盆地或初始洋盆的盆缘地带。由此可见,硅质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指相意义。然而,研究表明,硅质岩中SiO_2含量的高低并不具有指相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台南缘中元古代官道口群热水沉积硅质岩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浩  吕国芳 《地球科学》1996,21(1):99-102
在简要介绍了硅质岩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套硅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氧同位素化学成分及组成,研究表明,该套硅质岩富集了与热水成因有关的Ag,As,Cs,Pb,Zn,Cu,B,Sb等微量元素和CaO,FeO,Fe2O3等氧化物中常量元素,贫化了TiO2,Al2O3,MnO等氧化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同位素组成及利用氧同位素估算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均反映了热水沉积的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莹  何保  滕寿仁  邓颖 《矿物岩石》2019,39(1):74-81
为探讨辽宁大台沟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选取典型铁矿石5块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大台沟铁矿床保存有明显的化学沉积特征,化学成分主要由Fe_2O_3,FeO和SiO_2组成(Fe_2O_3+FeO+SiO_2=87.33%~96%),其他组分(MnO,MgO,CaO,Na_2O,K_2O,TiO_2,P_2O_5,Al_2O_3)含量较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为稀土总量低(ΣREE平均为19.65×10-6),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具有一定的Eu(Eu/Eu~*=1.52~2.72),Y(Y/Y~*=1.18~1.52),La(La/La~*=1.17~2.26)的正异常,弱的Ce(Ce/Ce~*=0.79~0.92)异常;Y/Ho值平均34.19接近于海水的分布范围;Sr/Ba值平均1.79,属于火山岩和海相沉积物;Ti/V值平均38.84,属于火山建造。这些特征表明: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海相火山沉积物有关,属于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范围;成矿物质来源于热水和海水的混合作用;矿床形成于相对于缺氧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沱沱河地区赛多浦岗日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富MgO、SiO_2、(Na_2O+K_2O),相对贫Al_2O_3、FeO~t的特征;镁质率(M=0.60~0.65)高,∑Al值(1.30~1.39)偏低,中等Fe/(Mg+Fe)(0.42~0.44)比值,为镁质黑云母;估算其结晶温度为580℃~645℃,且岩浆体系具有较高的氧逸度。黑云母的成分特征显示其寄主岩体为造山背景下形成的钙碱性花岗岩,其源区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诸广矿区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碱交代作用广泛发育,碱交代岩与围岩(正常花岗岩)对比,Na2O、K2O明显增高,Al2O3、Fe2O3也增高;SiO2明显降低,FeO、MgO、CaO也降低,表明K2O和Na2O被带入。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得出诸广碱交代岩的长石主要为钠长石与钾长石;绿泥石主要属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黄铁矿有的含铀量较高,据Fe/S值属硫亏损型,据S/Se值属岩浆热液矿床范畴;云母属白云母及少量铁白云母;铀矿物和含铀矿物的UO2含量以沥青铀矿较高,钍石较低,铀矿石的蚀变矿物和造岩矿物有的也含微量铀。碱交代作用既释放矿质又为矿质沉淀创造空间,碱交代岩既提供铀源又是一种有利的成矿围岩。  相似文献   

14.
