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是計算地壳內化学元素丰度(克拉克值)的基本資料,也是揭露岩浆岩演化規律的重要数据。而地壳內元素丰度的計算,又是定量地研究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問題。化学元素在地壳內的分布和迁移規律的闡明,都直接地或間接地同元素丰度計算問題的解决程度有关。为了开展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我們初步計算了我国岩浆岩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在工作过程中,蒙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冶金工业部地貭研究所、地貭部图书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师生等多方面的协助,一并致謝。本文偏重求出我国各岩浆岩种类的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元素含量,以便确定其常量元素之間的定量关系,并为今后确定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求得某些基数。因此,按不同大地构造区和按不同成岩时代的計算,将另文討論。  相似文献   

2.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64,5(4):299-312
从地球物貭的运动与发展过程来认識成矿作用,有两个基本問題:一是原子的演变、形成、以及原子在地壳表层的存在形式;二是原子在自然空間和时間上的运动与分布,迁移与富集。其次,是研究原子的演变、形成、运动与地貭条件的联系。研究大区域成矿作用,一般都是从地貭条件着手,如成矿区域在地壳大型构造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內的岩浆岩种别;围岩特点;沉积环境和成矿深度等等。  相似文献   

3.
矿床成因学--是地貭学的年青分支之一,它是矿床学的一个方面,专门研究矿化分布規律和控制这种分布的地貭因素。成矿研究主要涉及的問題是矿化作用在地壳某一个地段内的空间分布和以地貭条件为轉移的矿化作用在地壳的发展史中的发生时間。当然这就涉及到矿床的成因問题,即矿床生成的原因和形成的过程。但是对于这些問題也是从矿化分布的观点来研究的。从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矿床成因研究在提高找矿效率上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值为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亦称为“地壳的元素丰度”。近年来将化学元素在各种矿物中的平均含量值称为各化学元素的“矿物克拉克值”(矿物的元素丰度)。这种“矿物克拉克值”对于某些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根据大量分析数据的统计,某些希有金属、分散元素之几种重要的金属矿物和造岩矿物中  相似文献   

5.
地壳结构的轮廓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呂夢麟 《地质科学》1964,5(4):331-340
M.尤文、F.普瑞斯論述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間的地球物理差异”,J.季陆利述及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間的地貭差异”。P.M.捷麦尼茲卡娅編制过世界地壳結构厚度图,并論証过地壳厚度与地貭年代的关系。柴田勇曾討論过地壳的分层及其发展过程。这些工作对我們认識地壳結构的輪廓及其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献。本文拟在截至目前为止所收得到的地壳地震測深資料及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性貭实驗結果,結合地面地貭构造研究所取得的結果,来进一步討論一下地壳的厚度、分层、物貭組成及其发展过程等有关問題。  相似文献   

6.
地壳全元素探测——构建“化学地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地壳物质探测是地壳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环境是受化学元素行为制约的,因此,对地壳中所有元素精确含量和分布的探测,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地壳全元素探测项目拟发展4种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包括地壳中所有天然元素的精确分析技术,中下地壳物质成分识别技术,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海量地球化学数据和图形显示技术。建立1个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系统采集代表性岩石样品10000件,疏松物样品6000件,按标准化的方法分析其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包含78种元素),建立中国大陆地球化学基准值,为研究化学元素的分布、演化和成矿物质背景提供基准参考数据。进行总长度3300km的3条地球化学走廊带的实验与示范,采集各类代表性岩石样品5000件,进行元素和同位素测定,构建走廊带地壳地球化学模型、跨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元素空间变化和大型矿集区成矿物质背景。为开展全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基础,并为最终建立"化学地球"进行技术准备和先导性实验。  相似文献   

7.
1984年8月,在莫斯科将召开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现将大会有关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的分组内容介绍如下: 一、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 1.地球化学旋回及控制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分布的自然规律化学元素的地球化学旋回的规律及地壳、海洋和大气圈的演化;地壳的化学结构模型及控制元素分布的规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类沉积物化学元素平均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各类沉积物化学元素平均含量鄢明才,迟清华,顾铁新,王春书(廊坊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廊坊102849)地壳化学元素丰度与分布的研究,在地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自美国科学家Clark。开创地壳平均化学成分研究以来,许多学者将自己的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9.
叶连俊 《地质科学》1960,3(6):286-300
一、引論沉积相和沉积建造都是沉积岩层或沉积矿层形成条件的綜合物质反映,它們在空間上和时間上的組合关系代表着地壳发展的过程、規律和历史。它們是研究沉积矿床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不可缺少的根本手段,因而对于相和建造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地貭学家的重視。特别是最近20-30年来,在苏联地貭学家们的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近关于沉积相及沉积建造的研究已渐渐形成为地貭学中的两个专门分科。 1.沉积相和沉积建造的概念沉积相和沉积建造都是沉积分异的形成物。但沉积相主要是沉积作用室间分异的結果,是横的概念。一定地貭历史阶段的沉积相的自然組合描繪着古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概述硼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所需要的主要化学元素之一,因此,研究硼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和分布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对解决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分布规律等地质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地幔的不均一性及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幔的不均一性及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朱永峰(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5)关键词地幔不均一性,地幔流体,网络结构各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极不均一。因此,成矿带(群)、矿田(群)的分布在时代上和空间上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均一性。原因是地球体系发展演化的...  相似文献   

