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车辆导航系统中地图匹配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网格思想将道路网络进行分块并融合GPS所提供的定位数据,利用车辆行驶的位置、方向和实际道路网络的拓扑特性,提出一种快速实用地图匹配算法。使GPS数据实时地与G IS地图数据匹配,有效地提高车辆导航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北斗/GPS双模定位技术,根据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的施工特点,研发了一套基于北斗/GPS双模定位技术施工定位系统,详细分析了WGS84经纬度坐标与工程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建立了工程坐标和船体坐标系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接收机位置处的经纬度坐标可以计算出船体坐标上任意一点的工程坐标,此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任意构件的定位施工上,如,整平船的施工定位以及运动轨迹存储、打桩船的施工定位等。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地区由于海水入侵引起了区域环境的严重破坏。文章提出了建立基于G IS的海水入侵过程可视化系统,通过调用M ATLAB实现数学模型的数值解及其在G IS平台上的显示,实现了地下水位二维等值线、三维等势面以及标示性离子浓度场的动态显示,为海水入侵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远岸潮汐精确监测,基于GPS PPK技术开展了远距离高精度GPS验潮方法研究。研究给出了GPS潮位测量方法,其次联合GPS定位信息和IMU姿态信息,通过坐标转换原理得到瞬时水面的精确高程。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用基于FFT的低通滤波技术提取潮位信息。最后在烟台港进行了实际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GPS PPK验潮距离达98km时,潮位误差可控在!15cm以内,验潮精度仍可优于10cm。  相似文献   

5.
差分导航定位是海洋工程地震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差分导航定位分为局域差分和广域差分,文中分别介绍了隶属于局域差分的信标差分(RBN DGPS)系统和隶属于广域差分的星基差分(SBAS)系统。根据所在测区位置和定位精度要求的不同,海洋工程地震勘探选用不同的GPS定位设备可以接收不同系统提供的差分信号。导航软件也是海洋工程地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记录GPS定位设备的数据,还具有测线设计、坐标投影、航行轨迹显示等诸多功能。通过对导航软件的灵活应用和信号变换,导航软件还可以为地震系统提供触发信号。最后给出了一个海洋工程地震勘探实例。  相似文献   

6.
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伪距单点定位速度快、不存在整周模糊度,因此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分析了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相对论效应、地球自转改正对伪距单点定位结果的影响,介绍了两种多历元求解时处理接收机钟差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如何以大地坐标和高斯坐标为参数进行定位求解。  相似文献   

7.
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三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系统,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RIA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明  汶博  魏娟 《海洋测绘》2006,26(5):38-41
通过分析与研究目前网络G IS存在的不足,引入R IA概念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丰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 IA)的网络G IS。实验表明,该模型增强了客户端的用户体验感,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网络G IS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等值线构建是G IS开发、数字地图绘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重点讨论了基于M apInfo数据格式在G IS应用环境下等值线综合方法的实现,首先根据高程采样点跟踪等高线通过点,再利用五点光滑法、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光滑法以及M apX提供的光滑方法对等值线通过点进行光滑处理,从而绘制出光滑度好、准确美观的等值线,同时发现M apX所提供的光滑方法可能利用的就是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光滑法。通过大量的数据验证了绘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浅地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通常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SEGY型数据文件中,定位信息保存在数据道头,一般而言该定位信息是GPS天线头或导航参考点的坐标,不是震源的真实位置,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偏移量。该类数据的处理大多采用OMEGA、FOCUS、SU、RadExpro等地震处理系统来处理,并未考虑定位数据的错位情况,影响了后续地质解释的精度。利用导航数据文件的船艏向信息和SEGY数据中的坐标数据匹配,根据震源与SEGY中道记录位置的相对关系,重新计算震源坐标,改写SEGY数据文件。该方法可为资料的综合解释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1.
GPS测速精度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出现,为速度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基于GPS测速的基本原理,采用单点定位模式、无线电信标/差分GPS模式和GPS RTK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下速度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概况,重点分析了GPS RTK模式下的测速精度,并对高精度速度测量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GP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GPS观测数据的仿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仿真模型包括卫星参数模型、动力学模型和观测误差模型。仿真计算表明,卫星参数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卫星的运动规律;误差模型反映了观测环境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同时可以调节和选择仿真模型的参数,仿真选择了地面静态和地面低动态的观测数据,这对于论证GPS定轨、导航算法、设计GPS接收机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accuracy of GPS/Acoustic positioning is crucial for monitoring seafloor crustal deformation. However, the slant range residual is currently the only indicator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cision of positioning seafloor transponders. This study employs a unique Seafloor Acoustic Transponder System (SAT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GPS/Acoustic seafloor positioning. The SATS has three transponders and an attitude sensor in a single unit, which provides true lengths of transponder baselines and true attitude of the SATS to ensure assess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tested through a GPS/Acoustic experiment, in which an off-the-shelf acoustic system was used to collect range measurements. Using GPS/Acoustic geodetic observations, the positions of three transponders on the SATS were estimated by a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ray-tracing calculations. The accuracy of the GPS/Acoustic seafloor positioning is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 true baselines and attitude with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position estimates of the three transponder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GPS/Acoustic positioning results to changes of sound spee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se of the SATS can help to assess the validity of the GPS and acoustic travel time measurements in the GPS/Acoustic seafloor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14.
对GPS定位中的SA误差作了系统辨识。表明:SA误差可用时变AR(p)模型表述,AR(p)的时变参数可由RLS算法结合F判据建立的AR(p)模型辨识机获得。用该方法获得的模型对SA误差进行预报。在剔除野值后精度在10m之内。还提出了一种将以AR(p)模型表述的SA误差加入GPSKALMAN滤波器的方法,可得到一种具有SA预报能力的GPSKALMAN滤波器。  相似文献   

