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高歌 《气象》2000,(12)
9月份 ,全国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 ,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及陕、桂等地的部分地区旱情发展 ;东北东部、冀南、豫、皖、鄂、湘、滇西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多 ,局部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月内 ,有 4个热带风暴或台风 (2个登陆 )影响我国 ,粤、湘、浙、吉、琼等省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月平均气温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其中华北东北部、东北大部等地偏高 2~ 3℃。月日照时数 ,全国大部接近常年。总之 ,本月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基本有利。1 全国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少 ,部分地区旱情持续   9月 ,月降水量 ,东北的中西部、华北北部、河套北…  相似文献   

2.
高歌 《气象》1999,25(1):62-63
10月份,全国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豫北、冀南、鲁西、苏皖北部、桂中、湘南等持续少雨,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东北中北部、华北的东北部和闽、粤、湘、黔、川等省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有的地区还出现了大到暴雨。月平均气温,全国普遍接近常年或偏高,东部地区明显偏...  相似文献   

3.
李翠金 《气象》2000,26(11):62-63
8月份 ,东北大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东部、西南大部、西北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北方及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地区旱情得到缓解 ,湖北、陕西等省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 ;华北北部和中西部、华南西部及黄淮西部、西北地区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内蒙古、山西、安徽、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旱象。月平均气温除江南大部、四川盆地等地略偏低外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偏高 2~3℃。月内 ,有 3个台风袭击我国 ,福建、江苏等省损失较重。1 全国大部旱情缓解 ,部…  相似文献   

4.
高歌 《气象》1999,25(1):62-63
10月份,全国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豫北、冀南、鲁西、苏皖北部、桂中、湘南等持续少雨,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东北中北部、华北的东北部和闽、粤、湘、黔、川等省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有的地区还出现了大到暴雨.月平均气温,全国普遍接近常年或偏高,东部地区明显偏高.总体来讲,全国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秋作物的成熟和收晒、棉花的开裂吐絮和采摘及双季晚稻的后期生长发育,同时对冬小麦、油菜的播种出苗也较为有利.两个台风影响我国.  相似文献   

5.
徐良炎 《气象》2002,28(10):62-63
7月份 ,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偏多 ,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 ;北方大部及西南东部降水偏少 ,部分地区伏旱一度发展。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有两个热带风暴登陆我国 ;部分省区局地遭受冰雹和龙卷风袭击。1 江南、华南降水偏多 ,粤、桂、湘、鄂等省区部分地区发生洪涝本月 ,我国淮河、汉水以南大部分地区及黄淮南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月降水量在 1 0 0mm以上 ,其中华南大部、江南大部、江淮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有 2 0 0~4 0 0mm ,两广局地达 50 0~ 70 0mm ;华北大部、黄淮北部、西北的南部…  相似文献   

6.
高歌 《气象》2003,29(9):62-63
6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 ,桂、赣、湘、鄂、黔、渝、川、皖等省市区的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 ;北方月内出现明显降雨过程 ,部分地区旱情缓和或缓解。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日照时数正常或偏少。总体上讲 ,气候条件基本利于农业生产。1 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本月 ,月降水量 ,南方大部、黄淮及东北南部和西北部等地一般在 1 0 0mm以上 ,其中江淮西部、江南、西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及两广大部有 2 0 0~ 40 0mm ,局部达 40 0mm以上 ;东北北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普遍有 50~ 1 0 0mm ,其余地区…  相似文献   

7.
张玲 《气象》2003,29(9):58-61
6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 ,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灾情较重 ;北方出现明显降雨过程 ,部分地区旱情相继得到缓和或缓解 ;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日照时数正常或偏少。1 天气概况1 1 降水6月降水量 ,南方大部、黄淮及东北地区南部和西北部等地一般在 1 0 0mm以上 ,其中江淮西部、江南、西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及两广大部有 2 0 0~ 40 0mm ,局部达 40 0mm以上 ;东北北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普遍有 50~ 1 0 0mm ,其余地区不足5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全国大部月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其中东…  相似文献   

8.
许映龙 《气象》2003,29(1):58-61
10月份,东北大部、华南大部、江南西南部、四川西部、北疆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广东、江西等省局地出现暴雨洪涝;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山东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仍有旱情存在;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大部、华北北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相似文献   

9.
叶殿秀 《气象》2002,28(8):62-63
5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 ,东北、华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又复露头或发展 ,华南东部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上半月多阴雨天气 ,部分地区出现渍涝或局地洪涝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 ,部分地区气温阶段性明显偏低 ,给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贵州、甘肃等地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 ,并造成一定损失。1 东北等地降水少 ,旱象露头或发展5月 ,全国大部降水主要出现在上、中旬。月降水量 ,西南东部地区大部、黄淮大部及其以南地区在 10 0mm以上 ,其中江南及重庆大部、贵州大部、云南西南部、广西…  相似文献   

10.
南方高温酷热台风活动频繁——2001年7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震坤 《气象》2001,27(10):58-61
7月份,全国大部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南方大部出现持续高温酷热天气.月内有6个热带气旋活动,5个在华南沿海登陆.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中、下旬,北方旱区出现较明显降雨,大部旱情得到缓解;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及四川盆地、重庆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华南大部及西南南部降水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1.
孔期 《气象》2007,33(9):118-123
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少,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异常偏高。华南、江南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宁夏、青海、内蒙古中部降水异常偏多;辽宁、吉林等地温高雨少,出现严重初夏旱;月内东北地区西部、华北、黄淮、江南、华南及内蒙古大部、新疆等地都出现了高温酷热天气;6月下旬,江淮梅雨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较频繁,江西、浙江发生重大雷击事件;月内无热带气旋生成。  相似文献   

