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的成立是我国遥感发展中的一大喜事,对此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成立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是我国遥感界、中国科学院领导和遥感工作者盼望和酝酿已久的大事,它的成立是形势的需要,是我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从共同承担任务走向联合起来协作攻关的必然结果。它的成立必将把我国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推进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为了配合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开展工作,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介绍该中心的性质、任务和各成员单位的基本情况。希望它能对遥感界的同仁有所帮助,并热切期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发刊词     
我国遥感科学工作者盼望已久的《环境遥感》杂志终于创刊了,这是值得庆贺的。 由于国家对新技术的重视,在“六五”期间,我国的遥感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遥感这个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承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有关遥感影像处理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十分匮乏,还没有建立起适合遥感影像特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基于此,提出了建立以像斑分析为基础的遥感影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就多光谱/高光谱影像纹理分析的概念、方法、以像斑为基础的空间关系分析、分析过程中引入先验知识的方法及数据套合技术研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遥感教育界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分别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方面为遥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不论在遥感技术,还是遥感信息处理和遥感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地Ⅸ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科根基不牢,人才储备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遥感教育界任重而道远,必须科学地培养各类遥感人才,适应并促进遥感事业发展。逐渐缩短与遥感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当前中国遥感科学发展现状,考虑未来遥感发展趋势和需求,我方认为,当前中国遥感教育应着重培养“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国资源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遥感工作者多年的心愿,也是我国航天遥感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它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遥感考古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简要叙述了近年来国内遥感考古工作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我国的实例,对遥感考古工作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遥感考古事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方一辩辩词 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观点是:我国当前遥感数据的收费现状促进了遥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积极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地学空间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建立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  相似文献   

9.
35年前,一曲响彻天宇的“东方红”,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中国人从此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空间事业之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浩瀚太空斗转星移,在我国卫星遥感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呢?我方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卫星遥感应主要发展自主遥感系统。  相似文献   

10.
非常荣幸在美丽的贵阳对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和未来走向发表我方的观点,我方认为“我国当前遥感发展应着重解决几何问题而不是辐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遥感是6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自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遥感才得到迅速发展。就遥感的意义来说,遥感就是不直接接触某物而感知某物,那么30年代开始发展的航空摄影技术也应属遥感范畴。我国地质上应用的遥感新技术是70年代引进的,而遥感地质是在50年代航空摄影地质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80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12年以来,国家和地矿部门把遥感作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有十多个地矿部门相继建立了遥感(应用)中心或研究所,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遥感中心(站),其中8个已扩建为省级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2.
测绘是卫星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纵观国内外测绘卫星事业,我国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整个卫星测绘产业体系有待发展和提高。资源三号卫星作为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对我国卫星测绘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测绘局编制的《测绘部门十二五航天规划(草案)》,详细论述了我国民用测绘卫星的发展规划。我国正处于测绘卫星及其应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国家测绘局经多年研究开发,正在积极推动我国测绘卫星遥感事业的飞速发展,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研发道路,推动卫星测绘事业不断前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精确、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和测绘高新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3.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遥感、GIS数据的不确定性与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间的联系,导出了GIS图形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的信息量估算式,提出了位置疑义度和属性疑义度等概念。在统一的数学基础上,估算几何位置误差和属性正确率不足引起的不确定性,从而建立起遥感影像与GIS图形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的统一量度。  相似文献   

14.
遥感是6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自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遥感才得到迅速发展。就遥感的意义来说,遥感就是不直接接触某物而感知某物,那么30年代开始发展的航空摄影技术也应属遥感范畴。我国地质上应用的遥感新技术是70年代引进的,而遥感地质是在50年代航空摄影地质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80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12年以来,国家和地矿部门把遥感作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有十多个地矿部门相继建立了遥感(应用)中心或研究所,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遥感中心(站),其中8个已扩建为省级综合性的遥感(应用)中心,遥感地质专业科技人员已达2500人。  相似文献   

15.
全球第一颗影像分辨率为1m的商用卫星——IKONOS 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3S技术中,RS(遥感)技术由于航天和卫星技术的发展得以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美国具有1m影像分辨率的商用卫星的发射计划及其应用,这将对全球对地观测手段产生极大冲击,同时也对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遥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小到室内的工业测量,大到全球陆地、海洋、大气的信息采集,其中更涉及军事侦察和地形测绘等国防领域。如此广泛而特殊的应用使得遥感不同于一般的事业或产业领域,所以,其发展方向也就尤为重要。究竟遥感事业的发展应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呢?我方的观点是政府主导。下面我将从两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对地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从1999至今,美国连续发射了IKONOS、QuickBird、WorldView系列多颗高分辨率商业卫星,一直引领着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发展潮流。通过对美国第一、二、三代的多颗典型遥感卫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美国商业遥感卫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卫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遥感地质试验场是实现遥感地质资源评价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其建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土资源遥感地质应用需要,满足遥感地质应用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方法协同发展的需求,提高地质调查的遥感地学定量化水平,避免遥感数据应用与推广的盲目性。为此,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了我国遥感地质试验场的建设和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哈密遥感地质试验场的野外试验场(简称试验场)已基本建立,初步具备了对外提供应用服务的能力。这里主要介绍了试验场的构成、功能和性能,以及试验场所能提供的服务方式及服务能力,以便广大的遥感地质工作者了解试验场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利用试验场开展遥感技术方法及基础理论等研究工作,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试验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田地质局于1990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河北省涿州市主持召开了中国煤田遥感地质工作会议。全国各省煤田地勘公司、煤炭遥感中心、能源部综合计划司、地矿部勘查技术司、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北京大学等单位共96名代表参加会议。煤田地质局领导到会讲话。 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煤田遥感技术和工作经验,安排落实了1990年煤用遥感地质工作,讨论研究了煤田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煤田遥感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科术队伍不断壮大,已建立了煤炭遥感地质应用中心,部分省公司相继建立了遥感组,引进了以 VAX11/785为主机的遥感图像处理与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3S技术中,RS(遥感)技术由于航天和卫星技术的发展得以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美国具有1 m影像分辨率的商用卫星的发射计划及其应用,这将对全球对地观测手段产生极大冲击,同时也对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