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汪洋  胡云中等 《矿物岩石》2001,21(3):200-204
根据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300余件岩石样品分析结果,我们对该地区三叠系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明显富集As,Sb和Ca元素,亏损碱金属元素K,Na,LIL元素Ba,Th以及相容元素Co,Cr,Mn,Ni,V且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在成矿元素方面,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富集Pb,Sb,且Cu,Au,Zn的丰度值明显高于华北地台表壳(出露地壳)。根据微量元素比值推断,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的物源区在地球化学成分方面较典型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2.
莫坝-希拉沟地区16个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贫乏元素有Au、Hg、Mo;正常元素有Cu、Pb、Zn、Co、Mn、W、Sn、Bi;富集元素有As、Sb、Ag、Fe、Ni;无强富集的元素。通过各元素空间分布研究,对主要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指出三叠系地层、尤其与喷出岩有关的地区是寻找Cu、Pb、Zn、Au、Ag等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研究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地层及各类岩石中成矿元素的分散富集规律。以内蒙古奇安绰罗地区地层的岩石、岩屑样品化学元素光谱分析数据为基础,对测区各地层进行比较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讨论了各地层中Au、Ag、Pb、Mo、W、Cu、Zn、As、Sb、Bi、Hg、Sn 12个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从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变化性、后期作用叠加强度几个方面考察地层中成矿元素的成矿潜力,揭示研究区主要矿产的赋矿层位。  相似文献   

4.
扬子地块西南部地球化学异常层与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愉卓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7,17(4):369-375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南部自上元古界板溪群到三叠系发育在盆地和下斜坡背景中泥质岩的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下寒武统、上泥盆统和上二叠统这三个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它层位的地球化学异常层。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层与本区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后太古代沉积地层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壳演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可通过这些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来恢复地壳发育和演化历史;同时,在正常沉积地层中,元素的富集和亏损程度是有限的,只有在那些与地壳发展演化的特定阶段相对应的层段中,某些元素才有可能高度富集而成为重要的矿源层。这对应用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正确认识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的时控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富集系数值(ki)为指标,系统讨论了三江地区中段Au,Ag,Cu,Pb,Zn,As,Sb,Hg8个成矿元素从老基底时期-盖层时期-古特提斯时期-中新生代地层时期富集与贫化的演化历史情况。研究表明,基底时期Cu-Pb-Sb富集,盖层时期Au-Ag富集,特别是As强烈富集,古特提斯洋时期,Au-Sb强烈富集在金沙江洋脊环境,Cu强烈富集在金沙江洋岛环境,古特提斯弧时期,金沙江洋内弧表现出Cu的富集,P -Zn富集在滞后弧,而碰撞及澜沧江陆缘弧没有成矿元素的明显富集,中新生代时期,As-Hg富集。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析灰家堡金矿田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该矿田成矿构造模式,并应用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了解Au和其他微量元素在不同构造部位分布情况,最后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找矿勘探实践。灰家堡背斜是龙潭组及其之上地层由弯滑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中Au元素在垂向上主要沿着构造蚀变体和背斜轴分布,在横向上背斜核部越紧闭金矿化越强,显示了明显的背斜控矿特征。微量元素因子分析显示成矿元素组合为Au、As、Sb、Hg和Tl。对应分析表明构造蚀变体中的角砾岩主要富集Sb和Tl,龙潭组和长兴组的生物碎屑灰岩主要富集Au,龙潭组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等主要富集Hg和As。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自下而上为Tl-Sb-Hg-Au-As。在综合成矿构造模式和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黔西南二叠系-三叠系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区的背斜/穹窿及相关的逆断层构造组合区是重要的找矿区域,Au、As、Sb、Hg和Tl元素异常套合最好的地段为找Au有利靶区,高As/Tl比值地段深部找矿潜力大,且碳酸盐岩和黏土岩组合部位是有利的富Au部位。  相似文献   

