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2.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3.
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验材料, 利用2015—2019年山东省农科院日光温室中不同层数的遮阳网模拟不同寡照(PAR≤200 μmol·m-2·s-1)持续日数(0 d、1 d、3 d、5 d、7 d、9 d), 观测番茄开花后各穗花开花期(Blooming Date, BD)、开花数(Number of Flowers, NoF)、开花率(Flower Rate, FR)、坐果率(Fruit Setting Rate, FSR), 分析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坐果特性的影响, 并基于温光效应(Accumulated Photo-thermal effectiveness, APTE)建立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坐果特性影响的模拟模型, 对其进行验证, 并与PAR日积分法(PAR)构建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寡照胁迫下, 番茄六穗花开花期不同程度推迟, 尤其是遭受寡照胁迫直接影响的第二、第三穗花开花期推迟最明显, 幅度最大, 持续寡照7—9 d, 番茄第二穗花开花期较对照推迟一周左右; 番茄单穗果实数、坐果率均随寡照持续天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寡照持续时间越长、降幅越大; 基于APTE构建的模型明显提高了寡照胁迫下番茄开花坐果特性的预测精度, 与PAR法相比, 番茄第二、第三穗花BDC、NoFC、FRC和FSRC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25.5%、16.7%、21.2%、23.8%和31.4%、22.4%、25.2%、26.6%。  相似文献   

4.
选取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利用遮阳网设计不同寡照(光合有效辐射,PAR<200μmol·m^-2·s^-1)持续日数(0、1、3、5、7、9 d)及正常光照条件下的恢复试验,研究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座果、产量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寡照胁迫造成番茄开花期推迟,开花数和单穗果实数减少,座果率降低,寡照胁迫7—9 d,番茄花期推迟一周左右;寡照胁迫还导致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直径降低,非商品果率增加,寡照9 d处理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直径分别较CK低0.04 kg、1.80 kg和1.10 cm,非商品果率较CK高3.1%;寡照胁迫下,番茄单株产量与植株叶片数,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胞间CO 2浓度呈负相关;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寡照胁迫持续时间增加而降低;而番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酸度则相反,且寡照胁迫持续时间越长,番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酸度越高。研究结论可为定量评估寡照灾害对设施番茄开花座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春季干旱是威胁海南岛番茄生长的主要灾害,为了实现番茄春季干旱实时监测预警,需要建立合适的干旱等级指标。以持续干旱日数和补充水量为试验因子,进行2因素9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以番茄死苗率评估干旱程度,筛选番茄干旱致灾因子,以土壤相对湿度划分干旱等级为参考,构建干旱灾害等级指标,分析番茄生理参数和产量对不同等级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番茄死苗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与持续干旱日数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关系显著;在不同深度土壤层中,番茄死苗率与20 cm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最明显,相关系数达到-0.84;以20 cm土壤相对湿度划分的干旱等级为参考,得到番茄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的等级指标分别为26 d、26~31 d、31~35 d、≥35 d。在无旱-轻旱-中旱-重旱胁迫下,番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呈减小-增大-减少-减小的趋势,胞间CO_2分别呈减少-增大-增大-增大,番茄相对产量损失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1992年我所在白云山基地种值的番茄,虽然获得亩产一千多公斤的产量,但是由盛夏的高温、干旱引起的病害,使产量没有达到高产水平,品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番茄病害的种类、形成的原因,以及减轻病害的防治办法,对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2001~2004年引种番茄椒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及当地同期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玉溪市可有选择性露地引种番茄椒,但需要安排好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植期才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结果对指导玉溪市引种、推广番茄椒品种有积极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2015年贵州省51个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及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利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计算了贵州省淡季番茄生育期灌溉量。简要分析了贵州省淡季番茄灌溉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播种日期番茄灌溉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Python语言对最小灌溉量播种日期进行EOF分析,找到灌溉量最小播种日期及地区,对增加贵州省淡季番茄产量及降低成本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玉溪市引种番茄椒的气象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2001~2004年引种番茄椒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及当地同期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玉溪市可有选择性露地引种番茄椒,但需要安排好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植期才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结果对指导玉溪市引种、推广番茄椒品种有积极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5种喜温蔬菜在节能日光温室对农业气象特点的要求,从5种喜温蔬菜生育适温对农业气象的4个段变温可以看出,生产中应加强喜温蔬菜的喜温特性的认识,加强对喜温蔬菜生产的温度管理认识。