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举办的“在可溶岩上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9月14—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参加这次国际讨论会的有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其中土耳其国家以外的代表有70名,我国派出代表6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阿诺(法国),主席Y.M.谢尔盖夫(苏联)、司库兼代理秘书长M.朗格(西德)参加了会议,土耳其国家的能源、自然资源部部长及伊斯坦布尔市市长等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 讨论会开始前的两天召开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的理事国  相似文献   

2.
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发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山区环境工程地质国际讨论会”于5.4.—5.8.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工程地质学科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Arnould(法)、现任主席D.L.White(加)、秘书长L.Primel(法)、  相似文献   

3.
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和工程地质工作者所瞩目的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美洲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此次大会由阿根廷工程地质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阿根廷国家小组负责筹办.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作出了对此次大会的积极响应,详细研究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参加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进行我国参加大会的论文征集工作.我地矿部联系人为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总工程师戴广秀.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分为六个专题组及两个讨论会,按排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于去年12月在成都市召开首届水文、工程、环境遥感地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代表100人,列席代表30人。会议收到论文97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特点是:遥感技术密切为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服务。论文包括了有关上海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的水资源和工程地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制图的阶梯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中琼  林芳  吴青柏  张泽  张鹏 《冰川冻土》2021,43(1):176-183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制图是区域和历史冻土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制图是根据需要和制图原则,在特定时空尺度分析多年冻土特征,以及各种自然、工程、环境要素共同影响下的多年冻土属性的量化描述.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制图所解决的科学问题从多年冻土的分布、规律和格局、冻土功能,认识不断提高.制图的内容从研究多年冻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简称IAEG)隶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改进工程地质教学和培训方法 ,以及迅速收集、评价和传播世界各地工程地质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IAEG有三类会员 :1 代表国家的工程地质学会、联合会和学会的国家小组 (NationalGroups) ;2 对工程地质感兴趣并愿致力于促进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宗旨的个人会员 (IndividualMembers) ;3 对工程地质科研、教育或应用感兴趣并支持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活动的科研机构、组织和合同…  相似文献   

7.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于1979年7月18—22日在波兰举行了“地质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讨论会由波兰全国地质师协会负责组织,来自1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时论会。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秘书长博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旅行方式,参观和报告穿插进行。 讨论会的议题是: 1.在人类工业活动的开始阶段,影响控制地质环境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0月 10日在四川都江堰市召开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上专委会主任委员、IAEG理事长兼中国国家小组组长王思敬院士首先发言 ,介绍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近几年来活动情况和学术动向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和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跨学科联合的进展 ;对中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办好《工程地质学报》等问题提出了要求。王院士指出 ,中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 ,工程地质学面临千年机遇 ,机不可失 ,应抓…  相似文献   

9.
大比例尺多年冻土含冰量图的编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与普通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冻土中含有地下冰。对地下冰进行制图是冻土工程地质研究中最重要课题之一,在生产实践中也是十分必需的。但到目前为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多年冻土含冰量制图问题的研究仍是十分不够的。 本文的目的,是报道青藏公路斜水河至唐古拉山段(长约420公里)沥青路面修筑时,在定测阶段编制多年冻土含冰量图所采用的原则。由于该图是专为道路工程服务的,故按其性质应属专门工程地质图。根据道路工程地质定测阶段的特点,该图由1:  相似文献   

10.
(2 0 0 2年 10月 10日 ,西安渭水园 )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 2 0 0 2年联席会议于 2 0 0 2年 10月 10日在西安市召开。专委会委员和IAEG会员共 6 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主任委员陈成宗主持 ,主要议程为 :( 1)秘书处工作报告 ,( 2 )讨论《工程地质世纪成就》编写提纲 ,( 3)讨论专委会换届问题 ,( 4 ) 2 0 0 3、2 0 0 4年活动安排 ,( 5 )讨论设立谷德振奖问题。一、秘书处工作报告专委会秘书长许兵报告了专委会和IAEG中国小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在介绍了专委会工程地…  相似文献   

11.
这次讨论会是由国工程际地质协会和葡萄牙地质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由葡萄牙国立土木工程实验室主办的。会议于去年9月在里斯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约250人(其中外国代表约120人)。这些代表中有三分之一是工程建筑技术人员。工程设计和施工专家对工程地质工作愈来愈重视,这是最近工程地质学术  相似文献   

12.
王幼麟 《地质论评》1983,29(5):497-497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历时五天。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土的结构”专题学术会议,其目的是为了检阅有关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见解,了解研究水平和存在问题,并依  相似文献   

13.
地矿部全国水分析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二日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质矿产局实验研究中心、测试中心、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及有关研究所(队)、地质院校实验室和两个仪器厂等105个单位12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地矿部科技司杨汝学副司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张宗祜所长、任福弘副所长、河北地矿局祁兰夫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除交流学术经验外,还讨论修改  相似文献   

14.
地矿部与比利时王国政府科学规划署,于1989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共同召开了中、比科技合作项目《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数学模型研究》的成果讨论会。研究报告共  相似文献   

15.
1978年8月,在美国犹他州一个山地疗养区,召开了金属矿床成因协会第五届讨论会.这样的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前四次分别在捷克斯洛伐克(1963)、苏格兰(1967)、日本(1970)和保加利亚(1974)举行.这次讨论会讨论的问题包括:(1)与大陆火山作用和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2)与板块构造——大陆边缘和岛孤有关的金属矿床;(3)沉积岩中的层状矿  相似文献   

16.
由地科联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组织的国际水工建设工程地质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9月13日至19日在苏联梯比利斯召开,有24个国家的278名代表参加。我国派出由电力部、水利部和地质部共同组成的工程地质学家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上讨论了“水工建设中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预测”、“褶皱地区坝基勘探经验”、“地震构造与水坝工程建设”、“关于坝与水库建设和运营中总体运动问题”、“岩溶和强渗透性碳酸盐岩区坝与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水坝破坏和失事的地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我们从事黄河流域区城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中的体会,并综观国内外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现状而提出的。 文中主要对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目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内容;区域工程地质工作方法与区域工程地质制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软弱岩层及软弱夹层专题学术讨论会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办。第三季度在湖北宜昌召开。 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第四季度在上海市召开。  相似文献   

19.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协办单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国际智能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SHMII)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C19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信公司日本NEUBREX株式会社瑞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八日在北京召开的山区工程地质环境国际讨论会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工程地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会议荣誉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三十人组成,其中有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法国的Arnould,M.教授、本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主席加拿大的White O.L.博士、捷克斯洛伐克的Matula,M.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思敬教授、孙玉科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