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鸡鸭山位于察南下花园县之东南一里许,为一独立峥嵘之山峰,各处罗列着颇为有兴趣之大小型构造,其中是值注意者即为许多人所讨论之鸡鸣山逆掩断层,下面先  相似文献   

2.
程裕淇  李树勳 《地质论评》1941,6(Z2):308-312
(一)导言柳林■在沅陵县城东北约二百里,位于沅江之南岸,自此西南行约三十里至牯牛背,沿途开采之脉金矿甚多,本文所讨论  相似文献   

3.
王东坡教授,1927年11月生,福建漳州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协会顾问,三~七届省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今年适逢王先生80华诞及从事地质教育事业60周年。在长达60余年的地质生涯中,王先生一直对事业充满信心,无论在何种条件  相似文献   

4.
地质新知     
米泰恒 《地质论评》1948,13(Z1):54-54
三十七年四月一日下午,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举行第七十三次学术演讲会,请孙殿卿氏主讲‘中国之冰川’,讲毕,曾讨论西北冰川问题,分所同仁,以近年在西北工作经验,认  相似文献   

5.
孙枢 《地学前缘》2016,23(6):1-2
再过一些时间就是王鸿祯院士的百年诞辰,此时此刻,更令我对他深深怀念。在他离去的这些年当中,每当我看到有关的书籍、文献,就会想到他老人家;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更时时激励我前进。在王鸿祯院士生前,我有时是当面请教得到指导,更多是通过学习他的著述而收益。 20世纪50年代初,我有几位同学在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他们谈起校内教授中的“少壮派”--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年纪30多岁,执掌教研室和系主任岗位,个个风华正茂,其中就有王鸿祯教授。但我第一次见到王先生是在1955年,那年夏季,苏联科学院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别洛乌索夫通讯院士在我所(当时位于城内沙滩松公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包括苏联大地构造、中国大地构造的有关问题以及大洋盆地的成因等系列报告。王鸿祯先生参加了有关会议,他提出问题发表讨论意见,我当时负责会议记录和部分接待工作,有幸第一次近距离地同他有过接触,他和蔼可亲,时间虽短但留下了长期的印象。 1956年,王鸿祯先生著的《地史学教程》出版,我很快购得一本并开始学习。一天,叶连俊先生在办公室里见我手里拿着这本书,说道:“这(地史学)同我们的沉积学关系也很大”,我说:“我的基础知识不够,许多内容不懂”,叶先生说:“慢慢来,先掌握一点基本概念”。这是叶先生对我学习《地史学教程》的指导。王先生的《地史学教程》使我初步开阔了对世界地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视野。受此书的影响,我形成了一个习惯,尽管有许多地质问题,我自己并不直接研究,但愿意去了解,从中获取知识的享受。 1985年,王鸿祯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地理图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图集以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阶段论有机结合作为主导原则,代表王鸿祯先生学术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图集内容十分丰富,我曾较为仔细地阅读了差不多每一幅图件并认真阅读了图集说明书,还读了图集的英文说明,以便了解图集的有些名词术语同国外文献的对照和衔接。我后来也曾向王先生请教过一些问题,如今还记得的有:豫陕(图集引用了我的文章)和燕辽裂陷盆地(拗拉槽)、俄罗斯地台的拗拉槽、扬子地台有无拗拉槽,以及拗拉槽是否都是三支裂谷系的废弃支等等,他同我也谈到朱夏先生将aulacogen译作“拗拉槽”可称杰作。王先生还向我指出国内需要重视古大陆的重建问题,这是国际关注的热点,但意见分歧很大,我国应该有更多些学者进入这一领域进行探讨。王先生的一系列意见对我真可谓受益匪浅。 1989年在华盛顿参加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会上,我遇到美国的Scotese教授,他当时已着手“古地图”(PaleoMap)项目并送给我一点有关资料,Scotese在会上强调编制古地图的三个支柱是板块构造、古地磁和古生物地理。回国后我向王先生汇报了有关情况,王先生也特别强调古生物地理对古地理重建的重要性。据我所知,在王鸿祯先生的率领下,中国地质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开展全球构造与古大陆再建研究,采用计算机成图并开发了有关软件。在1996年国际地质大会(北京)上,展出了古大陆再造的系列图件,这在当时是国内学者首次作出这样的努力。就中国地质大学而言,王鸿祯先生和殷鸿福教授等都曾在古生物地理方面做出许多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科委推出了以“攀登计划”为名的基础研究资助计划。有个年度我担任地学与资源环境领域的评审组长,那一回总共约有6、7项申请,王鸿祯先生领衔的中国古大陆及边缘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研究的申请,在经过讨论后,投票排名第二。当时国家科委只限定资助一项,我和评审专家组其他专家都认为王先生的建议项目有价值,是值得资助的,但投票结果也是公正和正确的。因此,我们决定向科委建议,给我们组增加一个项目指标,科委有关负责人听取了我的意见,但一时也无变通的余地。过了一段时间,国家科委又推出“攀登计划B”,层序地层学项目可以入选,但需承担项目的主管部门提供部分联合资助。我把这个情况转告王鸿祯先生,王先生当时已年近八旬,他亲自同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沟通,终于获得成功。王先生已80高龄,亲自领导了由若干单位几十位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过四五年的浩繁研究工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我有幸数年中应邀参加了该项目的学术研讨会,分享王鸿祯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项目在学术上的新进展。 在科学研究中,王鸿祯先生重视基础研究,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揭示自然的奥秘,开展创新性研究。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工作期间,向他请教学科发展战略问题等,他都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基础学科的发展。事实证明,基础研究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王先生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基础研究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王鸿祯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在地层学、古生物学、大地构造学、地史学和地质学史研究等诸多领域成就卓著,在发展地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王鸿祯先生青少年时代就胸怀“科学救国”之志,勤奋学习,砥砺意志,殚思竭虑发展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献身科学研究,学科综合交叉和继承发展创新贯穿他的毕生学术生涯。王鸿祯院士是我国地质界著名宗师之一,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应当继续不断学习他对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的献身精神。他的大量文章著作和重要学术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必将得到继承发展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西德海德堡大学矿物岩石学系博士王乃鼎先生及夫人,于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来我院参观访问。王先生在我院参观了X光、成岩成矿、同位素地质、矿物分离、红外、激光、光学等实验室以及地质陈列馆。还参观了矿物晶体结构分析、铅同位素找矿、变质矿物实验等科研成果。王先生应邀向我院部分教师、干部作了西德高等地质教育的报告,还就X光测试技术、成岩成矿实验研究、西德地质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7.
中国岩溶类型之全、形态之多、分布之广均为世界所罕见。岩溶研究,见诸艺文史志者,可追溯至纪元以前。北方岩溶和岩溶水的开发利用,见于碑刻者亦可追溯至1000年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岩溶及岩溶水的研究日益深入至国民经济各部门。 本文只讨论北方碳酸盐岩系的岩溶问题,非碳酸盐的可溶岩岩溶问题,本文不拟阐述。  相似文献   