15.
一种简易的潜标辅助寻标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自主研发的、结合GPS定位和水声测距于一体的潜标自动搜寻定位系统。系统由安装于搜索船只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水声释放器甲板单元、综合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由计算机组成),以及集成于潜标系统水声释放器上的水声应答系统组成。利用GPS定位原理,将GPS测得的定位信息,与水声测距技术相结合,实现潜标系统的空间定位,为潜标系统的可靠回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GPS技术可以确定验潮站水准点的地壳垂直形变,结合验潮数据获得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可以确定海平面的绝对变化。采用我国3个沿海验潮站两期GPS观测数据,计算了这些点位的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提出要监测验潮站的地壳垂直运动,最好采用多年连续GPS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GPS/IMU用于航空遥感直接对地定位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GPS/IMU系统进行位置与姿态测量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利用GPS/IMU的导航解计算遥感器瞬时外方位元素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机载三线阵影像验证了GPS/IMU辅助直接对地定位的精度潜力。三组ADS40数据直接定位的试验结果表明,GPS/IMU提供的外方位元素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平面精度优于2.5个像元,高程优于5.1个像元,但存在系统性的测量误差,在大比例尺遥感测绘作业中引入少量控制点参与平差仍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MATLAB实时处理GPS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软件环境,现场接收并实时处理海上地球物理调查过程中的GPS定位数据,剔除原始数据中的跳点,处理定位误差。采用样条拟合对测线进行拟合光滑,绘制各步处理结果的图形,并将处理前后的航向、航速数据及由此计算出的Eotvos改正值绘制成的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原始数据计算得到的定位误差较大,与实际船体航行的轨迹有一定差距,而用经过MATLAB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定位误差较小,航向、航速等与船体航行的真实航迹接近,由此计算出的Eotvos改正值的精度也达到了海上重力测量中Eotvos改正的要求,保证了地球物理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天津市GPS基准站和一级GPS监测点数据,进行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重点介绍了GPS变形监测技术中高精度数据处理时的参数设置及成果精度评定准则,并通过同期监测的水准数据和GPS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GPS监测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张瑜  孟庆海 《海洋工程》2009,27(1):106-109
水下GPS定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承载GPS接收机的海上浮标由于受海浪的影响,使得GPS接收信号附加了海浪信息,最终影响到水下目标的精确定位.针对海浪影响水下GPS定位精度现状,提出基于样条函数的数据分频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分离海浪引起的长周期性漂移误差和短周期性随机误差,提高水下GPS定位精度.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