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中部大鳌平原晚第四纪古生物记录及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主要的三角洲之一,人口密集,在未来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此该地区的海平面变化研究尤为重要.有孔虫、介形类等微体动物是半咸水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对海平面变化非常敏感,虽然已有许多涉及研究区微体化石的研究,但该地区微体化石定量分析还未开展,详细的古环境演化过程亦有待阐明.本文利用取自珠江三角洲中部大鳌子平原的5个钻孔的岩芯进行分析,对其中PRD05和PRD04钻孔进行详细的微体动物群定量分析和宏体动物群分析,结合各钻孔沉积学及磁化率特征及其他3个钻孔测年样品的微体、宏体动物群分析,讨论了珠江三角洲中部的环境演化过程.微体动物根据已有水深分布资料,划为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近岸和远岸两种类型,借以讨论海平面变化.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中部晚第四纪的古环境由钻孔中从下到上7个层位的划分体现为3个沉积阶段:1)低地沉积阶段(14340cal.aB.P.前),包括基岩及其风化层(层位A),末次冰期前和期间的河流沉积环境(层位B);2)全新世海侵阶段(14340 ~ 2860cal.aB.P.),包括障壁后沉积(层位C,14340 ~6480cal.aB.P.)和河口湾沉积(层位D,6480~ 2860cal.aB.P.);3)高地沉积阶段(2860cal.aB.P.至今),包括砂坝环境(层位E,2860 ~230cal.aB.P.)和三角洲平原沉积(层位F,230cal.aB.P.至今).其中全新世海侵阶段的河口湾沉积,主要由微体动物群特征反映了更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化,包括全新世伊始的快速海侵(D1亚层);海侵速率降低(D2亚层);海平面显著上升(D3亚层);海平面范围最大(D4亚层),海平面最高(约5700cal.aB.P.);海平面快速降低(D5亚层);小规模海平面波动(D6亚层).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分为前三角洲(约40000—32500aB.P.)、老三角洲(32500—7500aB.P.)和新三角洲(7500aB.P.—现在)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珠江三角洲沉积-古地理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在前三角洲阶段,珠江三角洲为内陆环境,五条大河在中山三角一带汇合,然后向南东入海。磨刀门西江水道形成于第二阶段的30000—20000。B.P.;狮子洋、珠江和银洲湖等水道则是全新世才发展起来的。三角洲发生过两次海侵。第一次大约开始于32500aB.P.,第二次大约开始于7500aB.P.。两次海侵形成了新、老两套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古地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分为前三角洲(约40000—32500aB.P.)、老三角洲(32500—7500aB.P.)和新三角洲(7500aB.P.—现在)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珠江三角洲沉积-古地理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在前三角洲阶段,珠江三角洲为内陆环境,五条大河在中山三角一带汇合,然后向南东入海。磨刀门西江水道形成于第二阶段的30000—20000。B.P.;狮子洋、珠江和银洲湖等水道则是全新世才发展起来的。三角洲发生过两次海侵。第一次大约开始于32500aB.P.,第二次大约开始于7500aB.P.。两次海侵形成了新、老两套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4.
大鳌沙处于珠江三角洲西江河口的近口段,洪季西江河口的潮区界西线在其顶端附近。冰后期海侵以来,大鳌沙顶端的PRD05和中部的PRD04两个钻孔的沉积速率和沉积物粒度有着极大的差别。7 630 a BP以前,PRD04孔的沉积速率小于PRD05孔的沉积速率;但7 630 a BP以来,PRD04孔的沉积速率大于PRD05孔的沉积速率。从粒度分析看,埋深12.28 m以下,PRD04孔沉积物比PRD05孔的粗,分选性比PRD05孔的差;埋深12.28 m以上,PRD04孔的沉积物比PRD05孔的细,分选性相对比PRD05孔的好。分析表明,9 000~4 200a BP, 沉积物由南(中部)向北(顶部)输运,涨潮流冲蚀老沉积物,在喷出磨刀门通道后,流速迅速降低,粗颗粒泥沙先沉积,而细颗粒泥沙被涨潮流搬运至更北的区域沉积。近3500年以来,河流动力占优势,沉积物由北(顶部)向南(中部)输运。大鳌沙的形成与涨潮射流密切相关。涨潮射流口的位置在蛇地山和右岸纵向山地之间,宽约2200 m。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的OSL和14C年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的年代测定在三角洲的发育演化、古海平面变化以及断裂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东江平原的7个钻孔岩心进行了14C和OSL测年以及孢粉和微体古生物分析。与前人主要根据14C年龄得到珠江三角洲沉积小于4万年的认识不同,OSL测年结果显示下部地层的年龄值为4.7~13.5万年。本文对年龄的信度以及晚第四纪两次海侵旋回的地层年代框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次海侵旋回可能发生于距今4~10万年期间;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两次海侵之间,三角洲地区长期暴露地表,出现较大跨度的地层缺失。  相似文献   

6.