8.
1948年北京市解放前一年,我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当时地质系主任为孙云铸教授。王鸿祯先生刚从英国回国不久,担任我们的地史学课老师,他是珊瑚研究专家,但对地史学及古地理学也精通。听他讲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干练,讲话快速,稍有走神,立刻失联。所以听王先生课不敢稍有疏忽,整堂课处于兴奋和聚精会神状态,这与孙云铸先生讲课随时穿插英国风情、学人轶事等花絮形成鲜明对照。王先生当时还在兼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在教学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时常带我们去野外,如唐山、蓟县等观察典型地层剖面。王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期间,他也和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甚至遭到个别人的武斗伤害,但他在江西峡江“五七”干校仍勤勤恳恳地劳动,我在干校时偶尔与他相遇,他仍保持一颗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的心。 经过十年动乱,北京地质学院搬迁至武汉后,王先生于1980年11月正式就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成为学校成立后第一位以学者教育家身份担任校长的人。此前,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成立时首任院长刘型是长征老干部,1958年继任院长高元贵为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老干部,而王先生为首任学者型校长。他任校长后,面对大量的文革和迁校遗留问题,他拨乱反正,恢复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当时还有池际尚先生担任副校长),他在学校的业务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成立了11个地质矿产部部属研究室,创建了《地球科学》学报。1980年我校袁见齐、杨遵仪、王鸿祯、池际尚和郝诒纯五位教授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学校基建主体完成,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学校迁汉后的基本稳定。我在建校60周年时曾用144个字9个阶段形容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1 52建院,出身不凡,莫地为范,国需为先指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地质系合并而成,并以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为参照。。 2院首刘型,历练长征,群英荟萃,旗开得胜。 3继任高校,八级领导,知人善任,治校有道指高元贵院长。。 4 76迁汉,艰难建院,二次创业,恢复发展。 5留英学人,鸿祯继任,施展才干,校情趋稳。 6二代接班,未敢怠慢,地学优先,确保领先。 7大学冠名,优势集成,“五颜六色”,开拓新境指一个大学,两个学区,三个校园,四个实体(两个大学,两个干院),五套班子,六有其名(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强校工程,奋力攀争,人才培养,质量先行。 9南北联手,共建统筹,百年校庆,同贺一流。 其中5、6就是指王先生任校长和于1983年7月我继王先生后接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之情,思想未敢有丝毫怠慢。 王鸿祯先生、池际尚先生和李世忠先生是我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最早的成员,他们为我校学位授予、学科点建设做出了决定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也是在王鸿祯先生和池际尚先生的支持下,我于1985年3月也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担任地质工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王鸿祯先生当时是我校唯一一个可以在两个学科(“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随后,我于1986年继1984年的“数学地质”之后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学科的招生资格,从而也紧随王先生之后成为我校可在两个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在1993年,王鸿祯、池际尚及郝诒纯三位老师又作为我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人,使我有可能在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年改为院士)。 在1999年纪念中国地质科学发展50周年之际,由王鸿祯先生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王先生责成我编写“数学地质”方面的论文,于是我撰写了《中国数学地质的回顾与发展》一文被纳入论文集。 总之,从我踏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大门的第一天起,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王鸿祯先生的亲切教导、支持、引领和帮助。他的言传身教、带头示范、关心指导是无法简单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可以说,我的一生都是跟随王先生的步伐前行,为了纪念我的恩师王鸿祯先生百年寿辰,我必须继续学习和践行王先生的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优良作风,永远做先生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9.
孙殿卿  谷德振 《地质论评》1948,13(Z1):156-157
帚形构造为李四光教授于重庆北温泉调查时所命名,并为文详细讨论,当时因限有力证据,其真实情形,有期异日作更进一步研究,本年春作者等于浙江桐卢县城附近,复遇此种构造,其露头由公路之开?,颇适观察,故  相似文献   