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主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山区,喜温暖、喜短日照阳光、喜昼夜温差大、怕霜冻又不耐高温、喜空气湿润、多雾,忌渍水,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通过对广西罗汉果主产地永福县龙江乡和临桂县茶洞乡罗汉果生长发育情况和当地的温度、日照、降水、湿度及雾日等气候条件的分析,初步了解农业气象条件对罗汉果种植的影响,为罗汉果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果)木与草莓间作立体生态模式在湖北江汉平原示范推广多年,随着草莓市场行情看涨,广大农民对这一模式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这种模式合理地将高矮、喜光喜阴的不同生态型植物实行搭配,并以此达到其共生(栖)互利的目的.在杉树或果树园中栽培草莓,这既有利于草莓夏季降温、冬季防寒,促使其生长发育和高产;同时,在草莓栽培管理过程中,因施用农家肥和化肥以及喷施农药,又对林木生长或果树增产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汉果主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山区,喜温暖、喜短El照阳光、喜昼夜温差大、怕霜冻又不耐高温、喜空气湿润、多雾,忌渍水,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通过对广西罗汉果主产地永福县龙江乡和临桂县茶洞乡罗汉果生长发育情况和当地的温度、El照、降水、湿度及雾El等气候条件的分析,初步了解农业气象条件对罗汉果种植的影响,为罗汉果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南方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9年3—9月35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温室小气候实测资料以及高温控制试验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模拟南方塑料大棚内日最高气温,结合高温控制试验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中国南方设施番茄高温热害等级指标体系,开展设施番茄高温热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990—2019年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增加趋势不显著,轻度高温热害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中度高温热害,各等级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且年际变化较大。南方设施番茄高温热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部和东部、广西东部和西部以及云南北部、中部和南部;次高风险区分布在湖南南部、广西大部、广东中北部、江西南部以及福建;中度风险区分布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设施番茄对CO2的生理响应及需求规律,以“美红2号”为试验材料,测定增施600、900、1 200 mg/kg的CO2后,番茄的开花量、单株果数、果重、含糖量、含酸量及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增施CO2可以提高番茄花量25%~50%,提高单株结果数量,增产28.29%~51.04%,但对平均果重没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增施CO220 d后,600、900、1 200 mg/kg处理的果实含糖量分别为5.27、5.49、5.65 g/kg,明显高于对照4.71 g/kg的含糖量;含酸量分别为2.48、2.23、2.02 g/kg,显著低于对照区3.03 g/kg的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356.38、420.38、348.38 mg/kg,显著高于对照区260.88 mg/kg的含量,其中900 mg/kg处理对维生素C的提升效果最好。在温室中增施CO2不但能提高番茄产量,还能有效改善番茄品质,适宜的剂量以9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利用2011—2015年贵州省52个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资料,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通过Arc GIS克里金空间插值法进行插值,得到贵州不同上市季节番茄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春淡季和冬淡季番茄需水量空间分布相似,呈现由西南到东北逐渐减小的趋势。西南部为需水量大值区(250 mm);中部、北部为小值区(220 mm)。夏秋淡季需水量的值较大(425~485 mm)且空间分布与春淡季相反,东北部需水量较大,西南部需水量较小。(2)番茄夏秋淡季需水量明显大于其他两季,且番茄的发育中期为需水量的关键阶段,在春淡季(86~146 mm)和夏秋淡季(193~250 mm)发育中期的需水量为初始生长期和快速发育期的2~3倍。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和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两个生长季沈阳和喀左地区日光温室的小气候观测数据,基于日光温室番茄实际低温冻害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日温差指数,确定辽宁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果实膨大期低温冻害的指标,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日光温室温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持续低温、寡照及高湿综合作用造成了番茄低温冻害的发生。在日光温室内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日光温室外出现阴雨雪天气,且寡照天气持续3d,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小于10℃,最低气温小于5℃,且5℃以下低温持续时间达15h以上时,将出现低温冻害。利用日光温室内外逐时气温数据建立温室内逐时气温预报模型,18时至翌日08时逐时气温≤3℃误差的预报准确率达86%以上。因此,利用确定的日光温室内番茄低温冻害指标和建立的日光温室内逐时气温预报模型,可实现温室内番茄低温冻害预警,提高日光温室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西瓜是喜温、喜光的强光照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在开花至坐果期和果实发育期间,如果气象条件不适宜,极易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生姜喜温怕寒,喜湿怕旱.不耐水渍,不耐强光。该文就气象条件对生姜的生长发育及其高产栽培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鳗鱼,也称鳗鲡,白鳝,河鳗,是一种营养成份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世界性养殖鱼类品种,属于典型的过河口性洄游鱼类。鳗鱼性凶,贪食好动,喜流水、喜弱光,喜温暖,喜穴居等习性,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我国目前养殖的品种主要是日本鳗和花鳗。由于天然水域成鳗捕获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鳗苗人工育苗迄今未能过关,因此,目前国内外在鳗鱼养殖上一直利用捕捞天然鳗苗进行人工放养。杭州市水产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进行天然捕捞鳗苗的室内鳗池养殖试验和试生产,经几年的人工放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