分析河口动力特征,进而揭示其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挟沙河流床沙载荷(推移质)搬运和沉积机制,是合理构建河控三角洲生长沉积模式的前提。运用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从微观动力过程角度分析失去河床约束条件下依靠惯性作用流动的河水入湖过程中河、湖两类水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流动规律,结合水槽物理模拟及前人开展的数值模拟,并借鉴河流泥沙动力学理论成果,构建了受流体力学及河流泥沙动力学约束的河控三角洲生长的动力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湍流的特点决定了两类水体界面处存在强烈的质量、动量、动能传递。河水入湖过程既不是圆形(轴对称)射流,也不是平面(二维)射流,而是矩形(三维)射流,流速沿程会以负指数快速衰减。河口是挟沙河流流速衰减的终点,其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是挟沙河流床沙载荷沉积的终点。三角洲平原砂体生长过程,是三角洲平原动力、沉积、地貌相互作用的过程,生长的动力和沉积模式可以概括为:河流末端水体流速沿程衰减→挟沙能力降低→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堤岸决口→河流分叉→水体流速沿程衰减→挟沙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三角洲平原的骨架砂体,地貌控制下河流的频繁摆动是三角洲平原砂体生长的重要机制。河控三角洲沉积的主体为平原环境,而非前缘环境。  相似文献   

7.
古地貌对渤海石臼坨凸起古近系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沙一、二段所发育的扇三角洲储层,在沉积演化过程中由于古地貌特征的不同,造成储集砂体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的不同,储层认识困难。通过分析断裂活动对古地貌格局的控制作用进行古地貌恢复,研究不同地貌单元与沉积体系的匹配关系,阐明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和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揭示了扇三角洲的沉积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精细描述了各沉积期次扇体的展布特征,并对沉积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的差异性进行了解析。最终明确了盆地边缘沟谷和古地形发育特征对物源的控制作用,形成了"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的沉积模式指导依据;同时确定了斜坡带上扇三角洲的沉积规律和砂体分布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露头及钻井资料的研究,河南省晚古生代煤系可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08~252 Ma);以太原组上部灰岩段底界面为区域性沉积间断面,将该一级层序又分为Ms1和Ms2两个二级层序;进而依据次级层序界面又细分为20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本区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表明:本溪组沉积早期,本区海侵方向为自东向西进行,海侵中心由南向北迁移,而到本溪组沉积晚期,海侵范围扩大,海侵中心部位继续北移,海侵方向由NEE向SWW进行;自太原组沉积开始,区内海侵逐渐达到高潮,海域扩大;到山西组沉积期,区内大面积海退,海域范围向东南退缩,经历了滨海-潮坪-泻湖-下三角洲平原的沉积演化;到下石盒子组至上石盒子组沉积期,海水基本退出华北盆地范围,致使河南境内沉积演化最后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下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演变过程。研究成果对分析研究区晚古生代成煤、古地理、古环境及聚煤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苏北平原MIS 3阶段海侵事件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MIS 3阶段的气候与环境是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的热点,该阶段中国沿海地区的海侵过程是沿海平原环境演化的重要事件.根据苏北平原宝应By1钻孔的14C年代结果和沉积特征、微体生物组合特点,确认苏北平原MIS 3阶段存在明显的海侵事件,潮滩与泻湖相沉积层的厚度约7m,深度在By1 孔 19~26m,海相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末次冰盛期的硬粘土层之下,14C年代在距今26~39ka之间,属于MIS 3阶段的沉积,岩芯沉积物的沉积构造以水平的薄层砂质粉砂沉积为主.沉积物中大量的海相有孔虫壳体在研究的岩芯段中是最丰富的;此外,还发现咸水环境下的Sinocytheridea impressa(Brady),Spinileberis pulchra与Spinileberis furuyaensis,Neomonoceratina chenae Zhao,Keijella bisanensis(Okubo)等形类壳体;该段岩芯中的植物残体、碳屑也很丰富,有机质含量丰富,显示比较封闭的弱动力环境,指示了潮滩、泻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
贵州晚二叠世沉积相及其演变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向英福  陈宗富 《贵州地质》1989,6(3):191-202
