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温度和盐度单一和组合因子设计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温度、盐度对栉孔扇贝胚胎和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16.0—22.0℃,盐度为27.5—32.5;最佳温度为18.0~22.0℃,盐度为30.0—32.5;幼虫培育适宜温度为16.0—26.0℃,盐度为27.0—39.0;最佳温度为19.0—22.0℃,盐度为27.0—32.0。相对而言,栉孔扇贝胚胎和幼虫对低温高盐适应能力较强,温度显著影响胚胎孵化和幼虫发育,盐度显著影响幼虫生长;二者组合影响对胚胎孵化不显著:随着幼虫的发育。组合影响对幼虫存活十分显著;对幼虫生长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盐度和pH值对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及pH值对鮸鱼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11~26,鮸鱼幼鱼耗氧率逐步上升,26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pH值对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pH6.5~9.0鮸鱼幼鱼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在此范围内pH值的变化对鮸鱼幼鱼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O:N比值也随着盐度升高而升高,26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pH8.0时,O:N比值最低;不同盐度和pH下鮸鱼幼鱼平均O:N分别为24.258,22.378.鮸鱼幼鱼主要以蛋白质为能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次.  相似文献   

3.
于1991年4月-1992年五月,以金藻和扁藻为材料,用室内一次培养法研究三苯基锡(TPTC)和三丁基锡(TBTC)化合物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锡对两种藻均有影响,在0.2—0.4μg/L的浓度时有轻微毒性;浓度大于0.5μg/L时,能使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对于两种藻叶绿素a72hEC50影响结果:TBTC和TPTC对金藻的均为0.59μg/L;对扁藻的,TBTC是0.87μg/L,而TPTC本出现半效应浓度。对于两种藻的类胡萝卜素72hEC50影响结果:金藻,TPTC是0.57μg/L,TBTC是0.49μg/L;扁藻,TBTC是0.89μg/L,TPTC也未出现半效应浓度。认为,两种有机锡对光合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淑英 《海洋通报》1995,14(4):38-42
1990年5月湄州海域溶解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1-1.68、0.037-0.964和0.010-0.073μg/dm^3,10月的对应值分别为0.48-1.25,0.019-0.989和0.020-0.045μg/dm^3。5月和10月Cu,Pb,Cd含量的分布除了与不同水系消长的影响有关外,还与人类活动和生物因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毒性对刺参幼参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外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Hg^2+和Zn^2+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内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暴露时间的延长,幼参SOD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009-0.046mg/L的 Hg^2+对SOD活性的影响在24h和48h时表现为诱导效应,96h的SOD值达到最大,144h的SOD值下降。0.195~0.976mg/L的Zn^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48h表现为诱导效应,96h和144h的SOD活性下降。Hg^2+和Zn^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随暴露时间延长,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0.214~1.069mg/L的Cd^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48h表现为抑制效应,96h和144h表现为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6.
邹栋梁  高淑英 《台湾海峡》1995,14(4):328-333
1990年5月东山沿岸海域溶解态Cu,Cd的深度范围分别为0.25-1.73和0.008-0.067μg/dm^3,11月的分别为0.41-2.03和0.014-0.263μg/dm^3。Cu,Cd含量分布5月和11月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除了与春、秋季不同水系消长的影响有关外,还与陆源输入、生物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大菱鲆幼鱼饲育密度对其生长、白化鱼色素改善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设计了5组不同养殖密度,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28、0.87、1.12、1.16、2.75kg/m^2,研究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1.91、6.31、8.86、11.97、17.67kg/m^2。结果表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低密度养殖范围内,大菱鲆幼鱼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而当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即高密度)时,生长与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SGR值分别为3.189、3.304、3.447、3.341、3.087。各实验组体重分布的均匀性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不同实验组饲料转化率不同,饲料转化率与密度呈负相关,高密度影响大菱鲆的生长,也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实验组1,饲料转化率最高,饲料系数为0.95;实验组5,饲料系数为1.25。高养殖密度抑制了大菱鲆的生长,也增加了饲料系数。在白化鱼色素改善方面,不同饲育密度对色素的改善也略有不同,改善程度与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8,(2):6-6
1月8日,日本环境省地球温暖化影响适应研究委员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地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1世纪末日本的平均气温将比20世纪末高1.3℃至4.7℃。这一研究结果是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有关日本附近的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后得出的。研究人员还预测降水量将在增加2.4%和减少16.4%的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9.
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斑东风螺的适宜盐度在21以上,适应盐度下限应为15.在21~33的盐度范围内,小水体的实验条件下,平均体重0.27g、平均壳长11.2mm的方斑东风螺.投喂小管枪乌贼,日平均掇食率10.2%~11.6%,体重日均生长11.3~12.0mg,壳长日均生长123.1~141.91μm,盐度逐渐降至15时,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和生长速度都明显下降.把近岸自然海水的盐度29作为盐度瞬间下降或上升的起点和终点.当盐度从29瞬间下降时,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低终点盐度应高于21.当盐度瞬间上升至29时,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低起点盐度应高于18.  相似文献   

10.
硼对海带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已有不少的研究.有人认为它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有人不同意这个意见。硼对海藻的效应,研究的不多.McBride等的观察指出,硼对小球藻的生长没有什么影响。Lewin的实验表明,硼对硅藻的生长是必需的.Nasr等的观察指出,  相似文献   