12.
首次利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化学元素,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母岩类型和物源方向。研究表明盆地中部延长组砂岩和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化学元素蜘蛛图解相同,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铈元素亏损;REE分配模式均呈“右倾斜、LREE富集、HREE平坦”型;微量化学元素蜘蛛图解具“四峰三谷一平台”型,曲线呈阶梯状分布;砂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化学元素蜘蛛图解与盆地东北缘的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相一致,而与火成岩的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V”字型REE分配模式和“三峰两谷”型、曲线呈“W”字型分布的蜘蛛图解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说明延长组母岩是盆地东北缘的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主要物源方向为北东向。依据物源方向、沉积环境、砂岩岩石学特征、砂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化学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划分为两大三角洲沉积体系,即北东向的安塞三角洲沉积体系、志靖三角洲沉积体系、安边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北西向的盐定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岩石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化学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延长组长6-长2期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世紀是以地質知識的一个新的領域——地球化学的誕生和蓬勃發展而聞名的。这門科学的奠基人是杰出的俄罗斯学者維尔納茨基和他的学生和战友A.E.費尔斯曼。还在这門科学發展的第一个階段,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原則就已經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而这个原則到如今仍然是地球化学的基本命題之一。有关这些最重要的化学元素如矽、鋁、鉄、鎂、鈣、鈉和鉀的分布狀况的知識有助于地質学家闡明整  相似文献   

14.
丹巴地区变质沉积岩Sm-Nd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渭洲 《地质科学》1998,33(3):367-373
对丹巴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泥盆系和三叠系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Sm-Nd同位素研究。这些变质沉积岩的地壳存留年龄为2284-1977Ma,它介于扬子板块核部晚太古代地壳(2900-2600Ma)和板块边缘中-新元古代地壳(1180-812Ma)之间,表明丹巴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可能主要是这两个物源区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我們很了解,不同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極不均匀的,例如,铁和銅比金和铂較为常見,等等。研究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化学成分已有200多年了,但是,关于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的知識,在近年來仍有重大的意义。能够解决这一重要命題的是一門新的科学——地球化学,这门科学是20世紀初誕生的。地球化学不僅研究地球的固体外壳(所謂岩石圈),还研究液体外壳(水圈)和气体外壳(大气  相似文献   

16.
鉻礦物     
铁、锰、铬在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重要元素。前两次谈过了铁矿物及锰矿物,这次我们来谈谈含铬的矿物。铬是一种白色发亮的金属,比重为7.14,在1800℃时熔化,为所有金属中最硬者。普通温度下,铬在水及空气中非常稳定。它的地球化学性质与铁相似、所以苏联科学院院士查瓦里茨基将其归入铁族元素。铬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地壳重量的0.035%,约为锰平均含量(0.10%)的1/3,为铁平均含量(4.20%)的1/120。地壳中的铬分布并不均匀,在橄榄岩中为0.34%,辉长岩中为0.034%,闪长岩中为0.0068%,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是研究第四纪时期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与演化规律的科学。它着重研究元素及其同位素在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分市、分配、迁移和富集的规律。距今2—3Ma以来的第四纪是地球历史的最新篇章。第四纪沉积物作为第四纪地质过程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所形成的产物,留下了许多自然环境变迁的遗迹,含有它们形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这門科学的重要性,凡是参加今天地質勘探的人或讀过大学礦物学的同学都会深刻体会到的。 偉大的苏联地球化学家維尔納茨基曾給地球化学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科学地研究地壳的化学元素,也就是研究“地壳”的原子;在可能范圍内也研究整个“地球”的原子。它研究原子的歷史,原子在空間及时間上分布与运动的情形,以及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与昆明地貭研究所于4月20-25日在昆明召开了鉻镍专业现场会議。会議的目的是检查地貭研究所和昆明地貭所几个铬镍研究小队在华南一带的工作,交流經驗,并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出席会議的还有云南地貭厅、冶金部地貭研究所及云南昆明地貭勘探公司、广西地貭局、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昆明工学院及地质学校以及地质部、冶金部在云南地区所属的铬-镍勘探队等单位。会議上听取了10个野外队的工作彙报,5个专題报告。上述各项报告对全面了解我国南部基性岩、超基性岩的分布及有关铬镍矿的类型以及进一步找矿的方向,都积累了一些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20.
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其地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能 《地球化学》1998,27(6):566-574
有关岩浆花岗岩成因的原地重熔说,揭示了各种化学元素在内生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据此并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了元素地球化学场的概念,元素地球化学场不但总结了元素在原地重熔过程中的聚散趋势,而且揭示了元素自身组构与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关系,展示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地质断面,即花岗岩体上部和顶部盖层断面,大陆地壳断面及地球球体断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