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通过对岩石的成因标志、沉积序列、砂体形态、岩比统计等综合因素的系统研究,提出贵州晚二叠世沉积盆地总体为内陆表海环境,区内已识别出的沉积相有十五种,属克拉通稳定型建造系列,西部为温暖型单陆屑含煤建造,相组合复杂,时空演变迅速;东部为温暖浅水碳酸盐建造,相组合简单、时空变化不大。晚二叠世沉积,在古构造活动的背景下按沉积旋回韵律分四个时期进行古地理研究,阐明相的配置和展布、相的演变规律和相模式,指出含煤岩系中古代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有别于现代陆缘海深水三角洲模式,在总体海侵条件下、三角洲形成于海退时期,但受海侵抑制,三角洲朵体有向陆迁移并向上抬升之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和光学衍射技术研究了莱河矿的三种超结构类型——3C_1,2C,3C_2。超结构的存在是由于Fe~(2+)空位的不同有序分布产生的。通过观察象与模拟象的比较,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田涛  万丽娟  刘瑶 《云南地质》2014,33(3):309-313
埃达克岩提出之初是指那些源于俯冲带环境下,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岩或者侵入岩.随后的研究发现,埃达克岩不仅仅只形成于岛弧环境,而具有多种成因模型:俯冲洋壳熔融、增厚下地壳熔融、拆沉下地壳熔融、玄武质岩浆的地壳混染和低压分离结晶(AFC)、高压分离结晶、岩浆混合作用以及地幔橄榄岩的直接熔融都可以形成与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同的岩石.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岛弧及下地壳岩浆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首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都市圈理论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都市圈发展的理论框架,包括都市圈的基本标准、都市圈本质论、都市圈空间结构论、都市圈模式效应论、都市圈发展阶段论、都市圈发展管治论等。最后,概括总结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强调指出了一体化观与人居环境科学观对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Ⅰ. INTRODUCTION. The most popular Chinese agalmatolites are Shoushanshih (壽山石), Changhuashih (昌化石), Chingtienshih (青田石) and Kwanglushih (廣綠石). They are named after the names of places, as the name Shoushanshih is from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数字稳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福升 《物探与化探》2004,28(4):358-360
在人工场电磁法勘探中,保持供电电流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常规稳流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数字稳流方案,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该技术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监测上海市地面沉降的观测标按照标杆导正方式进行划分,主要有两种结构即钢丝绳导正式和导轮扶正式。钢丝绳导正式标的稳定性一般较差。本文仅对钢丝绳导正式标的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今后观测标的合理结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不同类型金红石样品磁化率的测定结果。金红石的磁化率与其铁的含量明显相关。其磁性来源主要有三:类质同象形式的铁离子的顺磁性(这是主要的)、出港相含钛赤铁矿的反铁磁性和出溶相钛铁矿的顺磁性。  相似文献   

19.
南阳凹陷同生断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阳凹陷是南阳—襄樊新生代盆地的组成部分,不整合叠置在华北地块、秦岭构造带、扬子地块之上,经历了早第三纪沉降、早一晚第三纪间的隆起和晚第三纪—第四纪沉降3期活动。本文根据本区早第三纪形成、活动的生长断层参数的统计、分析了断裂长度、延深、落差间的数学关系。在分析、确定几条主要生长断层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控制南阳凹陷形成的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断层的形成机制和石油勘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气物源研究是多学科共同探讨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对污染物的追踪、污染物的最终解释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大气质量控制和环境管理提供合理依据.大气物源研究主要集中在颗粒物矿物学特征、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组成等几个方面,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起两者的相关关系,据此判别和解释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本文从矿物组成和形貌特征、标志性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示踪等3个方面对近1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