红山子晚侏罗世早期火山盆地位于西拉木伦河-长春缝合带以南、康宝-围场-赤峰-开原断裂带以北的辽源地块,其中赋存铀钼矿床的流纹岩为肉红色流纹岩和灰白色流纹岩。为了查明流纹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的构造背景,本文分析了流纹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具有高SiO2、K2O和Fe2O3/FeO值,低Al2O3、CaO和MgO的特征,肉红色流纹岩比灰白色流纹岩的SiO2含量略低、(K2O+Na2O)含量高和Fe2O3/FeO值略高;肉红色流纹岩和灰白色流纹岩均有较高的稀土含量,明显富集轻稀土,显著亏损铕;高场强元素Nb、Ta、Zr、Hf、Ce、Y、Ga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的含量较高,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的含量低且变化较大,具有A1型流纹岩、低Sr-Ba流纹岩和板内拉张构造流纹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具有较小的(87Sr/86Sr)i、较高的εNdt)、较年轻的TDM2和较低的(206Pb/204Pb)i、(207Pb/204Pb)i、(208Pb/204Pb)i,指示流纹岩是源于EMⅠ富集地幔的中元古代年轻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在岩浆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肉红色流纹岩和灰白色流纹岩的差异可能与年轻下地壳物质的成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永修—南昌剪切带中糜棱岩物质成分变异及体积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该剪切带损失了9%的质量和体积,糜棱岩类Fe2O3明显带入,SiO2、K2O、MgO、P2O5、FeO、Na2O等组分明显带出。研究结果显示糜棱岩组分的得失和体积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初糜棱岩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八方山大型(金)多金属矿床赋存在于中泥盆统吉维特晚期的热水沉积岩相中。富SiO2酸酐型热水同生—交代沉积作用形成热水同生沉积微相(层状硅质岩)、热水同生交代微相(微晶石英岩及硅化灰岩);富Fe^2 - Mg^2 碳酸盐型热水同生沉积作用形成层状含铜硅质铁白云岩;在同生断裂附近,因热水液压致裂-隐爆作用形达含铜黄铁矿硅质铁白云石角砾岩;富Na^ 铝硅酸盐型/富Fe^2 、Mg^2 碳酸盐型热流体在同生断裂中形成热水充填微相(穿层脉状钠长石碳酸岩);低温热卤水(富F、Ba、B、As、Sb)形成热卤水同生沉积微相。矿质大规模沉淀的地球化学动力学因素为:在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在单一成分热水体系的温度、压力改变而发生快速化学沉淀;不同成分、性态的热水混合后,强烈的酸—碱作用及Eh-pH剧变等,触发热水体系失稳,引起矿质大规模沉积。[SiO2]和F可能是重要的矿化剂。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煤成烃潜力与成气热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大锰  杨起 《现代地质》1997,11(3):322-329
鄂尔多斯盆地煤的Rock Eval分析结果表明,在肥煤—焦煤阶段,S1+S2达最大值,随后生烃潜力减弱。煤的Py GC分析及热模拟成气实验结果证实煤成气具有3个生气高峰,分别相应于Ro,m05%~07%、10%~14%及25%,表明煤成气具多阶段性的特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煤成气的勘探和开发。同时,随煤级增高,煤成烃特征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异构烃减少,正构烃增加;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亦存在多变性或多阶段的演化特点;苯系化合物具波动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银山火山岩次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化学成分以低Ti、Na,高K和相对富Al为特征。微量元素∑REE较低,K、Rb、Th、U、La、Ce富集和Ti、Ta、Sr、P、Yb相对贫化。从第一旋回到第三旋回,随着SiO2含量降低,Al2O3、FeO、MgO、CaO、Na2O含量以及∑REE、∑Ce/∑Y、(La/Yb)N逐渐升高,岩性由流纹岩流纹英安斑岩英安质熔岩和英安斑岩粗面安山斑岩,表现连续的反序演化。起源于下部地壳的英安质母岩浆同化混染了部分上地壳的硅铝层物质并演化形成以英安质岩浆为主、顶部有一层富SiO2、K的流纹质岩浆、底部有少量粗面安山质岩浆的带状岩浆房。断裂构造诱发岩浆房自上而下逐层抽取喷发—侵位形成反序的火山岩次火山岩。  相似文献   

19.
方维萱  刘方杰 《岩石学报》2000,16(4):700-710
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叫结秦岭凤太地区泥盆纪硅质白云岩-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硅质岩类中,SiO2〉80%,(FeO+Fe2O3+MgO)〈10%;硅质铁白云岩类中,SiO2为30%~50%,(FeO+FeO3+MgO)大于20%,提出该类热水沉积岩热水同生沉积作用、热水温合同生沉积作用,热水同生沉积交代作用,热水爆炸-液压致裂作用及热水充填-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20.
姜平 《福建地质》2004,23(3):139-143
通过1:25万厦门市、东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福建沿海动力变质带南段中同种原岩不同变形强度的动力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分析,揭示了晚侏罗世侵入岩在动力变质过程中,从未变形岩石到糜棱岩化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的变化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该研究为动力变质岩的原岩恢复提供了依据,并为岩石韧性变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迁移这一理论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