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3,(3):32-32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近日透露,协会正在争取有关部门出台扩大铝应用的政策。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已经有了初步方案。陈全训是在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上作工作报告时作出如上表述的。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方案内容以及何时会出台。  相似文献   

2.
张妙 《西部资源》2012,(4):38-38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陈全训近日表示,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的局面仍然严峻重要有色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铜、铝、铅、锌原料大量依赖进口我国要进一步加大有色金属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陈全训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矿业大会暨2012(第十届)有色金属矿业高层论坛上提出,加强有色金属矿业工作必须立足国内强化公益、依靠科技、加强管理。他说,我国是一个人口和资源大国不可能脱离自身资源禀赋追求资源安全。"实际上,国内很多矿产资源还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立足国内实现资源保障是有充分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3,(1):32-32
日前,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川韶炎冶炼厂共同完成的“大型铅锌冶炼企业节水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组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困内空白,在韶关冶炼厂进行了工程示范,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3,(4):45
产业结构有向好趋势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认为,当前我国铜工业产业结构有向好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矿山和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冶炼行业投资出现大幅下滑,行业发展正逐渐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据统计,2012年铜矿采选施工项目44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05亿元,同比增加6.02%;铜冶炼施工项目229个,完成固定投资222.0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88%.铜压延加工施工项目49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13亿元.  相似文献   

5.
林峰 《西部资源》2014,(4):52-52
<正>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2013年度有色金属企业销售收入前50名名单。中国铝业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2,794.19亿元、1,945.24亿元、1,900.08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位列前三甲。前50家有色金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116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增幅高1.6个百分点。据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授予行业统计职能,每年对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按销售收入前50名企业进行排序并发  相似文献   

6.
<正>从近日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秘书长会议上获悉,2013年全国有色地质勘查队伍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233.98万米,新增一批铜、钨、金、银等矿产储量,在地质勘查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为"358"三年目标实现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有色地勘单位新增的矿产储量(金属量)中,铜205.11万吨,铅锌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赤峰市作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凭借巨大的储藏量和极其丰富的有色金属种类,被学术界和业内人士认为有可能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王敏 《西部资源》2014,(5):51-51
<正>导读: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周五称,2014年1~3季度中国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总产量为737万吨,较去年同期722万吨小幅增长2%。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周五称,2014年1~3季度中国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总产量为737万吨,较去年同期722万吨小幅增长2%。  相似文献   

9.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最贫困的民族自治州。本文在认真分析、正确认识州情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前提下,提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资源开发脱贫型的战略模式,制定了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在产业结构方面,确定以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大理石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林副产品为主的生物资源综合开发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出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改善交通、解决能源、搞活流通:绝不放松粮食生产,慎重解决人口问题;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维持生态平衡;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3,(2):46-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有色金属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先后由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于2000年7月下划到内蒙古自治区属地化管理,为准厅级事业单位。2006年4月正式挂牌组建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局并行。局下属8个地质队,2个中心(离退休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组根据区域经济价值法研究推算,我国铁、铜、铅锌等23个矿种的总价值达244.4万亿元,其中查明的为85.4万亿元,查明率为34.94%,仅为总价值的1/3。这一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找矿前景依然广阔。此次纳入价值估算范围的矿种,包括铁、铜、铅锌、钨、锑、稀土、铝土、黄金、铬矿、镍矿、锡矿、镁矿、钼矿、钾盐、锂矿、银矿、锰矿、硼矿、硫矿、萤石、磷矿、重晶石等23种。其中,黑色金属总价值和查明率最高,分别为112.7万亿元和46.76%,已查明总价值为52.7万亿元;有色金属总价值位列第二,但查明率最低,分别为101万亿元和23.76%,已查  相似文献   

13.
铅锌矿是富含金属元素铅和锌的矿产资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对有色金属资源和矿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铅锌矿产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攀升,准确而全面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结构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铅锌矿的重要类型介绍入手,对铅锌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以及成矿的不同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5-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内部能源消费水平及其边际消费的差异性,找寻出能耗较高且需求较为旺盛的5个行业,并实证分析了此5行业能耗增长对其发展的冲击效应,得出如下结论: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大行业不但表现出较高的能源消费水平,且其边际消费倾向也有着异常高的表现;2)对高耗能、能源需求旺盛的5大行业其能源消费量与其工业总产值的VAR模型分析表明,能源消费的高增长在短期内对行业发展有所贡献,但从长期的趋势来看,其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此种发展模式不利于行业未来的转型升级。为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和市场干预,努力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降耗,竭力避免高能耗成为行业发展中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赤峰市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大矿山、大冶炼、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中国有色、中钢集团、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山东黄金、湖南有色等十几家行业领军企业进驻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属于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硫化物铅锌矿矿石,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铅锌角砾岩、含铅锌碎裂岩、网脉状铅锌矿矿石、块状铅锌矿石。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统计局1月28日公布的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显示,在整个工业大类中,大部分企业实现了基本稳定的增长,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三大行业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尤其是煤炭,受结构性过剩影响,利润下滑较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透露,去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比上年减少1202.3亿元,同比增长-3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滑429.6亿元,同比增长-10.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17.2%。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开始进入跌跌不休的状态,到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黄金、煤炭、冶金、有色金属、非金属、油气、化工7大行业矿山"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北京通过专家验收,金、铁、煤等22种重要矿产"三率"水平及技术现状全面查清。7大行业"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由各自行业协会承担,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其中,黄金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国黄金矿山"三率"水平和采、选及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建立了全国黄金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数据库,制定了《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2,(3):26
近日从陕西省工信厅获悉,近期,该省工信厅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央预调微调决策部署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把工业保增长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积极果断措施,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积极实施有色金属等大宗工业品储备工作,兑现有关行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菲  董锁成  毛琦梁 《地理研究》2014,33(10):1793-1806
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8大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995-2010年西北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在不断减弱,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SO2排放强度有所增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区域不同污染性质的行业发展差异来看,西北、西南地区、中部部分地区近十几年来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促进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三高”产业的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