10.
钛-磁铁矿型矿床是我国工业远景比较重要,地质上具有特性的铁矿类型之一,统称为大庙式;即以河北省承德北部某矿床产地最为著名,勘探资料较多,类型特征具代表性。此区即为本文所讨论之实例矿床。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机构及岩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福泉  郭克毅 《地质论评》1982,28(4):326-334
我国史期之诸大陆型火山中,惟以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活动史载详尽生动,并已为美国G.A.MacDonald所著火山和大英地质博物馆说明书载人世界活火山之列。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五大连池火山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注视和研究,本文拟论述老黑山、火烧山火山机构及岩石特征,以引起地质和火山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王鸿祯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先生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教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鄂尔多斯地台系指大青山以南,秦岭以北,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约东经106°—110°,北纬34°—41°间之地而言。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伊克昭盟、陕北及部分甘肃东部地区。本文所讨论的问题限於地台北沿北纬40°以北地区,但为说明问题,本文所引用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土冻结国际讨论会将于1985年8月6—8日在日本扎幌市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举行。与上届讨论会一样,本届讨论会的宗旨仍是强调人工冻结工程中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之间的关系。会议讨论的主要课题也与上届相同,即主要包括冻融土之热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铁-纸浆复合吸附剂处理饮用水中砷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氢氧化铁-纸浆复合吸附剂处理饮用地下水以降低砷含量的方法。当砷含量为67.5μg/1时,用20ml上述复合吸附剂可处理301水使之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作者所提出的复合吸附剂具有易制备、价廉、后处理容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徐铁良 《地质论评》1948,13(Z1):152-152
秦岭弧构造最初为叶莲俊关土聪两氏所发现,其后经为黄汲清氏所采? 在此区域内经近年之调查秦岭弧之构造更较前明瞭然其构造现象,有若干点,颇与近来学者所论之山字型构造形式,略有近似之点,颇值吾人注意,秦岭弧构造之主要部分,系在陇南之岷县,武都,成县武山之间,其地层主  相似文献   

17.
宋叔和 《地质论评》1947,12(Z2):231-240
(一)导言天山地质数十年来不断经中外地质学家之调查与研究,大体上已逐渐明瞭。就各方面研究之成果及笔者自身调查之结果探讨之,天山区内所发现之多数复杂岩流,其喷发活动显非一期。同时各期火山岩之性质,分布与夫所受到之变质作用亦不  相似文献   

18.
本次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简称大讨论)之目的,是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即找到重要矿种超大型矿床。要达到此目的,就是要按科学发展观办事,也就是要按找矿规律,特别是要按深部找矿新规律办事。但我们对深部找矿新规律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所以要把握好探讨规律与实现突破的辩证关系,即在探讨规律认识中实现突破,在实现突破过程中深化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福建紫金山铜矿床为例,总结和详述了该大型矿床的勘查技术水平,并认为其所获得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关键在于反复实践和逐渐吸收与引进成矿新理论和勘查新方法。为促进矿产勘查尽快遵循经济规律,更有效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需要,提出提高勘查技术水平的建议,供讨论。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湖南地质》2011,(1):7-7
“看来只有中彩票才能买得起房子了。”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运行面临复杂局面。一线城市房价高昂的头还没有低下,部分二、三线城市又出现上涨。20605元/平方米—2010年12月16日,广州市楼面地价再度被刷新。听到这个消息,在广州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发出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