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钻探安全在地质勘探安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年来,钻探安全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由于在新的形势下,钻探工程扩大了服务领域,使得钻探生产内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钻探安全生产的任务更加严峻和复杂。因此,研究钻探工程安全生产的规律,分析钻探工程伤亡事故原因,排  相似文献   

2.
张运钧 《探矿工程》1983,(3):34-36,9
随着砂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的普遍深入,现有的砂矿钻探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在砂矿钻探生产中,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都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认真地去加以研究解决。现就目前砂矿钻探生产中存在的几个主要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看法,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3.
曾铁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80-80,82
本文针对地热钻探的深度和难度,提出了选择合理的钻探设备,优化钻探技术与成井工艺的技术配套方法,分析了地热钻探技术配套工作性和迫切性,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钻探史上看,钻探技术的发展与钻探磨料是息息相关的.每当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钻探磨料,钻探技术就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从大颗粒天然金刚石到细粒天然金刚石的应用,从淬硬钢到硬质合金的发明,从铁砂到钢粒的采用以及从人造金刚石到超硬材料的发展,都标示着钻探技术发展的进程.因此,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无不重视钻探磨料的研制.  相似文献   

5.
论提高我国地质找矿钻探综合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勤 《地质与勘探》2007,43(6):107-111
概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状况及我国当前与未来地质找矿钻探市场的形势,分析了对现有钻探技术及设备进行革新和完善并大力推广应用的方法,论述了采用先进取芯取样综合钻探技术对提高钻探效率的作用,并提出了中国地质找矿钻探设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钧亨 《探矿工程》1985,(2):14-16,11
去年,我们承担了综合整治长江口、黄浦江的水上钻探,在比较复杂的水域条件下,完成了长江口大坝选址初勘工程及黄浦江整治工程的部份钻孔14个,工程质量完全满足要求。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对水上钻探施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些认识。现就钻探船的选择、船舶的定位与抛锚以及水文条件、钻探工艺方法等问题,简介如下。一、钻探船的选择合理选择、使用钻探船舶设备,是保证水上钻探作业安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国的水上钻探施工有较长历史,至今在地质勘探和水利电力工程勘察等方面,有钻探船舶多种多样,包括不同类型、规格  相似文献   

7.
大口径工程施工钻探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坝基、桥梁、建筑、海港等大型工程基础施工、勘察和基础处理,其钻探工艺与设备趋于多样化与专用化,已成为钻探技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分支。为交流我国大口径工程施工钻探技术成果,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0月在湖北宜昌市召开了《大口径工程施工钻探学术报告会》。会议交流论文62篇,内容丰富,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当前大口径工程施工钻探的现状,有许多具有我国的特色,有的已达到现代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深海钻探与大洋钻探发现的许多古海洋事件和古环境变化,控制着海洋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并为研究海底成矿作用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大洋钻探及其他有关研究已经证明,南极底层水和上升流的发育,硅质生物的高生产力,以及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与上新世的沉积间断,都有利于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磷灰石的形成。因此,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对于海洋成矿理论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钻探技术应用领域愈益广泛。首先是钻探工业为全人类探明和开发了大量矿产资源、能源和地下水资源,创造了无限财富,促进了现代物质文明。其次是钻探工业在现代建筑业、交通和水电等工程勘察和建造方面用途越来越广,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以上就是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钻探制造业和施工业发展迅速与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并且形成了八十年代钻探工业(DRILL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0.
在钻探生产中,推行工序管理,就是对钻探生产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从实际出发,根据其轻重主次,确定管理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对产生问题的工序进行控制,消除异常现象,以保证钻探生产的正常进行。钻探生产中的管理点,是钻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是影响质量、效率与成本的薄弱环节。通过设立工序管理点,抓住钻探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使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就能保证整个钻探工程的质量。1990年我队推行了钻探生产工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煤矿生产安全,发生时生产设施遭到破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我国是冲击地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国内外冲击地压的现状,阐述了国内外冲击地压及其预测、防治的情况,对现有主要的预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电磁脉冲进行预测和水力钻孔割缝进行防治具有的特点。钻屑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电磁辐射、电脉冲、声发射等也可用于冲击地压的预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主要有开采解放层、煤层注水、爆破卸压、钻孔卸压等,水力钻孔割缝是一种有待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钻探技术受限于高轴向力和扭矩的需求,高功率的消耗和沉重的设备。超声波钻探作为一种新型钻探方法,弥补了传统钻探技术的诸多不足,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低重力、设备质量限制严格的外星探测领域体现出巨大的优势。首先介绍了超声波钻探设备的发展,然后通过分析现有的超声波钻探设备,重点分析一种外星探测方案的超声波钻探设备,总结出超声波钻探技术方法在外星探测的可行性及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滦县古马铁矿矿区地层复杂,钻探存在坚硬打滑、漏失严重、构造发育(局部断层)的现象,在总结以往钻探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千米以深钻孔复杂地层的钻探施工技术措施和钻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从钻孔结构、冲洗液选取、钻探设备、钻具配置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解决坚硬“打滑”、破碎漏失及坍塌掉块地层的处理方法,优化了钻孔施工环境和广谱护壁剂、防塌堵漏剂以及聚丙烯酰胺冲洗液的配置,改善了复杂地层的深孔钻进环境,提高了钻探生产效率,保证了钻孔安全终孔。  相似文献   

