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红外天文学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目前红外天文所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总结了我国红外天文工作的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外天文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红外辐射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用红外技术探索浩渺遥远的宇宙,并取得一系列卓越的成果。回顾了红外天文发展的历程,综合介绍了美国、欧空局成员国、日本等国典型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及其重要成果,以及不久即将发射的红外天文空间望远镜。最后总结了红外天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且对我国红外天文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为调研报告,试图综述红外天文学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的意义;简要讨论红外天文学的观测方法,并对在地面光学望远镜上进行红外光度测量所用技术和仪器作详尽评述;并论述红外光度计的信号处理,最后扼要介绍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天文界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以2.16米和1.56米光学望远镜、1.26米红外望远镜、太阳磁场和多通道望远镜、13.7米毫米波和米波综合孔径以及甚长基线干涉射电望远镜为代表的天文学实测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天文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我国天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学科。一般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天体测量学主要包括基本天体测量、照相天体测量、时间服务、纬度服务,以及射电天体测量学和空间天体测量学等;天体力学主要研究天体摄动理论、天体形状和自转理论,以及天文动力学等;天体物理学主要包括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星系物理学、宇宙学、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射线天文学、γ射线天文学、中微子天文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文学的研究范畴和天文的概念在不断扩大和发展。自古以来天文学和人类生产和生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编历、授时、测定地理坐标、天文导  相似文献   

6.
在太平洋中部风光旖旎的夏威夷岛上,有一座人迹罕至的海拔高达4200米的莫纳克亚死火山。莫纳克亚好比是天文学的奥林匹克,是天文学的顶峰。这里的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天文观测,尤其是红外观测。能见度很好,在晴朗的夜晚,大望远镜的分辨率可达3角秒甚至更小,是  相似文献   

7.
朱晓 《天文爱好者》2009,(12):28-31
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谱上很窄的一个区域。如果想尽可能多地掌握天体的信息,就不得不借助于其他波段的天文观测(图1)。二十世纪后半叶,射电、高能、紫外、红外等多个领域的天文观测相继兴起,人类也从此进入了全波段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8.
《天文爱好者》2012,(3):56-57
天文学在各门自然科学中发展最早。在古代,天文攀萱接是所谓的“带头科学”。在我国大约自有文字以来,就开始有天文现象的记录。奴隶社会,天文学就确定了它的雏形,形成了具有科学形态的天文学。到元朝初期忽必烈时代,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达到了高峰,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黄珹 《天文学进展》2001,19(2):113-120
对应用天文学涉及的领域以及国际上应用天文学的特点作了介绍,分析了我国应用天文学的研究现状,展示了我国在诮天文所依托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应用天文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其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但也指出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应用天文学的水平尚有差距,最后对我国应用天文发展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射电天文设备的观测能力的提高和将遇到的限制因素,评述全波段射电天文学的型射电天文设备计划和各国射电天文学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新书介绍     
《英汉天文学名词》李竞 许邦信 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 0 0 0年 6月出版  32开精装 394页 定价 2 8元常言道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对于广大科技人员及天文爱好者来说 ,《英汉天文学名词》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它是经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英汉对照天文学名词汇编。此书分正编和副编两部分 ,共收名词和术语 2 30 0 0条。其中正编2 2 30 0条 ,载有天文基本名词、常用天文复合名词、中国古代天文术语、天文缩写词、著名天文仪器设备和空间飞行器、主要天文机构和天文刊物 ,等等。名词和术语均按词首和词组…  相似文献   

12.
由荷兰、美国和英国合作研制的世界第一个红外天文卫星(IRAS),原计划1981年发射,在解决了若干技术上的难点之后,终于在1983年1月25日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运行正常,正按计划顺利进行观测.这颗卫星的成功标志着空间天文学在技术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射电天文设备的观测能力的提高和将遇到的限制因素,评述全波段射电天文学的大型射电天文设备计划和各国射电天文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天文学上的新发现层出不穷,新设备大批涌现。《天文爱好者》杂志社请国家天文台邹振隆研究员回顾了2008年天文学上发生的十件大事,和大家共同走进天文研究的前沿,透视宇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30年代接收到银河中心方向的无线电波以来,迅速发展起来一门崭新的学科——射电天文学。迄今射电天文学已经成为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并且获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重要天文发现。射电天文学开创了研究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的新途径,它正在现代天文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射电天文数据和图像处理学术讨论会(3)于199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浙江省岱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27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和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学会射电天文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天文学会支持和组织的,并由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VLBI分部主办。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报告共29篇,涉及VLBI天文学,分子天文学,米波天文学,毫米波天文学,以及…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古天文学是东亚天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朝鲜半岛上依然存留着不少当时的天文设施,这些遗迹正是那个时代灿烂成就的见证。不过作为近邻,我们对韩国现代天文学或许并不太了解。在这里我们和大家聊聊韩国的天文学和空间科学。  相似文献   

18.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好、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并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问题能力,因此在天文学中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文学中主要应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适用于天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着重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文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由于天文数据分布的庞杂和天文数据量的急剧增加,人工神经网络将日益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天文学研究也不甘落后,涌现出一大批应用深度学习进行数据分析的工作。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天文中的应用情况和趋势、天文数据类型和机器学习任务、天文中常用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和方法,以及深度学习在天文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和进展,并探讨和提出了其未来在天文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简讯     
简讯“射电天文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盛况空前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星系与宇宙学、射电天文、高能天体物理、星表和天文常数、高空和大气外天文观测、天文仪器和技术等七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中科院射电联合开放实验室联合发起召开的“射电天文学前沿”学术讨论会,于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