11.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鱼粉,豆粉等作为饲料蛋白源,加入等量的混合油(鱼油:豆油=1:1),制成不同蛋白质梯度的试验饲料,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显著地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F>F0.01=11.4),饲料中蛋白质为44.12%,能量蛋白比为33.0kJ/g时南美白对虾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体重生长比速最高,通过计算机拟合曲线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中适宜蛋白质含量为42.37%-44.12%,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虾体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的海水温度、盐度、pH值和底质等主要环境因子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稚螺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稚螺生存和生长的最高和最低临界水温分别为35℃和11℃,适宜水温为14~32℃,最适水温为26~29℃,适温范围内,稚螺的日生长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在29℃时达到峰值,为262.5μm/d。方斑东风螺稚螺生存和生长的最高和最低临界盐度分别为38和11,适宜盐度为14~35,最适盐度为17~29,适宜盐度范围内,低盐海水有利于提高稚螺的日生长率,盐度对稚螺生长的影响不如温度的影响明显。方斑东风螺稚螺在pH为8.0时,有最高日生长率,为220.4μm/d,pH高于9.0、低于7.0时,日生长率与成活率显著降低。池底铺砂可显著提高稚螺的日生长率,但对稚螺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2年8月7~8日对虾工厂化养成中后期A、B代表池的实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时期养殖水体中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水体水温、盐度和溶解氧含量适宜.日变化幅度不大.但pH值略为偏低,而COD值明显偏高.与该时期投饵量大,残饵及排泄物明显增加有关.但对A池来说,生物作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对B池而言.则以化学过程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波能平衡方程,通过考虑波的传播项,即,研究波场非匀质性对波向对变风向的响应的影响。导出的结果表明,响应的时间尺度可由3部分表示:1.匀质情形响应的贡献;2.波能分布非匀质性的影响;3.平均波向分布非匀质性的影响。在理论上,它暗示波场的非匀质性在波向响应中起着实质性的作用;在实际情况下,对匀质和平稳风场,波场的非匀质性总是使响应时间尺度减少这一事实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冲刷时间是表征河口水体交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本文在回顾潮汐河口冲刷时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冲刷时间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表明冲刷时间不仅是潮棱体和淡水径流量的函数,而且与河口形态、天气要素密切相关,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增加了冲刷时间研究的复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河口界面的观点,加强河口冲刷时间界面机制的研究,并注重人类活动对冲刷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前湾填海对其水动力影响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ECOM-SED模式、算子分裂法和“干、湿”点法建立了胶州湾变边界数值模型。从潮、余流、潮波系统和潮流能几方面预测分析了胶州湾前湾追地对海洋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湾填海对胶州湾的潮波系统影响甚微,振幅和位相的变化都在1%以内。但是在前湾和工程附近海域潮流和余流变化比较大,其他海域的潮流和余流变化不大,潮流流速变化为1%左右,余流流速变化为3.14%~9.16%。填海后,内湾口和外湾口附近潮能通量增加2.6%~5.24%,前湾和工程局部区域潮能通量减小20.21%~87.23%。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乐云 《台湾海峡》2004,23(3):341-346
使用5种不同的饵料,投喂全长6.72mm的点带石斑鱼,分析和比较不同饵料的营养成份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饵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在48.8%~72.8%之间,粗脂肪含量在5.4%~10.3%之间,相差很大,但点带斑鱼幼鱼均能正常生长,且存活率无明显的差异.对5种饵料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饵料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的含量之间的比例,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比其含量本身更加具有明显的影响,DHA与EPA相对含量的比值为6.3的1组,其幼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比值为1.73~2.75的其他4个饵料组。  相似文献   

18.
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二甲苯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与生态效应进行了预测和识别,评估了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水质、生物、潮滩生境4种对象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泄漏地点、风向、潮时以及泄漏量是影响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差异的主要因素.当泄漏量较小、泄漏点靠近化工泊位时,E风低潮时对海洋生态影响最大,此时最大生态价值损失约为3994万元;当泄漏量较大、泄漏点位于靠近外海的船舶锚地时,SSW风高潮时对海洋生态影响最大,生态价值损失最大为18732万元.在4种对象中,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和生物损失对价值损害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元分析技术的海底沉积物声速预报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主元分析技术建立预报海底沉积物声速的经验方程,将前人研究报道的经验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计算误差,运用南海南部大陆架和大陆坡数据,建立了主元回归计算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如何在众多影响声速的物理参数中,排除相互关联的参数,优选出相互独立的、且对声速有显著影响的少数几个物理参数,用优选后的物理参数建立了南海南部海域大陆架及大陆坡沉积物的3参数(孔隙度n、颗粒中值粒径Ma、塑限W,)声速预报方程:Cp=1774-5.0944n+12.499Md+0.9985Wp,该方程的相对预报误差仅为-4.48%-3.77%。  相似文献   

20.
互花米草对泉州湾盐沼表层沉积物输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盐沼是海岸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环境调节功能.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引种对海岸盐沼的沉积动力产生很大影响.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盐沼边缘与沉积物平均粒径为6.7φ的等值线分布一致.现场观测表明,互花米草对流速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使得光滩流速明显大于互花米草内的流速;在互花米草滩内,随着离盐沼边缘距离、植被高度、植株直径的不同,涨落潮流速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粒径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互花米草盐沼边缘的表层沉积物由光滩向盐沼内输运,潮水沟的存在对沉积物的输运格局具有显著影响.对比分析表明落潮后期的水动力条件控制着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