14.
复杂地层的钻进与取样问题一直是钻探行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由于地层结构的杂乱无规律、软硬互夹层多、换层频繁以及破碎层硬、脆、碎的特性,使得在钻探施工过程中钻头寿命低下,频繁提下钻导致坍孔、掉块、缩径、漏失、涌水等事故经常发生,钻探效率难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目前钻探施工普遍采用的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工艺,通过试验对金刚石钻头进行设计与改进,提高钻头的钻进效率与使用寿命,可大幅提高钻探效率并减少事故发生率,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方俊 《探矿工程》2010,37(4):1-5
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的不断发展,需要研制出新型深孔钻机及其配套的钻探参数监测系统。全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将是未来深部钻探的主力钻机,CUG-2钻参仪是中国地质大学研制的与2000 m全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配套的钻探参数监测系统。介绍了CUG-2钻参仪的设计特点和检测参数,重点介绍了与常规转盘式、立轴式钻机不同的参数检测原理及其传感器选型安装,包括孔深、钻速、扭矩、功率和出口流量等。  相似文献   

16.
三牙轮钻头破岩过程计算机仿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钻头钻进过程的仿真对于优化钻头设计、提高破岩效率以及钻头选型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以现场实钻数据为基础,采用“黑箱法”为钻头钻进岩石互作用仿真模型的基本建模方法,对决定钻头钻进性能的齿坑模型和牙齿吃入岩石的力-吃深模型进行了仿真建模。并采用误差梯度下降算法来估计不同钻头结构和岩石性质所对应的模型参数,进而实现对钻头钻进过程的仿真。采用实钻数据反演的建模思路有利于利用大量的现场数据实现对模型的完善,更好地反映现场的各种钻井工况,使钻头破岩仿真技术在实用性和经济性上前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苏州马环连接线强风化安山玢岩地质勘察钻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风化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程度不均,岩石强度软弱不均,为提高钻进效率,改常规的复合片钻头为孕镶金刚石钻头,使钻进时以研磨岩石方式改为切削岩石方式;为提高岩心采取率,保护取心钻具内强风化岩心及防止钻具内岩心段间相互研磨,改单管钻具为单动双管钻具,采用相对优质泥浆进行护壁,预防钻进及提下钻时的卡钻。  相似文献   

18.
空气(泡沫)潜孔锤钻进工艺在王家岭煤矿紧急避险孔钻进中,有效解决了钻孔垂直度要求高、地层漏失等施工难点,实现了高质量快速成孔。该工艺平均机械钻速高达7.99 m/h,终孔水平位移仅为0.48 m,二开孔段每米综合成本504.8元。邻孔SW1水文补勘孔以泥浆作为循环介质、采用牙轮回转正循环钻进工艺,平均机械钻速为0.86 m/h,二开孔段每米综合成本为820.5元。前者平均机械钻速约是后者的9倍,较后者节约成本38.5%。与邻孔泥浆正循环牙轮回转钻进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解决了紧急避险孔施工难点,还提高了孔身质量、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层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侵入可能给煤岩储层造成的损害,选用宁武盆地9号煤和现场用钻井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样钻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毛细管自吸、应力敏感性评价等实验。钻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表明,钻井液滤液损害是造成煤层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地层水相比,煤样对钻井液的自吸能力强且吸附滞留严重,导致液相返排率偏低;钻井液作用后弱化煤样力学性质强化了煤样应力敏感性。结合水敏、碱敏、润湿性评价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指出钻井液作用后煤岩裂隙堵塞、润湿性差异和钻井液吸附是钻井液造成煤层损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气助正循环水井钻探新技术主要适用于以岩溶地层为特征的严重漏失地层。该技术通过在双壁钻具的内外管之间泵入压缩空气,举升在钻具与孔壁之间的“环空”形成的空气泥浆。“环空”的气举加速作用阻碍了钻井循环液在地层方向的漏失,并且加速了钻屑的上返速度。该技术的优点在北京房山区岩溶漏失地层的600m水井钻探生产试验中得到了证实。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使泥浆正循环中因严重漏失造成的循环液中断得以恢复,“环空气举作用”大幅度提高了上返的泥浆流量。经对比试验证明,气助正循环工艺在岩溶漏失层的钻进速度高于气举反循环和泥浆正循环,是解决岩溶漏失层钻井液循环中断、钻头烧钻、埋钻等钻探事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