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近四十年气温变化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文章通过对我国近40年不同区域气温变化的分析发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大体以中亚热带为界,中亚热带以北地区具有冬季气温变暖,夏季气温变凉的趋势,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具有夏季气温变暖,冬、春季变冷的趋势;而深居大陆内侧的西部干旱地区和云南高原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也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来,全球、北半球和我国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我区作为全国的一部分,也是北半球环境和全球环境的一个局部地区,是否也有此种变化趋势呢?我根据近几十年来的气温资料,结合各种外界因素的统计分析,阐明我区气候总的趋势也是变暖,这种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地区1991-2000年气温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众多学者所公认, 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7℃,满洲里地区气温变化是否与此相符及其影响又是怎样?为此我们统计了满洲里近50年(1957-2006)的气温资料。统计表明满洲里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升高现象是明显的,并存在着显著的年际和季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西藏日喀则地区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顿珠次仁  石运强 《气象》2000,26(1):46-50
用日喀则地区4个主要代表站1956~1997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将日喀则地区划分为3个气候区域,分析了40年的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来日喀则地区气候逐渐变暖,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增温尤为明显,增温幅度西部地区明显大于沿江河谷主要农区和南部边缘地区。气温异常暖在冬夏两季均可发生,而且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但大范围异常冷却很少和水在西部地区、沿江河谷主要农区有减少现象,而南部边缘地区有增多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开封、安阳市1961-2010年2月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原理、回归分析、倾向率、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两市的气温变化及异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市49 a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开封年平均气温高于安阳,安阳近10 a气候变暖有减缓趋势.春季两市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开封上升幅度大干安阳,安阳近10 a气候变暖有减...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趋势变化的可能原因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多套观测资料检测表明,近百年来中国气候明显变暖,变暖趋势达到0.2~0.8℃/100a,近50年变暖趋势更达到0.6~1.1℃/50 a.气候代用资料研究表明,中国20世纪的变暖在近千年中属于明显的,但对于20世纪是否为近千年中最暖的百年,还有待更多的观测研究验证.气候模式归因分析表明,20世纪中国的变暖与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有关,近50年的明显变暖可能与人类排放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有一定联系.但是,目前这一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尚需更多的研究工作.由于中国区域辽阔,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而且20世纪前50年观测资料匮乏,近千年的代用资料分布不广,因此,应该进一步考证中国20世纪的气温变化和在近千年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乌审旗1961—2010年气温及降水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近50a来乌审旗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乌审旗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四季温度变化对年平均气温上升贡献: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年降水量呈微弱下降态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乌审旗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气候有向暖干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 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季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咸宁市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960-2009年咸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比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秋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济宁市1950-2000年历年年平均气温颁上表明,已连续14年出现偏暖。用两倍的标准差分析,近40年异常低温少,异常高温多,而且异常高温都出现在近10年内。分析强冷空气了影响本地的情况,表明冷空气 强度变弱,是气候逐渐变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全球气候有可能变暖。未来气候将如何变化?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科学工作者对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现代的气候研究手段──大气环流模拟试验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可能升高,南北极冰原的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和河口会发生变化,对生态、农业、水资源、甚至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卫气候变暖及其对海洋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高山冰川和极地冰架消融,海水体积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在过去100年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  相似文献   

12.
遂平县近54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遂平县1954-2007年气温观测资料,分析该县近54a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遂平县近54 a来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变暖,与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124 ℃/10a.冬季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夏季气温下降,高、低温天气日数明显减少.遂平县有资料以来的最温暖时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期,即1994-2002年之间,20世纪90年代暖冬现象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昆明地区11站点最近40 a逐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等气象资料,使用标准差、线性倾向率和信噪比SNR指标及相关检验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最近40 a昆明地区气温变化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近40a来昆明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1971—1990年变暖趋势相对缓慢,进入1990年以来气候变暖加剧;秋冬季变暖比春夏季变暖更为突出;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更为明显,低温增温对气候变暖贡献突出。进入1990年后期,昆明地区气候变暖伴随气温突变出现,1998年昆明地区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存在气温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内蒙古气温和降水的诊断分析白歧凤(气候中心)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大量事实证明,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含量由本世纪初的300ppmv增至现在的350ppmv,使全球气温呈现变暖的趋势,气温的升高必将导致降水的重新分配。近40年来,我区气温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尖扎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月气温与降水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近53年来尖扎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间尖扎气温变暖趋势明显,年气候倾向率为0.30℃/10a,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响应最为敏感;尖扎年平均气温在1996—1997年左右发生突变,春、夏、秋季平均气温基本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早在1985—198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候都是明显增暖;1961—2013年尖扎年降水量无明显增降趋势变化,夏秋两季的降水呈弱的减少趋势,春冬季呈弱的增加趋势,但变化也并不明显;近53年尖扎年、四季降水量都没有发生明显的气候突变。夏季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金巍  曲岩 《辽宁气象》2002,(1):21-22
利用1951~2000年营口气温资料,进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年、季、月值的演变分析,得出近50a营口年、春季、冬季都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线性增长率均大于等于0.2℃/10a,特别是2,3,4月气温偏高较为突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石家庄市1961—2013年气温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趋势图、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石家庄近53a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a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20世纪80年代后期升温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仅为0.107℃/10a,增温趋势平缓,而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为0.594℃/10a,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气候变暖趋势显著;高温日数的增加,气候变暖趋势已成为必然。四季平均气温呈线性上升趋势,春季、冬季变化幅度最大且具有继续升温的趋势,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夏季、秋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张艳梅 《贵州气象》2002,26(6):23-26
根据1960-1999年我市3个测站的气温、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我市气候变化特点。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市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变化特征,总体气候趋势变暖在2000-2001年得到校好的佐证。我市的年降雨量的分布也呈波状形的旱涝交替变化。降水总趋势除市的东部呈增长趋势外,市的西部和南部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曾丽琴 《广西气象》1998,19(3):25-27
根据平县气象局40a资料分析,结果认为该县的气候无明显的变暖趋势,亦无明显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但无论是气温还是和水量均存在明显的年际振幅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文介绍了黑河流域的气候概况,分析了近40a流域内以气温和降水为主的气候要素变化,得出黑河流域发生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流域生态环境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明显。在灾害性天气强度、森林面积、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缩、草原退化等方面日趋恶化。并就如何保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