12.
张明 《气象》2002,28(4):58-61
1月份 ,由于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 ,强度弱 ,致使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明显偏高 ;本月降水分布不均 ,上半月全国大部地区以晴暖天气为主 ;下半月 ,暖湿气流比较活跃 ,南方大部持续雨雪天气 ,局地还出现了在隆冬时节十分少见的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 天气概况本月 ,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和东北大部地区 ,北方大部仍以少雨 (雪 )为主。月降水量 ,东北东部、江淮、江南、华南、西南大部一般在 1 0mm以上 ,其中江南大部及福建大部、广西东部、广东北部有 50~ 1 1 0mm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在 1 0mm以下 ,其中华北中部和北部几乎无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再循环率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6~1995年的20年月平均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对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再循环率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总的降雨只有19%来自当地的水汽蒸发, 其他81%降水来自外部的水汽流;黄河上游降水主要由来自青藏高原较强的水汽所提供,因此这里的降水再循环率小于15%。但黄河上游的降水蒸发后,在西风的输送下, 为黄河下游提供了大量的水汽,通过汇合南北方向来的水汽,在黄河下游形成了降水再循环率达到30%以上的椭圆形区域。评估结果显示:降水再循环率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 8月份的降水再循环率最高, 达31%, 而在11、12、1月份3个月的降水再循环率不到5%。结果还显示蒸发率和降水率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的年际变化都对应得很好,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蒸发受降水影响较强。蒸发率、降水率和降水再循环率在20年中均有增加, 表明气候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水汽循环的影响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4.
何文平 《气象》2009,35(7):124-125
2009年4月主要气候特点: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气温为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9℃.青海4月区域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张金艳 《气象》1999,25(4):58-61
1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其中北方冬麦区大部滴水未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东部地区偏暖异常明显。1天气概况本月,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雨雪稀少,月降水量一般不足10mm,其中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西南部及黄淮北部等地基本没有降水;长江以南大部...  相似文献   

16.
南海海温异常影响南海夏季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p-σRCM9)模拟并研究了南海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5月份的南海海温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起关键作用: 5月份南海海温持续增温 (降温),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偏早 (偏晚)。南海夏季风爆发后, 南海异常增温, 同期的南海夏季风增强, 而后期的南海夏季风减弱; 南海异常降温, 则与之相反。机制分析表明, 南海海温正(负)异常增强(减弱)了海面与行星边界层之间的能量交换, 主要是潜热通量的输送, 并在大气中通过积云对流加热率的变化来影响对流层热量的分布, 进而引起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变化, 然后使得环流场和风场作出相应地调整, 环流场和风场又会反过来影响积云对流加热率的变化, 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在5月份南海增温(降温)强迫下, 5月份南海地区的对流活动加强(减弱), 使得对流层低层副热带高压提前(延后)撤出南海, 从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在南海海温异常强迫下, 中国东南部和南海地区的降水率异常主要是由积云对流所产生的降水率异常引起。  相似文献   

17.
Using the monthly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set, the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t surface stations of China, and the MM5 model, we examine impacts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in western China 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climate over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summ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in the 1990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1970s over northwestern China, with generally more rainfall and higher temperatures in the 1990s. Associated with these changes, an anomalous wave train appear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t the midlatitudes of East Asia and the low-pressure system to the nor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weaker. Meanwhile, the South Asian high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is also located more eastward.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 in western China generally forces anomalous circulations and temperatures and rainfall over these regions. This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implies that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climate over northwestern China between the 1990s and 1970s may result from a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 over 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植被覆盖变化对北方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军明  赵平  郭晓寅 《气象学报》2010,68(2):173-181
植被覆盖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成因之一,植被改变对气候的反馈可能会加强或者减缓气候的变化.文中利用CCM3全球气候模式以及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中国西部的植被覆盖资料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这两个时期植被变化对北方夏季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植被增加的地方,地面吸收的辐射通量增加;植被减少的地方,地面吸收的辐射通量减少.地面辐射平衡的变化造成局地大气热量异常,并引起周边大气热量的调整,从而导致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相对于70年代的植被状况,用90年代植被模拟的北方地区对流层上层为异常气旋性环流,而中、低层为异常反气旋环流,东北亚到中国东部盛行异常北风,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南.这种异常环流特征说明模拟的90年代中国东部夏季风明显减弱,异常的环流形势造成华北和东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减少,水汽辐合减弱,年降水量减少了40 mm,呈现减少的特征,这是和观测事实是比较吻合的.降水和环流的异常还造成华北和东北夏季平均地面气温降低了0.4-0.8℃.因此近30年来中国西部植被变化可能是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以及北方夏季降水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12年发表的包含中国地图插图的论文,选择其中25种期刊40篇论文进行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表达形式的调查统计,探讨了此类附图的规范表达形式。结果表明:在40篇论文中,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出现了4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其规范表达形式为,南海诸岛作为附图在中国地图中出现,附图包含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中国地图中出现的物理量分布在附图中应以相同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航空航海日益发展,观测大气界中能见度之需要,遂更见迫切!其法以日间就入目所能见之最远一点为准。事先须规定各标准点之距离,选择各距离间所需之标准物。各物与观测者之距离,由近而远,逐渐增加,其增加之度,当以每一间隔约加一倍为准,选择已定,即可施诸实测。若各距离之标准物皆能显露於观则者目前,则空中必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