7.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基础上,对东昆仑大沙沟一带成矿元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区域地球化学成果。通过对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元素的富集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明显相关;Cu、Zn、Au、Ag、Sb、Hg富集成矿可能性较大,可作为区内主成矿元素及指示元素。本次工作共圈定37处综合异常,6处成矿远景区,5处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扬子地块西南部晚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地球化学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炳松  李娟 《沉积学报》1997,15(4):127-133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南部自上元古界板溪群到三叠系发育在盆地和下斜坡背景中的泥质岩的系统的无素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下寒武统、上泥盆统和上二叠统这三个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它层位的地球化学异常层,从而构成了本区地质历史中三个明显的地球化学旋回。通过地球化学旋回与本区地壳演化和一系列沉积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说明沉积地层的地球化学演化是地球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和物质表现形式。因此,可通过这些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来恢复地壳发育和演化历史,这为我们正确认识本区的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的时控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翁水地区位于滇西北义敦岛弧南段,属于香格里拉弧斑岩型Cu-Mo-W成矿带,区内已发现大型休瓦促Mo-W矿床及多处金属矿床(点),具寻找Mo、 W、 Pb和Zn等多金属矿前景。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显示,翁水地区Cu、 W、 Pb、 Zn、 Sn、 As、 Sb、 Bi、 Co和Ni等元素丰度显著高于西南三江成矿带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元素异常明显受控于构造和岩性,Au元素主要富集在喇嘛亚组三段(T_3lm~3);W、Mo和Bi元素主要富集在二长花岗岩;Pb, Zn元素主要富集在图姆沟组二段(T_3t~2)。综合研究区元素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异常查证结果,圈定29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优选2处找矿预测区,即休瓦促Mo-W A级找矿预测区和磨莫亚Pb-Zn-Ag B级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勘查方向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湘西、湘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湘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是金锑砷等金属矿床的重要出层位。岩石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认识矿源层以及矿术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单一地球化学过程产生的地质体中元素含量趋向于正态分布的认识,对于湘西湘中的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古界的板溪群和震旦系是Au,Sb,As的重要含矿建造;Pb在奥陶系,志留系中显著富集;Hg在寒武系和奥陶系中明显富集,古生代各地层中Sb,As,Hg,Au等成矿元素均匀不同程度地受到后期成矿作用的影响,泥盆系和石炭系中Sb,As的高平均含量是由成矿叠加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朱赖民  金景福 《地质科学》1998,33(4):463-474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成矿带处于滇-黔-桂裂谷中。金矿床分布与深大断裂存在依附性。金矿带基本展布于深大断裂限定的三角区内,金矿床则分布于深大断裂旁侧或其交叉部位。由幔源岩浆岩(超基性岩及玄武岩)和幔源矿物沿深大断裂分布可推断,深大断裂延伸较深,可达上地幔,属超壳深大断裂。金矿床分布不受地层层位的限制,金矿化具有多层位成矿性。铅、硫、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中的矿质、矿化剂和水具深源与浅源的混合特征。热液成矿期矿石中石英及萤石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定年结果为68.40±32.41Ma,表明本区金矿床的成矿可能发生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12.
地壳中流体的大规模流动系统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壳中的水量相当于海洋体积的水量,已确定的水溶液活动深度可达20km,根据驱动力的不同,地壳中主要存在三大流动系统,即重力,浮力和应力驱动系统。本文评述了当前国际上有关大规模流体运移研究扩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有关流动系统的模式和运动机制,并简要论述了其成矿意义。文章指出,目前区域古流体场地球化学背景问题已成为区域规律和热液成矿理论中一个不容回避的关键课题,地壳中大规模流动系统将成为今后地质流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江”地区北段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区元古宇至新生界地层和不同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s、Au、Cd、Hg、Ni、Sb、Ag、Cr、Pb、Sn、W、Zn、Cu;岩体中的Ag、Pb、Sn、Cd、Zn主要与中基性火山活动有关,而Cu、Mo、Bi、Au的成矿作用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新生代地层中Cu含量比岩体中的高,Au含量在中生代岩体中远远大于其他时代的岩体,因而这些地层和岩体最有可能成为矿质来源.  相似文献   

14.
吴学益  李省芬 《矿物学报》1997,17(4):370-385
扬子地块西南缘正处在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等三大板块的复合部位,其大地构造经历了前震旦纪、震旦纪至三叠纪和侏罗纪至第四纪等三大演化阶段。其发展演化导致该区沉积岩和岩浆岩中含有多种丰度较高的成矿元素,并在构造发展演化过程中,促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多次叠加富集,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金、银、铜、铅锌、汞锑等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低温矿床成矿域。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呈现有规律的分布,并明显受地层、岩性、岩相和构造控制。特别是受构造控制更加明显,具多级构造控矿的特点,通常一级构造控制矿带;二级构造控制矿田、矿床;三级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和产状。  相似文献   

15.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地质矿产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挝地质矿产调查程度很低,目前对地质构造特征和矿产资源情况只了解其大概.其境内总体上为古生代和中生代褶皱,仅在西北部可见少量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现已发现了铁、金、铜、铅、锌、锡、钼、锑、钾盐、石膏、煤、高岭土、宝石等20余种矿产,其中经过系统地质勘查的矿床(点)很少,投入工业开发的更少,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time-boundcharacteristicsofmineralization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growingpointsinoredepositgeochemistryandconcent...  相似文献   

17.
惠家沟地区金矿化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家沟金矿化区位于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东南端公馆—回龙汞锑矿带边缘。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泥盆统杨岭沟组中上部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的浅变质细碎屑岩中。受层位、有利岩性和顺层韧~脆性剪切破裂带控制。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关系密切。金主要呈超显微自然金包含于毒砂黄铁矿中。矿化区中除 Au 外,尚伴有 As、Sb、Hg 等元素,并形成 Au—As—Sb—Hg 组合异常。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与变顾热水的混合热液。成矿温度偏低、压力小。在矿化地质特征上,经初步研究认为类似卡林型金矿。由于该矿床多属地表工程控制,所获样品结果品位偏低,矿石中砷含量较高,且经初步选矿试验,金回收率较低,因此,矿石是否能被工业利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同心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和板岩为矿体赋存的直接围岩.五强溪组地层中锑丰度高,比克拉克值高出90~500倍,比区域背景值高出3~25倍,为矿源层.由主干断裂派生而成的次级构造——断裂、裂隙、层间破碎带和层间剥离,都是矿体赋存的场所,通过华夏系断裂构造改造、迁移而富集成矿.矿床受一定的地层控制,改造富集作用明显,成矿物质来自地壳上部矿源层.初步认为同心锑矿为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冯宝华 《物探与化探》1990,14(6):432-437
本文将自然伽玛测井资料试用在火山事件粘土岩层的研究中。根据现代自然伽玛测井技术水平和研究对象中放射性元素含量说明应用的可能性,分析沉积岩的物源与放射性元素含量的关系。非正常沉积岩中以酸性火山碎屑及其水解产物(粘土)含放射性元素较高。例举三种产状的火山成因粘土岩论证用自然伽玛测井资料寻找和研究火山事件粘土岩层的必要和优越性。笔者用此法发现川南筠连地区二叠三叠系地层之间存在界线粘土岩层。最后对自然伽玛测井技术发展远景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